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是亥時末了,正榜卻還一個字沒寫!
貢院失火隻要沒燒傷人命那就算不得什麽大事,燒毀了草卷也並不很要緊,因為草卷不用發還給那些落第考生,問題是有一份需要查驗的草卷被燒掉了,雖說還有個謄錄生為線索,但那謄錄生已經畏罪潛逃,在沒有抓獲審問之前,這份違式考卷的清白該怎麽證明?兩位主考官又該如何處置這份明顯是遭人陷害、卻又苦無證據的考卷呢?
還有,方才這場火不但燒毀了全部的草卷,還連帶著把墨卷也燒毀了一百多份,明日放榜後那一百多位領不到落卷的考生豈肯甘休,落第本就心情惡劣,這下子更有理由指責科場不公徇私舞弊了,可以想見,萬曆四十四年丙辰科會試將是朝野非議最多的一科。
至公堂上的氣氛極為壓抑,眾考官和外簾官都默不作聲,隻待主考官吳道南下決定——
吳道南年近七旬,須發皆白,顴骨高聳,雙頰幹癟,臉上的老年斑很明顯,眼睛卻是炯炯有神,神情嚴厲,他環視堂上眾官,半晌不說話——
存放草卷的屋舍突然起火,這顯然與至公堂上某一位甚至幾位官吏有關,這些人正是得知要查草卷,才臨時起意命人去燒毀證據,放榜前夕是貢院最放鬆的時刻,都是貢院裏麵的人,偷偷丟個燭火進去燒那一堆不甚重視的草卷不是難事,至於這火為什麽早不燒,那自然是作弊陷害者也沒有想到事情會鬧到這一地步,因為首題犯諱肯定是要黜落的,待落卷發出去,那考生就是大喊大叫首卷被人調換了,但又有誰會信,就是信了又如何,翰林院磨勘考卷隻針對中式的,從來不會去調查一份落卷。因為這樣先例開不得,不然的話一個個落第考生都要求複查,那就混亂了——
但讓作弊陷害者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一份首題違式的考卷竟能憑借二、三場製藝的出色讓閱卷官大起惜才之念,一路薦到主考官案頭,又有徐光啟這個做事極其認真的人的堅持,最終矛頭指向草卷——
吳道南已經把前因後果都想清楚了,這次舞弊陷害固然是針對那位尚不知姓名的考生。但對他這個主考官的影響也極大。這些人肯這麽花心機手段不惜違犯律法來對付一個考生,那這個考生顯然不是一般的考生,應該是與朝中高官大有幹係的。浙黨的、宣黨的、齊黨的,或者是東林黨人的子弟?這次若沒有徐光啟的堅持,看似唱名、寫榜會正常進行。但當那個考生拿到被人調換了的墨卷,怨恨不平可想而知,自會利用其在朝中的關係大造輿論,冤氣最終會撒到他這個主考官頭上,不管其背後勢力大小,對他吳道南總非好事,他就會因為主持一場會試而莫名其妙得罪一批人,他本與首輔方從哲不算和睦,宣黨又視他為仇敵。那他以後在內閣的日子會更不好過,這是一石二鳥的毒計啊——
“啪啪”兩聲脆裂響,廡下兩支大紅蠟燭爆出兩朵燈花,壓抑的氣氛似有鬆動,吳道南開口了:“開始拆號、唱名、寫榜。”
眾官麵麵相覷,副主考劉楚先問:“吳閣老,那這份考卷怎麽處置?”指了指長桌上那份首題違式的墨卷。
吳道南道:“這份考卷的首題雖然無法以草卷來驗。但被人調換陷害是顯而易見的,那個逃跑的謄錄生必須要抓獲歸案,而這份墨卷依紅號草榜名次不變。”
依先前填好的紅號草榜名次不變,這份考卷就是第六名——
監臨官李嵩提異議道:“吳閣老,這不合規製啊。把這犯先帝廟諱的卷子取中,如何讓天下士子心服。”
另一位監臨官周師旦也附和李嵩的異議。周師旦李嵩是都察院監察禦史。
《春秋》一房房官張鶴鳴道:“這犯諱明顯是有人故意陷害,這樁案子最終也會水落石出,豈能明知考生被冤屈卻視若無睹?”
