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江湖笑狂沙】
第四部:南京血淚
第一百零六章節:詳述東林黨爭事,天下文官遭陷害。
話複前言,書歸正傳:話說當時東林書院主管顧憲成以此為中心,大量吸引了浙江、福建、江西、江蘇等地方的文人、騷客、政客,東林書院既講學又議政,吸引著許許多多有誌於改革、議政之士,包括了一些因批評朝政而被貶斥的官吏和文員。他們不顧道路遠近,紛來遝至,人數之多,竟使東林書院的學舍都容不下。一部分在朝任職的正直官員,也同東林講學者遙相應合。東林書院實際上成了一個輿論中心,這裏的人們逐漸由一個學術團體形成為一個政治派別,從而被他們的反對者稱為"東林黨"。那時所謂的"黨",不同於近代的政黨,既沒有固定的章程,也沒有嚴格的組織形式,而是指政治見解大致相同、在政治活動中經常結合在一起的一批人。
東林黨人在明朝天啟年間的政治活動,經曆了神宗萬曆、熹宗天啟和以及後來的思宗崇禎三朝,長達五、六十年之久。由於沒有固定的章程和嚴密的組織,他們的政治態度和主張,往往是通過個人的活動表現出來的。概括起來,大致是:強烈要求改變宦官專權亂政的局麵,主張"政事歸於六部,公論付之言官",使天下"欣欣望治";竭力反對皇帝派遣礦監、稅使到各地進行瘋狂掠奪、橫征暴斂,主張既重視農業,也重視工商業,要求惠商恤民、減輕賦稅、墾荒屯田、興修水利;反對屢見不鮮的科舉舞弊行為,主張取士不分等級貴賤,按照個人才智,予以破格錄用;加強在遼東的軍事力量,積極防禦滿洲貴族的進攻。
當顧憲成等人在東林書院講學議政,逐漸聚合成一個政治集團"東林黨"的時候,另一批官僚,也逐漸形成按籍貫劃分的幾個"黨",它們是:山東人的齊黨,湖北人的楚黨,安徽宣城人的宣黨,江蘇昆山人的昆黨,而以浙江人的浙黨聲勢較大。浙黨首領沈一貫、方從哲先後出任過內閣首輔。他們在當權期間,依附皇室、勳戚,交結宦官,不斷排斥官員;齊、楚、浙、宣、昆等黨的重要人物都官居要職。他們為牢固地保持自己的權位,以攻擊東林黨為首務,東林黨人則一再抓住對方的弊端加以參劾,於是出現了明朝曆史上有名的“黨爭”。東林黨與對立各派之爭,圍繞著是否擁立朱常洛(神宗長子)為皇太子這條主線,在"梃擊案"、"紅丸案"、"移宮案"三案中激烈爭鬥,其間,雙方都利用京察製度作為打擊對方的手段。東林學派以東林書院為陣地,通過講學、論辯、研討、撰文、出書,對王陽明"心學"及王學末流在道德修養和認識論方麵宣揚的種種虛、空、玄的主張和說教進行猛烈的抨擊和批判,從而推動了實學思潮的高漲。盡管東林書院和我
國古代其他書院一樣,講學和學術研究的主要內容也是儒家經史著述,但其不論在內容上、形式上和方法上都針對性、實用性較強,強調從實際出發,注重講實學,辦實事,有實用,求實益。這一點 在東林書院的組織管理、規章製度、講學和學術研究的內容、方法,以及關於東林講學活動情況和顧憲成、高攀龍等東林領袖生平言行的記載中,都有比較清楚的反映。諸如:《東林書院會約儀式》第一條強調,會講屬業餘自願性質,所以參加會講的通知不必要求每個人都來參加。第三條規定,舉行會講時,主持會講的會主由大小會公推產生,根據實際需要,由不同學者擔任;第四 條規定,每次會講推舉一人講《大學》、《論語》、《中庸》、《孟子》即"四書"中的一段內容,然後大家"有問則問,有商量則商量"。第十一條強調要盡量簡化來與會的學人之間的交拜手續,不搞繁瑣的禮節和形式主義。開放言路,反對宦官幹政,反對礦稅,是東林黨的三項具體主張。明朝中期以後,江南地區的商品經濟和工場手工業更加發展。在一些工商業發達的城市,商人、作坊主、手工匠以及其他城市平民,開始形成為一支新的社會力量,給當時的社會矛盾和鬥爭帶來了新的影響。東林黨就有不少人是中小地主兼營工商的。他們有的人突破了傳統的農為國本的經濟思想,提出了工商皆本的新觀點。