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幾天又是年關了,這一年太原城裏各家的年貨置辦得格外早。,盡在因為連續半個多月斷斷續續一直在下雪,銅錢大小的雪片紛紛揚揚,天地一片蒼茫,屋簷下的冰溜子都不滴水了。聽老輩人說,幾十年來從沒見過這麽冷的冬天,家家戶戶都燒了熱乎乎的火炕,男人們格外想喝上二兩酒,平時野在外頭很少著家的現在也老老實實待在屋裏陪著老婆孩子等著過年了,女人們把手爐緊緊摟在懷裏也驅不散寒氣,過年新衣服的針腳都顯得比平時粗了些,有些地方因為手總是凍得發抖還歪歪扭扭的。
雖說是年下,街上卻沒什麽行人,就算有幾個也都是急匆匆地趕著迴家。平時沿街叫賣的小商販們都沒了蹤影,連小一點的店鋪都索性歇了生意。
城裏最大的藥鋪――仁芝堂這幾天生意倒是出奇的紅火,時不時的有人來抓藥。也難怪,這麽冷的天,不少人都染了風寒。掌櫃王厚堂這幾日一直在等人,上個月他派出人手去采辦藥材,順便到附近各地再收一些人參、靈芝、鹿茸什麽的迴來應急,可誰知連日大雪把官道都封住了,等了幾天都不見迴來。
正思量著,就聽到門外馬蹄得得,王掌櫃心裏一喜:“迴來了!”忙披了件皮襖站在門口向外打量,原來是二兒子王易林從城南分號帶著些小廝迴來。
王易林二十歲上下,平日裏的一張白淨麵孔如今凍得通紅發僵,隻有一雙眼睛還跟往常一樣滴溜亂轉,顯見得是個精明的商人。他在門口拍拍身上的雪花,把頭上的狗皮帽子摘下來撣幹淨雪,活動活動僵硬的身體,忙進來給父親請安。他一邊攙著父親迴了內堂,一邊說道:“這大冷天的,父親還不快迴家暖和暖和,叫夥計們看著就行啦。我前幾天從朋友那裏得來一壇十五年的老白汾酒,今天特地帶來孝敬,給您老驅驅寒氣。”說著便見一個小廝抱著一壇子酒進來。王厚堂雖然見並不是自己等著的人來,卻也高興得連連點頭,吩咐後廚趕緊做幾樣酒菜過來。
不多時幾樣菜肴備齊,王易林一看,淨是些土豆絲、豆腐幹之類的素菜,隻有一碗白菜豆腐裏藏著幾個肉丁,忍不住眉頭一皺道:“爹爹也太克儉了。我家雖不是什麽財主,但也不至於連點肉都不舍得吃的。這樣一餐飯,傳出去了沒的叫人笑話。”
王厚堂也不惱,命人溫了酒,邊飲邊對兒子說:“吃飯又不是讓旁人看的。你媽死的早,這些年要不是我儉省,哪能把你們拉扯大,你和你哥哥將來又用什麽娶媳婦?易木常年在外采辦藥材,上個月我又讓他帶著人到附近幾個州縣收參去了,不知道來不來得及迴家過年。隻有你還能常伴在老爹的身邊,給我解解悶。爹現在什麽都不盼,就盼著你和你哥哥趕緊成了家,給我生幾個孫子,我也就好把這鋪子交給你們兩個,看孫子養老了。”
