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通向鐵幕之路()
“諸位,我知道你們截獲了一些關於德國進攻北美大陸的作戰計劃,國務院目前對於這種計劃的真實性是持有不同意見的,我本人也處於將信將疑之間,但不管怎麽說,這份計劃還是很有針對性、很有威脅性的,我們不能完全當其為空穴來風,特別是德國人不斷進行演習,進行針對性計劃修改,我認為真假還很難斷定。”杜勒斯開頭一段話讓眾人有些迷糊,負責外交的國務卿為什麽突然說起《高堡奇人》計劃來了?
等過了三分鍾,杜勒斯才透露謎底:“我從德國迴來,談妥了雙方達成大致認同的備忘錄,本著對美國人民、美**隊負責的態度,打算先在參聯會內部討論一番,我想,到現在為止,諸位對戰爭與和平的選項不應該再模糊了吧?”
參聯會眾人都保持了沉默,確實如杜勒斯所說,現在美國情況非常尷尬,倒不是說實在無法繼續作戰,而是從政治、經濟和社會風向來看,繼續再進行這場戰爭對他們來說已完全無利可圖,最初是希望能打幾個挽迴麵子的戰役重新商定一下條件,現在則變成盡快結束戰爭保持元氣——爭取下次戰爭再扳迴來。
“先生們……”杜威艱難地開了口,“這些條款我已先行閱覽過了,老實說心情非常沉重,如果我一個人能夠拒絕,我哪怕上絞刑架也不會簽署,但涉及到1億美國人民現在和未來的前途,我不能魯莽地決斷,所以想聽聽大家的意見,不知道你們怎麽看這些條款,有意見都可以提,即便你們不提,國會那些議員也會提,所以什麽難聽的話、耿直的話就不要再藏著掖著了,大家都是一條船上的人。”
眾人又一陣沉默,仗打到現在,恐怕戰後風向一改,在座眾人都有遭受清算的風險,誰敢拍著胸脯說:“我沒錯!”、“我沒責任?”
所以大家還是很注重有關議和方式與條款,聽杜勒斯一條條講完後,眾人臉色都很難看,但沒有人開口,都在急速思考著未來。
眼看無人開口,杜威開始點名:“克拉克將軍,您是軍人中比較擅長處理外交關係的,您先說說看。”
“其他我沒什麽意見……談到現在基本是實力和戰爭情況的反映,國務卿閣下已盡可能為國家爭取了利益,不過有幾條我感覺比較不妥……也不是說談得不妥,而是我感覺議員們會揪住不放。”
“您說。”
“第一,是關於加勒比海島嶼問題,拿3個還是拿2個我個人都無所謂,但允許德國在這個區域保持2萬兵力我覺得是非常危險的,諸位想必也清楚,合眾國在戰前隻有不到30萬軍隊,在加勒比海地區兵力也就是3-萬,如果有2萬德軍,再加上還有其他數千甚至過萬的歐洲部隊,這對我們是一個很大的威脅,意味著美國柔軟的下腹部將時時刻刻麵臨一把尖刀;
第二,同樣的道理關於紐芬蘭,紐芬蘭歸加拿大還是歸大不列顛我無所謂,但如果允許歐洲部隊駐軍,等於就允許德國駐軍,雖然有不部署原子彈的聲明,但這個聲明我認為是很脆弱的,德國人隻要願意,隻要一星期就可以把他們的原子彈部署上來,而紐芬蘭靠近我們傳統的政治和經濟中心,換句話說,我們很不安全;
第三,100億美元的賠款單純從數字上還是可以接受,但民眾可能不會理解為什麽要賠款這麽多,這差不多相當於1000美元每人的負擔,而我們目前國內一個三口之家家庭純稅收平均收入還不到3000美元,這會引發群情激奮……”
克拉克開口之後,其他幾個人也都紛紛開腔,大體都抱有差不多的意見,隻有特納的意見最少:“我的意思是,這些條件我能接受,德國會在靠近我們的地方部署原子彈?我相信,但等我們也有原子彈後,這個威脅沒有那麽致命,反倒是我更加擔心火箭和其他噴氣飛機……”
克拉克開口後,大家都表了態,意見大同小異,克拉克這幾點都是眾人比較關心的重點和難點,唯獨麥克阿瑟一直皺眉沒說話,於是杜勒斯問道:“道格拉斯將軍,您也說說您的想法……”
“我考慮的問題和他們完全不一樣,我在想國內怎麽辦?”麥克阿瑟皺起眉頭,“目前軍隊很不穩定,左翼分子和赤色勢力非常活躍,據說俄國教官團在這其中起到了難以的作用,我現在擔心的問題是,如果國會山幹脆利落地拒絕了這份報告,要求我們繼續和德國人打,而部隊組織度已完全渙散應該怎麽辦?又或者說,國會接受了這個條件,而民眾表示反對,左派分子上街抗議甚至鬧事,我們還能指望軍隊維持穩定麽?”