如趙楠星說:"士農工商,生人之本業。"李應升反對關卡重重、商稅繁多,要求執政者"愛商恤民,上不妨工而下利於途(指販運)"。可是從萬曆二十四年起,神宗派宦官到各地采礦和征稅。神宗一開始派出礦監、稅使,東林黨人就表示反對。山西巡撫魏允貞在萬曆二十五年上疏指出:宦官出領礦、稅,為民禍害。魏允貞因此受到神宗的切責。萬曆二十七年,大學士葉向高上疏要求罷撤礦監、稅使。同年,吏部侍郎馮琦上奏說:這些礦監、稅使不但使貧者斷絕生計,富人也蒙受其害,這樣下去,勢必激起大亂。李三才反對礦監、稅使的言行,在當時影響最大。他於萬曆二十七年就任鳳陽巡撫。在鳳陽巡撫管轄的地區內,有好幾個礦監、稅使,殘害百姓。李三才於萬曆二十八年五月上疏萬曆帝,揭露萬曆帝派遣稅使、礦監這一弊政的要害。李三才任職鳳陽巡撫期間,曾經嚴懲太監陳增的爪牙,罪大的則加以捕殺,打擊了陳增的氣焰。他還奏劾陳增的重要幫兇程守訓貪贓數十萬銀兩等罪,使程及其同夥被捕解京,終於伏法,遠近大快。史書上說,李三才"以折稅監得民心"。兩淮地區發生災荒時,他經報請朝廷獲準,對災民加以賑濟,還免除了應納的"馬價"(一種苛稅的名目),因此李三才的言行贏得了民心和朝野正直人士的讚揚,聲望日隆,有可能被推舉進入內閣。齊、楚、浙黨一派官員生怕李三才入閣會對自己不利,
就連連上疏攻擊李三才奸詐貪橫。顧憲成等東林黨人則駁斥這些讕言,於是雙方又發生了一場筆墨官司。由於一再受到攻訐,萬曆三十九年初三月,李三才不得已自動辭職。這就是當時喧鬧得不可開交的李三才入閣事件。
<a id="wzsy" href="http://m.156n.net">筆趣閣</a>
萬曆四十八年,明神宗死去,朝廷宣布撤掉一切礦監、稅使,過去因反對礦監、稅使而被處分的官員也酌量起用。至此,反對礦、稅之弊的鬥爭以取得一定程度的勝利而告一段落。由於東林黨人開放言路指責朝政,觸動熹宗時專權的大太監魏忠賢,魏忠賢開館纂修《三朝要典》,在霍維華的基礎上纂輯萬曆、泰昌、天啟三朝有關梃擊案、紅丸案、移宮案三大案的檔案資料,打擊東林黨,同時造編《東林點將錄》等文件上報朝廷,天啟五年,明熹宗下詔,燒毀全國書院。次年,東林書院被拆毀。東林黨人也遭到打擊,楊漣、左光鬥等許多著名的東林黨人都遭到殺害。當時,以“薩英”、顧憲成、為主的一大批東林黨人修複了宋代楊時講學的東林書院,並與高攀龍等人在書院講學談政,“講習之餘,往往諷斥朝政,裁量人物”,其言論被稱為清議,形成了廣泛社會影響。“三吳士紳”、在朝在野的各種政治代表人物、東南城市勢力、閩越、黔貴、湘贛、江浙等江南各地方實力派,一時之間都聚集在以東林書院為中心的東林黨派周圍。時人稱之為東林黨。與東林黨政見不合的是內閣大臣王錫爵、沈一貫、大內總管魏忠賢與之的鬥爭水火不容,持續了三十多年之久。當時“薩英”本人與內閣大臣王錫爵、沈一貫、大內總管魏忠賢(自稱九千歲)不和,幾個人政見不一,勢同水火。
明末黨爭始於所謂"爭國本"。"國本",指皇帝的繼承人。國本之爭,是圍繞於朱常洛為皇帝繼承人的問題而展開的。
明神宗的皇後多年不育,皇長子朱常洛(後來的光宗)是妃子王氏生的。萬曆十四年,朱常洛五歲時,神宗的寵妃鄭氏生下皇三子朱常洵。按照封建禮製的"有嫡立嫡,無嫡立長",應當立朱常洛為太子。但是神宗寵愛鄭氏,不僅封她為貴妃(常洛的生母王氏未封貴妃),還想立朱常洵為太子。內閣大學士王錫爵、沈一貫、方從哲等雖然也主張依製立長,但他們怕觸犯皇帝,有時態度曖昧。許多朝臣包括後來屬於東林黨的一派人,一則認為應該依製立儲,二則深恐鄭氏家族竊權,紛紛上書,堅決要求盡早立皇長子常洛為太子。立長是名正言順,神宗不好公然違反"祖製",所以立太子的事拖了幾年也定不下來。
可是,萬萬沒有想到立太子的事,卻在黨派的明爭暗鬥之中成為了一場政治陰謀的“屠殺”和“陷害”。
要知後事如何,且看下迴分解!