易林看父親心思不寧,總朝門口張望,也知道父親擔心哥哥,本來想著幾杯酒下肚能讓父親忘了這煩心事,現在既已經提起,他也隻好與父親開導說:“爹爹不必過於擔心,大哥出去采辦也不是一年兩年,別說是下兩場大雪,便是三年前趕上洪水並發瘟疫,不也好好的迴來了。您若是隻顧擔心,傷了自己身子。就是哥哥迴來,也不能高高興興過年。”
王掌櫃聽兒子說得有理,呷了一口酒道:“我也不是平白擔心你哥哥,隻是他帶不迴參來,改天穆家來取參,我也不好交待。”
王易林給父親重新斟滿酒,微微一笑道:“父親這就更是多慮了。那穆修齊雖說是大孝子,為他家老爺子的病著急,也並不是不講道理的人,縱然是他家派人來取參,眼下是天災,也沒有不能延個幾天的道理。”
“話倒也是這麽個理兒,”王厚堂說道:“自打穆老爺子病了以後,咱們兩家沒少了走動。可歎穆老爺子一身的武功,患這怪病竟自調理不得,也就是他自家內功深湛,換了常人恐怕早就撒手了。”
王易林道:“要我說也是靠著咱們家的仙參、靈芝頂著,咱們仁芝堂進的百年以上的老參一半都進了他穆家。總這麽靠老山參續命,再殷實的家業也要掏空了。”
王掌櫃的說著麵露愁容,端起酒盅呷了一口道:“還盼穆家能夠越過這道坎,但願穆老爺子吉人天相啊。”
王易林吃了口菜,翻眼看了一眼父親,低下頭,兩指捏著酒盅,兀自在桌麵上轉動著,嘴角泛起一絲獰笑道:“我看父親也不必太傷神,生死自有天定,我們凡人跟著操心也未必有用,依我看,要是有一天穆老爺子真的歸西了,我們倒是少了個財神爺。”
王厚堂為人忠厚心地又善,藥行界沒有不知道的,他之所以能把家業治得這麽大,除了靠他醫術上的手段,更主要的是靠了一股子俠氣。他聽了兒子這番言語,心下自是不快,微嗔道:“話可不能這麽講,我們幹醫藥行的,圖的是治病救人、救死扶傷。替人醫病,自然盼人痊愈,哪有圖著耗人家財神爺的理兒。”
王易林知道老爺子的性格,說出話來便有些後悔,父親當麵指出,頓覺臉上一紅,忙岔開話題道:“穆老爺子這病還著實稀罕,父親給把了那麽多次脈,依您的道行竟然沒看出些端倪?”
王厚堂沉吟片刻:“早幾年穆家老爺還常請我過去給把脈,這幾年大概看老爺子的病也隻是拖一天過一天了,我便也去的少了。(..tw)”
王易林突然朝四下看看,神秘的說:“聽說穆老爺子是在穆修齊續弦以後不久就得了怪病,不知……”
王厚堂擺擺手打斷他的話頭,不屑的說:“莫聽那些閑人亂嚼舌頭。我們行醫的自然於主顧的事情多知道一些,但若憑此和那些市井小兒一般的妄加議論,便是失了醫德。”
王易林還不死心,仿佛自言自語道:“也不知連父親也不識得的這怪病,究竟是什麽?”
