開場的跳球,上將躍躍欲試。


    可誰都沒想到,林星居然越過了一眾隊友,站到了上將麵前。


    他還咧開了嘴,笑眯眯的對上將來了一句:“這場比賽,你會從頭輸到尾的,包括跳球。”


    上將皺了皺眉,如果換個人,他還真敢說一句,跳球他絕不可能輸!


    可麵對林星,他沒那個自信。


    “嗬,大林這是要親自出馬,和大衛·羅賓遜跳球對決了……”


    央五也轉播了這場比賽,張指導一看林星出列,立刻來了興致。


    “這跳球對決,恐怕沒什麽懸念……”


    於嘉緊跟著來了這麽一句。


    這場跳球對決,的確沒什麽懸念。


    裁判一聲哨響,隨即把球拋向空中。


    下一秒,一隻粗黃的手,就搶先一步撥到了籃球。


    “贏了,大林贏下了跳球,開場就是勇士的進攻迴合。”


    控衛查理·沃德控下了籃球,推進到了前場。


    作為大前鋒的林星,卻停在了弧頂,接過了籃球。


    “名義上的大前鋒,進攻端大林履行的還是控衛職責。”


    其實,開場林星出列跳球,也不僅僅隻是為了從頭贏到尾。


    他們還有另一個目的,即開場先試探一下馬刺的防守。


    馬刺雙塔,加成最大的肯定還是防守。


    就這個賽季來說,前兩個賽季一直防守頭名的勇士,直接被坐擁雙塔的馬刺擠到了第二名。


    鄧肯和上將,一個護框,一個掃蕩,除非是三分好到爆炸的球隊,否則都逃不開被馬刺鎖死的結局。


    可現在是九零年代,哪有什麽三分好到爆炸的球隊啊?


    勇士隻想開場試探一下馬刺的防守,如果陣地戰不行,老尼爾森就決定提速了。


    主要是這場比賽的勝利太重要了,為了贏球,什麽底牌不底牌的,老尼爾森也不管了。


    早點鎖定勝局,才是最重要的。


    開場的陣地戰,林星也是擺明了車馬,就是要往裏打。


    肖恩·埃利奧特頂了上來,可他的單防,肯定是擋不住林星的。


    所以,馬刺想要鎖住林星,還得靠鄧肯的協防。


    鄧肯的協防那自然不用多說了,肯定是頂級的存在。


    但對勇士來說,如果林星能把鄧肯牽扯過去,隊友就有機會了。


    於是,林星突破,一步過了肖恩·埃利奧特。


    鄧肯拍馬趕到,配合著追防的埃利奧特,把林星擋在了中距離。


    可就在合圍形成前的那一秒,林星的傳球已然出手。


    為什麽勇士不用大本?老尼爾森覺得大本防不住鄧肯是其一。


    其二就是,馬刺雙塔的防守覆蓋麵積太廣闊了,勇士球場上真要擺個進攻黑洞,四打五是根本不可能成功的。


    但現在,林星一記傳球,直接找到了弱側底角大空位的約翰·斯塔克斯。


    斯塔克斯接球,抬手就是一記三分。


    唰——!


    “大林的傳球建功,當然,斯塔克斯的三分也很準。”


    “這波進攻,馬刺也是沒辦法,正麵大林一個人擋不住,兩個人的話,弱側一定會漏掉一個……”


    正麵夾防,弱側就一定會漏掉一個。


    在查理·沃德身處正麵弧頂,且莫寧就在不遠處的禁區之內的情況下。


    在拜倫·拉塞爾和斯塔克斯之間,馬刺選擇漏掉斯塔克斯。


    現在看,這個選擇是錯誤的。


    “斯塔克斯是個神經刀,很多時候給他大空位他都投不進,但今天的他,顯然是隻要給他一點顏色他就能開染坊的狀態。”


    就這一個迴合的進攻,局勢有點倒向勇士的意思了。


    馬刺那邊,波波維奇皺了皺眉,卻也不急於一時。


    這個賽季,馬刺的進攻提升的也不少。


    主要是鄧肯加入,馬刺直接多了個中軸。


    他們的進攻,從原本的上將單打四個人看。


    變成了鄧肯、上將一人一邊,互相策應進攻,牽製防守。


    開場第一攻,馬刺就選擇了上將打,鄧肯牽製。


    莫寧單防肯定是防不住上將的,而這個時候,林星對位鄧肯的優點就發揮出來了。


    林星是不需要協防的,勇士一波輪轉,直接放空了賈倫·傑克遜。


    拜倫·拉塞爾夾了過去,鎖著鄧肯的林星還時不時的移動一下,作勢要切斷上將的傳球路線。


    一時之間,上將還真就沒法把球傳到弱側賈倫·傑克遜的手中。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林星那手聯盟頂尖的傳球的,上將作為中鋒,更加不會有。


