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威爾士親王阿爾伯特·愛德華的反應最為驚訝,畢竟這段時間內大英帝國和荷蘭王國的來往最為密切,並且大英帝國的陸軍和荷蘭王國的陸軍之前算得上是同一水平。</p>
雖然大英帝國目前的的確確是世界第一強國,但它所依靠的並不是陸軍,而是聞名世界的皇家艦隊。</p>
大英帝國的陸軍雖然算不上弱,但也隻能算得上是歐洲二流陸軍,和之前的荷蘭陸軍一個水平。</p>
不過大英帝國的陸軍好歹有裝備和人數的領先,因此依舊不容小覷。</p>
畢竟隻要大英帝國想的話,隨時都能從各大殖民地組織上百萬的殖民地軍隊,不過這支軍隊的戰鬥力就無法保證了。</p>
而這也正是讓阿爾伯特·愛德華親王感覺到驚訝和奇怪的一點,之前大家都是歐洲二流水平陸軍,怎麽你荷蘭軍隊幾年不見就有一流陸軍的樣子了?</p>
“威廉陛下,貴國的軍隊氣勢堪稱歐洲一流陸軍啊,不知我國可否派遣觀察團,交流交流軍隊訓練的經驗。”阿爾伯特·愛德華迫不及待的對著威廉三世國王說到。</p>
在阿爾伯特·愛德華親王看來,如果大英帝國的陸軍也像荷蘭王國這樣發展成為歐洲一流的話,毫無疑問會大幅度鞏固大英帝國的統治地位。</p>
而德意誌帝國之所以能夠有信心和大英帝國進行競爭,無非就是憑借強大的陸軍基礎。</p>
在陸軍稱霸歐洲的前提之下,德意誌帝國這才有餘力來大幅度發展海軍。</p>
目前雖然德意誌海軍和皇家海軍還有著很大的差距,但在歐洲也算是第二的海軍了。</p>
如果大英帝國能夠在保持海軍優勢的前提之下,將陸軍也發展到不遜色於德意誌陸軍太多的水平,那麽戰勝德意誌帝國的把握也會大大增加。</p>
畢竟海軍就算再強大,也終究不能上岸。大陸上的攻防戰終究還是要靠陸軍來進行。</p>
“哈哈哈,自然可以,愛德華殿下。荷蘭隨時歡迎來自大英帝國的客人。”威廉三世國王笑著對阿爾伯特·愛德華親王說到。</p>
威廉三世國王的迴應不僅讓阿爾伯特·愛德華親王十分滿意,也讓法國和俄羅斯帝國的官員十分滿意。</p>
在他們看來,威廉三世國王同意和大英帝國進行軍事交流,其實就是釋放靠近大英帝國也就是協約國的信號。</p>
而如果有了荷蘭的支持的話,那麽協約國隨時能在荷蘭屯集重兵,橫驅直入直達柏林。</p>
而德意誌那邊的將軍臉色就不是太好了,畢竟如果荷蘭倒向協約國的話,對於同盟國來說是個不大不小的壞消息了。</p>
有了荷蘭的守衛,英吉利海峽也將固若金湯。這對於海軍實力本來就遜色於大英帝國的德意誌帝國來說毫無疑問是雪上加霜。</p>
“國王陛下,我德意誌帝國也希望能和貴國展開一定的軍事交流,和大英帝國的強大海軍一樣,我們德國在陸軍方麵也可以幫助你們許多。”德國將軍站起來,說到。</p>
</p>
眼見荷蘭逐漸有和大英帝國甚至協約國靠近的趨勢,這讓他有些坐不住了。</p>
就算不能阻止大英帝國和荷蘭王國這次交流,他也要想辦法橫插一腳,給他們增加一些阻礙。</p>
最好能夠破壞大英帝國和荷蘭的靠近,不說讓荷蘭王國倒向德國了,最起碼得讓荷蘭保持中立。</p>
當然,他也隨時做好了最壞的準備。如果荷蘭王國真的倒向大英帝國的話,那麽德國也能提前做好準備,在戰爭開啟的第一時間將荷蘭攻破。</p>
隻要提前消滅了荷蘭王國,那麽德國自然也就不用怕荷蘭會成為協約國的屯兵地了。</p>
德國將領的提議威廉三世國王也不好拒絕,畢竟人家說的也不假,德意誌陸軍目前的確是世界第一的陸軍,的確有資格給荷蘭王國幫助。</p>
“當然,將軍。荷蘭也隨時歡迎德意誌的客人。”威廉三世國王笑著說到。</p>
