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看著匣中陳珪兄弟父子的首級,聽林雨解說完交戰的經過,尤其是聽到陳珪臨終前的感慨,忍不住“噗嗤”一聲笑了出來。


    滿門忠烈?這玩笑開得有點大。你如果說自己是烈士,勉強還能接受,忠卻一點也不靠邊。


    林雨有點心虛,求助地看了劉成一眼。劉成靜靜地站在一旁,一言不發。孫策看到了林雨的眼神,擺擺手。“該殺的就得殺,不過滅人滿門的事要謹慎,影響不好。”


    林雨鬆了一口氣,躬身答應。“喏。”


    “劉國相,你說呢?”


    劉成點了點頭。“將軍所言甚是,陳珪兄弟父子自然是該死的,但陳氏族人以及部曲、奴婢罪不至死,這麽殺有幹天和,也容易讓人非議,有公報私仇的嫌疑。”


    “聽到沒有?”孫策看看林雨。林雨是林風的弟弟,原本與是個遊俠兒,武藝不錯,作戰也勇猛,原本隨林風駐守吳郡,今年剛剛被推薦出仕,孫策安排他來下邳做郡尉,是希望他能發揮所長,沒想到這小子立功心切,殺心太重,居然將陳家滅了門。


    “聽到了,聽到了。”林雨連聲答應,不敢迴嘴。


    “功過相抵,賞賜沒有了,還要罰。”孫策坐了迴去,拍拍案幾扶手。“以後每個月到郡學聽兩次課,爭取一年時間內把孟子讀完。有什麽不懂的,向劉國相多請教。做郡尉不是在軍中做都尉,要控製住自己的殺心,即使是迫不得己,非殺不可,也是殺一儆百,不能濫殺,明白嗎?”


    “明白,明白。”林雨笑嘻嘻地連聲答應,退在一旁。


    孫策命人為劉成、林雨設座,商量善後事宜。林雨這件事是一個很危險的信號。雖然他加強了軍中將士的文化學習,大多數人都識文斷字,讀寫公文命令無礙,但畢竟是軍隊,文化修養總體偏低,就算是講武堂也以講授兵法為主,每天想的就是怎麽殺死對手。做郡尉不是一迴事,雖然也難免會遇到窮兇極惡的對手,但大多數時候還是普通百姓,就算有錯也罪不至死,如果都像林雨這麽搞,難免會有無辜者。


    警察和軍人畢竟不是一個概念,這個時代的人不清楚,他卻非常清楚,既然已經看到了這種不良苗頭,當然要予以解決。這退役老兵迴家做亭長的確是一個加強控製的好辦法,但思維和做事方式要加以調整,否則不利於內部團結。


    劉成對孫策的觀念非常讚同,本來有些意見,現在也消了大半。他向孫策匯報下邳國的情況。經過陶應的努力,豫州世家已經基本清剿完畢,現在的主要任務是恢複民生。青徐是黃巾大亂的重災區,徐州沒有青州嚴重,但損失也不小,再加上笮融之亂、劉和入主時發生的幾次戰事,下邳的人口損失比較大,大概隻剩下以前的六成。劉成希望孫策下令遷到江南的徐州百姓迴家,彌補人口不足的問題。


    孫策沒有立刻答應劉成。徐州固然重要,但江東更重要,讓人口迴流必然會影響江東的發展,這和他向南的戰略有衝突。劉成站在下邳相的角度看問題,高度不夠,情有可原,他要從整體戰略考慮,不能隨意更改,尤其是徐州刺史還沒有敲定人選的情況下。


    和劉成、林雨談了半天,招待他們吃了一頓便飯。劉成和林雨告辭以後,孫策和當值的諸葛亮、楊儀閑聊,問他們應該如何處理徐州的事。徐州的人口本來就不多,現在損失又這麽大,如果不管不問,跨海擊遼東的戰略實現會有困難。


    諸葛亮是琅琊人,對徐州比較熟悉。他提出一個建議,從地理上來說,青州、兗州、徐州應該整合考慮。這三州以泰山為中心,就像是泰山延伸出去的三個角,泰山既將三州分隔開來,又起到溝通串聯的作用。考慮徐州的問題應該以泰山為中心,統籌三州進行考慮。在兗州尚由曹昂控製的情況下,青州、徐州更不能分開。青州是前線,耕地有限,人口損失比徐州還要嚴重,糧食供給的負擔大部分要依靠徐州。如果徐州不能迅速恢複,勢必會影響向北進攻的戰略。


    孫策表示同意。“人口不足,徐州如何才能盡快恢複?”


