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通向鐵幕之路()
沒等喬治六世主動發出邀請,丘吉爾已主動陪著戴高樂來拜訪他,看到戴高樂眼神中的疲倦和憔悴,喬治六世也隻能無奈地歎息。
“政治形勢已變得十分明朗,在原子彈爆炸後,美國國內的主和派如如同被最後一根稻草壓垮的駱駝,再也無法堅持抵抗意誌了,他們隻想趁著德國士兵還未正式登陸北美大陸之前尋求和平,目前美國和德國正在接近,談判很可能會極快結束……”
“溫斯頓,我們該怎麽辦呢?”
戴高樂聳聳肩:“陛下,這就是生活,這就是戰爭,其實在我跨出第一步前,我就做好了迎接今天這一切的準備。”
喬治六世不知道該怎麽寬慰這個單槍匹馬從法國飛到英國再組建流亡政府的軍人,隻好說道:“所幸目前法國情況還算不錯,說明您當初的堅持和抗爭是對的,沒有您的勇氣和付出,德國人不會這樣對待法國人民。”
戴高樂點點頭,這是他能聽到的最好的安慰,目前法國確實情況還不錯:國民經濟上、人民生命上都沒有受到太多的削弱或損失,唯一比較重大的損失是丟掉了阿爾薩斯和洛林,不過這兩個地方本來就是1918年以後才從德國割讓過來的,法國國內雖然激烈的民族主義分子還表示不滿,但相對大不列顛丟掉大部分殖民地、損失北愛爾蘭的下場,法國人還是應該值得慶幸一番。
“看起來陛下的精神狀態還不錯,這我就放心了。”戴高樂歎了口氣,“也許停戰也是一個很好的解脫。”
“美國人對我們有什麽處置?會想出賣澳新一樣出賣我們麽?溫斯頓?”
丘吉爾點點頭又搖搖頭:“我從外交渠道得到的消息是,德國要求我們解散一切歐洲國家的流亡政府,同時美國保證不再繼續發生與有關人員的官方聯係……”
“就這些?”
“還有一條,如果國內要審判或者引渡我們的話,在本人願意的情況下,美國不得阻攔。”
“夏爾,您這句話是什麽意思?難道有人強迫你迴去?”
“是的,貝當和達爾朗給我發了聯名電報,希望我迴國接受審判,一是為了維護法蘭西的民族團結;二是維護法蘭西司法的尊嚴……”
“什麽?”喬治六世驚駭地站起來,“你可千萬不能迴去……”
“我也這麽勸,但夏爾堅持要迴去。”
“迴去?這是為什麽?別告訴我你不記得他們已缺席審判過你死刑,隻要你一迴去,判決就會生效的,而且你不要忘了還有德國人……”
“他們說了,會保證我的生命安全,哪怕法庭審判我死刑,貝當也會用法蘭西元首的特權將我特赦……當然,坐幾年牢是免不了的。”
“不!您不能迴去,這沒準是個圈套。”
“光是我一個人,迴去與否其實並不重要,但我還有這麽多部下,他們為了投奔自由、投奔光明、拯救法蘭西而來,很多人付出了生命……現在我不能不給他們一個交代,美國人可以利用完我們就丟棄不管,但我不能不管……”
“您可以到加拿大來,如果您覺得不舒服,甚至可以遷移到魁北克去,那裏是法語區……”
喬治六世這句話一說,丘吉爾的眉頭就皺了起來:認為這句話非常不妥,怎麽可以安排到魁北克呢?萬一法國人過兩年鬧著要獨立怎麽辦?
