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通向鐵幕之路()
“聽說,您還想對同誌們講一講新經濟?”施佩爾小心翼翼地問道,“我的那個複興計劃要不要根據您的指導意見進行修改?”
“暫時不用……複興是恢複性的,新經濟是麵向未來的,兩者並不是一迴事。”霍夫曼微微一笑,“再說,新經濟我現在隻麵向德意誌,其他各國嘛,你懂的……”
施佩爾意味深長地笑了:元首的想法很明確,就是要利用德國在技術、規模、地緣和資源等各方麵優勢的基礎上,為德國贏得先發優勢——這是下一場經濟競賽的主題曲,德國隻有不但在軍事上取勝,在經濟上也能展現出非凡的活力才能保證歐盟和世界秩序的穩定。
“那我能不能先學習起來,心裏也好有個數?”
“我的想法還不夠成熟,不過可以和你先聊一聊。”霍夫曼知道施佩爾要和自己聊經濟隻是借口,歸根到底還在於談今後的政治格局,總動員體係一結束,經濟元首的地位便開始下降了,雖然還有個歐洲複興的施佩爾計劃,但畢竟手不能伸得太長,所以如何安撫住施佩爾也是一門學問。
“首先,新經濟要基於政治和世界格局。”霍夫曼拿過地球儀,“今後軸心同盟會體麵地結束,但強大的歐洲聯盟依然可以在製度上保證德國是世界的中心,這是我們發展經濟必須毫不動搖的一點——德國不但在技術上要領先,在規模上也不能太少,我認為至少要保持對美8成的比例,同時保持對英法意俄(西俄)四國總和9成以上的比例,隻有這樣,德國的大國地位才能確保!沒有這種技術的、規模的優勢,德國世界領袖的地位遲早會遭到挑戰,那時候的戰爭會比現在更慘烈!”
施佩爾下意識點點頭:對美8成,對歐其餘四強國之後9成幾乎是元首一直在強調的話語。
“其次,新經濟要基於最壞的打算……”霍夫曼緩緩道,“你知道我所設想的最壞打算是什麽嗎?”
“這個……不太清楚。”
“那就是美國和其餘歐洲大國聯手對付我們!”霍夫曼正色道,“所以我們必須建立環地球德意誌經濟帶——即便整個世界都與我們不睦,我們也有能力保證德意誌人民的生存和發展,這個經濟帶我取了個名字叫一主三輔。主當然是指歐洲本體,本土經濟是創新化,這毫無疑問;第一輔是美洲共和國,這個共和國麵積和本土接近,地理環境、自然資源非常好,更難的是,周圍沒有太強的國家,我希望用20年時間將這個國家工業化——至少是傳統型工業化,然後把人口搞到2000萬以上,所有德國國內的大型財團必須去開設分子,必須投資,那些舊產能必須轉移過去,這是政治任務!”
他站起來正色道:“建設這樣一個地區工業化強國的意義何在呢?第一,在軍事上可以打贏,隻要美國不親自下場,美洲共和國對付南美這些國家應該綽綽有餘,這就不會讓本土陷入一場又一場區域戰爭而疲於奔命;第二,在地緣上發揮內圈優勢,一旦工業化,周邊都是農業國、資源國,直接就能建立周邊經濟體係,這就能斬斷美國將來憑借經濟向南美出擊的那隻手;第三,在經濟上承接轉移,隨著工業經濟的推進,基礎工業、製造工業一定會遵循從發達國家——較發達國家——次發達國家這樣的轉移順序,在德意誌體係內,美洲共和國就是第二檔次,非洲共和國和東西非屬地是第三檔次,亞洲領地是第四檔次,我們可以在內部實現梯隊轉移,投資轉移,實現體係內更迭——這是基本國策!”
施佩爾感覺這句話有點新鮮,但轉念一想就是這麽迴事:發達國家的落後產能過剩後因為投資迴報率的關係是一定會對外轉移的,元首希望體係內承接和轉移,就保留了投資區域和穩定市場。
“至於非洲共和國和東西非屬地,暫時定位為資源獲取地和市場銷售地,因為我們在非洲麵對的是一批更落後的國家或殖民地,他們都與宗主國有聯係,要想建立非洲經濟圈很困難,說白了,非洲就是歐洲大國吸血的地方,誰吸得更好、吸得更有水平,誰就能在競爭中占據上風,為什麽英國一直這麽強勢,光憑本土英國人有啥?”霍夫曼笑笑,“而且我還有一個擔心,非洲這些殖民地和屬地最終是要獨立的……”
施佩爾大吃一驚:“這……”
“你不要緊張,我已有充分的思想準備了,這過程3年5年看不出來,10年8年有所顯露,20年後一定會大爆發——你以為美國人、布爾什維克不會插手?他們一定會經常用天花亂墜的意識形態輸出去引導當地人獨立、反抗,如果我們花力氣去鎮壓、是剿滅,那就上當了——美國人花幾千萬美元培訓一下恐怖分子就可以給我們搗亂,我們卻要花幾十億並出動軍隊,怎麽看都是件虧本的事,所以能壓我會壓一壓,壓不住我就把精華部分抽到非洲共和國——馬達加斯加島上的黑人將來全部遷走,我搞個純粹的德意誌家園,看有沒有德意誌人寧可祖國不要也要跟美國人、跟俄國人走?”
