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慶公主的死,可以說,是個偶然,卻也是個必然。


    她的生母張嬪,是肅宗潛邸裏的宮人,出身並不好。雖然服侍了尚是三皇子的肅宗,可是恩寵卻隻尋常。再加上娘家無權無勢,張嬪在肅宗身邊,一向隻是個默默無聞的女子。直到肅宗登基,才封了她一個嬪位,算是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安慰。


    此後,肅宗的後宮百花爭鳴,哪有張嬪什麽事。好在張嬪也是個老實本分的,守著個女兒,無論別的宮嬪如何欺負,都不還手,隻求息事寧人,平安度日。


    <a id="wzsy" href="https://www.ranwena.net">ranwena.net</a>


    可是跟著張嬪長大的寶慶公主,卻不是這麽一個性格。她是天家的公主,本就尊貴至極,可是她在宮裏的日子,卻自小受夠了磋磨。


    所以寶慶公主年紀稍長,就很懂得為自己爭奪寵愛。鄧太後和鄧皇後眼裏,隻有嫡出的公主和太子,對他們這些庶出公主和皇子,並不上心。而淑妃和德妃等人,也各自為政,寶慶公主就算想討好這些人,也無從著手。


    這樣的後宮,寶慶公主看不到希望,無論哪一個宮妃,都能隨隨便便輕易打壓了張嬪和她。所以,寶慶公主在出降之前,一直恪守本分,並不出挑。


    隻是,宮裏各自為政這一點,年輕的寶慶公主,一眼就看了個明白。所以挑駙馬的時候,她就動了心眼。與其選一個高門大戶的嫡次子,不如選一門可以自己握在手裏的權勢。這樣,才有了施家次子尚公主的事情。


    而那個不受施家夫人喜歡的長子施曠,就是寶慶公主給自己選擇的合作夥伴。施曠為人親和,在軍中頗有些人馬,再加上施家長子的名義,這京衛裏麵,奉他為主的,並不在少數。施擇雖然還在其位,可是寶慶公主卻明白,這人的壽命,還真是個薄弱的東西。


    若是想讓人長命百歲,那得看天時地利人和,可是若要人短命,她知道的法子,就有不少。寶慶公主進了施家,拉攏了世子施曠,兩人有了首尾,就等著伺機要了施擇性命的時候,自己卻先丟了性命。


    寶慶公主雖然是肅宗的大女兒,可是生母不顯,自己又不受父皇寵愛,想吃下施家和京衛這麽一大塊勢力,自然有人會側目。鄧太後手裏,早就握著寶慶公主跟施曠的醜事,寶慶公主的野心,她自然也看在眼裏。


    這次鄧太後被困慈寧宮,就趁機發作了此事。本以為,借著公主的醜聞,她這個嫡親的祖母可以出來肅清宮闈。誰知道,肅宗也借此發作,把這肅清宮闈的權力,交到了燕國公主和徐婉如的手裏。


    一來二去,徐婉如這個郡主,反而成了最大受益人。鄧太後在宮裏和青眉衛的人馬,被肅宗揪出去大半。而京衛的事情,也迴到了肅宗的手裏。


    隻是這次,肅宗倒是沒把京衛再交給任何世家權貴。而今肅宗也已經登基七八年了,早就坐穩了皇位,用不著權貴鼎力支持。所以,他提拔了五軍營的提督趙源管了京衛。


    隻是肅宗這會兒,也開始沿用前朝大梁的做法了。京衛的統領分內外兩人,外的那個,自然就是五軍營提上來的趙源,而內的那個,就是肅宗身邊的太監。


    肅宗自小跟劉芳和宋寶一處長大,對這兩個人的性格脾氣都甚了解。雖然劉芳為人倨傲了些,可是對肅宗的忠心,卻是可昭日月的。肅宗對他的忠心沒有疑問,劉芳身上的這點毛病,他自然就當看不見了。


    這些年來,跟鄧太後對上陣,這個劉芳次次都衝在前麵,吃了不少明虧暗虧的。肅宗也覺得,是時候給劉芳一些補償了,所以這京衛的內官一職,他就給了劉芳。


    趙源知道,肅宗讓自己在這個位置上,是讓他好好帶兵,保護京城安全,至於其他的事情,趙源能看卻不能說。所以,劉芳雖然有些難相處,趙源也避開他的鋒芒,做好分內的事情。兩人一內一外,倒是相輔相成,處的頗為融洽。


    劉芳也知道,肅宗讓自己出宮是幹嘛來的。京衛何其重要,自然要牢牢掌在肅宗的手裏,他一個內官,不過是個皇上的耳目。


    更何況,劉芳和宋寶,都是肅宗自小一塊兒長大的伴當。眼下宋寶做了司禮監的秉筆太監,雖然上頭有個掌印的魏明壓著,可日後二十四衙門第一人的位置,宋寶絕對坐的上去的。這樣一來,劉芳這個和宋寶一起長大的內侍,在宮裏就沒了合適的位置。再好的位置,也是宋寶之下。還不如,幹脆外放到京衛,做個手握實權的內官。


    劉芳也知道,這是肅宗的提拔,得了差事,自然處處以肅宗的想法為先了。劉芳這人雖然有些脾氣,可這揣摩帝心的水平,也確實不差。


    來了京衛,劉芳就跟趙源提了五軍營的丁循。丁循是忠順侯的大舅子,趙源一聽就知道,肅宗想給燕國公主一些臉麵。所以順帶著,把丁循父子和忠順府的小世子,都從五軍營給挪到了京衛裏頭。


    這樣一來,雖然施曠成了廢子,徐婉如一開始的如意算盤,倒是實現了大半。有趙源和劉芳把著京衛,一時半會兒之間,別人也碰不了京衛這塊肥肉。徐簡的年紀尚小,即使要在京衛裏紮根,也需要一些時日。看眼下的布局,徐婉如還算是滿意。


    丁循自然也知道,他們隻要在京衛一天,丁家就是如意郡主的人,若非如此,肅宗第一個就饒不了他們丁家。


    丁家本是宣府小小的武官人家,得了肅宗青眼,才一步步爬到了宣府守備的位置上麵。雖然丁家在宣府已經算的上一方人物了,可是要繼續發展,談何容易。


    丁循進京城,又娶了溫家的女兒,才跟五城兵馬司扯上了一些關係。之後丁嵐嫁給徐錚做了繼室,丁家才算跟京城的勳貴人家有了來往。隻是立足之後,又該如何發展,丁循也是一籌莫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如意枝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翠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翠錦並收藏如意枝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