李嵩道:“在沒有確鑿證據前,說什麽被冤屈都隻是猜測,是作不得數的。”
周師旦道:“犯諱的卷子倒是白紙黑字,證據確鑿。”
兩個正七品監察禦史很是堅持原則,在內閣輔臣麵前毫無怯色,大明的言官就是這麽犀利。
徐光啟一直在考慮草卷被毀後怎麽證明此卷的清白,這時說道:“考卷作弊法有所謂活切頭、蜂采蜜、蛇脫殼這些法子,下官以為請有經驗的紙匠、裝裱匠應該能看出這卷子的隱秘。”
彌封官周應秋暗暗心驚,冷笑道:“誰又能保證那些低賤匠工沒有被人收買。”
吳道南是確信此卷是被陷害的,不動聲色道:“作為丙辰科禮闈總裁,老夫有權決定黜取,諸位不要多言,各就各位,開始寫正榜。”
周應秋當然不甘心,說道:“吳閣老既一力作主要錄取這份違式之卷,那以後若鬧出什麽風波,下官可不敢擔責任。”
吳道南很疑心這個彌封官了,說道:“該是誰的責任就該誰承擔,內、外簾官各有其責,現在不要多言,書吏開始核對朱、墨卷。”
便有數名書吏上前,一一核對朱、墨卷編號,核對無誤後就開始拆號、唱名,按慣例從第六名拆號起,第六名就是這份飽受波折和爭議的考卷——
堂上眾官百餘雙眼睛都盯著拆封書吏的那兩隻手,看著那彌封被撕去,露出了墨卷的卷首,在拆號書吏身邊的另一位書吏看著那卷首,大聲唱名道:“浙江省紹興府山陰縣乙卯科舉子張原,年十九歲,本經春秋。”
滿堂俱寂,遠處貢院大門外的喧囂隱隱傳來——
堂上眾官中的大多數人都聽說過張原的名字,少年才子、八股名家、山陰名門、狀元弟子、翰社社首,小小年紀很會惹是生非,把姚宗文的堂弟搞到流放充軍,把董玄宰搞得幾乎身敗名裂,這份考卷竟然就是張原的!
魏廣微斜睨著徐光啟,嘿然道:“原來如此,果然是同門肯出力啊。”
徐光啟不答話,心裏波瀾起伏:遭陷害的果真是張師弟。會是誰對張師弟有這樣的仇恨?
副主考劉楚先道:“把墨卷取來給我看。”
書吏將這份墨卷呈上,劉楚先仔細看了看卷首的字,這上麵的字跡與二場、三場墨卷的文字相同,與首場二到七題的字跡也相同,就是與那份犯諱的首卷的字跡有點不同,但若說是被割截了考卷,可卻絲毫看不出割截的痕跡,對著燭火看。也看不出來。這到底是怎麽迴事?
坐在邊上的吳道南也認真對看,說道:“這卷子到底有沒有割截,我等昏花老眼是看不出來。但宮中內侍有精於裝裱者,明日一早奏請內官監派兩個內侍來鑒定,諸位可有異議?”
監臨官李嵩咄咄逼人道:“若內侍鑒定無偽。而那個謄錄生一時又抓捕不到,吳閣老將如何向聖上交待?”
吳道南道:“老夫說過,各負其責,如何向皇帝稟報會試經過是老夫的事,李大人此時似乎不應過問,而且場中出了舞弊案,監臨官難道是沒有責任的嗎?”
李嵩、周師旦幾個監臨官默然,舞弊發生在外簾,就是外簾官的責任。
彌封官周應秋出冷汗了。現在隻有寄望於來自鬆江的那個裝裱字畫的高手,技藝精湛,能拚接得天衣無縫,其他裝裱匠都分辨不出來。
因為張原的這份考卷幹係重大,完全吸引了眾官的注意力,所以唱名五經魁名次時都沒有往科那麽喜氣洋洋,就連官差搶喜慶蠟燭都不起勁了。
拆號、唱名、寫榜。直到二十七日淩晨寅時初才結束,這時,那些等得不耐煩的考生都快把貢院大門給打破了。
寫好的正榜還必須蓋上禮部印,劉楚先就是禮部尚書,官印隨身帶啊。當即加蓋大印,由提調官、監臨官領八百營兵護送正榜去禮部大堂前的照壁張榜公布——
……
貢院大門外。八千考生連同親友奴仆數萬人已經等了大半夜,前半夜他們看到貢院內好似失火的樣子,但大門依舊未開,不知到底發生了何事以致榜單遲遲不能送出,一直等到寅時三刻,才聽得龍門炮響,三重大門次第打開,先出來兩隊營兵,高聲喝令有人眾退避,眾人稍稍向兩側讓開,就聽鼓樂齊鳴,儀仗列出,幾名騎馬的官員護著一個黃綢紮的彩亭出大門了,彩亭裏就是正榜榜單,廣場上的考生紛紛詢問:
“會元是誰?”