眾人都點點頭,認為這個顧慮是完全有道理、有曆史前車之鑒的。
1918年德國最後時期的混亂大家都知道,實際上德國在停戰前夕還保留了00多萬軍隊,還有一支堪稱世界第二的海軍艦隊,如果全部抵抗到底,協約國的屍體從巴黎鋪滿到柏林都不夠,但就是因為和平計劃的實施以及德國內部的混亂,使得這支軍隊最後自行瓦解,而瓦解之後的德國也失去了繼續抗爭的本錢——隻能接受原比事先預估惡劣得多的條件,如果一開始就把這些條件放出來,德國人原本說不定不會投降。
“從這個意義上說,德國不打算重複我們在1918年使用過的外交政策——先使用較優惠的條件誘使我們放下武器,然後再提出更加苛刻,更加難以接受,這是好事情,壞事情是,一切醜化都說了,大家心裏接受不了而崩了怎麽辦?”
眾人都搖頭,誰也沒經曆過這個時刻,誰知道怎麽辦?如果現在就動手鎮壓,那將來怎麽和德國人談條件呢?
內憂外患一起來的時候是很可怕的,兩者會形成一種互相加劇、互相促進的連鎖反饋。
杜勒斯手裏倒是有“亞美利加集團軍”這個法寶,不過杜威還沒考慮好,他也不能攤開來講——萬一捅到外麵變成總統和國務卿勾結叛軍,那明天就該民眾占領白宮了了。
最後大家隻能說再考慮考慮,想幾天再給明確意見,然後再提交國會審議。
參聯會散會後,杜威問道:“你對這次會議怎麽看?”
“這次開會大家還是說出了比較擔心的事實,我認為應該準備一個解釋稿,這對您在國會山闡述有利。”
“好的,那就先這樣!”
老鐵!還在找\"鐵十字\"免費小說?
百度直接搜索:\"易看小說\"看免費小說,沒毛病!
(本章完)
“諸位,我知道你們截獲了一些關於德國進攻北美大陸的作戰計劃,國務院目前對於這種計劃的真實性是持有不同意見的,我本人也處於將信將疑之間,但不管怎麽說,這份計劃還是很有針對性、很有威脅性的,我們不能完全當其為空穴來風,特別是德國人不斷進行演習,進行針對性計劃修改,我認為真假還很難斷定。”杜勒斯開頭一段話讓眾人有些迷糊,負責外交的國務卿為什麽突然說起《高堡奇人》計劃來了?
等過了三分鍾,杜勒斯才透露謎底:“我從德國迴來,談妥了雙方達成大致認同的備忘錄,本著對美國人民、美**隊負責的態度,打算先在參聯會內部討論一番,我想,到現在為止,諸位對戰爭與和平的選項不應該再模糊了吧?”
參聯會眾人都保持了沉默,確實如杜勒斯所說,現在美國情況非常尷尬,倒不是說實在無法繼續作戰,而是從政治、經濟和社會風向來看,繼續再進行這場戰爭對他們來說已完全無利可圖,最初是希望能打幾個挽迴麵子的戰役重新商定一下條件,現在則變成盡快結束戰爭保持元氣——爭取下次戰爭再扳迴來。
“先生們……”杜威艱難地開了口,“這些條款我已先行閱覽過了,老實說心情非常沉重,如果我一個人能夠拒絕,我哪怕上絞刑架也不會簽署,但涉及到1億美國人民現在和未來的前途,我不能魯莽地決斷,所以想聽聽大家的意見,不知道你們怎麽看這些條款,有意見都可以提,即便你們不提,國會那些議員也會提,所以什麽難聽的話、耿直的話就不要再藏著掖著了,大家都是一條船上的人。”
眾人又一陣沉默,仗打到現在,恐怕戰後風向一改,在座眾人都有遭受清算的風險,誰敢拍著胸脯說:“我沒錯!”、“我沒責任?”
