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兩個基本上已經確定的職位之外,剩下的八個那個席位的人選哪怕是小威廉都不是很確定。</p>


    在最終的選舉結果被統計出來之前,沒有人知道內閣的成員到底是誰,也沒有人知道到底誰才能從這次最終的選舉中勝出。</p>


    也正是因為這種未知的感覺,讓這些參與選舉的官員們感覺到了一陣陣的緊張和激動,所有人都期待著最終的名單中有自己一位。</p>


    這次參與選舉的一共有三十個人,但最終的內閣席位僅僅隻有十個。</p>


    這就代表著這三十個人當中,其中有大半的人就要被淘汰,和弗利蘭權利最大的城府機構擦肩而過。</p>


    如果真的和內閣成員的位置擦肩而過的話,那麽對於這些參選的官員來說就不是一個好消息了。</p>


    要知道,這一次的選舉恐怕是短時間內弗利蘭最簡單和輕鬆的一次內閣選舉,下次再要想進入內閣成員的候選名單,就不是這麽容易了。</p>


    這一次是因為弗利蘭政府初建,各種製度都不完善的原因,因此,內閣成員的選舉采取了最簡單的讓眾人投票決定的方式。</p>


    下一次的選舉肯定不止這麽簡單,對於這些被選舉人來說,或許下一次進入候選名單都不是那麽容易。</p>


    更何況,對於這次成功當選為內閣成員的官員來說,隻要在自己的任期內不犯錯誤,做出一點政績出來,就會比其他沒有任何政治履曆的候選人有優勢。</p>


    在弗利蘭大力發展國內經濟和工業建設的大趨勢之下,政府核心的內閣想要獲得一些功績還是非常容易的。</p>


    而在有了一定的功績之後,隻要自己的政治生涯內不犯錯,想要獲得人民的支持還是非常容易的。</p>


    畢竟對於一個國家的人民來說,隻要某一個官員肯為自己的人民辦實事,不貪汙腐敗,那麽就一定會被人民所記住。</p>


    沒有人不討厭和憎恨貪官,同樣也沒有人不尊敬和愛戴好官。隻要有了一定的功績,至少在民間的支持度和聲望上是要比其他的候選人有一大截優勢的。</p>


    大約等了兩個多小時之後,侍衛們才將最終的內閣人選統計出來,交給了小威廉。</p>


    小威廉看了一會名單,笑著並沒有說話。在眾人緊張和忐忑的眼神當中,將名單交給了丹尼·菲什曼,讓他進行宣讀。</p>


    丹尼·菲什曼接過名單,在粗略的掃了一眼之後,隨即大聲的宣布道:“經過我們最終的投票,確認弗利蘭政府第一屆內閣首相是亨特先生,第一屆內閣財政部部長是阿爾弗雷德·布倫德爾,第一屆內閣農業部部長是斯科特·麥克尼裏,第一屆內閣工業部部長是亞曆山德羅·阿爾瓦羅·梅洛·西爾維拉,第一屆內閣交通運輸部部長是安東尼奧·尼古拉斯·費爾南德斯·莫左,第一屆內閣民生部部長是羅伯托·基普科裏爾·亨托,第一屆內閣教育部部長是何塞·路易斯·門多薩·阿馬多爾,第一屆內閣外交部部長是皮埃爾·馬裏·勒內·厄爾內·瓦爾德克-盧梭,第一屆內閣治安部部長是馬克·阿拉基盧,第一屆內閣國防部部長是貝尼亞米諾·博諾米。以上十位就是弗利蘭政府第一任內閣的所有成員。”</p>