“南直隸常州府無錫縣的楊叔同中了沒有?”
“榜上有沒有王政新的大名?”
“羅傑,有沒有?”
“龐尚廉,龐尚廉——”
“張節,有沒有張節?”
“……”
喊叫聲鋪天蓋地,聲浪似乎要把騎在馬上的提調官幾人掀翻,而且人群擁擠不散,根本走不出去,提調官與監臨官商議了幾句,便在馬背上居高臨下對廣場上密集人群大聲道:“肅靜,肅靜,我把這次會試排名前五位的姓名提前向諸位宣布——”
廣場上很快安靜下來,但是數萬人的唿吸聲也浩大深沉——
張原和族叔張聯芳、族兄張岱,還有祁彪佳、黃尊素、文震孟、黃霆等翰社同仁二十餘人站在離貢院大門半裏遠的幾株楊樹下,這裏不會那麽擁擠,他們是亥時初到的,也等了三個時辰了,因為離得遠,先前貢院失火他們反而更看得清,那暗紅的火光和冒起的青煙讓他們駭然失色,好在火勢沒有蔓延開,不久後就撲滅了,等到醜時猶未見開貢院大門,張岱道:“肯定出事了,該不會把卷子都燒掉了吧?”
張聯芳笑道:“卷子燒掉了就要求複試,好歹要再爭取一次機會。”
說話間,終於見龍門打開了,但那些送榜去禮部的官員卻被擠得走不出來,有個官員開始宣布會試前五名了,張原心也提了起來,凝神傾聽,聽得那提調官高聲道:“丙辰科會試第五名是泉州洪承疇——”
洪承疇正與張原他們在一起,聞言全身一顫,這喜訊來得太快、太突然,狂喜啊,張原、張岱等人趕緊向洪承疇道喜,洪承疇喜得說話都不利索了——
張聯芳道:“別說話,聽第四名是誰?”
聽得那考官宣布:“丙辰科會試第四名是嘉興錢士升——”
張岱對張聯芳低聲道:“錢士升是去年浙江鄉試的《詩經》魁首,這次會試竟然也冠《詩》五房,厲害。”
提調官又宣布:“丙辰科會試第三名江夏賀逢聖——”
翰社諸人對這個賀逢聖不熟悉,繼續傾聽——
“丙辰科會試第二名陝西來複。”
張岱驚笑道:“來福,來福中第二名了,第一名必是介子,哈哈。”
張原道:“是來複,不是來福。”
來福就在邊上,咧開大嘴“嗬嗬”的笑。
“第一名會元是——”
那提調官掃視全場,全場屏氣凝神、鴉雀無聲,提調官大聲道:“丙辰科會元蘇州沈同和。”
張原的心陡地一沉,一種深切的痛楚開始蠶蝕他的心,他有這種感覺,他若不是前五名,那就極有可能名落孫山,不是他的製藝作得不好,就是再磨練三年,他也不能比這次發揮得更好,他已經盡力了,若不能取中,除了天命,那就是被人算計了,而且會元竟然是前日在北城滿井遇到的那個沈同和,那他被算計陷害的可能性就更大——
張岱等人倒沒象張原這麽想,會試名次不是很重要,沒進前五不要緊,關鍵還是殿試,最終名次是殿試決定的,授官也是根據殿試名次來的定的,會試隻要能上榜就好,讓張岱等人驚怒的是會元竟然是沈同和,文震孟、範文若等蘇州府的舉人更是憤怒,忍不住吼叫起來:
“沈同和舞弊!抄襲!”
南直隸數百考生絕大多數都聽說過沈同和的可恥名聲,這時見會元竟然是不學無術的沈同和,無不驚訝、不平、憤怒,紛紛叫嚷起來,廣場上的其他考生也跟著起哄,場麵一時混亂,很多考生擁上去要搶奪黃綢彩亭裏的正榜先睹為快,那些營兵防護不住,節節後退,監臨官周師旦不慎連人帶馬被擠到路邊溝塹中,待被營兵救上來,已經是一身汙濕,狼狽不堪——
提調官見勢不妙,隻有命營兵號軍護著黃綢彩亭退迴貢院去,這真是大明開科取士二百多年來從未有過的奇聞。
——————————————————————
鬧個天翻地覆吧。
.rt
貢院失火隻要沒燒傷人命那就算不得什麽大事,燒毀了草卷也並不很要緊,因為草卷不用發還給那些落第考生,問題是有一份需要查驗的草卷被燒掉了,雖說還有個謄錄生為線索,但那謄錄生已經畏罪潛逃,在沒有抓獲審問之前,這份違式考卷的清白該怎麽證明?兩位主考官又該如何處置這份明顯是遭人陷害、卻又苦無證據的考卷呢?