不過戴高樂隻笑了笑:“不必了,大不列顛目前局麵也很困難,而且魁北克也不是我們該去的,我也不想分裂盟友的土地,再說,我手下的家鄉、他們的親人乃至大部分朋友故舊都在歐洲,我不能讓他們成為沒有祖國的孤魂野鬼……”
“那……”
“我打算和貝當和達爾朗做筆交易,我們放棄反對現有法國政府的立場,貝當以最高元首的名義保證不再追究他們在戰爭中的責任,他們安然迴法國重新開始生活,翻過噩夢般的一頁,至於我個人,可以接受法蘭西的審判,該是什麽結果就什麽結果,我無所謂……”
“貝當會同意麽?德國人能同意麽?”
“貝當應該會同意,至於德國人,我想他們也會同意,他們現在正在收攬人心……”戴高樂擠出一絲嘲笑,“倒是法國政府內部某些人不希望我們迴去……”
“達爾朗呢?”
“達爾朗的態度比貝當曖昧一點……不過應該勉強也能同意。”戴高樂微微一笑,“他在和賴伐爾爭奪貝當之後國家元首的位置,雖然賴伐爾更親德,但德國人反而更看重達爾朗一些——希特勒是個聰明人,他知道高傲的法國人民不會接受一個德國傀儡統治他們,但德國人不會允許達爾朗滑到另外一個方向去,所以賴伐爾他們還會繼續擺在總理的位置上……”
聽戴高樂剖析得這麽清楚,喬治六世歎了口氣:“我和溫斯頓大概是迴不去了……也不知道美國人會怎麽處理我們。”
“所以,這也是我今天前來拜訪的意思……”
“您的想法是?”
“今後歐洲各國的政府可能被迫解散,但我們在戰爭中用鮮血凝成的友誼不會消退,我希望今後大家還能互相支援、互相鼓勵,如果希特勒真的能夠實踐諾言建設一個共同繁榮、發展的歐洲,讓德國領導我並無意見,但如果德國隻是以歐洲聯盟為借口,實際上是要奴役歐洲各國人民為德國的野心賣命我是不會容忍的……我們必須再次團結起來抗爭!”
“美國人怎麽看?”
“不要把希望寄托在美國人身上,通過這次戰爭我完全看透了美國人,從本質上說,美國人要爭奪世界霸權的野心和德國人沒有什麽區別,你們難道忘記了麽?是誰幫助德國恢複經濟的?是誰同意德國重新武裝起來的?是誰堅持置身事外、不對歐洲大陸進行支援的,沒錯,就是美國!如果美國人能在1939年9月而不是等到1941年年末就將他們全部軍事力量擺出來,德國根本不會如此猖狂!”
喬治六世和丘吉爾都搖頭,說這些還有什麽意思呢,如果硬要指責美國人,美國人也有一肚子火可以發:上次大戰美國費心費力支援了歐洲,明明實力已是世界第一,戰後卻被英法聯手趕出了國際政治舞台最中心的位置,什麽好處也沒得到——憑什麽吃過一次虧的美國人還要再上當?若不是羅斯福力排眾議提前讓美國開始擴軍備戰並且通過租借法案,美國說不定到1944年都不會參戰。
丘吉爾苦笑道:“如果你的人不願意迴法國又不想再待在美國的,可以到加拿大來,雖然我目前自身難保,但安排一些法國朋友也是可以做到的。”
這種話戴高樂也隻能聽聽笑笑:丘胖子當初為了阻止法國艦隊落到德國手裏而動用弩炮計劃直接痛下殺手時可沒這麽客氣,結果卻起了反作用,不但沒能最終阻止法國艦隊落到德國手裏,而且還造成法國人普遍更仇視英國——德法世仇,德國打我們還情有可原,至少還算是騎士般的戰爭;英法是盟友,卻偷偷摸摸背後下刀子,這算什麽?比卑鄙小人都不如……
可現在再說這些有什麽意義呢:一切都已經過去了,對也好、錯也好,今後都不重要了……今後的國際政治舞台中心將不再是戴高樂、不再是丘吉爾,甚至不再是法蘭西、不再是大不列顛了……
老鐵!還在找\"鐵十字\"免費小說?
百度直接搜索:\"易看小說\"看免費小說,沒毛病!
