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李盛的種種謀劃和計策,都是從金融和政策補貼上,吸引商賈們多搞出口——
但後來卻發現還是有實力雄強不怕海匪的大商,依舊我行我素,利用交易量減少、供應困難導致的漲價,繼續販運海外奇貨牟利。
這種情況下,李盛才最終果斷的上呈了直接動武解決的計策。
問題出現,能文著來解決當然是文著來最好,可既然是大魚搞大問題,那當然要換個思路……
不過這些策略,都是約束和引導自家的商賈們,不管怎麽說,那也都是大唐的商賈,而大唐是所有商賈的管控方。
而現在,情況就有所不同了。
大唐,並不是天下萬邦共主。
要想讓一部分商賈多占地盤,而另一部分少占,這事情卻就有些難度……
李盛隻得搖了搖頭,表示思路不對。
駱賓王見自己說完李盛就陷入沉思,還有一瞬間的得意,不過緊接著一看李盛搖了搖頭,也隻得低頭不語了,果然……
自己區區駱賓王能想到的事情,李盛怎麽可能想不到呢……
但被駱賓王這麽一說,李盛的思路還真是清晰了一些。
片刻之後……
“果不其然……還是需要……”
李盛的嘴角,悄然露出一絲難以察覺的弧線……
這件事難辦之處,說到底在於掣肘而不是問題本身不好辦。
問題本身,其實很簡單,直接開放大唐武庫,給海商們輸送大唐打造的強力兵器即可——
當然不是白送,是允許私人采購。但即便這樣,這些海商們……
麵臨海貿和工業的巨大利潤,尤其是魔法般的神藥“化肥”更是能讓農田增產,目前在東南岈的許多地方,在中亞的許多地方,甚至是在更北方的遼闊凍上的某些部落都已經賣出了非理性的高價——
不少小邦酋首和部落頭人直接把“化肥”當做了某種神跡來頂禮膜拜……
那價格簡直是可想而知,海商的收益更是可想而知。
如今商賈們的有錢程度,是一定置辦的起兵器的,這一點還真是毋庸置疑。
但問題也來了,有了兵器之後……這些商賈還能對大唐忠心耿耿,不言背叛?
這事可就難說了!
南北朝政權更迭114514次,而他們的人員成分可是一直保留了下來,大唐今日的和平可都是硬打出來的。
並且還有一點,普通的商賈們拿到了大唐禁軍的兵器,出現這種事,外邦會怎麽看?
當然,國家大事,他者的眼光是最最不重要的事情。
但這有一個前提,大唐沒有因為他者的眼光而受益——以遊戲為例來說,就是一個打野一開始就打算埋頭刷錢不幹事,那的確不需要管敵方的偵查(即他者的眼光),反正無論有沒有偵查自己就玩自己的就好了。
但如果這個打野是要伏擊抓人的,那麽就得避開對方的偵查——而如果作為打野之前幾次抓人都是因為對方的偵查不到位,那麽後續……
作為這個打野自身,就得想想對方開始做偵查之後自己該怎麽辦了。
本著這樣的道理,給海商配置兵器也是一樣——
目前天下的海麵上,都還是比較平靜,雖然貿易日漸繁榮,但……
到目前為止的隱患,也就是同步跟著增多的海匪而已,而海匪……從來不是大問題。
真正的值得警惕的,從來都是荷西海戰、英荷海戰這樣的大節奏。
而眼下為什麽沒有出現這樣的海戰?
說白了,原因無非就是為時尚早,天下各方都還在觀望。
除了大唐一開始就沒有過動刀兵靠殺人越貨發財的念頭(軍事行動隻是配合引流的政策大局),其他人……誰也說不清。誰了解其他人?
遠的不說,就眼前這戒日王——他平日裏吃什麽,每天睡幾個小時,最受寵的後妃是什麽性格,處死抓到的人一般依據什麽原則。
調查這些東西都不容易,更何況要猜測他是否會動武?
海匪能搶掠發財,而且發的那麽容易……我為什麽不這麽做呢?
