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人並不能把握自己的命運,各種偶然的因素和刻意的安排會讓人生軌跡發生很大的改變,雖然如此,但不安於天命、不甘心現狀、永不屈服於命運的安排正是人生魅力所在——


    張原並不知道貢院內針對他的陰謀正在展開,他依舊全力以赴投入後麵的兩場考試,二月十二日,會試第二場,與鄉試一樣,作論一篇,詔、誥、表任選一道,還有就是判詞五道,論是會試第二場各種文體之首,明代科舉以作論來測試考生的思維是否明晰、是否擅長說理,說理雄辯是官員需要具備的素質,張原是長於作論的,這次會試的論題是“天下之政出於一”,作論字數隻有下限沒有上限,下限是不少於四百字,張原先把一篇“擬漢武帝罷田輪台詔”作好,詔、誥都是以皇帝的名義發布的官方文書,這是測試考生對古今政事的熟悉程度和撰寫公文的能力,代皇帝起草詔書乃是閣臣的職責,這都是為以後入閣輔政培養人才啊——


    “朕憤匈奴橫暴,數使將士出擊絕漠數千裏,仍置河西數郡,使使者招來西域諸絕國、置校尉,屯田渠犁,冀以破弱匈奴……”


    一篇六百餘字的詔書不到一個時辰就作好了,張原自己看了看,很滿意,又用了一個時辰將五道判詞寫好,然後專心作論,洋洋灑灑,一直寫到午後申時三刻才寫好。這篇論有一千八百多字。言論宏發,排比滔滔,如長江大河,有賈誼、蘇軾之風,張原自認為寫得極酣暢,待檢查、謄真停當,號舍裏已經黑下來了,比首場還考得晚,雖然科考重首場,但張原每一場都是全力以赴。他也有足夠的精力支持,去受卷處交卷時,已經是燈火高張,那彌封官指揮幾個文吏忙忙碌碌。根本沒注意張原的卷子,彌封官已經不需要再劃指痕,“活切頭”哪敢一再為之,隻要確保張原的首卷被黜落就行了。


    ……


    就在會試第二場考試進行的同時,對讀所已經把謄錄所送來的首場朱卷與原墨卷對讀校對完畢,在朱卷卷麵蓋上對讀官的戳印銜名,把墨卷和朱卷一起送到外收掌所,核對朱卷與墨卷編號無誤後,這才將朱、墨卷分開,墨卷留在外簾收掌所。朱卷送到提調堂,由監臨官把若幹卷子包為一包,蓋上印,裝箱送至內簾,內簾閱卷處有《詩》六房、《易》五房、《書》四房、《禮》三房、《春秋》二房,總計二十房,這些朱卷根據本經編號發送至各房,所以從二月十二日午後開始,閱卷就已經全麵展開——


    二十位房官都是從六品以上的京官中挑選學問人品口碑佳的官員擔任,除房官外。每房還有四到五名閱卷官,這些閱卷官大都是翰林院和詹士府的詞林官,徐光啟就在《春秋》一房擔任閱卷官,徐光啟迴翰林院申請複職後反而升官了,從翰林院檢討升為詹士府左春坊左讚善。翰林院檢討是從七品,詹士府左春坊左讚善是從六品。連升兩級,這是因為錢謙益丁憂迴籍,詹士府出現職官空缺,徐光啟人品聲望一向上佳,適逢其時,故而升遷——


    《春秋》一房連同房官張鶴鳴一共五人,午後陽光斜照,閱卷房寬敞明淨,徐光啟坐在一張大書案後,左邊是高高一疊待閱的朱卷,開始閱卷之先,徐光啟做了一遍張原教他的頸椎自我治療操,搖頭、搖臂、自掐脖頸,其他閱卷官瞧得稀奇,便問究竟,徐光啟道:“在下受頭痛頭暈之苦多年,兩個月前從一同門處學得這揉頸健腦戲,頗見效果。”


    這麽一說,這些閱卷官都要向徐光啟學這揉頸健腦戲了,都是文官,案牘勞形,或輕或重都有頸椎病,揉頸搖頭之際,問知教徐光啟治這頸椎病的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山陰張原,便有一位閱卷官說道:“浙江解元啊,翰社社首,在這一科的八千舉子當中名聲極響,竟然也精歧黃之術嗎。”