施佩爾搖搖頭:“應該不至於如此,北美殖民地獨立是因為英國本土太少而且北美人口不純,我們反過來就不一樣了。”
“還有一個你不得不防——猶太人在讚比亞的那個國家以色列,別看他們現在一股小心翼翼、人畜無害的樣子,等他們真正發起狂來,那些黑叔叔們是擋不住的,所以我要安排非洲共和國壓著,隻有德意誌人在,猶太人才不敢狂!真到殺紅眼時,利用非洲共和國放一堆原子彈過去整個世界就清淨了,美國難道還敢為這個以色列和我們對扔原子彈不成?”
“至於亞洲領地,老實說30年之內沒什麽機會,純粹是發揮一下軍事領域的價值——這個遠東橋頭堡將來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很多尷尬,而且,美、俄來挑撥我們,我們也可以去亞洲挑撥日本的屬地——誰敢保證日本將來一定和我們一條心呢?有橋頭堡,周圍就會倒向我們,所以你看讚成殖民地解放也沒什麽大不了的,我們不就丟幾片非洲領土嘛,其他人才是要命!你以為巴基斯坦不敢獨立?”
施佩爾看了看地球儀就笑了起來:亞洲領地正好如同一根刺刺入了日控新西蘭和日控南洋之間,將來說不定真有好戲看!
“另外再加上我們在中東的保護國、在中亞的保護國,基本資源就有了保障,哪怕其他強國都和我們搗蛋,德意誌這套體係可以保證我們利於不敗之地!”
(本章完)
“聽說,您還想對同誌們講一講新經濟?”施佩爾小心翼翼地問道,“我的那個複興計劃要不要根據您的指導意見進行修改?”
“暫時不用……複興是恢複性的,新經濟是麵向未來的,兩者並不是一迴事。”霍夫曼微微一笑,“再說,新經濟我現在隻麵向德意誌,其他各國嘛,你懂的……”
施佩爾意味深長地笑了:元首的想法很明確,就是要利用德國在技術、規模、地緣和資源等各方麵優勢的基礎上,為德國贏得先發優勢——這是下一場經濟競賽的主題曲,德國隻有不但在軍事上取勝,在經濟上也能展現出非凡的活力才能保證歐盟和世界秩序的穩定。
“那我能不能先學習起來,心裏也好有個數?”
“我的想法還不夠成熟,不過可以和你先聊一聊。”霍夫曼知道施佩爾要和自己聊經濟隻是借口,歸根到底還在於談今後的政治格局,總動員體係一結束,經濟元首的地位便開始下降了,雖然還有個歐洲複興的施佩爾計劃,但畢竟手不能伸得太長,所以如何安撫住施佩爾也是一門學問。
“首先,新經濟要基於政治和世界格局。”霍夫曼拿過地球儀,“今後軸心同盟會體麵地結束,但強大的歐洲聯盟依然可以在製度上保證德國是世界的中心,這是我們發展經濟必須毫不動搖的一點——德國不但在技術上要領先,在規模上也不能太少,我認為至少要保持對美8成的比例,同時保持對英法意俄(西俄)四國總和9成以上的比例,隻有這樣,德國的大國地位才能確保!沒有這種技術的、規模的優勢,德國世界領袖的地位遲早會遭到挑戰,那時候的戰爭會比現在更慘烈!”
施佩爾下意識點點頭:對美8成,對歐其餘四強國之後9成幾乎是元首一直在強調的話語。
“其次,新經濟要基於最壞的打算……”霍夫曼緩緩道,“你知道我所設想的最壞打算是什麽嗎?”
