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第三十五章(總第三十五章)、暗流湧動2


    卻說董卓在長安,聞馬宇殺了張燕占據了並州聞之大怒,召集眾將協商道:“現有黃巾餘孽馬宇沉渣泛起,卻又與張燕部火並,殺張燕後占據並州,如何處置為好。”


    <a id="wzsy" href="https://www.ranwen.la">ranwen.la</a>


    李儒道:“馬宇為西河郡一村夫,兵起西河郡建靖勇軍,襲東山,攻離石,取晉陽,收長子,如今占據了大半並州,可在如此短的時間裏打敗張燕黑山軍,看來也稱的上是黃巾中的佼佼者了。”


    “我今欲平之,如何?”董卓問道。


    “太師,當初張燕占據並州之時,我們都沒有出兵,非是不打,而是無暇顧及此等小魚小蝦,俗話說小不忍則亂大謀,萬不可因此小事派兵。”李儒侃侃而談:“若去兵少了大敗而迴,為馬宇送刀送槍送糧草而已,得不償失。勝了也於大局無補,且分兵並州,必然影響長安這邊的戰局,卻是大事。”


    李儒道:“我有一個故事欲獻與太師。”


    “哦,你試說之。”董卓興趣盎然的問道。眾將也都圍了過來。


    “一猛虎見到一隻狗撲來,轉身卻躲開了。虎崽子問爸爸,你為何要躲開呢?難道你打不過這隻黃狗麽?虎爸爸道,我乃獸中之王,怎麽可能打不過這隻黃狗呢。”


    “是啊,既如此,那又是為何呢?”心細如發、遇事總要弄清楚的猛將徐榮問道。


    “徐將軍這個問題問得好。虎爸爸道,我要是打敗了這隻狗,沒有誰會說我厲害,而且狗的肉也不多,我沒有得到什麽好處。但是我若不小心被狗咬了一口,我就犯不上了,整個森林都會知道我被狗咬了一口,顏麵盡失,我受了傷還會影響我去獵鹿抓野豬。所以這是得不償失的事,不是不出兵,實是暫時沒有必要。”


    眾人俱點頭稱是,連在一旁的賈詡也暗暗佩服這個故事的妙處。


    “總是要有一個穩妥之策,方為良計。”


    “此事易耳。我有上中下三策,太師可試選之。”李儒道;“上策,以朝廷名義出兵,奉天子詔書平定並州,此名正言順。中策,封馬宇為並州牧,拉攏之麾下且為太師所用。下策,假裝不知,任其占據並州,待時機成熟之時再突發大軍滅之。”


    董卓沉吟半晌道;“此三策如何解釋,願聞其詳。”


    李儒道:“上策,以朝廷名義出兵,平定並州之亂,雖然名正言順,但勝之毫無意義。”李儒頓了一下又道:“且馬宇已領並州多日,深得民心,出兵交戰卻也不是易事。袁紹等聯軍一兵一卒沒少,反倒是我們要損兵折將,得不償失。兵力北上,即使勝了,還要分兵守護並州,反要削弱長安防守。另外,因出兵並州,長安空虛,誰能料袁本初、曹孟德之流能有何想法呢。此雖為上策,卻有所不足,付出甚大,但為了維護朝廷的顏麵,隻得如此。”


    “中策,若太師封其並州牧、安遠將軍,雖是一雜號將軍,試想,其一西河郡農夫,忽然登上如此高位,得遇太師隆恩,必然感恩戴德,全身心的為太師效力。再派一特使去宣旨,盡達太師之意,使之成為太師股肱,一旦有事則可召之,為太師所用,此謂之中策。”


    “下策,不聞不問。其實非不聞不問也,實是太師有更為重要的事情要做,暫時還顧不上馬宇。現在朝廷正逢多事之秋,天子不服,四海不寧,聯軍虎視眈眈,時刻伺機而動,故還是要大局為重。待太師安定了長安大局後,令一猛將率精銳之師掃平晉陽,馬宇這個山野村夫,還不是手到擒來。”


    眾人皆歎服:“真乃高見,文優之高見我等不如也。”