王厚堂一聽這句話,反倒提起了精神:“早年我給穆老爺子把脈時,隻覺得他的脈象是來勢宏宏、去勢空空,為父行醫這許多年,疑難雜症見得多了,還真沒有見過這樣奇怪的脈象,倒覺得有什麽東西在掏他的身子,把個本來健健康康的人弄得……”說著自己也覺得陰森害怕,忙喝了口酒,住了話頭。
父子二人說到的穆府就在城西,家道頗是殷實,從現在當家的穆修齊高祖以來就做古玩生意,有好幾家古玩店。他祖父穆成鼎年輕的時候,習得一身絕世武功。隻因穆家祖上並無修習武術之人,而穆成鼎的武功又進境得突然,所以江湖上對穆家的武功淵源頗有猜測。這些猜測不外乎是穆老太爺得了什麽高人的傳授或是什麽武功秘笈,議論來的本就是無憑無據,自然也不便公然上門討教,所以究竟是怎麽一迴事,一直無人知曉。老爺子穆明正得父親的真傳,武功頗有造詣,生病之前也是當世數一數二的高手。
穆家在當地絕稱得上是名門,卻不是大族,穆修齊的祖父、父親,一直到他本人都是一脈單傳,便是修齊也是老爺子四十歲上才得的。穆修齊和夫人成婚後,很快就生下一個男孩,取名穆雲龍,一家人無比歡喜。沒過兩年穆夫人又懷上了身孕,看著好似穆家的人氣要旺盛起來。這可樂壞了穆家爺倆,要是穆夫人能再給府上添丁,穆家這三代單傳的黴運可就要倒頭了。沒成想事與願違,穆夫人在臨產的日子患上了肺炎,因為害怕傷到孩子,沒敢下重藥。奈何肺病來的最兇,孩子倒是在穆夫人高燒時降生了。但穆夫人由於產後體虛,加上高燒不退,沒到第三天就病逝了。而好不容易生下來的孩子也在降生前染上了肺炎,不到一個月也隨母親去了。眼看喜事變了喪事。
穆修齊自妻子死後就鬱鬱寡歡,整日價獨個兒喝悶酒。雖說他是個孝子,在父親麵前盡量遮掩內心的傷痛,但這又怎麽瞞得過老爺子的眼睛。老爺子為此事也找兒子談了多次。為了避免提及修齊亡故的妻子,便常以家業日盈,須得子嗣旺盛才好料理為由,讓修齊早日給自己續個媳婦。穆修齊雖然嘴上諾諾稱是,但是卻沒有任何行動。
一天,穆明正將兒子叫到身旁,說:“現在雲龍六歲了,身邊也可以離人了,你不妨出去散散心。現在長安和洛陽的古董生意大半已然姓穆了,你這一趟順便把咱家的生意往遠處做做。”說著臉上露出得意之色。穆修齊思忖了片刻,答道:“這樣也好,現在朝廷和西域那邊往來甚密,我看咱們不妨也依此形勢,去淘弄一些中原罕有的貨色迴來。”
其實穆老爺子本是不忍看到兒子這麽低靡下去,想讓他出門換換心情,說不定哪些人物風景能讓他重新變得開朗起來,倒不是非有意把生意做的那麽遠。想不到兒子這一去卻是收獲頗豐,帶迴來不少中原少有的古代西域物件,一套二十四件奇秀琥珀,和田玉雕成的汗血寶馬,對拳大的夜明珠,更有據說是大月氏國女王用過的金柄彎刀和烏孫國王昆莫的漢人妻子劉細君用過的象牙鑲寶石梳子,其他叫不上名目的物件就更不用說了。但最令穆明正感到寬慰的是,打從西域迴來,兒子的心情明顯變得舒暢了許多,臉上也常常帶著喜色。
隨穆修齊同去西域的還有穆府的老管家武三,武三從穆明正年輕時候就在穆家當小廝,是穆明正頭一號的心腹人,連穆修齊也得尊稱他作“武三叔”。一日,穆明正與武三閑談,說起西域見聞與當時情景。不知怎地,就說到穆修齊續弦的事,武三突然想起一件事道:“有件事倒應該和老爺講講,隻是迴來一忙,也就忘了這茬。不知少東家是否和老爺提過。”
穆明正點點頭示意武三繼續說,武三道:“我和少東家在平涼結識了一位姓夏的公子,家裏是當地的財主,也喜歡收集古董字畫,因此常常和少東家一起談論吃酒。記得他說起自己有個妹妹,與少東家年貌相當的,說要是兩家能夠結為親家,定不愁生意不能越做越大了。當時他們隻當成是說笑,老爺若有這個心思,倒不妨和少東家商量商量。”
穆明正聽了這話正中下懷,立刻差人把穆修齊叫來,問他是否確有此事。穆修齊囁嚅道:“這個夏峻倒是確有其人,他也確是當地富甲一方的財主,隻是他那個妹妹,到底品貌怎樣……”
武三笑著插話道:“看那夏公子一表人才,他的妹妹想來也不會差。”
穆修齊正色道:“我娶妻子,美貌倒在其次,首要的一點是人品要佳,萬一是個不賢良的,沒的辱沒了我們穆家的門楣。”穆明正想想兒子說的很有道理,便也不再說什麽了。
俗話說無巧不成書。第二日晌午,店裏沒有客人,武三正在櫃台後麵算賬,突然一人撫掌大笑著走進店來,邊走還邊說道:“我便知道,到了城裏打聽最大的古董字號,定能找到。武三叔,好久不見,可還記得小生?”
