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唐知非的口才不佳,被徐婉如一繞就糊塗了,“你怎麽可以這麽說呢,哪裏就效率低下了。”
想起自己每年特意挑了最艱苦的日子鍛煉,唐知非心裏就十分不滿。隻是,徐婉如說的話雖然混賬,卻很難反駁。
“用冷和熱來鍛煉自己的意誌,還不如燒鍋水,自己跳進去熬著,”徐婉如打趣道,“莫非,大師兄也試過?”
“你!”唐知非頓時口拙,心想,自己跟潘知遠的時候,一直吃虧。沒想到,現在換了個小師妹,仍舊如此。看來,不是潘知遠的口才有多厲害,而是自己實在沒多少口才啊。
“大師伯,大師伯,”外麵突然跑進來幾個三四十歲的道士,一路喊著“師傅,師傅出事了。”
“知遠,知遠他怎麽了?”唐知非一邊問,一邊看了一眼屋裏的徐婉如。心想,都是她惹的禍,這會兒還這麽安穩地窩在床上。
“師傅請辭了,說是不做國師,不做朝天宮的掌教了。”一個道士喘著氣,事情倒是說的十分有條理。
“這混賬東西,”唐知非問,“那他要幹嘛,是要羽化成仙了,還是要去蓬萊仙島啊。”
<a id="wzsy" href="http://m.xiashuba.com">下書吧</a>
徐婉如摟著被子,聽著外麵唐知非說話的語氣,心想,這句話,倒是聽起來有些像二師兄的口氣了。看來,耳濡目染也是有些用的。
“不,不是的,”另一個道士接著說,“師傅說了,他的道行不夠,要迴山裏,跟著神仙祖師爺多修煉幾年,以後的事,以後再說。”
“這混賬真糊塗,”唐知非低聲咒罵了一句,心想,潘知遠哪裏是覺得自己道行不夠,分明是知道盯著徐婉如不放了,還打算跟著一起迴山裏,隨時作伴呢。不過,這事有師傅在,潘知遠是不可能得逞的。
所以,唐知非開始不著急了,不過是潘知遠鬧了孩子脾氣,隨他就是了。反正師傅一定會有道理,可以說服潘知遠的。
“大師伯,這下可如何是好呢?”幾個道士十分著急,若是潘知遠這會兒撂攤子不幹了,朝天宮的位置,該如何是好呢。
僧道兩家,為了爭奪國教的位置,素來爭論不休。本朝太祖起事的時候,因為得過孫道隱的幫忙,所以對道教青眼有加。
現在天下到了肅宗手裏,已經是大楚朝的第三代皇帝了。道教能不能保持天下第一教的地位,完全取決於皇帝如何看待他們。
若是潘知遠突然撂攤子不幹了,肅宗若是發怒,覺得這個國師沒把自己這個皇帝放在眼裏,那可如何是好?
這樣一來,別說朝天宮了,就是全天下的道家,都有可能遭遇。都說天子一怒,伏屍百萬,肅宗登基已經一年半了,現在,正是他這個新皇帝開始立威的時候。
若是潘知遠正好撞到刀口上,那對朝天宮的道士來說,自然不是什麽好事。
而且,素日潘知遠隻管著法事,並不在俗事上用心。他的這幾個大弟子,管著朝天宮的香火收項,裏麵不知道多少油水,誰在這個位置上,都不願意輕易下來。
這會兒,師父潘知遠突然撂攤子不幹,他們這些徒子徒孫,還靠什麽謀生呢。自然,誰聽了潘知遠請辭的消息,都會十分不願意。沒一會兒,潘知遠不當國師的事,就在朝天宮傳開了。
新年正旦,京城下了一場大雪,道士們起身之後,掃雪的掃雪,做早課的做早課,本來十分有序。可這個消息一傳開,眾人都茫然不知所措,朝天宮裏,一下子就亂開了。
本該燒水的,卻跑去圍觀了。本該掃雪的,卻跑去撞鍾了。從高處看下去,整個朝天宮裏毫無秩序,就看見眾人跑來跑去,亂糟糟的,就像抄家前的富貴人家。
唐知非帶了徐婉如,就在高玄殿上看著,整個朝天宮裏,不是無頭蒼蠅一般的大小道士,就是積雪滿地的庭院。
徐婉如心裏,也有些奇怪,為什麽好端端的,二師兄潘知遠就要請辭了。是以前早就想好的打算呢,還是臨時起意。看大師兄的表現,更像是突然有了請辭的念頭,還讓唐知非措手不及。