    諸葛亮說道:“徐州的耕地本來就算不多,出了名的地小人眾,最盛時五十七萬餘戶,二百七十餘萬口,就算損失六成,尚有二十餘萬戶,一百餘萬口,足以耕種徐州的土地。有所不足,也可以通過增加耕牛,使用新式農具來解決。隻要這些人能安居樂業,糧食產量的減小不會太嚴重。徐州沿海,大部分耕地集中在泗水以西,泗水以東的灘塗地並不適合耕種,倒是適合養豬,可以將大部分的人口集中到泗水以西,耕種產量高的良田。在泗水以東建一些養豬場,派一些人看守就行,豬食性雜,吃野草就行,肉可以補充糧食不足,皮可以製革,民用、軍用都可以。”


    諸葛亮侃侃而談,隨口報出一串串的數字。孫策看在眼裏,喜在心裏。這就是舉一反三的天才,隻要引對了路,前途不可限量。可惜他太年輕了,過了年才十六,如果是二十六,現在就能將徐州交給他負責,肯定比陶氏兄弟出色。


    他們正說著,郭嘉快步走了進來,滿臉喜色。“將軍,張長史有消息來,他已經和趙溫談妥,朝廷詔書已下,趙溫在南陽等長公主的車駕,屆時一起前來傳詔。”


    孫策聽了,也很高興。“朝廷答應我們的條件了?”


    “基本上都答應了,隻有一點區別,改封將軍為吳侯,以吳郡為食邑,卻沒有給將軍王爵,說是要等將軍平定幽冀,立下不立之功再封王。”


    郭嘉說著,將張紘的書信遞了過來。孫策看了,啞然失笑。朝廷真是死要麵子活受罪,到了這一步還死死拽住最後一塊遮羞布不放,不肯封王,也許天子還沒有最後認輸,還指望著拿到那些軍械、糧食後能平定涼州,然後率涼州精銳出關,橫掃關東。


    要平定涼州,三億哪夠,三十億還差不多。


    孫策曲指一彈書信。“有了詔書,進攻幽州就名正言順了。奉孝,你來得正好,我們剛剛在商量徐州的事,孔明建議在徐州屯田,你一起聽聽,出出主意,看看有沒有合適的人選做徐州刺史。”


    郭嘉不假思索,脫口而出。“將軍,現在不宜調整徐州刺史人選,還是由陶商擔任比較合適。”


    “我擔心他能力不足。”


    “能力不足,可以安排得力助手。陶應已經轉任九江太守,再把陶商調離,會有人疑心將軍涼薄,對收拾人心不利,就連丹陽人都可能有意見。等上兩三年,再將陶商轉任他職,順理成章。”


    孫策想想,覺得郭嘉所言也有道理。徐州現在需要安定,需要休養生息,不宜動作太大,尤其是發生了陳氏滅門事件之後。陶商才能一般,也沒什麽野心,這種人最適合做傀儡了。在這段時間內,他大部分時間都會留在徐州,諒陶商也沒膽量搞事。


    “誰做他的助手比較合適?”


    “呂岱。”


    孫策笑了。這是一個比較合適的人選。呂岱在他身邊一年多,做事穩重,既有大局觀又細心,是個能獨當一麵的人才,況且他是廣陵人,由他來協助陶商,最能安撫徐州人心。


    “行,就他了。”


    孫策隨即讓楊儀出去找呂岱。郭嘉又對諸葛亮說道:“孔明,你兄長外出遊曆,可曾迴來?”


    “快了,年前有書來,說是等天氣暖和些,道路好走了,他就準備迴徐州。”


    “他都去了哪些地方?”


    “先去了遼東,後來又一路向西,去了漁陽、廣陽一帶。”


    “現在在哪兒?”