武三展眼一看,麵前這位公子,麵似冠玉,劍眉星目,卻是一身胡人打扮,可不正是當日在平涼識得的夏峻。武三笑道:“再是老眼昏花,也認不錯公子啊!昨天還和我家老爺談起,說在西域結交了一位風度翩翩的公子爺,可巧今日就重逢了。小六,快去給老爺少爺道喜,說夏公子來了。”
穆明正聽說夏峻來了,便在家裏擺了一桌酒席迎接遠客。像穆家這樣江湖上的生意人,最愛結交朋友。朋友多了,各處都有照應,自然是財源廣進。況且,武三又曾提起過和夏家的親事,他對武三說的話向來信得過,其中便多了這麽層心思。夏峻久仰了穆老爺子的威名,正有意來拜望,受此邀請正是求之不得。於是便帶了備好的禮品登門拜望。
穆明正見夏峻英武挺拔,又知書達理,不免起了愛才之心,對他的妹妹放了十二個心,於是便試探著提起當日曾說過的結親之事。夏峻笑道:“小生這次來此,是拜望舅舅來的,順便也拜會幾個朋友。小妹也一同過來,目下就住在城南的舅舅家裏。伯父若是有意我們自是求之不得,不如找了媒婆先去看看。家父早已過世,小妹那邊自是全由我做主。”
穆明正瞥一眼修齊並無反感之意,哈哈一笑道:“以夏公子的人才,令妹自當也不遜色。還請勞什子的媒婆作甚?我看這事就這麽定了,修齊你說呢?”
穆修齊正若有所思,被父親一問才如夢初醒般答道:“既父親說定了,兒子自然惟命是從。”穆明正看兒子眼圈好像都有些紅了,知他又在想念亡故的妻子,更是覺得這門親事早定下來為宜,心中想好此事,幾人繼續吃酒不提。
雖說是年下,街上卻沒什麽行人,就算有幾個也都是急匆匆地趕著迴家。平時沿街叫賣的小商販們都沒了蹤影,連小一點的店鋪都索性歇了生意。
城裏最大的藥鋪――仁芝堂這幾天生意倒是出奇的紅火,時不時的有人來抓藥。也難怪,這麽冷的天,不少人都染了風寒。掌櫃王厚堂這幾日一直在等人,上個月他派出人手去采辦藥材,順便到附近各地再收一些人參、靈芝、鹿茸什麽的迴來應急,可誰知連日大雪把官道都封住了,等了幾天都不見迴來。
正思量著,就聽到門外馬蹄得得,王掌櫃心裏一喜:“迴來了!”忙披了件皮襖站在門口向外打量,原來是二兒子王易林從城南分號帶著些小廝迴來。
王易林二十歲上下,平日裏的一張白淨麵孔如今凍得通紅發僵,隻有一雙眼睛還跟往常一樣滴溜亂轉,顯見得是個精明的商人。他在門口拍拍身上的雪花,把頭上的狗皮帽子摘下來撣幹淨雪,活動活動僵硬的身體,忙進來給父親請安。他一邊攙著父親迴了內堂,一邊說道:“這大冷天的,父親還不快迴家暖和暖和,叫夥計們看著就行啦。我前幾天從朋友那裏得來一壇十五年的老白汾酒,今天特地帶來孝敬,給您老驅驅寒氣。”說著便見一個小廝抱著一壇子酒進來。王厚堂雖然見並不是自己等著的人來,卻也高興得連連點頭,吩咐後廚趕緊做幾樣酒菜過來。
