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不是衰落,不是混亂,不是腐朽.
最現實的,亡國。
如果說衰落和腐朽,這好歹還隻是一種厄運,一種不好的期望,那麽亡國這兩個字就現實的多了。
盡管一瞬間的時間太短,不足以讓或許任何人想出什麽可靠的理由來支持這個點,但事實就是,駱賓王和柴紹兩人此刻,腦海裏的第一反應就是這兩個字。
——這兩個字產生的瞬間,兩人就意識到了。
這再一想,感覺還真是。
人無所事事的時候,就會覺得無聊,就會開始尋找刺激,這種刺激要麽把自己折磨的掛掉,比如無聊的時候,人……尤其是生活中沒有嚴肅的生存危機,但過的又並不富裕,還是緊巴巴的這種年輕人,就會開始想要“搞一票”。
這種“搞一票”的傾向會快速發育到非常強大的程度,“快速”的程度足以讓任何帝國的中堅大臣心驚肉跳。
一個帝國就開始盜匪橫行,當然了,對於想著“搞一票”的年輕人自身而言,這種一票基本上都是不法買賣,屬於是絕對不能說出去,絕對不能被人知道的那種。
雖然就一個帝國的宏觀景象來說,這往往就是四個字“江河日下”。
但對於年輕人個人而言,風險還是很高的。
譬如慈父先生十七歲就去劫運鈔車——這種神奇操作,想也知道後世的年輕人不可能去效仿,因為成功率已經低到不可思議的地步了。
但“搞一票”這種想法本身是不可能消失的,因此實際上,最終,年輕人還是會出去“搞一票”……然後理所當然的把青春,或許還有小命直接白給掉。
用後世的歌詞來唱,就是“我曾將青春翻湧。”
而當這種現象逐漸愈演愈烈,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當然就是,帝國就完蛋了,就沒有什麽“當然就”了。
而這樣的情況一旦發生,無論在運鈔車項目中獲利何等豐厚的勇士,在帝國倒下後的亂世中往往也就紛紛凋零了。
神州曆史上最典型的例子,當然就是西晉“石王鬥富”事件裏的帝國首富石崇同誌了。
而在這樣的事情發生之後,帝國還會走向何方,那就誰也說不清了,反正歐陸的羅馬是永久性的消亡了,後世自稱羅馬繼承者的那些歐陸國家——當然還包括北美,其主要民族構成已經不是羅馬帝國的“漢人”,也就是羅馬人了,而是什麽普魯士人、凱爾特人,盎格魯撒克遜人這類的了。
天下大亂,當然也會對另一部分年輕人友好,這是比前麵的“搞一票”型年輕人更加厲害的存在。更加沉默,更加陰狠,漫長的沉默後的爆發力也更加恐怖。
但無論更新換代後的帝國變成了什麽樣,原來的帝國中那些“搞一票”的年輕人反正是都無了,事業無了這是一定的,而往往還伴隨著。
反正,魏晉完蛋之後,劉裕屠戮了天下所有姓司馬的生物,一隻蒼蠅都沒有放過。
這種事情發生在年輕人身上,對於年輕人既是好事其實也不算是好事。
基本上,因為大多數年輕人無法駕馭自己的這種衝動,最後往往都在複雜度極高的長周期鬥爭中被犧牲和淘汰掉。
但也有少數人,最後斬獲了自己向往的生活,這其中的優秀代表。
當然就是張良,劉邦,李世民,以及他麾下這些大臣,比如此刻這座碧藍莊園中在場的柴紹同誌。
不過還是那句話,無論這些更加厲害更加優秀的年輕人獲益多少,原來的帝國肯定是沒了。而原來的那些年輕人在長周期的複雜鬥爭中盲動、亂玩的樣子,
實際上,也往往就構成了他們所組成的帝國的縮影。
實際上,對於魏晉來說,滅亡是無論如何都無法避免的事情。
這個命題在魏晉時期根本無人當迴事,在南北朝時期開始被認識到,但還不算主流,隻有宇文泰對此極度警惕,而高歡則要麻痹大意的多。
