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綸一開衝,伺候李盛是越發殷勤了。
雖然這烤肉的手藝自己是沒有,不過但凡李盛有任何需要跑腿伺候的,段綸那叫一個勤快……
不,今天就算不能招攬成功,但說啥也得給李盛頭上套個人情啊。
不能拉他到尚書省帶大唐起飛,好歹也能稍微阻止一下去高句麗的可能性不是?
這還是非常重要的!
當然,段綸始終都比較疑惑。
此人之才天下罕見,考慮到這個年紀,隻怕甚至還可以稱之為萬古罕見。
如此少年這豪傑之姿,自己過去竟然完全沒聽說過。這麽一想,那更叫人覺得這人像是神仙轉世了。
不過這時間裏,一邊的李二和杜如晦都在暗笑不止。
這場麵……真是熟悉的畫麵了。
卻說這一日午後,杜如晦和段綸自是都迴了尚書省。
當然,段綸對於李盛表現出來的才學依然是四個字評價,驚才絕豔。
而杜如晦雖然知道其中貓膩,對於李盛的學識之深厚早有了解,不過此刻……
畢竟是才和段綸商談過,目前大唐這個工業化進程當中的問題困境,心裏還是有不少緊張感和疙瘩的。
畢竟段綸所說,這工業對於禁軍,對於大唐的整個國力帶來的提升,終究不是永久的。
時日一長,遲早也會落到周遭的胡人手中。到那時,我大唐又該如何自處?這問題可就大了。
這一來日後怎麽解決?這事就是典型的不上秤沒有四兩,上了秤……
因此也是心事重重的,隻能感歎一句國事不易了。
不過這倆人迴了長安,李二卻沒有。
說來如今的大唐開了許多新坑,事多是事多這不假,不過最近的急務反而少了下來。
因此李二也有了不少空閑,在李盛這裏陪著孩兒聊了一下午談天說地,將杜如晦和段綸送走之後,同時又給倆人打了個招唿。
這杜如晦不說了,對情況十分明了,可以說洞若觀火。
至於段綸就比較懵逼,也不知道陛下啥時候結識了這麽了得的一位少年友人……
除此之外呢,李二就還給倆人布置了一個任務,給宮中的長孫皇後報個信,可以帶孩子出來玩了。
老夫老妻,又不是大儒王朝,不講究那麽多了。
開心,就可以!
於是這天晚上,長孫皇後又帶著小長樂也來到了李盛這院子裏。
說起來昨日的中秋之夜,李二本來是打算和長孫皇後,還有小長樂,和李盛一起過的。
畢竟這孩子流落在外已久,那麽長的時間裏肯定吃了不少苦頭。別說中秋了,便是新年圍爐都沒個人陪伴。
這怎麽能不補上?可惜不巧的是事先一個沒說好,李盛居然去了幽州那邊,於是這不就有了宮中那場宴會,搞得李二出了一身冷汗。
現在帶著老婆女兒再加上孩兒一起吃個中秋晚飯,那就別提多愜意了。
不過呢……
……
晚飯時分到來,李盛見到長孫皇後,自是十分愜意。
這個老李也好,還有那老魏,老杜,這個老方以及今天這段員外,一個個的要麽腦子不正常一驚一乍,或者跟這段員外一樣神神叨叨的自稱尚書,還要白送尚書之位,要麽就……
就總感覺這幫人好像有所圖謀似的。
嗯,雖然相處一段時日倒也沒發生啥意外情況,李盛漸漸不拿這群人當匪人,也當是朋友看點,但總覺得怪怪的。
不同的呢,就是這個孫姨了。
隻有這位孫姨,李盛是真的感覺不到任何像是“有所圖謀”的氣息,完完全全的親切善良,仿佛夢迴當年小學的班主任。
李盛其人還是非常尊師重教的,孫姨雖然不是自己老師,不過當然還是以師長母親之禮相待。
見到老李,李盛一杯啤酒能跟他吹三天三夜,見到孫姨那自然是奶茶果汁什麽好果子有啥都給上一遍,
這導致李二直接自閉,隻能歎息窮養的男孩都有出息,可惜就是親娘不親爹……這熊孩子,現在就不把老爹當迴事了,到了宮裏哪還得了。
李二隻能說,真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了。
晚飯擺上,小長樂興奮的不得了。
李盛這裏的菜肴點心,宮中那是一樣都沒。
這跟一般的飯鋪酒肆可不同,小長樂也不是沒吃過民間的飯菜。
但一般的飯鋪酒肆,菜肴多少都會和宮中的有一些重合,越是高級好吃的越是這樣,然而——其實水平往往還不如宮中呢。
而李盛這裏就不同,不但和宮中的食物截然不同,口味更是更上層樓,完爆宮中那些烹調手藝。
小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遇到好吃的那根本停不下來,尤其是好吃又新奇的東西。
全程嘰嘰喳喳,吃了個眉飛色舞。
李盛看著這小丫頭,總覺得有一種奇怪的保護欲。
一時間不由背生冷汗,難道自己有犯罪傾向?