不多時幾樣菜肴備齊,王易林一看,淨是些土豆絲、豆腐幹之類的素菜,隻有一碗白菜豆腐裏藏著幾個肉丁,忍不住眉頭一皺道:“爹爹也太克儉了。我家雖不是什麽財主,但也不至於連點肉都不舍得吃的。這樣一餐飯,傳出去了沒的叫人笑話。”
王厚堂也不惱,命人溫了酒,邊飲邊對兒子說:“吃飯又不是讓旁人看的。你媽死的早,這些年要不是我儉省,哪能把你們拉扯大,你和你哥哥將來又用什麽娶媳婦?易木常年在外采辦藥材,上個月我又讓他帶著人到附近幾個州縣收參去了,不知道來不來得及迴家過年。隻有你還能常伴在老爹的身邊,給我解解悶。爹現在什麽都不盼,就盼著你和你哥哥趕緊成了家,給我生幾個孫子,我也就好把這鋪子交給你們兩個,看孫子養老了。”
易林看父親心思不寧,總朝門口張望,也知道父親擔心哥哥,本來想著幾杯酒下肚能讓父親忘了這煩心事,現在既已經提起,他也隻好與父親開導說:“爹爹不必過於擔心,大哥出去采辦也不是一年兩年,別說是下兩場大雪,便是三年前趕上洪水並發瘟疫,不也好好的迴來了。您若是隻顧擔心,傷了自己身子。就是哥哥迴來,也不能高高興興過年。”
王掌櫃聽兒子說得有理,呷了一口酒道:“我也不是平白擔心你哥哥,隻是他帶不迴參來,改天穆家來取參,我也不好交待。”
王易林給父親重新斟滿酒,微微一笑道:“父親這就更是多慮了。那穆修齊雖說是大孝子,為他家老爺子的病著急,也並不是不講道理的人,縱然是他家派人來取參,眼下是天災,也沒有不能延個幾天的道理。”
“話倒也是這麽個理兒,”王厚堂說道:“自打穆老爺子病了以後,咱們兩家沒少了走動。可歎穆老爺子一身的武功,患這怪病竟自調理不得,也就是他自家內功深湛,換了常人恐怕早就撒手了。”
王易林道:“要我說也是靠著咱們家的仙參、靈芝頂著,咱們仁芝堂進的百年以上的老參一半都進了他穆家。總這麽靠老山參續命,再殷實的家業也要掏空了。”
王掌櫃的說著麵露愁容,端起酒盅呷了一口道:“還盼穆家能夠越過這道坎,但願穆老爺子吉人天相啊。”
王易林吃了口菜,翻眼看了一眼父親,低下頭,兩指捏著酒盅,兀自在桌麵上轉動著,嘴角泛起一絲獰笑道:“我看父親也不必太傷神,生死自有天定,我們凡人跟著操心也未必有用,依我看,要是有一天穆老爺子真的歸西了,我們倒是少了個財神爺。”
王厚堂為人忠厚心地又善,藥行界沒有不知道的,他之所以能把家業治得這麽大,除了靠他醫術上的手段,更主要的是靠了一股子俠氣。他聽了兒子這番言語,心下自是不快,微嗔道:“話可不能這麽講,我們幹醫藥行的,圖的是治病救人、救死扶傷。替人醫病,自然盼人痊愈,哪有圖著耗人家財神爺的理兒。”
王易林知道老爺子的性格,說出話來便有些後悔,父親當麵指出,頓覺臉上一紅,忙岔開話題道:“穆老爺子這病還著實稀罕,父親給把了那麽多次脈,依您的道行竟然沒看出些端倪?”