    另一閱卷官笑對徐光啟道:“子先兄,那張解元本經即春秋,說不定卷子就在我們一房,或許就是子先兄現在看的這一份。”


    眾閱卷官皆笑。


    房官張鶴鳴六十多歲了,發黑體健,現任兵部郎中,說道:“諸君莫要笑談了,認真閱卷吧,不要錯漏了賢才。”停頓了一下,又道:“這一科本經春秋的考生有八百多人,閱卷任務繁重啊。”


    閱卷至掌燈時暫歇,然後用餐、飲茶,戌時二刻再繼續閱卷,至亥時三刻止,次日辰時三刻又開始一天的閱卷。


    就在二月十三這日午前,徐光啟閱到這樣一份朱卷,首題“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的破題、承題都頗精當,雖然行文有些倉促,但代聖賢立言中規中矩,算得上是一篇比較優秀的製藝,在可取與可不取之間,徐光啟沉吟了一下,正待看看這位考生的經題八股,若經題八股作得好,那就薦到房官那裏去,但卷頁還沒翻過,忽然發現卷末另有兩行朱筆小字的補注:“該考生犯先帝廟諱,謄錄一仍其誤”——


    徐光啟眉頭一皺,再重新看這考生的首題製藝,發現果然有個“穆”字未缺點畫來避諱,萬曆帝之父隆慶皇帝的廟號穆宗,考生試卷中凡遇禦名、廟諱,必須缺寫筆劃來避諱,違者黜落——


    徐光啟搖搖頭,心道:“這考生也太粗心大意了,首藝竟然出現這樣明顯的錯誤,後麵六篇沒必要再看了。”當即用青筆在這份朱卷上寫上“犯諱,貼”三個字,這就說這份朱卷違式,要送到至公堂張貼——


    凡貼出之卷,必無取中的希望。當然。至公堂上的這些因違式而貼出的卷子隻有內簾官能看到,考生是看不到的,每科會試,因違式而貼出的卷子總有幾十份,這不稀奇。


    那個彌封官看到了《春秋》一房貼出的這份朱卷,暗暗點頭,大功告成了。


    ……


    二月十五日,張原進行會試最後一場,考題是三篇策問,答卷很順利。在落日前交卷出龍門,完成了丙辰春闈三場的考試。


    這兩日天氣明顯轉暖,習習晚風中能嗅到春天的氣息,那是木葉和花卉的清香。張原站在龍門前迴望這偌大的貢院,棘牆數重,高聳森嚴,東西二牌坊,東曰“明經取士”,西曰“為國求賢”——


    “張公子哥哥,你還看什麽,戀戀不舍的難道還沒考盡興嗎?”


    商景徽見張原迴頭頻頻看貢院,便“格格”笑著這麽問。


    張原忙道:“沒有沒有,考盡興了。絕不想再進去考。”心道:“可不要讓小景徽一語成讖啊,那可糟糕。”


    ……


    在張原考完第三場之際,第二場的朱卷也分發到了各房閱卷官的案頭,二月十七日午後,《春秋》一房的一位閱卷官正在閱卷,忽然出聲讚道:“此論絕妙,不遜韓柳歐蘇。”當即就這份考卷薦到房官張鶴鳴處,說道:“張大人請看這篇論和詔,少有的佳藝,宜冠本房。”


    張鶴鳴案頭已經有四位閱卷官薦上來的幾十份首場朱卷。待第二場朱卷閱畢,他就要把這兩場朱卷推薦到副主考官劉楚先處,第三場考卷就不甚重要了,隻要過得去就行。


    張鶴鳴見這閱卷官如此盛讚這份考卷,便放下手中的卷子。先看這份,隻見這篇“天下之政出於一論”寫道:“天下有政本。人主誠有以重之,然後政從於其本而不分。夫天下者人主之器也,政所以置器而厝之於安且永也……”


    張鶴鳴一邊看,一邊撚須點頭,看完這篇長論,又看“擬漢武帝罷田輪台詔”,開篇寫道:“朕憤匈奴橫暴,數使將士出擊絕漠數千裏——”


    很快看完,好文章看著就是這麽順暢,張鶴鳴讚道:“果然是少有的佳藝。”看了看這份朱卷的編號,是南卷,表示該考生來自南直隸的蘇、鬆二府或者江西、浙江、湖廣、福建、廣東這些省份——


