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通向鐵幕之路()
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的抵抗非常雖然已盡到了最大努力,但在聯合艦隊壓倒性的優勢麵前,他們是根本無能為力的,到第二天上午,也就是8月13日上午,日軍已基本控製了該城並在逐次肅清抵抗。凡搞不定的地方,關東軍也不硬打,在滿洲境內列車炮的教育下,他們現在也學乖了,不想再白白填人命進去,便召喚海軍艦炮發射,直接用203mm甚至金剛級的356mm艦炮去轟平。
畢竟,關東軍到勘察加來是為了搶功勞好分田地的,並不隻是為占領土地而占領土地,所以大家還是很謹慎,誰也不想在最後關頭把性命搭進去。對於陸軍提出的火力支援要求,小澤治三郎也很爽快地同意了。有些參謀們抱怨陸軍變得嬌氣時,小澤就笑了:“諸君不要舍不得這些炮彈,金剛級服役已經35年了,眼下大戰基本結束,諸位難道還指望他繼續服役35年?”
眾人啞口無言,最後才有參謀問:“那……那……金剛級會被拆解麽?”
小澤治三郎歎了口氣:“你們關注過柏林閱兵儀式的內容了麽?德國和歐洲後續艦艇建設沒有一艘是戰列艦或戰列巡洋艦,連重巡洋艦都沒有,取而代之的是多功能輕巡洋艦和驅逐艦,這些巡洋艦上麵,別說203mm口徑的火炮,就是15厘米級別的火炮都沒有,一律全部裝備128mm高平兩用火炮,這是一個顯著的趨勢,巨艦大炮真的要完全退出曆史舞台了——這是不以我們意誌為轉移的存在。長官說兩艘金剛級可能最後會被拆解掉,長門號會改建為帝國海軍曆史博物館,至於三艘大和級……”
“大和級也要拆解?”
小澤搖搖頭:“這還不至於,大和級至少還能再服役10-15年,不過我個人預計10年差不多了,然後就該徹底進入封存狀態——我們有生之年能不能見到使用都不一定了,今後的軍艦將是火箭的天下。最遠的艦炮才能打3萬多米,最近的火箭卻能打100多公裏,而且火箭的批量建造成本未必比大和號的460炮彈大。460mm艦炮隻有大和級才能扛得動,而威力同樣巨大的火箭,卻隻要一艘1000的護衛艦就能帶著走,從作戰消費比來看,你們覺得如何?”
由於傳統思維的束縛,日本海軍接受新事物是比較慢的,哪怕一心一意鼓吹艦載機和航空主兵論的這派軍官,對火箭的運用也滿半拍,不過小澤在德國呆的時間足夠久,充分了解火箭航母尤其是武庫艦的威力,因此思想是比較開放的。在內部軍事變革會議上,他提出一個觀點——要把火箭當成是飛行的魚雷來對待。
這個飛行魚雷的比喻一出,立即就在聯合艦隊內引起了強烈反響並最終被接受——魚雷就是小艇對付大艦、主力艦的武器,奈何受製於射程原因,必須冒敵軍軍艦的火力才能抵近開火,現在有遠距離的火箭開用,那些巨炮一下子就變成了擺設,隻有對地攻擊還有點效果。日本對魚雷的發展是十分癡迷的,不然也不會有93氧氣魚雷這種變態的產品,現在小澤提議飛行魚雷,立即就奠定了發展火箭驅逐艦、火箭護衛艦的思路。
把金剛級拆解、長門號改造就是出於節約力量發展新軍艦的用意。
不過很快堀悌吉傳來了新的命令:“讓艦炮不要打得太兇,炮彈留一點還要用。”
“還要用?”眾人迷惑不解,還要去打哪裏?
小澤皺著眉頭看看地圖,歎了口氣:“長官說不定還要幫著關東軍去海參崴來個側翼登陸……”
草鹿龍之介也搖頭:“如果關東軍知道長官這麽費心費力幫他們打仗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裁撤他們的部隊,不知道會怎麽想?”
“所以政治這東西太複雜了,我還是專心琢磨戰術吧。”小澤無可奈何地說道,“最近很多人和我反應白龍號問題多多,大毛病不多,小毛病不少,質量比大鳳號差不少。”
“趕工出來的軍艦,質量能好才怪。”草鹿龍之介也是毫無辦法,“你看長門號這麽結實,陸奧就多災多難,為什麽,還不是因為當初為了趕華盛頓海軍條約這個門檻才拚死拚活趕工的麽——日本這個水平就是這樣,總算過了20年進步了一些,白龍號隻有小毛病而沒有不可逆轉的大毛病。”
根據海軍省的規劃,白龍號在使用後的經驗總結將在下一級改白龍中予以吸納,同時噸位適當再放大5000-7000噸,一邊為容納防空火箭騰出位置——盡管日本連最基本的巡航火箭都沒研究成功呢。
“長官,您估計下一步俄國人會如何反應?”