在兩邊人都惹不起的情況下,選擇中立就成了威廉三世國王最好的辦法。</p>
德國將軍這才滿意的點點頭,趾高氣昂的看著阿爾伯特·愛德華親王所在的協約國一行人。</p>
沒錯,現在歐洲兩大軍事集團的對立已經極其嚴重,雖然還沒有到爆發戰爭的地步,但是雙方都已經把對方看成了死敵。</p>
這場對立或許隻能靠血淋淋的戰爭來終結了,但或許戰爭又會把這種對立推向最高峰。</p>
在原本的曆史中就是這樣,雖然德意誌第一次戰爭失敗了,英法如願以償的大幅度削弱了德國的實力,分割了德國的領土,限製了德國的軍隊。</p>
來自同盟國的大量賠款讓英法美甚至整個歐洲走向了虛假的繁榮。</p>
這種繁榮讓英法也逐漸沉迷其中,再加上一戰帶來的巨大傷痛,導致了英法逐漸開始畏戰,甚至為了短暫的和平寧願放棄周圍的小國家。</p>
就像原本曆史上的捷克斯洛伐克,在本國毫不知情的情況之下,被英法強行割去了一部分國土。</p>
但一點點蠅頭小利怎又能滿足豺狼的胃口呢?在一戰慘痛的結局之下,就注定了英法和德國之間還有第二次戰爭。</p>
而第二次世界大戰更是慘烈,直接讓歐洲從世界最發達地區淪為了廢墟。</p>
如果不是美國為了抵抗蘇聯推動的馬歇爾計劃的話,歐洲可能從此一蹶不振,被蘇聯蠶食殆盡。</p>
而在原本的曆史上,歐洲各國雖然憑借馬歇爾計劃複蘇了元氣,但很明顯都早已不複往日的巔峰了。</p>
曾經一戰之前英國和德國都能壓製著美國,法國也能略強美國一頭,而在二戰之後,三個國家聯合起來都不是美國的對手。</p>
甚至大部分歐洲國家所組成的歐盟,都隻能勉強和美國進行抵抗。</p>
昔日的大英帝國,德意誌帝國和法蘭西共和國,都伴隨著兩次戰爭消退了鋒芒。</p>
不過這兩次戰爭同樣也是荷蘭王國和小威廉的機會,隻要能夠抓住這兩次機會趁機發展,瘋狂吸納人才,未必不能如同曆史上的美國一般,成為兩次戰爭中最大的受益者。</p>
雖然大英帝國目前的的確確是世界第一強國,但它所依靠的並不是陸軍,而是聞名世界的皇家艦隊。</p>
大英帝國的陸軍雖然算不上弱,但也隻能算得上是歐洲二流陸軍,和之前的荷蘭陸軍一個水平。</p>
不過大英帝國的陸軍好歹有裝備和人數的領先,因此依舊不容小覷。</p>
畢竟隻要大英帝國想的話,隨時都能從各大殖民地組織上百萬的殖民地軍隊,不過這支軍隊的戰鬥力就無法保證了。</p>
而這也正是讓阿爾伯特·愛德華親王感覺到驚訝和奇怪的一點,之前大家都是歐洲二流水平陸軍,怎麽你荷蘭軍隊幾年不見就有一流陸軍的樣子了?</p>
“威廉陛下,貴國的軍隊氣勢堪稱歐洲一流陸軍啊,不知我國可否派遣觀察團,交流交流軍隊訓練的經驗。”阿爾伯特·愛德華迫不及待的對著威廉三世國王說到。</p>
在阿爾伯特·愛德華親王看來,如果大英帝國的陸軍也像荷蘭王國這樣發展成為歐洲一流的話,毫無疑問會大幅度鞏固大英帝國的統治地位。</p>
而德意誌帝國之所以能夠有信心和大英帝國進行競爭,無非就是憑借強大的陸軍基礎。</p>
在陸軍稱霸歐洲的前提之下,德意誌帝國這才有餘力來大幅度發展海軍。</p>
目前雖然德意誌海軍和皇家海軍還有著很大的差距,但在歐洲也算是第二的海軍了。</p>
如果大英帝國能夠在保持海軍優勢的前提之下,將陸軍也發展到不遜色於德意誌陸軍太多的水平,那麽戰勝德意誌帝國的把握也會大大增加。</p>
畢竟海軍就算再強大,也終究不能上岸。大陸上的攻防戰終究還是要靠陸軍來進行。</p>
“哈哈哈,自然可以,愛德華殿下。荷蘭隨時歡迎來自大英帝國的客人。”威廉三世國王笑著對阿爾伯特·愛德華親王說到。</p>