這樣的念頭誰敢保證外邦不會有,甚至外邦又怎麽敢相信大唐是不會動手的?畢竟……這踏馬的,論武力除了一個羅馬,最強那不就是貴唐?誰知道你會不會突然咬人哦。
換句話說,誰都有直接動手暴力發財的理由。如今的和平,不過是任何一種利益出現在這個世界的早起階段都會有的田園時期罷了。
即便有些海商帶了武裝和兵器,但這也是為了防備海匪——這理由在哪裏都說得過去。
因此真正有能力靠暴力分割海貿整體利益的勢力,無非就是還在觀望,沒有瞅到符合自己思路的機會而已!
而現在……
唐帝國那玩意本來就是頭大象,盡管也沒幾個國家真跟唐帝國交過手,但體量畢竟擺在那裏。
現在唐帝國出來的海商,一夜之間……
哦,我尼瑪全都帶的唐帝國禁軍才用的強力製式兵器,這什麽意思?
有能力有底牌的,必然會認為這是唐帝國的某一步戰略舉動,那麽下一步……必然,就是跟進。
羅馬的商船也會眨眼之間武裝起來!
並且很可能還有直接來自羅馬官方的正規軍,就直球開上戰船隨商船船隊出海。
遇到了,就搶你的。
為什麽可以這麽直球的出手,首先……從實際操作上來說,你已經露出獠牙了。
既然你唐可以,那我大羅馬為何不行?我還不能保護一下自己了?
而帶著兵甲不搶劫這種事情幾乎是神州特例,因為神州的豪傑雖然搞事多,迷惑行為也多,但純粹因為路見不平當了豪傑的也不少,比如關二爺。
可其他地方,就真不是這樣。
有本事有力量,洗劫別人那就是真的天經地義。
父怙天下這種在神州這邊看起來相當正常的豪傑職業規劃,在國外……基本是不存在的。
這麽一來大唐等於還是要吃虧,畢竟你不搶劫人家搶啊,那你不吃虧……誰吃虧。
第二,則是名義上也有問題……
但後來卻發現還是有實力雄強不怕海匪的大商,依舊我行我素,利用交易量減少、供應困難導致的漲價,繼續販運海外奇貨牟利。
這種情況下,李盛才最終果斷的上呈了直接動武解決的計策。
問題出現,能文著來解決當然是文著來最好,可既然是大魚搞大問題,那當然要換個思路……
不過這些策略,都是約束和引導自家的商賈們,不管怎麽說,那也都是大唐的商賈,而大唐是所有商賈的管控方。
而現在,情況就有所不同了。
大唐,並不是天下萬邦共主。
要想讓一部分商賈多占地盤,而另一部分少占,這事情卻就有些難度……
李盛隻得搖了搖頭,表示思路不對。
駱賓王見自己說完李盛就陷入沉思,還有一瞬間的得意,不過緊接著一看李盛搖了搖頭,也隻得低頭不語了,果然……
自己區區駱賓王能想到的事情,李盛怎麽可能想不到呢……
但被駱賓王這麽一說,李盛的思路還真是清晰了一些。
片刻之後……
“果不其然……還是需要……”
李盛的嘴角,悄然露出一絲難以察覺的弧線……
這件事難辦之處,說到底在於掣肘而不是問題本身不好辦。
問題本身,其實很簡單,直接開放大唐武庫,給海商們輸送大唐打造的強力兵器即可——
當然不是白送,是允許私人采購。但即便這樣,這些海商們……
麵臨海貿和工業的巨大利潤,尤其是魔法般的神藥“化肥”更是能讓農田增產,目前在東南岈的許多地方,在中亞的許多地方,甚至是在更北方的遼闊凍上的某些部落都已經賣出了非理性的高價——
不少小邦酋首和部落頭人直接把“化肥”當做了某種神跡來頂禮膜拜……
那價格簡直是可想而知,海商的收益更是可想而知。
如今商賈們的有錢程度,是一定置辦的起兵器的,這一點還真是毋庸置疑。
但問題也來了,有了兵器之後……這些商賈還能對大唐忠心耿耿,不言背叛?