“這個……不太清楚。”
“那就是美國和其餘歐洲大國聯手對付我們!”霍夫曼正色道,“所以我們必須建立環地球德意誌經濟帶——即便整個世界都與我們不睦,我們也有能力保證德意誌人民的生存和發展,這個經濟帶我取了個名字叫一主三輔。主當然是指歐洲本體,本土經濟是創新化,這毫無疑問;第一輔是美洲共和國,這個共和國麵積和本土接近,地理環境、自然資源非常好,更難的是,周圍沒有太強的國家,我希望用20年時間將這個國家工業化——至少是傳統型工業化,然後把人口搞到2000萬以上,所有德國國內的大型財團必須去開設分子,必須投資,那些舊產能必須轉移過去,這是政治任務!”
他站起來正色道:“建設這樣一個地區工業化強國的意義何在呢?第一,在軍事上可以打贏,隻要美國不親自下場,美洲共和國對付南美這些國家應該綽綽有餘,這就不會讓本土陷入一場又一場區域戰爭而疲於奔命;第二,在地緣上發揮內圈優勢,一旦工業化,周邊都是農業國、資源國,直接就能建立周邊經濟體係,這就能斬斷美國將來憑借經濟向南美出擊的那隻手;第三,在經濟上承接轉移,隨著工業經濟的推進,基礎工業、製造工業一定會遵循從發達國家——較發達國家——次發達國家這樣的轉移順序,在德意誌體係內,美洲共和國就是第二檔次,非洲共和國和東西非屬地是第三檔次,亞洲領地是第四檔次,我們可以在內部實現梯隊轉移,投資轉移,實現體係內更迭——這是基本國策!”
施佩爾感覺這句話有點新鮮,但轉念一想就是這麽迴事:發達國家的落後產能過剩後因為投資迴報率的關係是一定會對外轉移的,元首希望體係內承接和轉移,就保留了投資區域和穩定市場。
“至於非洲共和國和東西非屬地,暫時定位為資源獲取地和市場銷售地,因為我們在非洲麵對的是一批更落後的國家或殖民地,他們都與宗主國有聯係,要想建立非洲經濟圈很困難,說白了,非洲就是歐洲大國吸血的地方,誰吸得更好、吸得更有水平,誰就能在競爭中占據上風,為什麽英國一直這麽強勢,光憑本土英國人有啥?”霍夫曼笑笑,“而且我還有一個擔心,非洲這些殖民地和屬地最終是要獨立的……”
施佩爾大吃一驚:“這……”
“你不要緊張,我已有充分的思想準備了,這過程3年5年看不出來,10年8年有所顯露,20年後一定會大爆發——你以為美國人、布爾什維克不會插手?他們一定會經常用天花亂墜的意識形態輸出去引導當地人獨立、反抗,如果我們花力氣去鎮壓、是剿滅,那就上當了——美國人花幾千萬美元培訓一下恐怖分子就可以給我們搗亂,我們卻要花幾十億並出動軍隊,怎麽看都是件虧本的事,所以能壓我會壓一壓,壓不住我就把精華部分抽到非洲共和國——馬達加斯加島上的黑人將來全部遷走,我搞個純粹的德意誌家園,看有沒有德意誌人寧可祖國不要也要跟美國人、跟俄國人走?”
施佩爾搖搖頭:“應該不至於如此,北美殖民地獨立是因為英國本土太少而且北美人口不純,我們反過來就不一樣了。”
“還有一個你不得不防——猶太人在讚比亞的那個國家以色列,別看他們現在一股小心翼翼、人畜無害的樣子,等他們真正發起狂來,那些黑叔叔們是擋不住的,所以我要安排非洲共和國壓著,隻有德意誌人在,猶太人才不敢狂!真到殺紅眼時,利用非洲共和國放一堆原子彈過去整個世界就清淨了,美國難道還敢為這個以色列和我們對扔原子彈不成?”
“至於亞洲領地,老實說30年之內沒什麽機會,純粹是發揮一下軍事領域的價值——這個遠東橋頭堡將來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很多尷尬,而且,美、俄來挑撥我們,我們也可以去亞洲挑撥日本的屬地——誰敢保證日本將來一定和我們一條心呢?有橋頭堡,周圍就會倒向我們,所以你看讚成殖民地解放也沒什麽大不了的,我們不就丟幾片非洲領土嘛,其他人才是要命!你以為巴基斯坦不敢獨立?”
施佩爾看了看地球儀就笑了起來:亞洲領地正好如同一根刺刺入了日控新西蘭和日控南洋之間,將來說不定真有好戲看!
“另外再加上我們在中東的保護國、在中亞的保護國,基本資源就有了保障,哪怕其他強國都和我們搗蛋,德意誌這套體係可以保證我們利於不敗之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