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通向鐵幕之路()
“最年輕的人民委員會副主席,最年輕的國防委員會委員,最有前途的政治新星,難道就這麽隕落在這裏?”胡佛笑道,“發動美共這麽大的功勞你不要了?你眼睜睜看著嬌妻幼子被打成反革命家屬去內務部的地牢裏或者西伯利亞的集中營去度日如年麽?你的對手,那些曾經被你打倒的人物會放過你麽?”
馬林科夫一想起自己的家人,心如刀絞,一雙眼睛立即失去了光彩。
“另外,你不用擔心功勞不夠,斯大林不是一直想要原子彈的情報麽?原子彈我沒法給你,但噴氣機、火箭的圖紙我能給你搞到一些,需不需要啊?馬林科夫同誌,你可以在我這裏發展一些布爾什維克黨員……”他指了指身邊的鐵杆心腹,fbi副局長克萊德·托爾森,“這位托爾森副局長就是很不錯的人選,你可以給他發一本黨證,讓他在紅旗下秘密宣誓……”
“你……”馬林科夫驚呆了,不知道該怎麽說,隻覺得胡佛就是個瘋子。
“我不答應,你們不要枉費心機了。”
“不,你會答應的,你又不會失去什麽,我有大把的情報、資源供你上位,你將來做了政治局委員後如果想動誰,我們可以配合……如果你能幹掉貝利亞執掌內務部那就更好了,我們可以通力合作,各取所需嘛……說不定將來哪一天您還能當上總書記呢。”胡佛大笑,“將來您來美國進行國事訪問時我會竭盡全力做好安保工作,讓你有賓至如歸的感覺,怎麽樣,這條件很不錯吧?你不答應,現在就是毀滅,你答應,不僅不用毀滅,還有力量支持你往上爬……老實說,能讓我這麽看重的俄國大人物不多了。”
馬林科夫心亂如麻,不知道該說什麽,隻低頭沉默不語。
“先下去好好休息一下,恢複一點元氣和信心,你們不要要將美利堅炸個粉碎麽?來啊,我給你這個機會!讓我看看你的能力!”
馬林科夫被帶走後,托爾森問道:“您真要把他發展為我們的線人?”
“是的,我認為他具備充當頭號鼴鼠的能力。”
“他可能不會答應。”
“不,他會答應的,我比你更理解這個人。”胡佛抽出一個卷宗詳細解釋了他的依據。
馬林科夫是俄共中層人物中極善於見風使舵的人物,30年代把他巴結的人物是卡岡諾維奇。後者把他推薦到斯大林辦公室去工作,一步步走上高位;蘇聯大清洗最開始葉若夫一手遮天,馬林科夫就拚命討好他,不但刻意與卡岡諾維奇疏遠,甚至在主編《黨的組織》雜誌時大肆吹捧葉若夫是“斯大林式的人民委員”、“社會主義的真正衛士”、“向葉若夫學習、致敬”等;等風向一轉後馬上就同葉若夫劃清界限,甚至還在葉若夫倒台過程中反戈一擊,為最終清算葉若夫提供了不少證據。
隨即他又和卡岡諾維奇重修舊好,然後巴結上貝利亞,同貝利亞沆瀣一氣,其親密程度如同昔日對葉若夫的態度一樣。由於他善於左右逢源,特別是在調配幹部和建立幹部檔案製度上深受斯大林喜愛,所以斯大林對他吹捧葉若夫並不在意,不僅沒有疏遠他,反而予以重用:短短幾年就讓他當上了中央委員、中央書記、中委會組織委員、中央幹部管理部部長和人民委員會副主席,他在目前國防委員會中是最年輕的委員,這次派他到美國來執行特派任務,也是斯大林和貝利亞親自點的將,認為馬林科夫“革命立場極其堅定、大局觀念強、組織能力突出,是各方麵都符合條件,相當理想的革命特派員”
“你看,這家夥幹得挺不錯,來了幾個月就和托馬斯接上了頭,還隱隱約約讓激進派成為了美共的主流——論煽動和顛覆能力,我覺得比美共現有高層都強,沒有他穿針引線和提出的具體策略,哪怕有我們有意無意地縱容和放水,托馬斯們也根本走不到今天。”胡佛笑笑,“有能力才可以為我所用,一個廢物我栽培他幹什麽,像白勞德這種廢物,早點死了算了。”
托爾森恭維道:“您可太了不起了,一不當心就把棋子部署到了布爾什維克的心髒。”
“禮尚往來嘛……”一想到未來有布爾什維克政治局委員乃至總書記聽命於fbi,胡佛有些笑得合不攏嘴,“可惜啊,沒法把人派到德國去,希特勒很難對付,到現在信任的人還是當初在啤酒館的那一幫子,或是類似施佩爾這種未發跡前就結識的身邊人,又清洗掉了一大幫容克,連個安插的機會也不給我。”
“德國就讓多諾萬去煩心吧……”
一說起cia和多諾萬,胡佛的心情就變得極好:為了《高堡奇人》和其他德國情報,cia已陸陸續續折騰進去幾十號特工了,簡直是源源不斷派人去送死,偏偏每次拿迴來的《高堡奇人》作戰計劃還有很多改進,讓他不下手也不行,而就算是議和,多諾萬也不見得能鬆口氣。
“局長,我們在美共這裏的內線得到消息,托馬斯已部署了暴動計劃,連時間都確定了。”
“什麽時候?”