    當選的其他八位內閣成員當中,有在第一輪選舉中得票數第一的,也有在第一輪選舉中得票數第二或者第三的。</p>


    這也就代表著,其實這次那個的選舉有著一定的幾率性和巧合性,或許如果重新舉行選舉的話,結果可能會不一樣。</p>


    但政府的選舉自然不會這麽兒戲,一旦選舉成功,除非這些即將新上任的內閣成員自身出了什麽問題,否則他們在任期內就是弗利蘭高貴的內閣成員。</p>


    在丹尼·菲什曼將內閣所有成員宣讀完畢之後,會議現場響起了隆重的掌聲。</p>


    不管在座的官員是否情願,此時表麵都裝得非常高興的樣子,再給弗利蘭即將要崛起的十位新權貴鼓掌。</p>


    “接下來就有請我們政府的第一任內閣成員們在所有人的麵前向大公殿下莊嚴的宣誓效忠。”丹尼·菲什曼說到。</p>


    接下來就是這次選舉的最後一個儀式,也是所有選舉過程中最重要必不可少的一個步驟,那就是選舉成功的官員向小威廉宣誓效忠。</p>


    因為弗利蘭的特殊性,因此在法理上,無論是弗利蘭的官員還是弗利蘭的士兵,亦或者是弗利蘭的所有人民,都效忠於他們的君主小威廉。</p>


    這也就代表著,小威廉可以光明正大的在所有官員就職之前,要求他們在大庭廣眾之下宣示對自己效忠。</p>


    這樣做不僅能讓這些官員明白,誰才是弗利蘭真正的主人,也能給所有新上任的官員一個警告,如果不對小威廉宣誓效忠的話,那麽就要小心自己的官位不保。</p>


    在丹尼·菲什曼說完之後,新內閣的十位成員從各自的位置中站起身,走到了會議桌的中央,對著會議桌上首的小威廉恭敬的行了一個禮之後,齊聲說道:“尊敬的弗利蘭大公殿下,我作為您的臣民,即將成為內閣政府的一員。我向您保證,在任期內實事求是,忠於王室和殿下,為國家和王室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如若有違誓言,願意接受大公殿下的一切處罰。從今日開始,我向大公殿下和弗利蘭所有人民承諾,大公殿下的指令即是我前進的方向,大公殿下的命令就是我為之奮鬥的目標。我和我所組成的內閣政府,將會在大公殿下的領導之下,為了國家,為了王室,為了人民而奮鬥。”</p>


    這段宣誓效忠的誓詞,早有人提前給所有候選人說好了,為的就是防止有人在宣誓效忠的過程中出錯。</p>


    畢竟是內閣政府的第一次選舉,雖然一些步驟進行的很簡陋,但小威廉並不想在這個過程中出任何錯誤。</p>


    沒有被選舉到的其他候選人看著正在會議桌中央進行宣誓的十個人,很明顯流下了羨慕的淚水。</p>


    對於他們來說,如果不能成為正在候選的這十個人當中其中的一位的話,那麽想要再成為其中的一員,就必須得等到三年之後了。</p>


    但三年後會發生什麽,誰也不知道,誰又能保證在三年後,自己又會成功的選舉上呢?</p>


    他們還有另一個方法進入政府的高層,那就是將自己的才能展示出,讓這些內閣成員們看到自己的才能,或許能被他們任命為各部門的副部長或者其他領導。</p>


    雖然並沒有各部門的部長那麽吸引人,權力也沒有各部門部長那麽大,也不能進入政府的內閣,但怎麽說也比再等三年重新進行選舉好的多。</p>


    畢竟諾大的弗利蘭每三年內閣席位就那麽多,在排除了幾個小威廉的心腹之後,他們所能競爭的席位就更少了。</p>


    在所有人都宣誓完成之後,眾人把目光放在了小威廉的身上。</p>


    按照正常的步驟的話,接下來就是小威廉隊所有內閣成員的訓話了。</p>


    等小威廉的訓話結束,其實也就代表著這次選舉結束了,這些內閣成員也就正式上任,開始統治這個龐大的國家了。</p>


    “先生們,首先很高興能夠看到你們正式成為內閣的一員。弗利蘭作為一個新建立的國家,我們的一切製度並不完善,我們還是一個貧窮偏遠落後的國家,甚至就連人口,我們都沒有太多。”小威廉說到。</p>


    </p>


    “但這不代表我們永遠就是這樣。政府的完善和內閣的建立就是一個良好的開始,我相信在我們新一任內閣的帶領之下,政府的工作可以走向正規,國家的發展和建設也可以正式開始。”小威廉笑著說道:“但這對你們這些內閣成員的要求很高,國家正處於百廢待興的狀態,極需要有一批有能力的官員來帶領這個貧窮落後的國家走向強大。在你們上任之後,我會給你們最大的支持,以確保你們的任何工作都不會受到任何阻礙。但我希望我給的支持你們不會辜負,我希望看到我們國家會變得越來越好,而不是有人利用我的支持,從政府中吸取民脂民膏。”</p>