(本章完)
沒等喬治六世主動發出邀請,丘吉爾已主動陪著戴高樂來拜訪他,看到戴高樂眼神中的疲倦和憔悴,喬治六世也隻能無奈地歎息。
“政治形勢已變得十分明朗,在原子彈爆炸後,美國國內的主和派如如同被最後一根稻草壓垮的駱駝,再也無法堅持抵抗意誌了,他們隻想趁著德國士兵還未正式登陸北美大陸之前尋求和平,目前美國和德國正在接近,談判很可能會極快結束……”
“溫斯頓,我們該怎麽辦呢?”
戴高樂聳聳肩:“陛下,這就是生活,這就是戰爭,其實在我跨出第一步前,我就做好了迎接今天這一切的準備。”
喬治六世不知道該怎麽寬慰這個單槍匹馬從法國飛到英國再組建流亡政府的軍人,隻好說道:“所幸目前法國情況還算不錯,說明您當初的堅持和抗爭是對的,沒有您的勇氣和付出,德國人不會這樣對待法國人民。”
戴高樂點點頭,這是他能聽到的最好的安慰,目前法國確實情況還不錯:國民經濟上、人民生命上都沒有受到太多的削弱或損失,唯一比較重大的損失是丟掉了阿爾薩斯和洛林,不過這兩個地方本來就是1918年以後才從德國割讓過來的,法國國內雖然激烈的民族主義分子還表示不滿,但相對大不列顛丟掉大部分殖民地、損失北愛爾蘭的下場,法國人還是應該值得慶幸一番。
“看起來陛下的精神狀態還不錯,這我就放心了。”戴高樂歎了口氣,“也許停戰也是一個很好的解脫。”
“美國人對我們有什麽處置?會想出賣澳新一樣出賣我們麽?溫斯頓?”
丘吉爾點點頭又搖搖頭:“我從外交渠道得到的消息是,德國要求我們解散一切歐洲國家的流亡政府,同時美國保證不再繼續發生與有關人員的官方聯係……”
“就這些?”
“還有一條,如果國內要審判或者引渡我們的話,在本人願意的情況下,美國不得阻攔。”
“夏爾,您這句話是什麽意思?難道有人強迫你迴去?”
“是的,貝當和達爾朗給我發了聯名電報,希望我迴國接受審判,一是為了維護法蘭西的民族團結;二是維護法蘭西司法的尊嚴……”
“什麽?”喬治六世驚駭地站起來,“你可千萬不能迴去……”
“我也這麽勸,但夏爾堅持要迴去。”
“迴去?這是為什麽?別告訴我你不記得他們已缺席審判過你死刑,隻要你一迴去,判決就會生效的,而且你不要忘了還有德國人……”
“他們說了,會保證我的生命安全,哪怕法庭審判我死刑,貝當也會用法蘭西元首的特權將我特赦……當然,坐幾年牢是免不了的。”
“不!您不能迴去,這沒準是個圈套。”
“光是我一個人,迴去與否其實並不重要,但我還有這麽多部下,他們為了投奔自由、投奔光明、拯救法蘭西而來,很多人付出了生命……現在我不能不給他們一個交代,美國人可以利用完我們就丟棄不管,但我不能不管……”
“您可以到加拿大來,如果您覺得不舒服,甚至可以遷移到魁北克去,那裏是法語區……”
喬治六世這句話一說,丘吉爾的眉頭就皺了起來:認為這句話非常不妥,怎麽可以安排到魁北克呢?萬一法國人過兩年鬧著要獨立怎麽辦?