再到了隋文帝的時代,帝國的暗病終於被完全解析,於是隋朝統一了天下,並且基本穩定了下來,雖然這種穩定本身還是存在一定的不穩定,並且最終又再一次迎來了亂世,而且。
隋末的亂世,流血的烈度強度和秦末戰爭基本相當。秦末的亂世死亡規模直接逼近整個戰國時代總和,而隋末的戰亂恐怖程度也是如此。
但神州畢竟還是穩定了下來。整個周期就是如此,而這樣的周期最初的起源。
正是一國之中的各種“搞一票”。
簡而言之就是,年輕人要麽有合法的,正常的,乃至正義的途徑往上爬,帝國就會安安全全的存在下去,反之如果沒有,那麽年輕人就會開始用不那麽合法,不那麽正常,不那麽正義的途徑往上爬,這最後會導致什麽?那就可想而知了。
而對於現在的大唐來說,對於現在的大唐青年來說。
這個“正義的搞一票”,不是別的,正是開疆拓土。
所有的暴力都循著國王的劍鋒所指向外擴散,華夏民族的疆域就會不斷擴大,擁有越來越多的耕地,越來越多的。
當然,這並不一定是好事,擁有越來越多的財富和土地的人,會失去財富和土地。
這已經被遠一些的周朝諸侯國貴族證明過了,在那之後,又被慘死的石崇和最近被迫滾出神州的五姓七望再次證明,可以說沒別的,就是突出一個鐵證如山。
而神州的開疆事業,在未來,當然也同樣有可能變得不再是一種“正義的搞一票”,而隻是“搞一票”本身——重新變成了原始的罪惡。
但是,這種罪惡實際上,也沒有那麽嚴重。
原因很簡單,海外的土人沒有人權。
這種說法,不是說海外的土人粗鄙無文,就真的不配有人權了——實際上,依然還是有,正所謂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海外的土人,某種意義上說,和神州自身內部的底層人民,並無區別。
最現實的,亡國。
如果說衰落和腐朽,這好歹還隻是一種厄運,一種不好的期望,那麽亡國這兩個字就現實的多了。
盡管一瞬間的時間太短,不足以讓或許任何人想出什麽可靠的理由來支持這個點,但事實就是,駱賓王和柴紹兩人此刻,腦海裏的第一反應就是這兩個字。
——這兩個字產生的瞬間,兩人就意識到了。
這再一想,感覺還真是。
人無所事事的時候,就會覺得無聊,就會開始尋找刺激,這種刺激要麽把自己折磨的掛掉,比如無聊的時候,人……尤其是生活中沒有嚴肅的生存危機,但過的又並不富裕,還是緊巴巴的這種年輕人,就會開始想要“搞一票”。
這種“搞一票”的傾向會快速發育到非常強大的程度,“快速”的程度足以讓任何帝國的中堅大臣心驚肉跳。
一個帝國就開始盜匪橫行,當然了,對於想著“搞一票”的年輕人自身而言,這種一票基本上都是不法買賣,屬於是絕對不能說出去,絕對不能被人知道的那種。
雖然就一個帝國的宏觀景象來說,這往往就是四個字“江河日下”。
但對於年輕人個人而言,風險還是很高的。
譬如慈父先生十七歲就去劫運鈔車——這種神奇操作,想也知道後世的年輕人不可能去效仿,因為成功率已經低到不可思議的地步了。
但“搞一票”這種想法本身是不可能消失的,因此實際上,最終,年輕人還是會出去“搞一票”……然後理所當然的把青春,或許還有小命直接白給掉。
用後世的歌詞來唱,就是“我曾將青春翻湧。”
而當這種現象逐漸愈演愈烈,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當然就是,帝國就完蛋了,就沒有什麽“當然就”了。
而這樣的情況一旦發生,無論在運鈔車項目中獲利何等豐厚的勇士,在帝國倒下後的亂世中往往也就紛紛凋零了。
