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當助興,這話說得很好聽,不給寧北半點拒絕的餘地。


    更何況當著天下人的麵前,以雙方的對立立場來說,關海如此開口就等於是發出了挑戰,而這樣的挑戰,寧北是沒辦法避開的。


    所謂三軍演武,乃是當初兵聖仿造天衍圖而出用來練兵和磨礪軍中將領所用。


    進入其中,兩方人馬會各自領導一個國家,雙方攻伐,直到一方被覆滅為止,在這裏麵最能夠考驗的就是知人善用,調兵遣將,還有民用後勤等等。


    可以說,就和真正執掌一個小國家沒什麽分別。


    一旦經曆過其中磨礪的,走出去都能夠成為不錯的將領。


    真正會打仗並且能打好仗的人絕不單單隻是強於用兵,為將者需通天文,識地理,知奇門,曉陰陽,看陣圖,明兵勢,掌民生,會內政。


    唯有如此,才能夠在任何絕境之下,都有著反敗為勝的機會。


    “三軍演武,想不到你對領兵打仗,也有幾分心得。”寧北看著關海說道。


    關海笑了笑,天衍圖依舊托在掌心之上:“不敢說心得,隻是看過幾部兵書,略懂一二罷了,怎麽,小侯爺沒興趣?”


    寧北道:“權當助興而已,試試也無妨。”


    關海嘴角掀起一抹嘲弄,又迅速的隱沒下去,旋即說道:“兩個人太沒意思,三軍演武可是以一國之力為舞台,不如我們各自再挑選三人作為搭檔,如何?”


    他不怕寧北勝過他,他隻怕寧北不答應。


    因為寧北不可能勝得過他,這三軍演武的天衍圖他已經進去嚐試過十幾次,對於兩個國家之間的狀況和兵力分布都了解的極為透徹,可以說天然就占據了絕對的優勢。


    隻要寧北同意,那麽對於關海這個詳細了解寧北一國中兵力分布的先知者來說,就等於是天然處於不敗之地。


    當然了,三軍演武按照規矩每一次進入之後場景兵力地勢什麽都會發生改變,可作為掌控著的關海能夠決定變或是不變。


    所以隻要寧北同


    (本章未完,請翻頁)


    意參與,就等於是上了他的當。


    寧瑤與寧北雙方之間的爭鬥目前來說基本上是難分伯仲,朝堂內外的眼睛都在一刻不離的盯著。


    而這次的三軍演武可不單單隻是助興那麽簡單,說到底考驗的是雙方的帶兵和內政的能力,如果在這上麵將寧北勝了,那朝堂上的風評將會在極短的時間內變換。


    一個未來可能會繼承皇位的人,卻敗給了關海,甚至都還沒有與寧瑤比試交手。


    這樣的人哪裏會有資格坐上那個位置?


    可以說,隻要寧北今日失敗,聲望就會徹底的跌落穀底,這可和小輩之間的爭鬥完全不同。


    這就是關海的算計。


    他料定寧北在今天這樣的日子裏一定不會怯戰,而結果也很顯然,寧北的確是上鉤了。


    每一方額外挑選三個人,也就是說總共是八個人,四人對四人。


    四個人就要調動全國之力,哪怕是這個國家並不大,可也是很不容易,十分考驗彼此默契和能力的。


    “好。”寧北點了點頭,平靜的麵色像是根本看不出這是關海的陰謀一樣。


    關海臉上的笑意更濃了些,然後迴頭對著身後的幾人使了一個眼色。


    然後就有三人齊齊走了上來。


    寧北等人轉頭看去,三人當中有兩個都是熟悉的身影,齊帷語,李兆乾。


    剩下的一個則是比較陌生,還是第一次見麵。


    秦牧和關虛雲等長輩都是沒有開口,靜靜地看著這一幕,既然是助興,那麽就讓小輩之間自己去處理,而且不得不再說一次關海這個時機挑選的極為完美,今日這個場合之上,這場交鋒是注定躲避不開,隻能硬著頭皮上的。


    “廊城齊帷語,應天府李兆乾,至於這位,中山軍譚慶。”


    中山軍譚慶?


    聽到這個名字,不少人都是眉頭微皺,顯然都是聽說過,就連洛留這個一心隻讀聖賢書的人也是有所耳聞。


    譚慶,


    (本章未完,請翻頁)


    中山軍年輕一代最傑出之人,如今是第三境的修為,極受寧遠侯關虛白的重視,未來注定是接替關虛白執掌中山軍的人,而且還是寧瑤一脈培養出來的心腹,他之前還有著進入應天府或是三大派的資格,但是卻都被譚慶拒絕了。


    可以說,無論是能力還是天賦,他都無可挑剔。


    最關鍵的是,寧北在神龍榜上看到過這個名字,中山軍譚慶,神龍榜第十八位,緊靠排名第十七位的佛子年殊,比排在第二十一位,二十二位,二十三位的關海,齊帷語,徐凡還要更高。


    除此之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當初這個譚慶曾經進入過姚濟世建立的武院進修過一年,在那一年裏,他的成績,排在第二位。


    而蘇幕遮,則是第三。


    譚慶的年歲並不算大,如今是二十三歲,第三境巔峰,在這個年紀修為達到第三境巔峰並不值得讓人感到震撼或是忌憚,因為在場的無論是寧北還是蘇幕遮亦或者哪怕是關海等人,在二十三歲的時候都可以達到這個境界,甚至更高也不是不可能。


    真正讓人感到忌憚的是譚慶這個年輕將領在軍事上的能力。


    先前所說的為將之道,除了內政不知如何之外,其餘的,譚慶都絕對是出類拔萃的那個,而且他當初還贏過蘇幕遮。


    在心理和氣勢上,就已經占據了上風。


    這個人選,完全彌補了關海一方的缺點,這也是關海說是要四個人對決的原因,光是自己能夠立於不敗之地還不夠,他還需要譚慶的存在來查缺補漏。


    想要贏得一場戰爭光是有穩占上風是不夠的,還要有在落入下風絕境之時翻盤反敗為勝的能力,而顯然,譚慶就是這樣的人。


    “我的人已經選好了,不知小侯爺選的人,都是誰呢?”


    關海笑吟吟的看著寧北,輕聲問道。


    那張臉上帶著一副勝券在握的表情,而譚慶的目光則是一直放在蘇幕遮的身上。


    麵對這個曾經對手的注視,蘇幕遮麵無表情,目光卻是稍稍避開。


    (本章完)


    7017k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永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兩才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兩才氣並收藏永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