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縣,武陵郡裏不起眼的一個小縣城,地處最南,僅次於最邊緣的譙山縣,因為其第一任縣令與貫穿整個武陵郡的淮河河神私交甚好,所以淮海縣一名由此得來。


    足以貫穿整個武陵郡的江河之巨大程度可想而知,甚至就連洞庭澤與其比較起來,在覆蓋程度上也是差了不少,不過洞庭的水深不見底,兩片區域倒也沒辦法具體比較。


    能夠成為類似於洞庭和淮河這樣級別的河神,所需要的修為境界最起碼也要是大修行者才行,唯有承聖境界才能夠護得住這一方水域。


    當初淮河河神之位懸而難定,就是淮海縣第一任縣令出麵,才請動如今這位河神接下旨意,從淮海縣建立至今,粗略一算也有著數千年的歲月了。


    滄海桑田之間,那位縣令如今早已經轉入輪迴,唯獨還剩下這位河神還秉持著當初的承諾,至今守護著武陵一郡。


    而且有著當初的情誼在,淮海縣雖然位置一般,城也不算大,但卻是武陵郡中最風調雨順的地方,不知道收獲了多少外城之人羨慕嫉妒的眼光。


    可就在最近,這些眼光中多了一些幸災樂禍。


    因為民安康樂的淮海縣出了一些問題,這半年內一直在不停地死人,不多不少,每隔三天就會死掉一個,偶爾還伴有孩童的失蹤,之所以說是失蹤就是因為沒有見到屍體,但城內的每個人都知道,失蹤的孩童,再也不會迴來了。


    剛開始的時候還沒有引起恐慌,畢竟在這樣的世界裏,生死有時候並不是那麽重要的事情,家族爭鬥,江湖仇怨,神朝對於這些事情都有個度去把握,並不會過度關注。


    可時間長了,淮海縣的人發現這並非是什麽爭鬥,殺的人也都是毫無規律可循,就像是完全隨機,每個人都擔心自己會成為下一個人。


    就這樣開始變得人心惶惶起來。


    淮海縣縣令肯定不能坐視這樣的狀況發生,和江湖恩怨不同,這樣肆無忌憚的殺人是對於神朝律法的嚴重挑釁。


    可半年過去,不說一無


    所獲,可卻無論如何也沒辦法尋找到幕後真兇,而就在這緊要關頭,縣令卻忽然高燒昏迷了過去,即便是偶有蘇醒也是神誌不清,這件事就這麽擱置了下來。


    截至如今,淮海縣內已經死了差不多七十個人,失蹤的孩童加起來也有二十餘位。


    若非是縣尉和縣丞在縣令昏迷的這段時間裏在主持大局,隻怕這淮海縣裏會更亂。


    當寧北等人乘坐飛雲趕到這裏的時候,時間已經過去了近二十日。


    飛雲並不能入城,留在外麵又不安全,因此在沒有迴到馴養之地之前,基本上都會飄蕩在天上,需要的時候再使用獸牌聯係。


    “淮海城。”


    一行人站在城門之前,看著戒備森嚴的城門口微微皺眉,城門前站著兩排甲士,環顧左右還能看見一隊隊軍士在圍繞著城池四周巡邏。


    城牆之上同樣如此,這等巡視不下於戰時的調度。


    類似於青坪鎮那樣的小鎮都有將近兩萬人的人口,淮海縣雖然也是小城,但相比較青坪鎮來說也是大上幾十倍,城內人口加起來差不多有著百餘萬。


    和這樣的數量比較起來,死去的七十人就像是滄海一粟,毫不起眼。


    之所以會引起重視,歸根結底還是因為縣尉張大全。


    在應天府給他們關於淮海縣的情報上顯示,除了外來人員之外,淮海縣內在籍人口每意外死亡一個人,縣尉張大全都會親自過問並且銷戶或者調查。


    正是因為有著這樣的習慣,所以才會敏銳的發現這半年以來受害人之間的規律和聯係。


    之所以說淮海縣而不說淮海城,則是算上了周邊的一些村鎮,這些人口再加上淮海城的人口數量可以達到差不多三百餘萬。


    “張大全及時發現,引起應天府的重視這是好事,隻是不該將消息放出去,現在人盡皆知,搞得人心惶惶,對案情的進展起不到任何幫助。”幾人向著城內走去,秦長魚透過城門口看著淮海城內一片空曠的長街。


    按理來說城門口這樣的地方來往人員應該是極多的,可現在整條長街一眼望去竟然就連一個行人都沒有,更別提攤販之類的。


    就連兩側的店鋪也隻是將門微開著縫隙。


    看到這一幕,幾人的麵色都是跟著凝重了起來,對於淮海縣的人口數量來說,七十餘人隻是很小的比例,但卻引起了如此大的惶恐,看來那幕後之人,一定並不簡單。


    幾人的到來很早就引起了城門口軍士的注意,此刻看到他們打算進城也是立刻迎了上來。


    “幾位留步,淮海城近日來情況特殊,但凡出入城池之人,都需要例行檢查,還請配合。”


    為首的一個甲士抬手將幾人攔住,目光在他們的身上掃過,同時開口說道。


    聲音不冷不熱,態度不好不壞,完全公事公辦的模樣。


    寧北從懷中拿出淮海縣令寄給京城的書信和憑證,說道:“我們是應天府的弟子,前些日子收到了縣令的求援,特此前來協助破案。”


    看著那個憑證,再聽到寧北口中的話,那名甲士的目光立刻就變了,雙手接過書信和憑證,派人去府衙通知縣丞。


    自己則是留下準備迴答幾人的問題。


    “末將乃是這淮海縣的巡檢,元龍,拜見幾位公子。”


    這位軍士對著幾人拱了拱手,那張一開始滿是凝重的臉上此刻也終於是輕輕地鬆了一口氣。


    其實在看到那枚憑證信物之後他就已經相信了寧北等人的來曆,隻是還要按照規矩辦事,需要去府衙知會一聲才行。


    “元巡檢不必客氣,我們來這裏也隻是協助,具體事宜還要仰仗諸位才行。”


    <a id="wzsy" href="http://www.xiashuba.com">xiashuba.com</a>


    寧北迴禮,同時微笑說道。


    強龍不壓地頭蛇,沒必要仗著來自京城的身份就擺出一副臭臉,那樣淮海縣的官員雖說不敢不從,可做起事來難免懈怠。


    擺出一副笑臉,大家你好我好一起好,做事也方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永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兩才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兩才氣並收藏永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