    “上次書信裏說在代郡,現在在哪兒也說不準,可能會進入冀州。”


    郭嘉點了點頭,沒有再問。過了一會兒,呂岱跟著楊儀走了進來。他還不知道孫策找他有什麽事,拱手施禮。孫策開門見山,問他如何治理徐州比較適合。呂岱想了一會兒,提了幾點意見,和諸葛亮的說法大致接近,隻是他的著眼點是安撫徐州人心。


    “讓你去刺史府協助陶商,怎麽樣?”


    呂岱也沒多想,點頭答應。郭嘉見狀,提醒道:“呂定公,將軍讓你去刺史府可不是做將軍的耳目,而是做將軍的爪牙,你知道這裏麵的輕重嗎?”


    呂岱愕然,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轉頭看著孫策,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他的確如郭嘉所說,隻是以為去監視陶商,做孫策的耳目,沒想到孫策會讓他實際負責什麽事務。刺史府是負責全州事務的——至少名義上如此——他出仕不久,隻在劉和主政的時候做過一段時間郡吏,還沒有負責具體政務,現在突然要將一州事務交給他,他有些忐忑。


    “將軍,我……怕是難荷重任。”


    孫策擺擺手,示意呂岱不要緊張。呂岱的確沒有太多的實踐經驗,但他這一年參加了無數次會議,有些會議記錄還是經他之手整理的,已經積累了足夠的理論,隻是缺少一個實際操作的機會罷了。以他的性格,這不是什麽難事,若非如此,郭嘉也不會推薦他。能將他的幕府各項事務安排得妥妥貼貼,還能管不好一州?筆蒾樓


    “定公,我對你有信心,你也要對自己有信心。”


    呂岱熱血上湧,躬身領命。“喏。”


    轟轟轟——!!


    接連幾團像素火焰爆發,將幾隻“神秘”的身形徹底淹沒,在火光中分解為漫天的像素,消散無蹤。


    林七夜用精神力將這一幕盡收眼底,對於衛冬的戒備放鬆了些許,他的精神力掃過前方,確認了幾隻從牆體中破出的“神秘”的位置後,迅速的選擇最優的突破路徑,繞開了它們的圍剿。


    “你真的不知道別的什麽線索了?”林七夜皺眉看向衛冬,“這些東西的數量太多了,如果再找不到出口,我們遲早會被耗死在這裏。”


    “這我真不知道……”衛冬苦笑著說道,“我隻知道這神社就是一處供奉妖魔的地方,那些石像都是日本本土的‘神秘’,不過我一開始以為這些隻是單純的石像而已,真的沒想到它們居然還能複蘇。”


    日本本土的“神秘”?


    林七夜若有所思。


    衛冬在進行日本“人圈”毀滅計劃之前,專門有研究過這方麵的內容,所以能認出這些是日本本土“神秘”,而林七夜在集訓營可沒有學的這麽細致,自然也就不會注意到這些細節。


    但當他聽到這句話的時候,腦中靈光一閃,像是想到了什麽。


    “你知道絡新婦嗎?”林七夜問道。


    “知道啊,也是日本妖魔傳說中的一種。”


    林七夜的雙眸頓時亮了起來。


    “你想到了什麽?”雨宮晴輝疑惑問道。


    “那句預言,‘絡新婦的石像底端,藏著離開死境的鑰匙’。”林七夜認真的說道,“這個地方沒有出口,後方還有大量的本土‘神秘’追殺,完全可以算的上是‘死境’,而這裏又有諸多石像複蘇……


    ‘絡新婦’,‘石像’,‘死境’三個要素都齊了,如果那句預言是指向這個情況的話,離開這裏的方法或許就藏在絡新婦的石像底端。”


    “前提是這個預言的結果是正確的。”雨宮晴輝提醒道。


    “我們沒有別的選擇。”


    雨宮晴輝陷入了沉默,片刻之後,他點了點頭,“那就賭一把。”


    “把絡新婦的樣貌特征告訴我,我試著找一下它。”林七夜一邊飛奔,一邊閉上了雙眼。


    在雨宮晴輝和衛冬的描述下,林七夜很快就找到了絡新婦石像的位置,那是一個半身蜘蛛,半身妖嬈女人的存在,此刻正要從牆壁中破出,身上到處都是密集的蛛網,一雙血紅色的眼眸正瞪大了在環顧著四周。