    ——明代會試實行南北卷製度,規定了南方諸省和北方諸省以六四開來瓜分三百多個進士名額,因為如果不實行這種製度,那南方舉子將占據進士名額的絕大多數給占去,南方經濟文化發達,鄉村裏巷都是書聲琅琅,販夫走卒中都有很多人能識字,而北方的讀書人少,就是讀書人,往往除了八股之外,一無所通,所以北方舉子考不過南方舉子,試舉二例,單是江西吉安一府,有明一代就出了十一位狀元、八位會元、三十九位解元;福建莆田一縣,曆科中進士者三百二十四人,遠比北方一個府還多,這若是不加以地域限製,那北方人等於是陪考了,這肯定會造成北方士紳的強烈不滿,引發政治危機,故而朱元璋分南北卷來取士,保證北方舉子的錄取機會,南方士人雖然也不滿,但好歹南方十占六,還能忍受,而且殿試一甲、二甲依然是南人占絕大多數,正是因為這南北卷製度,才會有異地冒籍的弊端,曾有一個浙江籍舉人考了多次考不上進士,遷到河南,轉眼高中,後來就不允許舉人改籍了——


    張鶴鳴看這份考卷是南卷,便在四位閱卷官薦上來的南卷中翻找同一編號的首場考卷,但找了一個遍,沒能找到,心想:“二場能作出如此製藝的,首場也肯定好,難道是還沒閱到那份卷子?”便讓徐光啟等三位閱卷官在尚未閱完的首場朱卷中找一下,把這一編號的朱卷找出來給他,但徐光啟三人在案頭首卷中沒有找到這一編號的卷子,連落卷中都找了一個遍也沒找到——


    一個閱卷官問:“會不會分錯了,首卷分到二房去了?”


    分房閱卷,首卷送到哪一房,後麵同一編號的朱卷也會繼續送往該房,當然,出錯也是可能的,張鶴鳴便持了這份二場朱卷到《春秋》二房去,一一對看那四百多份首場朱卷,卻還是沒找到同一編號的考卷,這讓張鶴鳴好生納悶,首卷怎麽可能不翼而飛呢!


    徐光啟猶疑道:“前兩日我曾貼出一份考卷,那份考卷犯了先帝廟諱,不會就是那份卷子吧?”


    張鶴鳴愛才,這份二場考卷實在優秀,不忍錯過,擢撥出優秀人才也是房官的榮譽,便讓徐光啟去至公堂核對一下。


    徐光啟到至公堂一看,貼出的這份卷子果然就是他們到處要找的那份首卷,既已貼到牆上,當然沒有再揭下來的道理,徐光啟迴到閱卷房對張鶴鳴道:“張大人,實在遺憾,那份首卷果真犯諱了,沒法薦上去。”


    張鶴鳴頗為失望,歎道:“可惜了,可惜了,這位才華橫溢的考生隻有等下科了,又是三年寒窗啊。”


    徐光啟把那份二場朱卷取過來看,越看越覺得這象是張原作的,但張原那麽心細的人,怎麽可能會在首場首藝出現那樣明顯的錯誤!


    徐光啟搖搖頭,覺得不可能,他沒把這份朱卷立即棄到落卷堆中,而是放在一邊,繼續閱卷。


    二月十九,第三場的策問卷也送上來了,這時該薦上去的卷子都薦上去了,三場策問素來不受重視,閱卷官們短短幾天時間批閱了數百萬字,也疲倦了,沒有精力再細看這第三場的卷子,都是根據已經確定要薦上去的那近百份前兩場朱卷的編號,找出相對的第三場朱卷,粗看一下,沒有犯諱之處就行——


    徐光啟特意找出那個首藝被貼出者的第三場朱卷,三篇策問關切事理,明白正大,沒有浮華之詞,卻有真知灼見,看了這三篇策問,徐光啟心中的憂慮愈發深重,從二場、三場的製藝來看,這極有可能是張原的考卷,但張原怎麽會出這樣低級的錯誤,這好比圍棋國手自填一眼死大龍,按理說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是智者千慮,終致一失嗎?


    這後兩場製藝實在優秀,讓人割舍不下,不管是不是張原的,徐光啟都要再去至公堂看看那份貼出之卷,後麵六篇他還沒看過呢。


    ————————————————


    悲劇,介子受了點挫折,書友們就不給雅騷投票了嗎,挫折是為了爆發啊,求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雅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賊道三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賊道三癡並收藏雅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