第四部:南京血淚
第一百零六章節:詳述東林黨爭事,天下文官遭陷害。
話複前言,書歸正傳:話說當時東林書院主管顧憲成以此為中心,大量吸引了浙江、福建、江西、江蘇等地方的文人、騷客、政客,東林書院既講學又議政,吸引著許許多多有誌於改革、議政之士,包括了一些因批評朝政而被貶斥的官吏和文員。他們不顧道路遠近,紛來遝至,人數之多,竟使東林書院的學舍都容不下。一部分在朝任職的正直官員,也同東林講學者遙相應合。東林書院實際上成了一個輿論中心,這裏的人們逐漸由一個學術團體形成為一個政治派別,從而被他們的反對者稱為"東林黨"。那時所謂的"黨",不同於近代的政黨,既沒有固定的章程,也沒有嚴格的組織形式,而是指政治見解大致相同、在政治活動中經常結合在一起的一批人。
東林黨人在明朝天啟年間的政治活動,經曆了神宗萬曆、熹宗天啟和以及後來的思宗崇禎三朝,長達五、六十年之久。由於沒有固定的章程和嚴密的組織,他們的政治態度和主張,往往是通過個人的活動表現出來的。概括起來,大致是:強烈要求改變宦官專權亂政的局麵,主張"政事歸於六部,公論付之言官",使天下"欣欣望治";竭力反對皇帝派遣礦監、稅使到各地進行瘋狂掠奪、橫征暴斂,主張既重視農業,也重視工商業,要求惠商恤民、減輕賦稅、墾荒屯田、興修水利;反對屢見不鮮的科舉舞弊行為,主張取士不分等級貴賤,按照個人才智,予以破格錄用;加強在遼東的軍事力量,積極防禦滿洲貴族的進攻。
當顧憲成等人在東林書院講學議政,逐漸聚合成一個政治集團"東林黨"的時候,另一批官僚,也逐漸形成按籍貫劃分的幾個"黨",它們是:山東人的齊黨,湖北人的楚黨,安徽宣城人的宣黨,江蘇昆山人的昆黨,而以浙江人的浙黨聲勢較大。浙黨首領沈一貫、方從哲先後出任過內閣首輔。他們在當權期間,依附皇室、勳戚,交結宦官,不斷排斥官員;齊、楚、浙、宣、昆等黨的重要人物都官居要職。他們為牢固地保持自己的權位,以攻擊東林黨為首務,東林黨人則一再抓住對方的弊端加以參劾,於是出現了明朝曆史上有名的“黨爭”。東林黨與對立各派之爭,圍繞著是否擁立朱常洛(神宗長子)為皇太子這條主線,在"梃擊案"、"紅丸案"、"移宮案"三案中激烈爭鬥,其間,雙方都利用京察製度作為打擊對方的手段。東林學派以東林書院為陣地,通過講學、論辯、研討、撰文、出書,對王陽明"心學"及王學末流在道德修養和認識論方麵宣揚的種種虛、空、玄的主張和說教進行猛烈的抨擊和批判,從而推動了實學思潮的高漲。盡管東林書院和我
國古代其他書院一樣,講學和學術研究的主要內容也是儒家經史著述,但其不論在內容上、形式上和方法上都針對性、實用性較強,強調從實際出發,注重講實學,辦實事,有實用,求實益。這一點 在東林書院的組織管理、規章製度、講學和學術研究的內容、方法,以及關於東林講學活動情況和顧憲成、高攀龍等東林領袖生平言行的記載中,都有比較清楚的反映。諸如:《東林書院會約儀式》第一條強調,會講屬業餘自願性質,所以參加會講的通知不必要求每個人都來參加。第三條規定,舉行會講時,主持會講的會主由大小會公推產生,根據實際需要,由不同學者擔任;第四 條規定,每次會講推舉一人講《大學》、《論語》、《中庸》、《孟子》即"四書"中的一段內容,然後大家"有問則問,有商量則商量"。第十一條強調要盡量簡化來與會的學人之間的交拜手續,不搞繁瑣的禮節和形式主義。開放言路,反對宦官幹政,反對礦稅,是東林黨的三項具體主張。明朝中期以後,江南地區的商品經濟和工場手工業更加發展。在一些工商業發達的城市,商人、作坊主、手工匠以及其他城市平民,開始形成為一支新的社會力量,給當時的社會矛盾和鬥爭帶來了新的影響。東林黨就有不少人是中小地主兼營工商的。他們有的人突破了傳統的農為國本的經濟思想,提出了工商皆本的新觀點。如趙楠星說:"士農工商,生人之本業。"李應升反對關卡重重、商稅繁多,要求執政者"愛商恤民,上不妨工而下利於途(指販運)"。