“以斯大林的性格,吃了虧他一定要找迴來,勘察加他是不可能反擊的,隻要有一個加強後的陸軍師團和艦隊補給,基本上固若金湯,我擔憂的是滿洲方向。”堀悌吉雖然已卸任樞密使就任國策顧問,不過他本人和聯合艦隊上下都沒這個具體的意思,依然唯其馬首是瞻。
“滿洲的話,梅津大將布置了牢固的防線,所有軍隊已進入戒備狀態了。”
“他隻防了一頭。”
“你是說……中國共產軍?”
堀悌吉點點頭:“如果我猜測的不錯,中國共產軍會應斯大林的要求去攻擊滿洲,所以我準備動用中……”
“您要用岡村的中去打共產軍?”
“不,撤退!”
“撤退!”鬆田千秋楞了一下,“這是什麽意思?”
“我們即將與重慶當局達成協議,中國派遣軍要在6個月內撤退完畢,我的想法是提前撤軍……隻要我們一撤軍,沒有後顧之憂的重慶當局難道不會北上進攻麽?”
鬆田千秋恍然大悟:這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道理。
“這辦法不是我想的,是岡村提出並經過石原認可的,他們原本主意還要更激進一點,請重慶派出誌願軍去進攻外蒙古,我考慮後拒絕了——這樣我們在遠東介入太深,會釀成不可避免的事端。”堀悌吉看了看窗外,“我的目的是封住斯大林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將來左邊有北樺太、右邊是勘察加,我們隻要派一支分艦隊就能封鎖住,避免美蘇直接往來,至於他們想通過白令海,那就更簡單了,那裏有近半年冰封期,不冰凍的時候,上潛艇就是了。當然,飛機運是可以的……我等著美國人造飛機給斯大林運物資。”
鬆田千秋愕然:“現在美國都這樣了,還會給斯大林援助?”
“利益是永遠在變化的……杜威這個總統,能當幾年還不一定呢……反正我不太看好。”
(本章完)
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的抵抗非常雖然已盡到了最大努力,但在聯合艦隊壓倒性的優勢麵前,他們是根本無能為力的,到第二天上午,也就是8月13日上午,日軍已基本控製了該城並在逐次肅清抵抗。凡搞不定的地方,關東軍也不硬打,在滿洲境內列車炮的教育下,他們現在也學乖了,不想再白白填人命進去,便召喚海軍艦炮發射,直接用203mm甚至金剛級的356mm艦炮去轟平。
畢竟,關東軍到勘察加來是為了搶功勞好分田地的,並不隻是為占領土地而占領土地,所以大家還是很謹慎,誰也不想在最後關頭把性命搭進去。對於陸軍提出的火力支援要求,小澤治三郎也很爽快地同意了。有些參謀們抱怨陸軍變得嬌氣時,小澤就笑了:“諸君不要舍不得這些炮彈,金剛級服役已經35年了,眼下大戰基本結束,諸位難道還指望他繼續服役35年?”
眾人啞口無言,最後才有參謀問:“那……那……金剛級會被拆解麽?”
小澤治三郎歎了口氣:“你們關注過柏林閱兵儀式的內容了麽?德國和歐洲後續艦艇建設沒有一艘是戰列艦或戰列巡洋艦,連重巡洋艦都沒有,取而代之的是多功能輕巡洋艦和驅逐艦,這些巡洋艦上麵,別說203mm口徑的火炮,就是15厘米級別的火炮都沒有,一律全部裝備128mm高平兩用火炮,這是一個顯著的趨勢,巨艦大炮真的要完全退出曆史舞台了——這是不以我們意誌為轉移的存在。長官說兩艘金剛級可能最後會被拆解掉,長門號會改建為帝國海軍曆史博物館,至於三艘大和級……”
“大和級也要拆解?”
小澤搖搖頭:“這還不至於,大和級至少還能再服役10-15年,不過我個人預計10年差不多了,然後就該徹底進入封存狀態——我們有生之年能不能見到使用都不一定了,今後的軍艦將是火箭的天下。最遠的艦炮才能打3萬多米,最近的火箭卻能打100多公裏,而且火箭的批量建造成本未必比大和號的460炮彈大。460mm艦炮隻有大和級才能扛得動,而威力同樣巨大的火箭,卻隻要一艘1000的護衛艦就能帶著走,從作戰消費比來看,你們覺得如何?”