    球傳不到賈倫·傑克遜手中,上將就隻剩下了三個選擇。


    一,球分鄧肯,讓鄧肯單打去。


    二,球分肖恩·埃利奧特,再怎麽說,埃利奧特也是個全明星的邊緣人物,還是有那麽一點一打一的能力的。


    三,自己頂著夾防,強投一個。


    沒時間給上將猶豫了,他一躍而起,下一秒就做出了決定,強投!


    一發頂著夾防的中距離跳投出手,哐當一聲!


    籃球重擊籃筐,結局已經注定,剩下的就是籃板的爭奪了。


    林星快步衝到籃下,身後的鄧肯也不比他慢。


    籃球砸到籃筐邊緣反彈而出的那一刻,林星搶在所有人之前,一躍而起。


    “大林直接跳起來搶下了這顆籃板,攻防轉換了!”


    此刻,勇士場上的陣容基本就等於是一個一大四小的陣容。


    攻防轉換的機會,他們不可能不抓。


    尤其是,這顆籃板還是林星搶到的。


    他一落地,返身就發動了反擊。


    “大林的速度很快,馬刺有點跟不上,畢竟是雙塔陣容,太過笨重了。”


    都說鄧肯、上將都是那種有著後衛、前鋒般速度的內線,這也是他們變態的原因之一。


    可實際上,真要把比賽推進快攻反擊的節奏中,鄧肯和上將肯定是跟不上的。


    一方麵,鄧肯、上將所謂的後衛、前鋒般的速度,對比的對象是那些普通後衛、前鋒。


    另一方麵,林星的速度,可不是一般後衛、前鋒可比的。


    他這邊速度一起來,瞬間就甩脫了鄧肯和上將。


    前場,勇士直接形成了一波四打三的局麵。


    人多打人少還不是關鍵,關鍵在於,馬刺的外線三人組,防守是很一般的。


    肖恩·埃利奧特也就一普通水平的外線防守者,賈倫·傑克遜隻能說防守不差。


    至於埃弗裏·約翰遜,一個身高1米78的控衛,能有什麽防守?


    林星衝到前場,一個交叉步直接越過了想要延阻他的埃利奧特。


    接著,就勢不可擋的殺進了禁區。


    哐當!


    單手,一個劈扣,林星落地,揮舞了一下拳頭。


    5比0了,這一次,勇士毫無疑問占據了上風。


    波波維奇的眉頭皺得更深了,但他知道,比賽才剛剛開始,馬刺還有機會。


    馬刺的機會,就是如果進攻端上將傳球的話……


    這一攻,上將就傳球了。


    頂著夾防,他選擇了合理的把球傳給鄧肯。


    為什麽是鄧肯呢?因為鄧肯是馬刺的另一個核心,而且,林星對鄧肯的防守,看著一點都有不緊密的樣子。


    但實際上,上將錯了。


    林星隻是覺得,無球的鄧肯沒什麽威脅。


    而一旦鄧肯接到了球,他對鄧肯的防守,就是真正封鎖級別的。


    林星對單防鄧肯這件事,信心是很足的。


    過去的他,防的都是外線的進攻萬花筒,像是丹子那種。


    或者防馬龍那種內線的進攻萬花筒,他也能防得很好。


    現在對手換成了鄧肯,菜鳥鄧肯,進攻麽,鄧肯肯定是比不了馬龍的,更別提那些真正的外線進攻萬花筒們了。


    就像這個球,鄧肯接球,倚住了林星。


    上將留給他的時間並不多,滿打滿算也就七八秒的時間。


    他一個轉身,已經花去了一秒多的時間。


    再邁開所謂的夢幻腳步,又是一秒多的時間沒了。


    抬手一個晃動,沒能晃開林星,鄧肯直接再收迴去,換另一邊。


    來迴的倒騰,剩下五秒多的時間,一下子就隻剩下了最後不到兩秒。


    “沒時間了……”


    計時器已經在倒計時了,鄧肯隻能一個翻身,向後後仰著一個中投。


    哐當——!


    “鄧肯這投的,跟大衛·羅賓遜沒什麽兩樣麽,都很不合理啊!”