還有,方才這場火不但燒毀了全部的草卷,還連帶著把墨卷也燒毀了一百多份,明日放榜後那一百多位領不到落卷的考生豈肯甘休,落第本就心情惡劣,這下子更有理由指責科場不公徇私舞弊了,可以想見,萬曆四十四年丙辰科會試將是朝野非議最多的一科。
至公堂上的氣氛極為壓抑,眾考官和外簾官都默不作聲,隻待主考官吳道南下決定——
吳道南年近七旬,須發皆白,顴骨高聳,雙頰幹癟,臉上的老年斑很明顯,眼睛卻是炯炯有神,神情嚴厲,他環視堂上眾官,半晌不說話——
存放草卷的屋舍突然起火,這顯然與至公堂上某一位甚至幾位官吏有關,這些人正是得知要查草卷,才臨時起意命人去燒毀證據,放榜前夕是貢院最放鬆的時刻,都是貢院裏麵的人,偷偷丟個燭火進去燒那一堆不甚重視的草卷不是難事,至於這火為什麽早不燒,那自然是作弊陷害者也沒有想到事情會鬧到這一地步,因為首題犯諱肯定是要黜落的,待落卷發出去,那考生就是大喊大叫首卷被人調換了,但又有誰會信,就是信了又如何,翰林院磨勘考卷隻針對中式的,從來不會去調查一份落卷。因為這樣先例開不得,不然的話一個個落第考生都要求複查,那就混亂了——
但讓作弊陷害者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一份首題違式的考卷竟能憑借二、三場製藝的出色讓閱卷官大起惜才之念,一路薦到主考官案頭,又有徐光啟這個做事極其認真的人的堅持,最終矛頭指向草卷——
吳道南已經把前因後果都想清楚了,這次舞弊陷害固然是針對那位尚不知姓名的考生。但對他這個主考官的影響也極大。這些人肯這麽花心機手段不惜違犯律法來對付一個考生,那這個考生顯然不是一般的考生,應該是與朝中高官大有幹係的。浙黨的、宣黨的、齊黨的,或者是東林黨人的子弟?這次若沒有徐光啟的堅持,看似唱名、寫榜會正常進行。但當那個考生拿到被人調換了的墨卷,怨恨不平可想而知,自會利用其在朝中的關係大造輿論,冤氣最終會撒到他這個主考官頭上,不管其背後勢力大小,對他吳道南總非好事,他就會因為主持一場會試而莫名其妙得罪一批人,他本與首輔方從哲不算和睦,宣黨又視他為仇敵。那他以後在內閣的日子會更不好過,這是一石二鳥的毒計啊——
“啪啪”兩聲脆裂響,廡下兩支大紅蠟燭爆出兩朵燈花,壓抑的氣氛似有鬆動,吳道南開口了:“開始拆號、唱名、寫榜。”
眾官麵麵相覷,副主考劉楚先問:“吳閣老,那這份考卷怎麽處置?”指了指長桌上那份首題違式的墨卷。
吳道南道:“這份考卷的首題雖然無法以草卷來驗。但被人調換陷害是顯而易見的,那個逃跑的謄錄生必須要抓獲歸案,而這份墨卷依紅號草榜名次不變。”
依先前填好的紅號草榜名次不變,這份考卷就是第六名——
監臨官李嵩提異議道:“吳閣老,這不合規製啊。把這犯先帝廟諱的卷子取中,如何讓天下士子心服。”
另一位監臨官周師旦也附和李嵩的異議。周師旦李嵩是都察院監察禦史。
《春秋》一房房官張鶴鳴道:“這犯諱明顯是有人故意陷害,這樁案子最終也會水落石出,豈能明知考生被冤屈卻視若無睹?”