不對,不是這個……
但究竟是哪裏不對勁,李盛還真說不上來,隻覺莫名與這孩子投緣。
要說老李和孫姨這夫婦倆來的時候是有朋自遠方,不亦說乎,沒來的時候也就那樣,但這孩子李盛是真的會時不時思念起來。
這其中端的如何,李二和長孫皇後自然知曉。
見李盛和小長樂玩的開心,心中更是滿意舒服。
皇室常有骨肉相殺絕少互愛,這滿是動蕩滿是政變戰爭的南北朝數百年更是如此。
李二本人就不說了。
就說他自己的幾個子女之間,何嚐不是個個相互防備,成天看似禮貌恭敬,實際上?
說李二不感動,那絕對是假的,心中不由得就產生一種感覺……
這大唐的任何地方,隻要有李盛存在,就有和平與繁榮。
這一刹那……
李二心中忽然間感到,或許這孩子,真就是上蒼派來,克複神州榮光的……
李二浮想聯翩之際,一旁的長孫皇後卻是想到了另一迴事。
昨日李二舉辦鬥詩之會,李盛人不在場,這詩文卻是又一次在無數文人當中,拔得了頭籌。
不過長孫皇後不是在意這個,她早就習慣了,而是這個事讓她想起了另一件事……
雖然這烤肉的手藝自己是沒有,不過但凡李盛有任何需要跑腿伺候的,段綸那叫一個勤快……
不,今天就算不能招攬成功,但說啥也得給李盛頭上套個人情啊。
不能拉他到尚書省帶大唐起飛,好歹也能稍微阻止一下去高句麗的可能性不是?
這還是非常重要的!
當然,段綸始終都比較疑惑。
此人之才天下罕見,考慮到這個年紀,隻怕甚至還可以稱之為萬古罕見。
如此少年這豪傑之姿,自己過去竟然完全沒聽說過。這麽一想,那更叫人覺得這人像是神仙轉世了。
不過這時間裏,一邊的李二和杜如晦都在暗笑不止。
這場麵……真是熟悉的畫麵了。
卻說這一日午後,杜如晦和段綸自是都迴了尚書省。
當然,段綸對於李盛表現出來的才學依然是四個字評價,驚才絕豔。
而杜如晦雖然知道其中貓膩,對於李盛的學識之深厚早有了解,不過此刻……
畢竟是才和段綸商談過,目前大唐這個工業化進程當中的問題困境,心裏還是有不少緊張感和疙瘩的。
畢竟段綸所說,這工業對於禁軍,對於大唐的整個國力帶來的提升,終究不是永久的。
時日一長,遲早也會落到周遭的胡人手中。到那時,我大唐又該如何自處?這問題可就大了。
這一來日後怎麽解決?這事就是典型的不上秤沒有四兩,上了秤……
因此也是心事重重的,隻能感歎一句國事不易了。
不過這倆人迴了長安,李二卻沒有。
說來如今的大唐開了許多新坑,事多是事多這不假,不過最近的急務反而少了下來。
因此李二也有了不少空閑,在李盛這裏陪著孩兒聊了一下午談天說地,將杜如晦和段綸送走之後,同時又給倆人打了個招唿。
這杜如晦不說了,對情況十分明了,可以說洞若觀火。
至於段綸就比較懵逼,也不知道陛下啥時候結識了這麽了得的一位少年友人……
除此之外呢,李二就還給倆人布置了一個任務,給宮中的長孫皇後報個信,可以帶孩子出來玩了。
老夫老妻,又不是大儒王朝,不講究那麽多了。
開心,就可以!