    沒人對林星鎖死了鄧肯感到意外,有過林星鎖死馬龍,鎖死巴克利的經曆,大夥對此都已經習以為常了。


    籃下,籃板的爭奪,倒是上將贏了。


    長臂加身高的優勢,幫著他摘下了籃板。


    他順勢一個補籃,唰——!


    “可惜啊,這籃板被大衛·羅賓遜搶走了,內線的身高劣勢,還是客觀存在的。”


    這場比賽,勇士的劣勢可能也就內線的身高問題了。


    同為五大中鋒,莫寧就是個子太矮了。


    真要給他另外四大中鋒的身高,他的成就會更加不可限量的。


    隻能說,籃球這東西,打得就是身體。


    5比2的比分,勇士手握球權,還領先3分。


    他們當然不用著急,但緊接著的這波進攻,陣地戰,他們還是撕開了馬刺的防線。


    林星一個突破,鄧肯又上去協防了。


    接著,林星就像是複製粘貼一般的又一個傳球,找到了斯塔克斯。


    唰——!


    “8比2,勇士的狀態很好啊,尤其是斯塔克斯,三分2中2了,馬刺可不能再放空他了。”


    場邊,波波維奇意識到他們的防守出岔子了。


    但細細一思考,似乎也沒什麽辦法。


    原因麽,無他,就是馬刺的外線防守太弱雞了。


    “這外圍,實在是沒法防啊!”


    一支球隊的內線再怎麽強大,也需要外線相匹配。


    過去幾年,nba的冠軍幾乎都是後衛核心。


    三冠的公牛,兩冠的勇士,隻有兩冠的火箭是個例外。


    可就算是兩冠火箭,首冠大夢也有肯尼·史密斯、薩姆·卡塞爾、弗農·麥克斯維爾這群實力派後衛相助。


    第二冠,克萊德·德雷克斯勒同樣也是功不可沒。


    眼下這支馬刺,除卻雙塔,外線能叫得上名號的,也就肖恩·埃利奧特和埃弗裏·約翰遜了。


    結果埃利奧特巔峰已過,小將軍還是個沒防守的。


    這年頭,沒防守可怎麽混?


    這幾個迴合打完了,波波維奇強烈的覺得,馬刺需要再來一個頂級外線了。


    可頂級外線太難得了,他上哪再去找一個迴來?


    想來想去,波波維奇也就隻想到了選秀。


    學習公牛、勇士,選秀賭一下潛力股,或許還有機會。


    這場決定著勇士能否打破連勝紀錄的關鍵戰,就以勇士搶到優勢而繼續進行著。


    場邊,波波維奇看著馬刺逐漸落入勇士的節奏,比分落後的也越來越多,目光明滅不定。


    這場比賽,馬刺大概率是要輸了。


    老尼爾森的準備很充分,林星對位鎖死鄧肯這一手,的確是波波維奇沒想到的。


    內線雙塔,一塔啞火,剩下一塔再怎麽能打,也沒什麽卵用了。


    更別提,馬刺的防守也崩盤了。


    因為和老尼爾森昔日的師生關係,也因為這幾年勇士的強勢,波波維奇很喜歡研究這支勇士。


    但今天的勇士,或者說最近這幾場比賽的勇士,讓波波維奇覺得很奇特。


    “斯大·林被重新推上四號位的勇士,進攻好像迴來了!”


    波波維奇所謂的進攻迴來了,指的是勇士的進攻似乎迴到了那些年主打跑轟的巔峰。


    由此,波波維奇有種猜測:“難道說,主打四號位的斯大·林才是最強的?”


    這,波波維奇倒是猜錯了。


    不是主打四號位的林星最強,是棄用了大本和羅德曼之後,勇士的進攻沒了死角。


    而現在需要夾防才能鎖住的林星,導致了對手必須漏掉一人。


    進攻沒死角的勇士,總是能夠靠林星的突破撕開對手的防線。


    如果非要說最強的林星,那應該是有個能打四號位、五號位,速度還能跟上外線,且還能投三分的隊友。


    如果能有這麽一個隊友,林星可以一、二、三號位任選一個位置。


    這個時候的林星,才是最強的。


    波波維奇很想複製這支勇士,現在,猜錯的他立刻想到了,找幾個同樣能投三分能防守的外線。


    反正,鄧肯也是個四號位的明星球員……


    至於這場比賽,波波維奇已經認輸了。


    隻是他覺得,他和老尼爾森的鬥法不算輸。


    勇士能贏,靠的是球員更加強大。


    7017k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打得真的是籃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易文三不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易文三不知並收藏我打得真的是籃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