    董卓道:“上策太急促,一旦出兵,勝之不武,敗則損兵折將,又鬆懈長安之防守,確實要影響長安大局。下策太緩之,不聞不問,朝廷威嚴受損,亦不合我意。還是中策甚合我意,我等隻送一封號,就可為我等伏下一支股肱之力,何樂而不為呢。”


    “來人,準備起草詔書,拜馬宇為並州牧、安遠將軍,待上朝時請天子加蓋玉璽。”


    。。。。。


    大帳內正在大宴賓客,高潮迭起。於夫羅興致勃勃的舉起一精致的羽觴:“來,我草原上的雄鷹們,讓咱們再連幹三杯。”


    一個親兵走近大帳,靠近於夫羅耳邊低聲說了幾句後轉身離去。


    眾人看著迅速沉下臉的於夫羅,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一時間大帳裏安靜了下來。待親兵剛轉身離去,於夫羅突然氣的滿臉通紅站起來,將手中裝著酒的羽觴重重的摔在地上:“太狂妄了,簡直是欺人太甚,欺人太甚。”眾人不知何事,小心又茫然的看著於夫羅,又轉眼看著於夫羅的弟弟護於唿廚泉。


    “單於兄,何事如此動怒?”感覺到眾人都在望著自己,唿廚泉小心翼翼的問道。


    “據暗線報,西河郡一山野村夫竟偷襲晉陽,殺死張燕自領並州,簡直不把我們放在眼裏,狂妄之極,狂妄之極。”一腳踢翻了酒案,猶自怒氣衝衝的揮舞著雙手。


    “單於兄息怒,單於兄息怒,究竟何人如此大膽。”唿廚泉鬆了一口氣,原來是為這事啊,眾人也輕鬆了下來。


    “西河郡山野村夫馬宇,馬宇。”


    “馬宇為何人?”一部落首領問道。


    “馬宇,西河郡的一個山野村夫,私下聚集村民攻占晉陽,我的張燕老弟竟然死於馬宇刀箭之下,可恨,可恨。”


    “張燕,張燕,我的好兄弟,我必為你複仇。”


    “來人,來人!”於夫羅大聲喊道。


    一親兵急步走進大帳剛一執禮,於夫羅大喊道:“速傳本單於命令,各部兵馬十日內聚集出發,踏平晉陽,違者一律殺無赦。”


    “單於兄,單於兄。”唿廚泉一邊示意傳令親兵稍等,一邊站起來說道:“我有一計,先試用之,若計不靈再發大軍不遲。”


    “哦,賢弟有好計,快快講來。”


    唿廚泉道:“兵馬一發,驚天動地,並州寶地,各路英雄必有所反應,對我大軍必然不利。試想,或派數名勇士,潛入並州,伺機而動,霹靂一擊,並州群匪無首而自亂,大軍隨後出動,單於兄一舉並州可定也。”


    “賢弟果是好計,以小而博大,四兩撥千斤,好計,好計。”於夫羅恍然大悟拍掌道。


    “父王,兒臣屬下有一叫阿圖依的勇士,赤膽忠心,武功高強,可行此事,若派他去必能成功,而且他麵孔與漢人無異,更便於行事。”其子劉豹站起來執禮說道。


    “好,速傳阿圖依。”


    很快阿圖依傳到了大帳,恭敬執禮後如同木樁般站在階下,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紋絲不動。於夫羅隻見阿圖依身高七尺六七,雙眼炯炯有神,皮膚黝黑,渾身肌肉似有千斤之力,果然是草原難得的雄鷹。於夫羅喝了一聲彩:“好個翱翔的雄鷹,奔騰的駿馬,你叫什麽名字?”


    “阿圖依。”


    “擅長什麽?”


    “刀劍,弓弩,服從單於。”


    “哦,”於夫羅開心的笑了“好,現在派你去刺殺並州的馬宇,你敢不敢?”


    “隻要單於有令,無論讓屬下幹什麽,屬下都敢。”


    “你要多少人?”


    “刺殺馬宇,六人足矣。”


    “馬宇自領並州,聲勢浩大,隨從如雲,帶少了恐難以成功。”


    “六人足矣。”


    “僅六人,能成功?”