王厚堂沉吟片刻:“早幾年穆家老爺還常請我過去給把脈,這幾年大概看老爺子的病也隻是拖一天過一天了,我便也去的少了。(..tw)”
王易林突然朝四下看看,神秘的說:“聽說穆老爺子是在穆修齊續弦以後不久就得了怪病,不知……”
王厚堂擺擺手打斷他的話頭,不屑的說:“莫聽那些閑人亂嚼舌頭。我們行醫的自然於主顧的事情多知道一些,但若憑此和那些市井小兒一般的妄加議論,便是失了醫德。”
王易林還不死心,仿佛自言自語道:“也不知連父親也不識得的這怪病,究竟是什麽?”
王厚堂一聽這句話,反倒提起了精神:“早年我給穆老爺子把脈時,隻覺得他的脈象是來勢宏宏、去勢空空,為父行醫這許多年,疑難雜症見得多了,還真沒有見過這樣奇怪的脈象,倒覺得有什麽東西在掏他的身子,把個本來健健康康的人弄得……”說著自己也覺得陰森害怕,忙喝了口酒,住了話頭。
父子二人說到的穆府就在城西,家道頗是殷實,從現在當家的穆修齊高祖以來就做古玩生意,有好幾家古玩店。他祖父穆成鼎年輕的時候,習得一身絕世武功。隻因穆家祖上並無修習武術之人,而穆成鼎的武功又進境得突然,所以江湖上對穆家的武功淵源頗有猜測。這些猜測不外乎是穆老太爺得了什麽高人的傳授或是什麽武功秘笈,議論來的本就是無憑無據,自然也不便公然上門討教,所以究竟是怎麽一迴事,一直無人知曉。老爺子穆明正得父親的真傳,武功頗有造詣,生病之前也是當世數一數二的高手。
穆家在當地絕稱得上是名門,卻不是大族,穆修齊的祖父、父親,一直到他本人都是一脈單傳,便是修齊也是老爺子四十歲上才得的。穆修齊和夫人成婚後,很快就生下一個男孩,取名穆雲龍,一家人無比歡喜。沒過兩年穆夫人又懷上了身孕,看著好似穆家的人氣要旺盛起來。這可樂壞了穆家爺倆,要是穆夫人能再給府上添丁,穆家這三代單傳的黴運可就要倒頭了。沒成想事與願違,穆夫人在臨產的日子患上了肺炎,因為害怕傷到孩子,沒敢下重藥。奈何肺病來的最兇,孩子倒是在穆夫人高燒時降生了。但穆夫人由於產後體虛,加上高燒不退,沒到第三天就病逝了。而好不容易生下來的孩子也在降生前染上了肺炎,不到一個月也隨母親去了。眼看喜事變了喪事。
穆修齊自妻子死後就鬱鬱寡歡,整日價獨個兒喝悶酒。雖說他是個孝子,在父親麵前盡量遮掩內心的傷痛,但這又怎麽瞞得過老爺子的眼睛。老爺子為此事也找兒子談了多次。為了避免提及修齊亡故的妻子,便常以家業日盈,須得子嗣旺盛才好料理為由,讓修齊早日給自己續個媳婦。穆修齊雖然嘴上諾諾稱是,但是卻沒有任何行動。
一天,穆明正將兒子叫到身旁,說:“現在雲龍六歲了,身邊也可以離人了,你不妨出去散散心。現在長安和洛陽的古董生意大半已然姓穆了,你這一趟順便把咱家的生意往遠處做做。”說著臉上露出得意之色。穆修齊思忖了片刻,答道:“這樣也好,現在朝廷和西域那邊往來甚密,我看咱們不妨也依此形勢,去淘弄一些中原罕有的貨色迴來。”
其實穆老爺子本是不忍看到兒子這麽低靡下去,想讓他出門換換心情,說不定哪些人物風景能讓他重新變得開朗起來,倒不是非有意把生意做的那麽遠。想不到兒子這一去卻是收獲頗豐,帶迴來不少中原少有的古代西域物件,一套二十四件奇秀琥珀,和田玉雕成的汗血寶馬,對拳大的夜明珠,更有據說是大月氏國女王用過的金柄彎刀和烏孫國王昆莫的漢人妻子劉細君用過的象牙鑲寶石梳子,其他叫不上名目的物件就更不用說了。但最令穆明正感到寬慰的是,打從西域迴來,兒子的心情明顯變得舒暢了許多,臉上也常常帶著喜色。