    “我決定對所有官員的薪資提高30%,同時,為了杜絕官員的貪汙現象,我決定賦予議會隨時可以抓捕和審訊擁有貪汙證據的官員。我相信弗利蘭會變得越來越好,在各位的帶領之下,我們會成為一個經濟強國,一個工業大國,一個軍事強國,甚至一個世界大國。我們的目標並不止東南亞這一小片地方,而是整個亞洲甚至整個世界。”小威廉興致勃勃的說道。</p>


    這也是小威廉第一次在所有人麵前吐露他的想法,那就是將弗利蘭發展成為一個集工業,軍事,經濟,科技,教育,醫療等等行業為一體的先進大國甚至是強國。</p>


    弗利蘭從建立開始,他的目標就絕對不是在東南亞這一小片地方,甚至整個亞洲小威廉都不看在眼裏。</p>


    在短時間內,小威廉的目標是超越歐洲一眾小國家,成為全世界都富有聲望的工業國家。</p>


    而隨著長時間的發展,弗利蘭的目標也就變成了和歐洲大國進行較量,成為亞洲甚至歐洲都有名的強國。</p>


    憑借著歐洲兩次大戰的機會,從歐洲掠奪大量的人才之後,弗利蘭未必沒有機會,走原本曆史上美國的老路,成為兩次戰爭後的最大受益者。</p>


    美國之所以能夠成為兩次世界大戰之後的世界老大,一是兩次世界大戰都沒有對美國造成大的影響,美國處於北美洲,兩邊分別是大西洋和太平洋,而北部和南部都是軍事實力比較弱的英屬加拿大自治領和墨西哥,壓根不能對美國造成任何威脅。</p>


    這也就代表著美國可以不用管來自鄰國和其他國家的壓力,安心發展國內的工業和經濟。</p>


    也正是因為美國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自然資源,才導致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就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一的工業國家。</p>


    但其實在這個時候,美國也僅僅是工業力量比較強大而已。無論是陸軍還是海軍,美國在所有列強裏麵都是比較弱的。</p>


    這個時期的美國隻能算是列強之一,雖然人們在提到列強時都會提到美國的名字,但如果各大列強進行戰爭的話,沒有人會看好美國。</p>


    真正讓美國走向崛起,甚至成為世界老大的,就是因為美國在歐洲兩次戰爭中發了大量的橫財,以及從歐洲掠奪了大量的知識分子。</p>


    在後世美國的科技之所以能夠領先世界,這些從歐洲移民到美國的知識分子有大半的功勞。</p>


    也正是因為嚐到了吸納人才的這個甜頭,這也導致了後世美國在吸引人才移民方麵做的還是比較好的,哪怕是在兩次戰爭結束之後,直到後世的21世紀,還是有大量的國外高科技人才不斷的前往美國。</p>


    而弗利蘭相比於美國,除了地理環境稍差之外,在資源方麵,可以說是強於美國的。</p>


    畢竟小威廉有著係統的幫助,比拚資源的話,還真的不怕誰。</p>


    關於地理位置的問題,隻要不是太過靠近於歐洲的戰場的話,小威廉覺得在哪其實都沒有問題。</p>


    畢竟歐洲之所以大量的在戰爭期間向外移民,其實就是有大部分人民不想被涉足到戰爭當中,因此才會選擇跋山涉水前往其他國家。</p>


    而弗利蘭距離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主戰場歐洲有半個地球那麽遠,自然不可能成為戰場。</p>


    再加上小威廉出生於歐洲著名的荷蘭王室,外祖母是大英帝國的女王維多利亞,還和德意誌帝國的皇帝威廉三世是表兄弟的關係,未必不能從這兩個國家吸引大量的移民。</p>


    再加上本身來自於荷蘭王國的移民,這就已經占據了歐洲總移民的一小半了。</p>


    再對其他移民進行大肆吸納的話,在移民吸引力方麵,未必會輸給美國。</p>


    隻要弗利蘭的經濟建設和工業建設走向正軌,在修建一批醫院和學校的話,那麽弗利蘭也可以正式大肆的向歐洲吸納移民了。</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帝國弗利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孤獨的酋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孤獨的酋長並收藏我的帝國弗利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