神州曆史上最典型的例子,當然就是西晉“石王鬥富”事件裏的帝國首富石崇同誌了。
而在這樣的事情發生之後,帝國還會走向何方,那就誰也說不清了,反正歐陸的羅馬是永久性的消亡了,後世自稱羅馬繼承者的那些歐陸國家——當然還包括北美,其主要民族構成已經不是羅馬帝國的“漢人”,也就是羅馬人了,而是什麽普魯士人、凱爾特人,盎格魯撒克遜人這類的了。
天下大亂,當然也會對另一部分年輕人友好,這是比前麵的“搞一票”型年輕人更加厲害的存在。更加沉默,更加陰狠,漫長的沉默後的爆發力也更加恐怖。
但無論更新換代後的帝國變成了什麽樣,原來的帝國中那些“搞一票”的年輕人反正是都無了,事業無了這是一定的,而往往還伴隨著。
反正,魏晉完蛋之後,劉裕屠戮了天下所有姓司馬的生物,一隻蒼蠅都沒有放過。
這種事情發生在年輕人身上,對於年輕人既是好事其實也不算是好事。
基本上,因為大多數年輕人無法駕馭自己的這種衝動,最後往往都在複雜度極高的長周期鬥爭中被犧牲和淘汰掉。
但也有少數人,最後斬獲了自己向往的生活,這其中的優秀代表。
當然就是張良,劉邦,李世民,以及他麾下這些大臣,比如此刻這座碧藍莊園中在場的柴紹同誌。
不過還是那句話,無論這些更加厲害更加優秀的年輕人獲益多少,原來的帝國肯定是沒了。而原來的那些年輕人在長周期的複雜鬥爭中盲動、亂玩的樣子,
實際上,也往往就構成了他們所組成的帝國的縮影。
實際上,對於魏晉來說,滅亡是無論如何都無法避免的事情。
這個命題在魏晉時期根本無人當迴事,在南北朝時期開始被認識到,但還不算主流,隻有宇文泰對此極度警惕,而高歡則要麻痹大意的多。
再到了隋文帝的時代,帝國的暗病終於被完全解析,於是隋朝統一了天下,並且基本穩定了下來,雖然這種穩定本身還是存在一定的不穩定,並且最終又再一次迎來了亂世,而且。
隋末的亂世,流血的烈度強度和秦末戰爭基本相當。秦末的亂世死亡規模直接逼近整個戰國時代總和,而隋末的戰亂恐怖程度也是如此。
但神州畢竟還是穩定了下來。整個周期就是如此,而這樣的周期最初的起源。
正是一國之中的各種“搞一票”。
簡而言之就是,年輕人要麽有合法的,正常的,乃至正義的途徑往上爬,帝國就會安安全全的存在下去,反之如果沒有,那麽年輕人就會開始用不那麽合法,不那麽正常,不那麽正義的途徑往上爬,這最後會導致什麽?那就可想而知了。
而對於現在的大唐來說,對於現在的大唐青年來說。
這個“正義的搞一票”,不是別的,正是開疆拓土。
所有的暴力都循著國王的劍鋒所指向外擴散,華夏民族的疆域就會不斷擴大,擁有越來越多的耕地,越來越多的。
當然,這並不一定是好事,擁有越來越多的財富和土地的人,會失去財富和土地。
這已經被遠一些的周朝諸侯國貴族證明過了,在那之後,又被慘死的石崇和最近被迫滾出神州的五姓七望再次證明,可以說沒別的,就是突出一個鐵證如山。
而神州的開疆事業,在未來,當然也同樣有可能變得不再是一種“正義的搞一票”,而隻是“搞一票”本身——重新變成了原始的罪惡。
但是,這種罪惡實際上,也沒有那麽嚴重。
原因很簡單,海外的土人沒有人權。
這種說法,不是說海外的土人粗鄙無文,就真的不配有人權了——實際上,依然還是有,正所謂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海外的土人,某種意義上說,和神州自身內部的底層人民,並無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