這事可就難說了!
南北朝政權更迭114514次,而他們的人員成分可是一直保留了下來,大唐今日的和平可都是硬打出來的。
並且還有一點,普通的商賈們拿到了大唐禁軍的兵器,出現這種事,外邦會怎麽看?
當然,國家大事,他者的眼光是最最不重要的事情。
但這有一個前提,大唐沒有因為他者的眼光而受益——以遊戲為例來說,就是一個打野一開始就打算埋頭刷錢不幹事,那的確不需要管敵方的偵查(即他者的眼光),反正無論有沒有偵查自己就玩自己的就好了。
但如果這個打野是要伏擊抓人的,那麽就得避開對方的偵查——而如果作為打野之前幾次抓人都是因為對方的偵查不到位,那麽後續……
作為這個打野自身,就得想想對方開始做偵查之後自己該怎麽辦了。
本著這樣的道理,給海商配置兵器也是一樣——
目前天下的海麵上,都還是比較平靜,雖然貿易日漸繁榮,但……
到目前為止的隱患,也就是同步跟著增多的海匪而已,而海匪……從來不是大問題。
真正的值得警惕的,從來都是荷西海戰、英荷海戰這樣的大節奏。
而眼下為什麽沒有出現這樣的海戰?
說白了,原因無非就是為時尚早,天下各方都還在觀望。
除了大唐一開始就沒有過動刀兵靠殺人越貨發財的念頭(軍事行動隻是配合引流的政策大局),其他人……誰也說不清。誰了解其他人?
遠的不說,就眼前這戒日王——他平日裏吃什麽,每天睡幾個小時,最受寵的後妃是什麽性格,處死抓到的人一般依據什麽原則。
調查這些東西都不容易,更何況要猜測他是否會動武?
海匪能搶掠發財,而且發的那麽容易……我為什麽不這麽做呢?
這樣的念頭誰敢保證外邦不會有,甚至外邦又怎麽敢相信大唐是不會動手的?畢竟……這踏馬的,論武力除了一個羅馬,最強那不就是貴唐?誰知道你會不會突然咬人哦。
換句話說,誰都有直接動手暴力發財的理由。如今的和平,不過是任何一種利益出現在這個世界的早起階段都會有的田園時期罷了。
即便有些海商帶了武裝和兵器,但這也是為了防備海匪——這理由在哪裏都說得過去。
因此真正有能力靠暴力分割海貿整體利益的勢力,無非就是還在觀望,沒有瞅到符合自己思路的機會而已!
而現在……
唐帝國那玩意本來就是頭大象,盡管也沒幾個國家真跟唐帝國交過手,但體量畢竟擺在那裏。
現在唐帝國出來的海商,一夜之間……
哦,我尼瑪全都帶的唐帝國禁軍才用的強力製式兵器,這什麽意思?
有能力有底牌的,必然會認為這是唐帝國的某一步戰略舉動,那麽下一步……必然,就是跟進。
羅馬的商船也會眨眼之間武裝起來!
並且很可能還有直接來自羅馬官方的正規軍,就直球開上戰船隨商船船隊出海。
遇到了,就搶你的。
為什麽可以這麽直球的出手,首先……從實際操作上來說,你已經露出獠牙了。
既然你唐可以,那我大羅馬為何不行?我還不能保護一下自己了?
而帶著兵甲不搶劫這種事情幾乎是神州特例,因為神州的豪傑雖然搞事多,迷惑行為也多,但純粹因為路見不平當了豪傑的也不少,比如關二爺。
可其他地方,就真不是這樣。
有本事有力量,洗劫別人那就是真的天經地義。
父怙天下這種在神州這邊看起來相當正常的豪傑職業規劃,在國外……基本是不存在的。
這麽一來大唐等於還是要吃虧,畢竟你不搶劫人家搶啊,那你不吃虧……誰吃虧。
第二,則是名義上也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