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不害的哲學思想,是君主哲學,是政治哲學。這種哲學由道家的“天道無為”演化展來,是他的法家“權術”思想的基礎。申不害主“術”,但他所說的“術”,是在執行法的前提下使用的,而“法”又是用來鞏固君主統治權的,因此他並不是不講“法”與“勢”的。


    關於君主的權勢,申不害認識得很清楚。在戰國諸侯爭霸的情形下,君主*是最能集中全國力量的政權形式,也是爭霸和自衛的最佳組織形式。他說:“君之所以尊,令也,令之不行,是無君也,故明君慎之。”令是權力的表現,是一種由上而下的“勢”能。


    “權勢”是君主實施獨裁的本錢!


    申不害提出“君必有明法正義,若懸權衡以秤輕重。”為了說明“法”,他提出“正名責實”的理論。“正名”主張,先由孔子提出。申不害吸收了這個主張,是名分等級,不得錯亂。與孔子“正名”不同之處在於包括責任、分工的內涵。申不害提出“正名”的意義在於確定了“主處其大,臣處其細”的大原則,而且把這個原則具體化,即把名分按實際情況規定下來,然後進行任命,聽取意見,檢查監督。


    什麽是“術”?申不害沒有明確規定。“術”是君主的專有物,是駕馭驅使臣下的方法。“法”是公開的,是臣民的行動準則,而術卻是隱藏在君主心中,專門對付大臣的。申不害說,“君如身,臣如手”。既然如此,君主仍要對付大臣是由複雜的社會鬥爭所決定的。


    春秋戰國時,臣下弑君,釀成習氣。


    曾經有這樣一個笑話,說是如果帝王有錯,滿清時大臣會這樣跟皇帝說:“皇上聖明,奴才以為此事該當如何如何,小小淺見,還望皇上定奪。”


    而滿清之前地大臣們則會:“皇上就算要殺臣,臣也要鬥膽直言。皇上肆意妄為,如此下去定然亡國!”


    而春秋戰國時代的大臣卻是:“王上有錯,臣以為某君賢德,欲仕之……刀斧手何在?”


    因此,現實告訴申不害,君王的主要威脅不是來自民眾或敵國,而是來自親密如手足一般的大臣。所以他一再告誡君主,對君臣關係要有清醒的認識:那就是不相信所有的大臣。申不害認為,君主有了勢。定了法。其地位還不是穩固的,必須有兩麵之術,不然勢與法就會變得威嚴而不受用,刻板而不通達。如果以術來聯通勢與法,就如虎添翼,無論動靜,都會使臣下懾服。他的術分兩類,一類是控製術,像前麵提到的“正名責實”,就是講規定職責。考校監督的。還有如君主以靜治動地,無為而治的,這些屬於領導管理方法。有一定的合理性。另一類是搞陰謀,耍手腕,弄權術。**權術,當然不是自申不害開始,但他是第一個在理論上的係統研究,這在官場的政治鬥爭中,很受曆代統治的喜愛。但從本質上說。無補於穩固政權。因為既然有馭臣之術。必有欺君之方,爾虞我詐。你爭我鬥,加劇了政權的不穩定性。申不害研究術,有正麵的領導控製方法,也有陰謀詭計,我們現在不能說他是否道德,但可以說,他的思想和研究是可以啟迪後人地。


    以上論述都是後世大學古代史必修課程,是後世學對戰國時代諸子百家革新變法中申不害其人其事所做出地中肯評價。


    正由於無敵對於申不害的“術治”立場有所了解,以此看起他的手書來尤為專注。


    手書當中,開篇並無衛鞅那般寫些不鹹不淡的遊曆見聞,而是直接切入主題,言道隴西之行見秦國官製六大弊端。其一是官吏太少,一個縣城隻有一個縣令和十數名衙役,無法有效執行國府法令。二是警備力量缺乏,秦*製隻在大縣縣城或城池要塞駐軍,而各地鄉村並無駐軍,隻以村正、裏正、鄉正來管理民事。三是隴西各地刀耕火種,農事不得其法,效率低下,秦國有專司法、水、工的三司曹丞,卻無專事督察農事的農曹丞。四是隴西世族貴胄勢力橫行,與庶民百姓爭水爭地。五是隴西秦人隻遵族規,不畏國法,好勇私鬥,內耗民力。六是隴西各縣女多男少,多為老殘,少壯稀缺,長久以往,秦國將無可募之兵,可戰之士。


    據此六大弊,申不害又逐一提出解決之道:一、官吏過少可以采用無敵原本就計劃好的辦法增加各縣官吏,細化官吏職能;二、警備力量缺乏可設立護路、護水曹軍以點蓋麵的策略投放各個鄉村,使之覆蓋全麵,閑時可緝盜安民,戰時可護守城池;農事需設專司官吏,推行畜耕、選拔良種,提高糧食生產效率;三世族貴胄勢力必須打壓消弱,不得已之時須得拿出霹靂手段、殺雞儆猴、或強製遷徙、或分散安置,將世族私地收歸國有,決不可姑息;四推行新法,遏製秦人私鬥之風,應以酷法懲戒,以儆效尤;男女比率失調之事可有國府頒布法令,鼓勵青年男女成婚,青壯男子可多娶庶妻,生育子女多可頒一定獎勵。另需遏製貴族蓄養女奴之風氣,凡至二十六歲仍未婚的健壯女子,可由官府強製指派男子成婚。手書看到一半,無敵忘形之下伸手擊案叫好。相比衛鞅的強秦九策而言,申不害地諫策可謂說道點子上去了。衛鞅的策論,隻適合作為國家可持續展的長遠規劃來研究,而申不害地建議則是直接就當前問題做出解決方案。