“11月7日淩晨3點……”
“沒幾天啦……”胡佛點點頭,沉吟道,“我知道了,不要打草驚蛇,要有確切證據再說。”
“對了,據說他們還要來總部劫獄,解救政治犯。”
胡佛和托爾森相視一笑,解救什麽政治犯啊,解救馬林科夫才是真的。
“我知道了,我會布置好的,他們逃脫不了我的手心。”
報信的探員走後,胡佛對托爾森道:“馬林科夫你親自去布置,不能讓人看出破綻,最好給他吃點皮肉之苦,然後不動聲色地還給美共。”
托爾森點點頭就明白了,無論馬林科夫是否合作,這頓皮肉之苦都是免不了的,否則美共疑心就多了,到時候對斯大林也很難交代。
“那個安德羅波夫……”
“把他安置在其他地方,不要讓美共帶走,更不要處理掉。”胡佛微微一笑,“隻要讓馬林科夫知道安德羅波夫在我們手中,無論我們有沒有檔案,他都不敢掙脫——這個年輕人是一把永遠頂在他腦門上的手槍。”
托爾森大笑起來,為胡佛的周密安排而喝彩,現在他就等著大戲開幕了。
時間不緊不慢地走到了11月7日,正好是第一批黨衛軍亞美利加集團軍部隊和有關裝備登船後從基爾港出發的日子,美國革命的怒火終於從地底下噴薄而出……
(本章完)
“最年輕的人民委員會副主席,最年輕的國防委員會委員,最有前途的政治新星,難道就這麽隕落在這裏?”胡佛笑道,“發動美共這麽大的功勞你不要了?你眼睜睜看著嬌妻幼子被打成反革命家屬去內務部的地牢裏或者西伯利亞的集中營去度日如年麽?你的對手,那些曾經被你打倒的人物會放過你麽?”
馬林科夫一想起自己的家人,心如刀絞,一雙眼睛立即失去了光彩。
“另外,你不用擔心功勞不夠,斯大林不是一直想要原子彈的情報麽?原子彈我沒法給你,但噴氣機、火箭的圖紙我能給你搞到一些,需不需要啊?馬林科夫同誌,你可以在我這裏發展一些布爾什維克黨員……”他指了指身邊的鐵杆心腹,fbi副局長克萊德·托爾森,“這位托爾森副局長就是很不錯的人選,你可以給他發一本黨證,讓他在紅旗下秘密宣誓……”
“你……”馬林科夫驚呆了,不知道該怎麽說,隻覺得胡佛就是個瘋子。
“我不答應,你們不要枉費心機了。”
“不,你會答應的,你又不會失去什麽,我有大把的情報、資源供你上位,你將來做了政治局委員後如果想動誰,我們可以配合……如果你能幹掉貝利亞執掌內務部那就更好了,我們可以通力合作,各取所需嘛……說不定將來哪一天您還能當上總書記呢。”胡佛大笑,“將來您來美國進行國事訪問時我會竭盡全力做好安保工作,讓你有賓至如歸的感覺,怎麽樣,這條件很不錯吧?你不答應,現在就是毀滅,你答應,不僅不用毀滅,還有力量支持你往上爬……老實說,能讓我這麽看重的俄國大人物不多了。”
馬林科夫心亂如麻,不知道該說什麽,隻低頭沉默不語。
“先下去好好休息一下,恢複一點元氣和信心,你們不要要將美利堅炸個粉碎麽?來啊,我給你這個機會!讓我看看你的能力!”
馬林科夫被帶走後,托爾森問道:“您真要把他發展為我們的線人?”