    隻是,她的位置與林七夜等人的逃離方向正好相反,也就是說林七夜想去到那裏,就必須迴頭殺穿那十幾隻正在窮追不舍的日本妖魔。


    當然,林七夜也可以直接【夜色閃爍】過去,但雨宮晴輝和衛冬不行。


    “在反方向。”林七夜深吸一口氣,“我們必須要闖過去。”


    雨宮晴輝將手放在了刀柄上,眸中閃過鄭重之色,雖然他無法使用禍津刀,但自身的刀術功底還在,不至於毫無戰鬥之力。


    而衛冬則從包中又掏出了一枚彈夾,塞進了手槍之中,同時左手握著一枚像素風的手雷,用牙咬下了保險,將銀環吐出,說道:


    “你開路,我們掩護你。”


    林七夜點了點頭,“好。”


    話音落下,三人同時停下腳步,迴頭麵對那十數隻咆哮衝來的日本妖魔,雙腳猛踏地麵,身形如箭般衝刺而出!


    林七夜將右手的直刀甩出,斬向為首的那隻妖魔,同時伸手在空中一招,一座龐大的召喚法陣再度張開。


    一抹白光閃過之後,一隻滿身繃帶的幼小身影落到了林七夜的肩膀上,抱住了他的脖子,微微歪頭。


    “木木,幹活了。”


    “嘿咻——!!”


    哢嚓嚓!!


    木木背後的繃帶飛快的鬆開,一枚枚鋥亮的掛載式導彈懸在它的身後,刺目的火光自導彈的尾端噴湧而出,唿嘯著飛向身後廊道中蜂擁而來的十數隻妖魔。


    “臥槽!”


    衛冬看到這一幕,瞪大了眼睛,脫口而出就是一句國粹,然後猛地捂住了自己的耳朵。


    轟——!!!


    三枚掛載式導彈在狹窄的空間內同時爆炸,巨大的衝擊力直接將周圍密密麻麻的房間撕成碎片,洶湧的火焰如浪潮般瞬間淹沒了那十幾隻妖魔的身影。


    與此同時,木木自林七夜的脖子一躍而下,身形急速膨脹成一座巨大的鋼鐵堡壘,橫在了三人之前,將熾熱的火浪隔絕在外。


    雨宮晴輝是親眼看過林七夜動用導彈的,但眼前的這一幕對衛冬來說,屬實有些超出理解範圍了……


    抬手就發射空對地掛載導彈?這生猛程度已經堪比會長了啊!


    待到火焰基本散去,鋼鐵堡壘如氣球般縮小,又變成了一個掛件般的木乃伊背在林七夜的身後,三道身影急速的穿行於火浪之間。


    幾道寒芒自火海中閃爍而出!


    即便木木的火力已經拉滿,但依然有幾隻妖魔自爆炸中存活,這些妖魔的故事傳播越是廣泛,力量便越強,此刻能夠從火光中衝出的妖魔,都不是像林七夜之前輕鬆秒掉的那些雜魚。


    一個手中提著青燈的幻影迎麵撞上林七夜,燈盞間的青光大作,這一刻林七夜周身突然彌漫出無盡的死氣,像是擁有生命般,瘋狂的鑽向林七夜的七竅。


    林七夜眉頭一皺,正欲有所動作,一聲槍鳴便從他的身邊響起。


    一枚像素子彈精準的擊中了幻影手中的青燈,將其直接化作漫天像素分解開來,環繞在林七夜周圍的死氣也隨之消散,林七夜轉頭看了一眼,衛冬正握著手槍,對著林七夜微微一笑。


    鏘——!


    刹那間,一抹刀芒自雨宮晴輝的腰間閃出,在火浪中劃過一道圓弧,斬下了那失去了青燈的幻影頭顱。


    緊接著,又是幾隻妖魔從不同方向的火焰中閃出,咆哮著衝向跑在最前麵的林七夜。


    “比人多……”


    林七夜喃喃自語,他伸出手,在空氣中一按,九道絢麗的魔法陣光輝在他的身前閃爍,一道道穿著深青色護工服的身影自魔法陣中閃出,向著那些妖魔攔截而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策行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莊不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莊不周並收藏策行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