    增加官吏,細化政府職能;設立民兵,解決國內公共安全問題;推行農業科技化、增加糧食產量和農民收入;製定土地政策、解決土地兼並問題;製定憲法、遏製犯罪;調整人口比率、提高生育率,等等這些都是無敵日程上正待逐步解決的問題。


    變法革新之事千頭萬緒,不是朝夕便可圓滿解決的大事,一切且需從長計較。


    當下無敵也不喚書吏。執筆便給申不害迴書一封。地。


    武關位於今丹鳳縣東,武關河的北岸,與函穀關,蕭關,大散關成為“秦之四塞”。武關曆史悠久,遠在春秋時即以建置,明曰“少習關”,戰國時改為“武關”。關城建立在峽穀間一座較為平坦的高地上。北依高峻地少習山,南瀕險要。


    關西地勢較為平坦,唯出關東行,延山腰盤曲而過,崖高穀深,狹窄難行,因此武關為古代兵家必爭之地無敵此去韓國,名為迎親,實為有所圖謀。至此從武關而出。往東北走便入韓境。


    嬴無敵一年八月初一。秦公無敵迎親大軍出武關。


    武關之外三十哩處,通衢道旁,卻是有五十名身著便服的秦軍騎士整裝待。未及半刻,一身戎裝地無敵策馬上前,來到領頭地那名騎士麵前,將一根銅管遞上:“阿壯,管中地圖你須以性命護之,人在圖在,人亡圖毀,你可明白?”


    “主上。吳壯明白!”吳壯以拳擊胸,應承道。


    無敵神色鄭重,殷切吩咐道:“此去西南。以一年為限,務必尋到穀種。若苦尋無獲,亦可將沿途所見之物種攜迴,須得細心記下詳情。”


    吳壯答道:“是!吳壯定不辱命,必為主上尋迴穀種。”


    無敵點點頭,伸手緊緊握了握吳壯的肩頭,這才喝道:“去吧!”


    吳壯此去。正是要去楚國西南之地地九夷部族為無敵尋找水稻穀種。


    相傳。上古時代,是由神農氏教會先民種稻技術。由此可見。中國自古就是農業國家,而稻在3000多年前,就是中國人的主要糧食。當時約在商朝出現了“稻”這個字,不過隻有類似“臼”字的字形,後來周朝時稻穀種植較為普及,就加上了如稻穗挺立般的“禾”字,在金文當中,臼地上麵加上了“爪”,形如迎風打稻,用手舂米。至於“米”字在甲骨文中,原先隻有六直點,上下三點,代表著米粒。後來將中間的點連起來,用以表示放米的架子隔板,就成了“米”字。而東漢許慎在其著作一本關於漢字的解說書《說文解字》中說到:“米,粟實也,像禾實之形。”


    後在漢字中也有將“粟米”稱為“小米”,“稻米”為“大米”。透過文字記載,可以看出中國種稻的曆史相當悠久是無容至疑的,但有不少學依然希望找出最早的水稻或旱稻品種,亞洲有很多考古地點曾陸續現了一些早期的稻穀。如1995年在中國湖南道縣玉蟾岩遺址裏,現了四粒黃色的稻穀,測定年代為公元前一萬年前,據知是目前世界上最早地稻穀。此外在長江下遊河姆渡也曾出土有約7000年前地稻種殘留物;廣東英德出土的約一萬年前的人工栽培的水稻矽質體。然而,就無敵所了解到的情況,眼下稻穀的種植僅僅局限在南方沿海的吳越之地,關中秦地,包括魏國,並無大麵積的稻穀種植。其主要原因就是南方的水稻品種無法適應關中的氣候和土壤條件,而種不活、產量低也是人們不願去種植水稻地原因之一。


    也因如此,無敵這才萌生了派人前往中南半島尋找占城稻的想法。吳壯手中的地圖,也是無敵依靠模糊地記憶畫出的草圖。


    送別吳壯之後,由景監率領的三千人的觀光采購團也迤邐起行,向楚國進。


    景監此去,目的正是為阿森辦置采購可以向西方輸出的貴重貨物,按照無敵的計劃,現在是時候啟動這條絲綢之路,作為一個窺探歐羅巴地窗口。當然,在窺探地同時,自我的保護措施也必要地,絕對不能搞出後世那種因為一本《馬可波羅遊記》而使得中國遭受數百年侵略,苦難深重、血淚悲慘地破事。


    為此,無敵特別命子岸、車英借助清理整頓秦國私奴市場的機會,秘密選拔出一批男女奴隸扣下送往陳倉老營,準備打造一支派往外域的特種部隊。


    東出武關,一路向北,無敵駐馬西望,目光停留在西北方向蔥鬱的群山之巔。


    群山之後,有兩塊肥沃的土地正等待著無敵率領大秦鐵騎前去征服,這兩塊土地一塊叫做“巴”,一塊叫做“蜀”。


    鏘啷一聲,無敵拔出腰下的赤王劍,向身後的兩萬戎狄精騎喝道:“有我無敵,舍我其誰!”


    “有我無敵,舍我其誰!”兩萬鐵騎齊聲狂喝應和!


    喝聲如雷,山搖地動,無敵一時心血來潮,童心大起,跟著唿道:“搶錢、搶糧、搶女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霸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嬴無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嬴無敵並收藏霸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