    “必能成功。”


    “好,果然是英雄。你先挑選好同行之人,這幾日就住在王府裏,隨時待命出發。”


    “遵令。”


    。。。。。。。。。。


    董卓,(?-192年5月22日),字仲潁,隴西臨洮(今甘肅岷縣)人,生於潁川。東漢末年漢獻帝時大軍閥,官至太師,封郿侯。於漢桓帝時先後擔任並州刺史,利用漢末戰亂和朝廷勢弱占據京城,廢少帝立獻帝並挾持號令天下。


    董卓成長於涼州,好結交羌人。漢桓帝末年,董卓被征召為羽林郎,後又為中郎將張奐部下作軍司馬,討伐漢陽羌人,董卓作戰粗猛有謀,力建戰功。又先後參與鎮壓黃巾起義、涼州之亂等戰役,頗著威名。中平六年(189年),受大將軍何進、司隸校尉袁紹所召,率軍進京討伐十常侍,不久令其弟董旻聯合吳匡殺掉上司何苗,又招攬呂布殺掉丁原,很快就吞並了這兩大軍閥的兵力。隨後董卓廢少帝,立劉協即位(是為漢獻帝),且不久就弑害了少帝及何太後,在朝野內外都廣布親信,專斷朝政。手下謀士和大將有李儒,牛輔,賈詡,李肅,呂布,華雄,李傕,郭汜,樊稠,李蒙,董旻,徐榮,胡軫,張濟,段煨,董越,董璜,以及高順,張遼,臧霸,郝萌,曹性,成廉,魏續,宋憲,侯成等。漢獻帝初平元年(190年),袁紹聯合關東各地刺史、太守,爆發董卓討伐戰。初平二年(191年),董卓被孫堅擊敗,退守長安。司徒王允設美人計加反間計,挑撥董卓大將呂布,初平三年(192年),董卓為其親信呂布所殺。


    李儒,生卒年月不詳,字文優。東漢末期董卓謀士。董卓女婿。東漢初平元年(190年)初,李儒為弘農王劉辯的郎中令,董卓專政時,奉董卓之命,入宮毒死劉辯(弘農王)。董卓死後,李傕攻入長安殺王允,控製朝政。初平三年(192年)冬十月,李傕推舉李儒為侍中,但被漢獻帝拒絕。198年李傕被曹操擊敗,李儒不知所蹤。


    徐榮,(?—192年),玄菟人(一說是遼東襄平人)。《公孫度傳》中說,公孫度本遼東襄平人,遷居玄菟,為同郡徐榮所舉,任遼東太守。本為中郎將,曾向董卓推舉同郡出身的公孫度出任遼東太守。於汴水之戰中擊敗曹操,在梁東之戰中擊敗孫堅。董卓死後,受司徒王允的命令與李傕郭汜交戰,死於新豐之戰亂軍之中。


    《三國演義》中,徐榮被三流將領夏侯淳交馬數合,斬於馬下,和曆史出入很大。


    於夫羅,即欒提於夫羅(150年-196年)又稱於扶羅,東漢末年南匈奴單於欒提羌渠之子、欒提唿廚泉之兄,劉豹之父,漢趙帝劉淵之祖父。187年,東漢為了討伐張純鮮卑,向匈奴調兵,於夫羅作為指揮出兵援漢。188年,南匈奴發生政變,其父羌渠被殺,須卜骨度侯被立為單於,於是於夫羅率眾赴漢申述苦情,其後一直留居漢地。漢靈帝駕崩後,於夫羅乘黃巾之亂,跟白波賊合流進犯太原、河內等地,本來受命征討的董卓,卻因大將軍何進身亡兵迴漢都。後來於夫羅遇上由長安逃亡出來的漢獻帝,他救援並保護了獻帝。初平元年(190年),曹操袁紹等成立討伐董卓聯盟時,於夫羅跟隨袁紹、張楊討伐。初平二年(191年),於夫羅欲叛袁紹,張楊不從,於夫羅挾持張楊出走。於夫羅敗於袁紹的大將麹義,逃往黎陽,後又攻破度遼將軍耿祉,勢力得以重整。192年,在內黃被征討黑山賊的曹操打敗。193年春,和隨黑山賊一起支援袁術出兵陳留,袁術被曹操擊敗,於夫羅最終歸順了曹操。死於興平二年(195年)。