所以大家還是很注重有關議和方式與條款,聽杜勒斯一條條講完後,眾人臉色都很難看,但沒有人開口,都在急速思考著未來。
眼看無人開口,杜威開始點名:“克拉克將軍,您是軍人中比較擅長處理外交關係的,您先說說看。”
“其他我沒什麽意見……談到現在基本是實力和戰爭情況的反映,國務卿閣下已盡可能為國家爭取了利益,不過有幾條我感覺比較不妥……也不是說談得不妥,而是我感覺議員們會揪住不放。”
“您說。”
“第一,是關於加勒比海島嶼問題,拿3個還是拿2個我個人都無所謂,但允許德國在這個區域保持2萬兵力我覺得是非常危險的,諸位想必也清楚,合眾國在戰前隻有不到30萬軍隊,在加勒比海地區兵力也就是3-萬,如果有2萬德軍,再加上還有其他數千甚至過萬的歐洲部隊,這對我們是一個很大的威脅,意味著美國柔軟的下腹部將時時刻刻麵臨一把尖刀;
第二,同樣的道理關於紐芬蘭,紐芬蘭歸加拿大還是歸大不列顛我無所謂,但如果允許歐洲部隊駐軍,等於就允許德國駐軍,雖然有不部署原子彈的聲明,但這個聲明我認為是很脆弱的,德國人隻要願意,隻要一星期就可以把他們的原子彈部署上來,而紐芬蘭靠近我們傳統的政治和經濟中心,換句話說,我們很不安全;
第三,100億美元的賠款單純從數字上還是可以接受,但民眾可能不會理解為什麽要賠款這麽多,這差不多相當於1000美元每人的負擔,而我們目前國內一個三口之家家庭純稅收平均收入還不到3000美元,這會引發群情激奮……”
克拉克開口之後,其他幾個人也都紛紛開腔,大體都抱有差不多的意見,隻有特納的意見最少:“我的意思是,這些條件我能接受,德國會在靠近我們的地方部署原子彈?我相信,但等我們也有原子彈後,這個威脅沒有那麽致命,反倒是我更加擔心火箭和其他噴氣飛機……”
克拉克開口後,大家都表了態,意見大同小異,克拉克這幾點都是眾人比較關心的重點和難點,唯獨麥克阿瑟一直皺眉沒說話,於是杜勒斯問道:“道格拉斯將軍,您也說說您的想法……”
“我考慮的問題和他們完全不一樣,我在想國內怎麽辦?”麥克阿瑟皺起眉頭,“目前軍隊很不穩定,左翼分子和赤色勢力非常活躍,據說俄國教官團在這其中起到了難以的作用,我現在擔心的問題是,如果國會山幹脆利落地拒絕了這份報告,要求我們繼續和德國人打,而部隊組織度已完全渙散應該怎麽辦?又或者說,國會接受了這個條件,而民眾表示反對,左派分子上街抗議甚至鬧事,我們還能指望軍隊維持穩定麽?”
眾人都點點頭,認為這個顧慮是完全有道理、有曆史前車之鑒的。
1918年德國最後時期的混亂大家都知道,實際上德國在停戰前夕還保留了00多萬軍隊,還有一支堪稱世界第二的海軍艦隊,如果全部抵抗到底,協約國的屍體從巴黎鋪滿到柏林都不夠,但就是因為和平計劃的實施以及德國內部的混亂,使得這支軍隊最後自行瓦解,而瓦解之後的德國也失去了繼續抗爭的本錢——隻能接受原比事先預估惡劣得多的條件,如果一開始就把這些條件放出來,德國人原本說不定不會投降。
“從這個意義上說,德國不打算重複我們在1918年使用過的外交政策——先使用較優惠的條件誘使我們放下武器,然後再提出更加苛刻,更加難以接受,這是好事情,壞事情是,一切醜化都說了,大家心裏接受不了而崩了怎麽辦?”
眾人都搖頭,誰也沒經曆過這個時刻,誰知道怎麽辦?如果現在就動手鎮壓,那將來怎麽和德國人談條件呢?
內憂外患一起來的時候是很可怕的,兩者會形成一種互相加劇、互相促進的連鎖反饋。
杜勒斯手裏倒是有“亞美利加集團軍”這個法寶,不過杜威還沒考慮好,他也不能攤開來講——萬一捅到外麵變成總統和國務卿勾結叛軍,那明天就該民眾占領白宮了了。
最後大家隻能說再考慮考慮,想幾天再給明確意見,然後再提交國會審議。
參聯會散會後,杜威問道:“你對這次會議怎麽看?”
“這次開會大家還是說出了比較擔心的事實,我認為應該準備一個解釋稿,這對您在國會山闡述有利。”
“好的,那就先這樣!”
老鐵!還在找\"鐵十字\"免費小說?
百度直接搜索:\"易看小說\"看免費小說,沒毛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