至於朝天宮的徒子徒孫,徐婉如覺得,潘知遠也沒怎麽把他們放在心上。否則,多少都會安排好這些人的出路。一朝天子一朝臣,萬一來了個看不慣潘知遠的掌教,自然會想方設法除了他的徒子徒孫。
朝天宮裏正亂糟糟呢,天下道士的祖師爺孫道隱卻不知道從哪裏迴來了。
他還沒進門,唐知非就著急了,“師傅,二師弟說不幹了,要請辭跟您迴海山。”
說著,唐知非忍不住,偷偷瞄了一眼徐婉如,心想,若不是徐婉如昨夜喊了阿繡,潘知遠不見得會做這麽偏激的決定。
自從知道徐婉如是馮綺雯的前世今生,潘知遠的心情,就忽上忽下。孫道隱也知道,這個紅塵裏的糾葛,隻有潘知遠自己,才能解開。
以前潘知遠是沒有機會,馮綺雯出嫁的時候,他完全無能為力。馮綺雯自盡的時候,他又因為包天隨的事情,無法相救。
可這次,潘知遠有足夠的能力,也有足夠的時間,去挽迴當年他後悔至今的悲劇。隻是,究竟能否相救,就看潘知遠自己了。
所以,昨夜徐婉如一叫潘知遠的原名,潘知遠的心情,就再也無法抑製了。沒有徐婉如的京城,潘知遠一刻都不願意繼續呆下去。
所以,早上做好法事,潘知遠就跟肅宗說了,自己法術有限,想跟師傅迴山修煉一段日子。
潘知遠本是太宗一朝的掌教,肅宗也有自己的想法,所以,潘知遠一提,肅宗猶豫了一會兒,也就答應了。
潘知遠得了肅宗的應允,就出京去了。京城內外有幾處事務尚未完結,潘知遠雖然為人隨意,卻不願意耽誤別人。到底是另外請人,還是別做安排,潘知遠也需要一一通知。
所以,潘知遠心滿意足地出去了結事務,他請辭的消息,也跟著傳遍了京城。(未完待續)
想起自己每年特意挑了最艱苦的日子鍛煉,唐知非心裏就十分不滿。隻是,徐婉如說的話雖然混賬,卻很難反駁。
“用冷和熱來鍛煉自己的意誌,還不如燒鍋水,自己跳進去熬著,”徐婉如打趣道,“莫非,大師兄也試過?”
“你!”唐知非頓時口拙,心想,自己跟潘知遠的時候,一直吃虧。沒想到,現在換了個小師妹,仍舊如此。看來,不是潘知遠的口才有多厲害,而是自己實在沒多少口才啊。
“大師伯,大師伯,”外麵突然跑進來幾個三四十歲的道士,一路喊著“師傅,師傅出事了。”
“知遠,知遠他怎麽了?”唐知非一邊問,一邊看了一眼屋裏的徐婉如。心想,都是她惹的禍,這會兒還這麽安穩地窩在床上。
“師傅請辭了,說是不做國師,不做朝天宮的掌教了。”一個道士喘著氣,事情倒是說的十分有條理。
“這混賬東西,”唐知非問,“那他要幹嘛,是要羽化成仙了,還是要去蓬萊仙島啊。”
<a id="wzsy" href="http://m.xiashuba.com">下書吧</a>
徐婉如摟著被子,聽著外麵唐知非說話的語氣,心想,這句話,倒是聽起來有些像二師兄的口氣了。看來,耳濡目染也是有些用的。
“不,不是的,”另一個道士接著說,“師傅說了,他的道行不夠,要迴山裏,跟著神仙祖師爺多修煉幾年,以後的事,以後再說。”
“這混賬真糊塗,”唐知非低聲咒罵了一句,心想,潘知遠哪裏是覺得自己道行不夠,分明是知道盯著徐婉如不放了,還打算跟著一起迴山裏,隨時作伴呢。不過,這事有師傅在,潘知遠是不可能得逞的。
所以,唐知非開始不著急了,不過是潘知遠鬧了孩子脾氣,隨他就是了。反正師傅一定會有道理,可以說服潘知遠的。
“大師伯,這下可如何是好呢?”幾個道士十分著急,若是潘知遠這會兒撂攤子不幹了,朝天宮的位置,該如何是好呢。
僧道兩家,為了爭奪國教的位置,素來爭論不休。本朝太祖起事的時候,因為得過孫道隱的幫忙,所以對道教青眼有加。
現在天下到了肅宗手裏,已經是大楚朝的第三代皇帝了。道教能不能保持天下第一教的地位,完全取決於皇帝如何看待他們。
若是潘知遠突然撂攤子不幹了,肅宗若是發怒,覺得這個國師沒把自己這個皇帝放在眼裏,那可如何是好?