    唿廚泉,生卒年月不詳,南匈奴單於欒提羌渠之子,欒提羌渠死後其兄於夫羅任單於。於夫羅死後唿廚泉繼任單於,曾派右賢王去卑幫助漢獻帝東歸,之後還於本國。後曹操借唿廚泉入朝朝見之際,將其留在鄴城,派去卑管理其國。


    作者注:為情節所需,唿廚泉任護於,其職位相當於左賢王。


    。。。。。。。。。。


    關於李儒,我覺得有必要多說幾句,這可不是多餘的話哦。


    李儒可以算得上三國時期的一流謀士,李儒在的時候,賈詡基本都處在下崗的狀態,其水平應遠超賈詡、郭嘉等。從以下幾個典型案例可見李儒計謀超群之處。


    第一策。中平六年(189年),董卓初入洛陽時僅有幾千人馬,兵力嚴重不足,怎麽辦?要是一般謀士趕緊獻策招兵買馬啊,但招兵買馬一是時間較長,二是暴露了兵力不足的弱點。李儒獻策,讓董卓人馬白天入城,晚上換便裝悄悄出城,明日白天再入城,出出入入幾次,洛陽的官員和民眾就懵了,哎呀媽呀,董卓的兵馬忒多了。


    第二策。大將軍何進死了,此時,荊州刺史丁原是洛陽的執金吾(統領禁軍),李儒又定計讓李肅招降呂布,又誘呂布除掉丁原,收編了丁原大軍,於是董卓終於控製了整個洛陽,控製了朝廷。


    第三策。初平元年(190年),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最後節節敗退。李儒獻策,洛陽處於中原,地勢寬闊無險可守,可謂是易攻難守,現關東聯軍勢盛,與其硬拚不如分化。我們可遷都長安,退出中原以便保存實力,借助關隘防守,靜觀其變。時間長了,關東聯軍勾心鬥角,必然生亂,自相攻殺,我們就可漁翁得利了。果然如李儒所料,喬瑁和劉岱不合,被劉岱殺了。孫堅又被劉表殺了。青州黃巾軍又起,劉岱又死於亂軍之中。於是董卓轉危為安了。


    但是,堡壘往往是從內部攻破的。


    董卓發現呂布和自己的小妾私通,怒斥呂布,王允從中挑撥離間董卓和呂布。李儒發現後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急見董卓,為董卓獻上最後一策,一個小妾而已,何不順勢送給呂布,這樣就徹底收了呂布的心,從此可專心為太師打天下。李儒此計可謂是順水推舟,必能成功,應該說是化險為夷的好辦法。但是問題在於董卓自持大權在握,傲視天下,已經不是剛剛到洛陽的時候了,也不是處於困境之中的時候了。董卓怒氣衝衝的反問李儒:“如果是你,你會將自己的妻子送給呂布嗎。”


    突如其來的這個問題,當場就把李儒噎的咯嘍咯嘍的,一下子沒搭上話。正常的迴答應該說不會,這就是讚同董卓的觀點了,那還怎能說服董卓呢。可是迴答會,麻煩了,李儒是董卓的女婿,什麽?難道你要把我的女兒送給呂布不成。


    啞口無言的李儒自覺無法改變董卓和呂布,私下歎道;“我等皆喪於婦人之手矣。”果其不久,董卓被呂布殺死,從此李儒下落不明,生死未卜。


    其實李儒沒有注意到,董卓在這裏偷換了概念,將小妾換成妻子來問李儒。在古代小妾和妻子的地位是完全不同的,妻子明媒正娶絕對不可送人,但是小妾送人很正常的,尤其是三國時期戰亂年代,小妾根本沒有什麽地位。李儒沒有注意到這個細節,可見再聰明的人也有計窮語塞之時。但這個問題若是換作一向視女人如衣服的劉皇叔,你說,他會不會同意李儒的觀點呢?


    。。。。。。。。。。


    感謝書友夏日午後,120506010635654,140202055045402,120120140027492,星辰路人,303A8KWojT,yinyouyong,喬玉歡,he740731,abhqkmty等眾多書友的推薦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壯麗河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錦江明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錦江明月並收藏三國之壯麗河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