不過戴高樂隻笑了笑:“不必了,大不列顛目前局麵也很困難,而且魁北克也不是我們該去的,我也不想分裂盟友的土地,再說,我手下的家鄉、他們的親人乃至大部分朋友故舊都在歐洲,我不能讓他們成為沒有祖國的孤魂野鬼……”
“那……”
“我打算和貝當和達爾朗做筆交易,我們放棄反對現有法國政府的立場,貝當以最高元首的名義保證不再追究他們在戰爭中的責任,他們安然迴法國重新開始生活,翻過噩夢般的一頁,至於我個人,可以接受法蘭西的審判,該是什麽結果就什麽結果,我無所謂……”
“貝當會同意麽?德國人能同意麽?”
“貝當應該會同意,至於德國人,我想他們也會同意,他們現在正在收攬人心……”戴高樂擠出一絲嘲笑,“倒是法國政府內部某些人不希望我們迴去……”
“達爾朗呢?”
“達爾朗的態度比貝當曖昧一點……不過應該勉強也能同意。”戴高樂微微一笑,“他在和賴伐爾爭奪貝當之後國家元首的位置,雖然賴伐爾更親德,但德國人反而更看重達爾朗一些——希特勒是個聰明人,他知道高傲的法國人民不會接受一個德國傀儡統治他們,但德國人不會允許達爾朗滑到另外一個方向去,所以賴伐爾他們還會繼續擺在總理的位置上……”
聽戴高樂剖析得這麽清楚,喬治六世歎了口氣:“我和溫斯頓大概是迴不去了……也不知道美國人會怎麽處理我們。”
“所以,這也是我今天前來拜訪的意思……”
“您的想法是?”
“今後歐洲各國的政府可能被迫解散,但我們在戰爭中用鮮血凝成的友誼不會消退,我希望今後大家還能互相支援、互相鼓勵,如果希特勒真的能夠實踐諾言建設一個共同繁榮、發展的歐洲,讓德國領導我並無意見,但如果德國隻是以歐洲聯盟為借口,實際上是要奴役歐洲各國人民為德國的野心賣命我是不會容忍的……我們必須再次團結起來抗爭!”
“美國人怎麽看?”
“不要把希望寄托在美國人身上,通過這次戰爭我完全看透了美國人,從本質上說,美國人要爭奪世界霸權的野心和德國人沒有什麽區別,你們難道忘記了麽?是誰幫助德國恢複經濟的?是誰同意德國重新武裝起來的?是誰堅持置身事外、不對歐洲大陸進行支援的,沒錯,就是美國!如果美國人能在1939年9月而不是等到1941年年末就將他們全部軍事力量擺出來,德國根本不會如此猖狂!”
喬治六世和丘吉爾都搖頭,說這些還有什麽意思呢,如果硬要指責美國人,美國人也有一肚子火可以發:上次大戰美國費心費力支援了歐洲,明明實力已是世界第一,戰後卻被英法聯手趕出了國際政治舞台最中心的位置,什麽好處也沒得到——憑什麽吃過一次虧的美國人還要再上當?若不是羅斯福力排眾議提前讓美國開始擴軍備戰並且通過租借法案,美國說不定到1944年都不會參戰。
丘吉爾苦笑道:“如果你的人不願意迴法國又不想再待在美國的,可以到加拿大來,雖然我目前自身難保,但安排一些法國朋友也是可以做到的。”
這種話戴高樂也隻能聽聽笑笑:丘胖子當初為了阻止法國艦隊落到德國手裏而動用弩炮計劃直接痛下殺手時可沒這麽客氣,結果卻起了反作用,不但沒能最終阻止法國艦隊落到德國手裏,而且還造成法國人普遍更仇視英國——德法世仇,德國打我們還情有可原,至少還算是騎士般的戰爭;英法是盟友,卻偷偷摸摸背後下刀子,這算什麽?比卑鄙小人都不如……
可現在再說這些有什麽意義呢:一切都已經過去了,對也好、錯也好,今後都不重要了……今後的國際政治舞台中心將不再是戴高樂、不再是丘吉爾,甚至不再是法蘭西、不再是大不列顛了……
老鐵!還在找\"鐵十字\"免費小說?
百度直接搜索:\"易看小說\"看免費小說,沒毛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