這樣一來,別說朝天宮了,就是全天下的道家,都有可能遭遇。都說天子一怒,伏屍百萬,肅宗登基已經一年半了,現在,正是他這個新皇帝開始立威的時候。
若是潘知遠正好撞到刀口上,那對朝天宮的道士來說,自然不是什麽好事。
而且,素日潘知遠隻管著法事,並不在俗事上用心。他的這幾個大弟子,管著朝天宮的香火收項,裏麵不知道多少油水,誰在這個位置上,都不願意輕易下來。
這會兒,師父潘知遠突然撂攤子不幹,他們這些徒子徒孫,還靠什麽謀生呢。自然,誰聽了潘知遠請辭的消息,都會十分不願意。沒一會兒,潘知遠不當國師的事,就在朝天宮傳開了。
新年正旦,京城下了一場大雪,道士們起身之後,掃雪的掃雪,做早課的做早課,本來十分有序。可這個消息一傳開,眾人都茫然不知所措,朝天宮裏,一下子就亂開了。
本該燒水的,卻跑去圍觀了。本該掃雪的,卻跑去撞鍾了。從高處看下去,整個朝天宮裏毫無秩序,就看見眾人跑來跑去,亂糟糟的,就像抄家前的富貴人家。
唐知非帶了徐婉如,就在高玄殿上看著,整個朝天宮裏,不是無頭蒼蠅一般的大小道士,就是積雪滿地的庭院。
徐婉如心裏,也有些奇怪,為什麽好端端的,二師兄潘知遠就要請辭了。是以前早就想好的打算呢,還是臨時起意。看大師兄的表現,更像是突然有了請辭的念頭,還讓唐知非措手不及。
至於朝天宮的徒子徒孫,徐婉如覺得,潘知遠也沒怎麽把他們放在心上。否則,多少都會安排好這些人的出路。一朝天子一朝臣,萬一來了個看不慣潘知遠的掌教,自然會想方設法除了他的徒子徒孫。
朝天宮裏正亂糟糟呢,天下道士的祖師爺孫道隱卻不知道從哪裏迴來了。
他還沒進門,唐知非就著急了,“師傅,二師弟說不幹了,要請辭跟您迴海山。”
說著,唐知非忍不住,偷偷瞄了一眼徐婉如,心想,若不是徐婉如昨夜喊了阿繡,潘知遠不見得會做這麽偏激的決定。
自從知道徐婉如是馮綺雯的前世今生,潘知遠的心情,就忽上忽下。孫道隱也知道,這個紅塵裏的糾葛,隻有潘知遠自己,才能解開。
以前潘知遠是沒有機會,馮綺雯出嫁的時候,他完全無能為力。馮綺雯自盡的時候,他又因為包天隨的事情,無法相救。
可這次,潘知遠有足夠的能力,也有足夠的時間,去挽迴當年他後悔至今的悲劇。隻是,究竟能否相救,就看潘知遠自己了。
所以,昨夜徐婉如一叫潘知遠的原名,潘知遠的心情,就再也無法抑製了。沒有徐婉如的京城,潘知遠一刻都不願意繼續呆下去。
所以,早上做好法事,潘知遠就跟肅宗說了,自己法術有限,想跟師傅迴山修煉一段日子。
潘知遠本是太宗一朝的掌教,肅宗也有自己的想法,所以,潘知遠一提,肅宗猶豫了一會兒,也就答應了。
潘知遠得了肅宗的應允,就出京去了。京城內外有幾處事務尚未完結,潘知遠雖然為人隨意,卻不願意耽誤別人。到底是另外請人,還是別做安排,潘知遠也需要一一通知。
所以,潘知遠心滿意足地出去了結事務,他請辭的消息,也跟著傳遍了京城。(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