李嵩道:“在沒有確鑿證據前,說什麽被冤屈都隻是猜測,是作不得數的。”
周師旦道:“犯諱的卷子倒是白紙黑字,證據確鑿。”
兩個正七品監察禦史很是堅持原則,在內閣輔臣麵前毫無怯色,大明的言官就是這麽犀利。
徐光啟一直在考慮草卷被毀後怎麽證明此卷的清白,這時說道:“考卷作弊法有所謂活切頭、蜂采蜜、蛇脫殼這些法子,下官以為請有經驗的紙匠、裝裱匠應該能看出這卷子的隱秘。”
彌封官周應秋暗暗心驚,冷笑道:“誰又能保證那些低賤匠工沒有被人收買。”
吳道南是確信此卷是被陷害的,不動聲色道:“作為丙辰科禮闈總裁,老夫有權決定黜取,諸位不要多言,各就各位,開始寫正榜。”
周應秋當然不甘心,說道:“吳閣老既一力作主要錄取這份違式之卷,那以後若鬧出什麽風波,下官可不敢擔責任。”
吳道南很疑心這個彌封官了,說道:“該是誰的責任就該誰承擔,內、外簾官各有其責,現在不要多言,書吏開始核對朱、墨卷。”
便有數名書吏上前,一一核對朱、墨卷編號,核對無誤後就開始拆號、唱名,按慣例從第六名拆號起,第六名就是這份飽受波折和爭議的考卷——
堂上眾官百餘雙眼睛都盯著拆封書吏的那兩隻手,看著那彌封被撕去,露出了墨卷的卷首,在拆號書吏身邊的另一位書吏看著那卷首,大聲唱名道:“浙江省紹興府山陰縣乙卯科舉子張原,年十九歲,本經春秋。”
滿堂俱寂,遠處貢院大門外的喧囂隱隱傳來——
堂上眾官中的大多數人都聽說過張原的名字,少年才子、八股名家、山陰名門、狀元弟子、翰社社首,小小年紀很會惹是生非,把姚宗文的堂弟搞到流放充軍,把董玄宰搞得幾乎身敗名裂,這份考卷竟然就是張原的!
魏廣微斜睨著徐光啟,嘿然道:“原來如此,果然是同門肯出力啊。”
徐光啟不答話,心裏波瀾起伏:遭陷害的果真是張師弟。會是誰對張師弟有這樣的仇恨?
副主考劉楚先道:“把墨卷取來給我看。”
書吏將這份墨卷呈上,劉楚先仔細看了看卷首的字,這上麵的字跡與二場、三場墨卷的文字相同,與首場二到七題的字跡也相同,就是與那份犯諱的首卷的字跡有點不同,但若說是被割截了考卷,可卻絲毫看不出割截的痕跡,對著燭火看。也看不出來。這到底是怎麽迴事?
坐在邊上的吳道南也認真對看,說道:“這卷子到底有沒有割截,我等昏花老眼是看不出來。但宮中內侍有精於裝裱者,明日一早奏請內官監派兩個內侍來鑒定,諸位可有異議?”
監臨官李嵩咄咄逼人道:“若內侍鑒定無偽。而那個謄錄生一時又抓捕不到,吳閣老將如何向聖上交待?”
吳道南道:“老夫說過,各負其責,如何向皇帝稟報會試經過是老夫的事,李大人此時似乎不應過問,而且場中出了舞弊案,監臨官難道是沒有責任的嗎?”
李嵩、周師旦幾個監臨官默然,舞弊發生在外簾,就是外簾官的責任。
彌封官周應秋出冷汗了。現在隻有寄望於來自鬆江的那個裝裱字畫的高手,技藝精湛,能拚接得天衣無縫,其他裝裱匠都分辨不出來。
因為張原的這份考卷幹係重大,完全吸引了眾官的注意力,所以唱名五經魁名次時都沒有往科那麽喜氣洋洋,就連官差搶喜慶蠟燭都不起勁了。
拆號、唱名、寫榜。直到二十七日淩晨寅時初才結束,這時,那些等得不耐煩的考生都快把貢院大門給打破了。
寫好的正榜還必須蓋上禮部印,劉楚先就是禮部尚書,官印隨身帶啊。當即加蓋大印,由提調官、監臨官領八百營兵護送正榜去禮部大堂前的照壁張榜公布——
……
貢院大門外。八千考生連同親友奴仆數萬人已經等了大半夜,前半夜他們看到貢院內好似失火的樣子,但大門依舊未開,不知到底發生了何事以致榜單遲遲不能送出,一直等到寅時三刻,才聽得龍門炮響,三重大門次第打開,先出來兩隊營兵,高聲喝令有人眾退避,眾人稍稍向兩側讓開,就聽鼓樂齊鳴,儀仗列出,幾名騎馬的官員護著一個黃綢紮的彩亭出大門了,彩亭裏就是正榜榜單,廣場上的考生紛紛詢問:
“會元是誰?”