由於傳統思維的束縛,日本海軍接受新事物是比較慢的,哪怕一心一意鼓吹艦載機和航空主兵論的這派軍官,對火箭的運用也滿半拍,不過小澤在德國呆的時間足夠久,充分了解火箭航母尤其是武庫艦的威力,因此思想是比較開放的。在內部軍事變革會議上,他提出一個觀點——要把火箭當成是飛行的魚雷來對待。
這個飛行魚雷的比喻一出,立即就在聯合艦隊內引起了強烈反響並最終被接受——魚雷就是小艇對付大艦、主力艦的武器,奈何受製於射程原因,必須冒敵軍軍艦的火力才能抵近開火,現在有遠距離的火箭開用,那些巨炮一下子就變成了擺設,隻有對地攻擊還有點效果。日本對魚雷的發展是十分癡迷的,不然也不會有93氧氣魚雷這種變態的產品,現在小澤提議飛行魚雷,立即就奠定了發展火箭驅逐艦、火箭護衛艦的思路。
把金剛級拆解、長門號改造就是出於節約力量發展新軍艦的用意。
不過很快堀悌吉傳來了新的命令:“讓艦炮不要打得太兇,炮彈留一點還要用。”
“還要用?”眾人迷惑不解,還要去打哪裏?
小澤皺著眉頭看看地圖,歎了口氣:“長官說不定還要幫著關東軍去海參崴來個側翼登陸……”
草鹿龍之介也搖頭:“如果關東軍知道長官這麽費心費力幫他們打仗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裁撤他們的部隊,不知道會怎麽想?”
“所以政治這東西太複雜了,我還是專心琢磨戰術吧。”小澤無可奈何地說道,“最近很多人和我反應白龍號問題多多,大毛病不多,小毛病不少,質量比大鳳號差不少。”
“趕工出來的軍艦,質量能好才怪。”草鹿龍之介也是毫無辦法,“你看長門號這麽結實,陸奧就多災多難,為什麽,還不是因為當初為了趕華盛頓海軍條約這個門檻才拚死拚活趕工的麽——日本這個水平就是這樣,總算過了20年進步了一些,白龍號隻有小毛病而沒有不可逆轉的大毛病。”
根據海軍省的規劃,白龍號在使用後的經驗總結將在下一級改白龍中予以吸納,同時噸位適當再放大5000-7000噸,一邊為容納防空火箭騰出位置——盡管日本連最基本的巡航火箭都沒研究成功呢。
“長官,您估計下一步俄國人會如何反應?”
“以斯大林的性格,吃了虧他一定要找迴來,勘察加他是不可能反擊的,隻要有一個加強後的陸軍師團和艦隊補給,基本上固若金湯,我擔憂的是滿洲方向。”堀悌吉雖然已卸任樞密使就任國策顧問,不過他本人和聯合艦隊上下都沒這個具體的意思,依然唯其馬首是瞻。
“滿洲的話,梅津大將布置了牢固的防線,所有軍隊已進入戒備狀態了。”
“他隻防了一頭。”
“你是說……中國共產軍?”
堀悌吉點點頭:“如果我猜測的不錯,中國共產軍會應斯大林的要求去攻擊滿洲,所以我準備動用中……”
“您要用岡村的中去打共產軍?”
“不,撤退!”
“撤退!”鬆田千秋楞了一下,“這是什麽意思?”
“我們即將與重慶當局達成協議,中國派遣軍要在6個月內撤退完畢,我的想法是提前撤軍……隻要我們一撤軍,沒有後顧之憂的重慶當局難道不會北上進攻麽?”
鬆田千秋恍然大悟:這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道理。
“這辦法不是我想的,是岡村提出並經過石原認可的,他們原本主意還要更激進一點,請重慶派出誌願軍去進攻外蒙古,我考慮後拒絕了——這樣我們在遠東介入太深,會釀成不可避免的事端。”堀悌吉看了看窗外,“我的目的是封住斯大林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將來左邊有北樺太、右邊是勘察加,我們隻要派一支分艦隊就能封鎖住,避免美蘇直接往來,至於他們想通過白令海,那就更簡單了,那裏有近半年冰封期,不冰凍的時候,上潛艇就是了。當然,飛機運是可以的……我等著美國人造飛機給斯大林運物資。”
鬆田千秋愕然:“現在美國都這樣了,還會給斯大林援助?”
“利益是永遠在變化的……杜威這個總統,能當幾年還不一定呢……反正我不太看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