威廉三世國王的迴應不僅讓阿爾伯特·愛德華親王十分滿意,也讓法國和俄羅斯帝國的官員十分滿意。</p>
在他們看來,威廉三世國王同意和大英帝國進行軍事交流,其實就是釋放靠近大英帝國也就是協約國的信號。</p>
而如果有了荷蘭的支持的話,那麽協約國隨時能在荷蘭屯集重兵,橫驅直入直達柏林。</p>
而德意誌那邊的將軍臉色就不是太好了,畢竟如果荷蘭倒向協約國的話,對於同盟國來說是個不大不小的壞消息了。</p>
有了荷蘭的守衛,英吉利海峽也將固若金湯。這對於海軍實力本來就遜色於大英帝國的德意誌帝國來說毫無疑問是雪上加霜。</p>
“國王陛下,我德意誌帝國也希望能和貴國展開一定的軍事交流,和大英帝國的強大海軍一樣,我們德國在陸軍方麵也可以幫助你們許多。”德國將軍站起來,說到。</p>
</p>
眼見荷蘭逐漸有和大英帝國甚至協約國靠近的趨勢,這讓他有些坐不住了。</p>
就算不能阻止大英帝國和荷蘭王國這次交流,他也要想辦法橫插一腳,給他們增加一些阻礙。</p>
最好能夠破壞大英帝國和荷蘭的靠近,不說讓荷蘭王國倒向德國了,最起碼得讓荷蘭保持中立。</p>
當然,他也隨時做好了最壞的準備。如果荷蘭王國真的倒向大英帝國的話,那麽德國也能提前做好準備,在戰爭開啟的第一時間將荷蘭攻破。</p>
隻要提前消滅了荷蘭王國,那麽德國自然也就不用怕荷蘭會成為協約國的屯兵地了。</p>
德國將領的提議威廉三世國王也不好拒絕,畢竟人家說的也不假,德意誌陸軍目前的確是世界第一的陸軍,的確有資格給荷蘭王國幫助。</p>
“當然,將軍。荷蘭也隨時歡迎德意誌的客人。”威廉三世國王笑著說到。</p>
在兩邊人都惹不起的情況下,選擇中立就成了威廉三世國王最好的辦法。</p>
德國將軍這才滿意的點點頭,趾高氣昂的看著阿爾伯特·愛德華親王所在的協約國一行人。</p>
沒錯,現在歐洲兩大軍事集團的對立已經極其嚴重,雖然還沒有到爆發戰爭的地步,但是雙方都已經把對方看成了死敵。</p>
這場對立或許隻能靠血淋淋的戰爭來終結了,但或許戰爭又會把這種對立推向最高峰。</p>
在原本的曆史中就是這樣,雖然德意誌第一次戰爭失敗了,英法如願以償的大幅度削弱了德國的實力,分割了德國的領土,限製了德國的軍隊。</p>
來自同盟國的大量賠款讓英法美甚至整個歐洲走向了虛假的繁榮。</p>
這種繁榮讓英法也逐漸沉迷其中,再加上一戰帶來的巨大傷痛,導致了英法逐漸開始畏戰,甚至為了短暫的和平寧願放棄周圍的小國家。</p>
就像原本曆史上的捷克斯洛伐克,在本國毫不知情的情況之下,被英法強行割去了一部分國土。</p>
但一點點蠅頭小利怎又能滿足豺狼的胃口呢?在一戰慘痛的結局之下,就注定了英法和德國之間還有第二次戰爭。</p>
而第二次世界大戰更是慘烈,直接讓歐洲從世界最發達地區淪為了廢墟。</p>
如果不是美國為了抵抗蘇聯推動的馬歇爾計劃的話,歐洲可能從此一蹶不振,被蘇聯蠶食殆盡。</p>
而在原本的曆史上,歐洲各國雖然憑借馬歇爾計劃複蘇了元氣,但很明顯都早已不複往日的巔峰了。</p>
曾經一戰之前英國和德國都能壓製著美國,法國也能略強美國一頭,而在二戰之後,三個國家聯合起來都不是美國的對手。</p>
甚至大部分歐洲國家所組成的歐盟,都隻能勉強和美國進行抵抗。</p>
昔日的大英帝國,德意誌帝國和法蘭西共和國,都伴隨著兩次戰爭消退了鋒芒。</p>
不過這兩次戰爭同樣也是荷蘭王國和小威廉的機會,隻要能夠抓住這兩次機會趁機發展,瘋狂吸納人才,未必不能如同曆史上的美國一般,成為兩次戰爭中最大的受益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