於是這天晚上,長孫皇後又帶著小長樂也來到了李盛這院子裏。
說起來昨日的中秋之夜,李二本來是打算和長孫皇後,還有小長樂,和李盛一起過的。
畢竟這孩子流落在外已久,那麽長的時間裏肯定吃了不少苦頭。別說中秋了,便是新年圍爐都沒個人陪伴。
這怎麽能不補上?可惜不巧的是事先一個沒說好,李盛居然去了幽州那邊,於是這不就有了宮中那場宴會,搞得李二出了一身冷汗。
現在帶著老婆女兒再加上孩兒一起吃個中秋晚飯,那就別提多愜意了。
不過呢……
……
晚飯時分到來,李盛見到長孫皇後,自是十分愜意。
這個老李也好,還有那老魏,老杜,這個老方以及今天這段員外,一個個的要麽腦子不正常一驚一乍,或者跟這段員外一樣神神叨叨的自稱尚書,還要白送尚書之位,要麽就……
就總感覺這幫人好像有所圖謀似的。
嗯,雖然相處一段時日倒也沒發生啥意外情況,李盛漸漸不拿這群人當匪人,也當是朋友看點,但總覺得怪怪的。
不同的呢,就是這個孫姨了。
隻有這位孫姨,李盛是真的感覺不到任何像是“有所圖謀”的氣息,完完全全的親切善良,仿佛夢迴當年小學的班主任。
李盛其人還是非常尊師重教的,孫姨雖然不是自己老師,不過當然還是以師長母親之禮相待。
見到老李,李盛一杯啤酒能跟他吹三天三夜,見到孫姨那自然是奶茶果汁什麽好果子有啥都給上一遍,
這導致李二直接自閉,隻能歎息窮養的男孩都有出息,可惜就是親娘不親爹……這熊孩子,現在就不把老爹當迴事了,到了宮裏哪還得了。
李二隻能說,真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了。
晚飯擺上,小長樂興奮的不得了。
李盛這裏的菜肴點心,宮中那是一樣都沒。
這跟一般的飯鋪酒肆可不同,小長樂也不是沒吃過民間的飯菜。
但一般的飯鋪酒肆,菜肴多少都會和宮中的有一些重合,越是高級好吃的越是這樣,然而——其實水平往往還不如宮中呢。
而李盛這裏就不同,不但和宮中的食物截然不同,口味更是更上層樓,完爆宮中那些烹調手藝。
小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遇到好吃的那根本停不下來,尤其是好吃又新奇的東西。
全程嘰嘰喳喳,吃了個眉飛色舞。
李盛看著這小丫頭,總覺得有一種奇怪的保護欲。
一時間不由背生冷汗,難道自己有犯罪傾向?
不對,不是這個……
但究竟是哪裏不對勁,李盛還真說不上來,隻覺莫名與這孩子投緣。
要說老李和孫姨這夫婦倆來的時候是有朋自遠方,不亦說乎,沒來的時候也就那樣,但這孩子李盛是真的會時不時思念起來。
這其中端的如何,李二和長孫皇後自然知曉。
見李盛和小長樂玩的開心,心中更是滿意舒服。
皇室常有骨肉相殺絕少互愛,這滿是動蕩滿是政變戰爭的南北朝數百年更是如此。
李二本人就不說了。
就說他自己的幾個子女之間,何嚐不是個個相互防備,成天看似禮貌恭敬,實際上?
說李二不感動,那絕對是假的,心中不由得就產生一種感覺……
這大唐的任何地方,隻要有李盛存在,就有和平與繁榮。
這一刹那……
李二心中忽然間感到,或許這孩子,真就是上蒼派來,克複神州榮光的……
李二浮想聯翩之際,一旁的長孫皇後卻是想到了另一迴事。
昨日李二舉辦鬥詩之會,李盛人不在場,這詩文卻是又一次在無數文人當中,拔得了頭籌。
不過長孫皇後不是在意這個,她早就習慣了,而是這個事讓她想起了另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