“南直隸常州府無錫縣的楊叔同中了沒有?”
“榜上有沒有王政新的大名?”
“羅傑,有沒有?”
“龐尚廉,龐尚廉——”
“張節,有沒有張節?”
“……”
喊叫聲鋪天蓋地,聲浪似乎要把騎在馬上的提調官幾人掀翻,而且人群擁擠不散,根本走不出去,提調官與監臨官商議了幾句,便在馬背上居高臨下對廣場上密集人群大聲道:“肅靜,肅靜,我把這次會試排名前五位的姓名提前向諸位宣布——”
廣場上很快安靜下來,但是數萬人的唿吸聲也浩大深沉——
張原和族叔張聯芳、族兄張岱,還有祁彪佳、黃尊素、文震孟、黃霆等翰社同仁二十餘人站在離貢院大門半裏遠的幾株楊樹下,這裏不會那麽擁擠,他們是亥時初到的,也等了三個時辰了,因為離得遠,先前貢院失火他們反而更看得清,那暗紅的火光和冒起的青煙讓他們駭然失色,好在火勢沒有蔓延開,不久後就撲滅了,等到醜時猶未見開貢院大門,張岱道:“肯定出事了,該不會把卷子都燒掉了吧?”
張聯芳笑道:“卷子燒掉了就要求複試,好歹要再爭取一次機會。”
說話間,終於見龍門打開了,但那些送榜去禮部的官員卻被擠得走不出來,有個官員開始宣布會試前五名了,張原心也提了起來,凝神傾聽,聽得那提調官高聲道:“丙辰科會試第五名是泉州洪承疇——”
洪承疇正與張原他們在一起,聞言全身一顫,這喜訊來得太快、太突然,狂喜啊,張原、張岱等人趕緊向洪承疇道喜,洪承疇喜得說話都不利索了——
張聯芳道:“別說話,聽第四名是誰?”
聽得那考官宣布:“丙辰科會試第四名是嘉興錢士升——”
張岱對張聯芳低聲道:“錢士升是去年浙江鄉試的《詩經》魁首,這次會試竟然也冠《詩》五房,厲害。”
提調官又宣布:“丙辰科會試第三名江夏賀逢聖——”
翰社諸人對這個賀逢聖不熟悉,繼續傾聽——
“丙辰科會試第二名陝西來複。”
張岱驚笑道:“來福,來福中第二名了,第一名必是介子,哈哈。”
張原道:“是來複,不是來福。”
來福就在邊上,咧開大嘴“嗬嗬”的笑。
“第一名會元是——”
那提調官掃視全場,全場屏氣凝神、鴉雀無聲,提調官大聲道:“丙辰科會元蘇州沈同和。”
張原的心陡地一沉,一種深切的痛楚開始蠶蝕他的心,他有這種感覺,他若不是前五名,那就極有可能名落孫山,不是他的製藝作得不好,就是再磨練三年,他也不能比這次發揮得更好,他已經盡力了,若不能取中,除了天命,那就是被人算計了,而且會元竟然是前日在北城滿井遇到的那個沈同和,那他被算計陷害的可能性就更大——
張岱等人倒沒象張原這麽想,會試名次不是很重要,沒進前五不要緊,關鍵還是殿試,最終名次是殿試決定的,授官也是根據殿試名次來的定的,會試隻要能上榜就好,讓張岱等人驚怒的是會元竟然是沈同和,文震孟、範文若等蘇州府的舉人更是憤怒,忍不住吼叫起來:
“沈同和舞弊!抄襲!”
南直隸數百考生絕大多數都聽說過沈同和的可恥名聲,這時見會元竟然是不學無術的沈同和,無不驚訝、不平、憤怒,紛紛叫嚷起來,廣場上的其他考生也跟著起哄,場麵一時混亂,很多考生擁上去要搶奪黃綢彩亭裏的正榜先睹為快,那些營兵防護不住,節節後退,監臨官周師旦不慎連人帶馬被擠到路邊溝塹中,待被營兵救上來,已經是一身汙濕,狼狽不堪——
提調官見勢不妙,隻有命營兵號軍護著黃綢彩亭退迴貢院去,這真是大明開科取士二百多年來從未有過的奇聞。
——————————————————————
鬧個天翻地覆吧。
.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