“是的,我認為他具備充當頭號鼴鼠的能力。”
“他可能不會答應。”
“不,他會答應的,我比你更理解這個人。”胡佛抽出一個卷宗詳細解釋了他的依據。
馬林科夫是俄共中層人物中極善於見風使舵的人物,30年代把他巴結的人物是卡岡諾維奇。後者把他推薦到斯大林辦公室去工作,一步步走上高位;蘇聯大清洗最開始葉若夫一手遮天,馬林科夫就拚命討好他,不但刻意與卡岡諾維奇疏遠,甚至在主編《黨的組織》雜誌時大肆吹捧葉若夫是“斯大林式的人民委員”、“社會主義的真正衛士”、“向葉若夫學習、致敬”等;等風向一轉後馬上就同葉若夫劃清界限,甚至還在葉若夫倒台過程中反戈一擊,為最終清算葉若夫提供了不少證據。
隨即他又和卡岡諾維奇重修舊好,然後巴結上貝利亞,同貝利亞沆瀣一氣,其親密程度如同昔日對葉若夫的態度一樣。由於他善於左右逢源,特別是在調配幹部和建立幹部檔案製度上深受斯大林喜愛,所以斯大林對他吹捧葉若夫並不在意,不僅沒有疏遠他,反而予以重用:短短幾年就讓他當上了中央委員、中央書記、中委會組織委員、中央幹部管理部部長和人民委員會副主席,他在目前國防委員會中是最年輕的委員,這次派他到美國來執行特派任務,也是斯大林和貝利亞親自點的將,認為馬林科夫“革命立場極其堅定、大局觀念強、組織能力突出,是各方麵都符合條件,相當理想的革命特派員”
“你看,這家夥幹得挺不錯,來了幾個月就和托馬斯接上了頭,還隱隱約約讓激進派成為了美共的主流——論煽動和顛覆能力,我覺得比美共現有高層都強,沒有他穿針引線和提出的具體策略,哪怕有我們有意無意地縱容和放水,托馬斯們也根本走不到今天。”胡佛笑笑,“有能力才可以為我所用,一個廢物我栽培他幹什麽,像白勞德這種廢物,早點死了算了。”
托爾森恭維道:“您可太了不起了,一不當心就把棋子部署到了布爾什維克的心髒。”
“禮尚往來嘛……”一想到未來有布爾什維克政治局委員乃至總書記聽命於fbi,胡佛有些笑得合不攏嘴,“可惜啊,沒法把人派到德國去,希特勒很難對付,到現在信任的人還是當初在啤酒館的那一幫子,或是類似施佩爾這種未發跡前就結識的身邊人,又清洗掉了一大幫容克,連個安插的機會也不給我。”
“德國就讓多諾萬去煩心吧……”
一說起cia和多諾萬,胡佛的心情就變得極好:為了《高堡奇人》和其他德國情報,cia已陸陸續續折騰進去幾十號特工了,簡直是源源不斷派人去送死,偏偏每次拿迴來的《高堡奇人》作戰計劃還有很多改進,讓他不下手也不行,而就算是議和,多諾萬也不見得能鬆口氣。
“局長,我們在美共這裏的內線得到消息,托馬斯已部署了暴動計劃,連時間都確定了。”
“什麽時候?”
“11月7日淩晨3點……”
“沒幾天啦……”胡佛點點頭,沉吟道,“我知道了,不要打草驚蛇,要有確切證據再說。”
“對了,據說他們還要來總部劫獄,解救政治犯。”
胡佛和托爾森相視一笑,解救什麽政治犯啊,解救馬林科夫才是真的。
“我知道了,我會布置好的,他們逃脫不了我的手心。”
報信的探員走後,胡佛對托爾森道:“馬林科夫你親自去布置,不能讓人看出破綻,最好給他吃點皮肉之苦,然後不動聲色地還給美共。”
托爾森點點頭就明白了,無論馬林科夫是否合作,這頓皮肉之苦都是免不了的,否則美共疑心就多了,到時候對斯大林也很難交代。
“那個安德羅波夫……”
“把他安置在其他地方,不要讓美共帶走,更不要處理掉。”胡佛微微一笑,“隻要讓馬林科夫知道安德羅波夫在我們手中,無論我們有沒有檔案,他都不敢掙脫——這個年輕人是一把永遠頂在他腦門上的手槍。”
托爾森大笑起來,為胡佛的周密安排而喝彩,現在他就等著大戲開幕了。
時間不緊不慢地走到了11月7日,正好是第一批黨衛軍亞美利加集團軍部隊和有關裝備登船後從基爾港出發的日子,美國革命的怒火終於從地底下噴薄而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