可是從萬曆二十四年起,神宗派宦官到各地采礦和征稅。神宗一開始派出礦監、稅使,東林黨人就表示反對。山西巡撫魏允貞在萬曆二十五年上疏指出:宦官出領礦、稅,為民禍害。魏允貞因此受到神宗的切責。萬曆二十七年,大學士葉向高上疏要求罷撤礦監、稅使。同年,吏部侍郎馮琦上奏說:這些礦監、稅使不但使貧者斷絕生計,富人也蒙受其害,這樣下去,勢必激起大亂。李三才反對礦監、稅使的言行,在當時影響最大。他於萬曆二十七年就任鳳陽巡撫。在鳳陽巡撫管轄的地區內,有好幾個礦監、稅使,殘害百姓。李三才於萬曆二十八年五月上疏萬曆帝,揭露萬曆帝派遣稅使、礦監這一弊政的要害。李三才任職鳳陽巡撫期間,曾經嚴懲太監陳增的爪牙,罪大的則加以捕殺,打擊了陳增的氣焰。他還奏劾陳增的重要幫兇程守訓貪贓數十萬銀兩等罪,使程及其同夥被捕解京,終於伏法,遠近大快。史書上說,李三才"以折稅監得民心"。兩淮地區發生災荒時,他經報請朝廷獲準,對災民加以賑濟,還免除了應納的"馬價"(一種苛稅的名目),因此李三才的言行贏得了民心和朝野正直人士的讚揚,聲望日隆,有可能被推舉進入內閣。齊、楚、浙黨一派官員生怕李三才入閣會對自己不利,
就連連上疏攻擊李三才奸詐貪橫。顧憲成等東林黨人則駁斥這些讕言,於是雙方又發生了一場筆墨官司。由於一再受到攻訐,萬曆三十九年初三月,李三才不得已自動辭職。這就是當時喧鬧得不可開交的李三才入閣事件。
<a id="wzsy" href="http://m.156n.net">筆趣閣</a>
萬曆四十八年,明神宗死去,朝廷宣布撤掉一切礦監、稅使,過去因反對礦監、稅使而被處分的官員也酌量起用。至此,反對礦、稅之弊的鬥爭以取得一定程度的勝利而告一段落。由於東林黨人開放言路指責朝政,觸動熹宗時專權的大太監魏忠賢,魏忠賢開館纂修《三朝要典》,在霍維華的基礎上纂輯萬曆、泰昌、天啟三朝有關梃擊案、紅丸案、移宮案三大案的檔案資料,打擊東林黨,同時造編《東林點將錄》等文件上報朝廷,天啟五年,明熹宗下詔,燒毀全國書院。次年,東林書院被拆毀。東林黨人也遭到打擊,楊漣、左光鬥等許多著名的東林黨人都遭到殺害。當時,以“薩英”、顧憲成、為主的一大批東林黨人修複了宋代楊時講學的東林書院,並與高攀龍等人在書院講學談政,“講習之餘,往往諷斥朝政,裁量人物”,其言論被稱為清議,形成了廣泛社會影響。“三吳士紳”、在朝在野的各種政治代表人物、東南城市勢力、閩越、黔貴、湘贛、江浙等江南各地方實力派,一時之間都聚集在以東林書院為中心的東林黨派周圍。時人稱之為東林黨。與東林黨政見不合的是內閣大臣王錫爵、沈一貫、大內總管魏忠賢與之的鬥爭水火不容,持續了三十多年之久。當時“薩英”本人與內閣大臣王錫爵、沈一貫、大內總管魏忠賢(自稱九千歲)不和,幾個人政見不一,勢同水火。
明末黨爭始於所謂"爭國本"。"國本",指皇帝的繼承人。國本之爭,是圍繞於朱常洛為皇帝繼承人的問題而展開的。
明神宗的皇後多年不育,皇長子朱常洛(後來的光宗)是妃子王氏生的。萬曆十四年,朱常洛五歲時,神宗的寵妃鄭氏生下皇三子朱常洵。按照封建禮製的"有嫡立嫡,無嫡立長",應當立朱常洛為太子。但是神宗寵愛鄭氏,不僅封她為貴妃(常洛的生母王氏未封貴妃),還想立朱常洵為太子。內閣大學士王錫爵、沈一貫、方從哲等雖然也主張依製立長,但他們怕觸犯皇帝,有時態度曖昧。許多朝臣包括後來屬於東林黨的一派人,一則認為應該依製立儲,二則深恐鄭氏家族竊權,紛紛上書,堅決要求盡早立皇長子常洛為太子。立長是名正言順,神宗不好公然違反"祖製",所以立太子的事拖了幾年也定不下來。
可是,萬萬沒有想到立太子的事,卻在黨派的明爭暗鬥之中成為了一場政治陰謀的“屠殺”和“陷害”。
要知後事如何,且看下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