隨穆修齊同去西域的還有穆府的老管家武三,武三從穆明正年輕時候就在穆家當小廝,是穆明正頭一號的心腹人,連穆修齊也得尊稱他作“武三叔”。一日,穆明正與武三閑談,說起西域見聞與當時情景。不知怎地,就說到穆修齊續弦的事,武三突然想起一件事道:“有件事倒應該和老爺講講,隻是迴來一忙,也就忘了這茬。不知少東家是否和老爺提過。”
穆明正點點頭示意武三繼續說,武三道:“我和少東家在平涼結識了一位姓夏的公子,家裏是當地的財主,也喜歡收集古董字畫,因此常常和少東家一起談論吃酒。記得他說起自己有個妹妹,與少東家年貌相當的,說要是兩家能夠結為親家,定不愁生意不能越做越大了。當時他們隻當成是說笑,老爺若有這個心思,倒不妨和少東家商量商量。”
穆明正聽了這話正中下懷,立刻差人把穆修齊叫來,問他是否確有此事。穆修齊囁嚅道:“這個夏峻倒是確有其人,他也確是當地富甲一方的財主,隻是他那個妹妹,到底品貌怎樣……”
武三笑著插話道:“看那夏公子一表人才,他的妹妹想來也不會差。”
穆修齊正色道:“我娶妻子,美貌倒在其次,首要的一點是人品要佳,萬一是個不賢良的,沒的辱沒了我們穆家的門楣。”穆明正想想兒子說的很有道理,便也不再說什麽了。
俗話說無巧不成書。第二日晌午,店裏沒有客人,武三正在櫃台後麵算賬,突然一人撫掌大笑著走進店來,邊走還邊說道:“我便知道,到了城裏打聽最大的古董字號,定能找到。武三叔,好久不見,可還記得小生?”
武三展眼一看,麵前這位公子,麵似冠玉,劍眉星目,卻是一身胡人打扮,可不正是當日在平涼識得的夏峻。武三笑道:“再是老眼昏花,也認不錯公子啊!昨天還和我家老爺談起,說在西域結交了一位風度翩翩的公子爺,可巧今日就重逢了。小六,快去給老爺少爺道喜,說夏公子來了。”
穆明正聽說夏峻來了,便在家裏擺了一桌酒席迎接遠客。像穆家這樣江湖上的生意人,最愛結交朋友。朋友多了,各處都有照應,自然是財源廣進。況且,武三又曾提起過和夏家的親事,他對武三說的話向來信得過,其中便多了這麽層心思。夏峻久仰了穆老爺子的威名,正有意來拜望,受此邀請正是求之不得。於是便帶了備好的禮品登門拜望。
穆明正見夏峻英武挺拔,又知書達理,不免起了愛才之心,對他的妹妹放了十二個心,於是便試探著提起當日曾說過的結親之事。夏峻笑道:“小生這次來此,是拜望舅舅來的,順便也拜會幾個朋友。小妹也一同過來,目下就住在城南的舅舅家裏。伯父若是有意我們自是求之不得,不如找了媒婆先去看看。家父早已過世,小妹那邊自是全由我做主。”
穆明正瞥一眼修齊並無反感之意,哈哈一笑道:“以夏公子的人才,令妹自當也不遜色。還請勞什子的媒婆作甚?我看這事就這麽定了,修齊你說呢?”
穆修齊正若有所思,被父親一問才如夢初醒般答道:“既父親說定了,兒子自然惟命是從。”穆明正看兒子眼圈好像都有些紅了,知他又在想念亡故的妻子,更是覺得這門親事早定下來為宜,心中想好此事,幾人繼續吃酒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