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是苦悶的,哲人是孤獨的。苦悶因孤獨而生發,孤獨借苦悶而增益。古之君子視“煩”、“寂”為非苦境,而乃常境也(劉熙載)。其實普通人也如此。但哲人的孤獨不是不容人,而乃反省自己的存在時的孤寂深沉。我認為哲學的孤獨完全不是詩人的多愁善感、悲天憫人。但詩人的孤獨的確可以啟人哲思。
人是群體的生物,卻無往而不在孤獨之中。大雁失群,在長空中哀鳴,令多情善感的人兒潸然淚下。“汽笛一聲長鳴,從此天涯孤旅”,訴說的是離愁別緒。“獨立寒秋”,是說誌當存高遠。古今騷人墨客都是孤獨者。“哀吾生之無樂兮,幽獨處乎山中;吾不能變心而從俗兮,固將愁苦而終窮”。“人生隻有一個朋友,而且隻有少數天才人物才有——這就是孤獨。”
“萬裏悲歌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中國文人多歎命途不濟,其實包含著希冀被明主發現錄用。中國的隱士往往不是真心向往孤獨。他們在官場失勢後便隱退,以求一逞。因此,孤獨可能有兩種:消極的孤獨乃失意失位失官失戀失寵時企求交往,以克服孤獨。積極的孤獨是意識到並且踐行的孤獨,乃達觀人生,不求祿位,人格獨立,高標己見,不肯趨同。同消極被動的無所作為的孤獨不同,積極的有創造力的主動的孤獨可以振奮人心。我們應當在第二種意義上實現孤獨。
在哲學上, 孤獨並非消極地無所依傍,而是指人的徹底自由——沒有什麽決定論。這加大了個人肩上的責任。薩特對此有專門論述。上帝、價值觀和客觀環境都不能為你的選擇辯護。你自己得為你自己的行為負責。“一切都是可能的”, 這加大了人的孤獨。但你肩上的責任也大了。人是完全自由的, 你隨時隨地都要自己選擇。“你是自由的——你自己選擇吧!”這是薩特對如何實現孤獨的忠告。唯一能幫助你的是你自己。這使你學會孤獨。
獨居不是孤獨, 但獨居是孤獨的條件之一。孤獨不應產生在深山老林,而應產生在市井繁華之地。有人為了體驗孤獨, 便走到大街上,這很好。他力求在芸芸眾生中標新立異。孤獨別有韻致,別有魅力。
孤獨與孤獨感不一樣。孤獨是人的實然狀況, 孤獨感是人的應然狀態———人意識到自己應該孤獨,並為此而欣慰。沒有孤獨感的孤獨是缺乏鑒賞力的“鑒賞”。當然,孤獨與孤獨感不可分,從孤獨到孤獨感是從自發到自覺,從自在到自為。在商海中, 許多人掩蓋了自己的孤獨狀況, 缺乏孤獨感。這是我們時代的病態, 是做人的異化。
孤獨並非要求人們自閉,不是拒絕社交, 而是指保持獨立人格, 不從俗隨流。在某種意義可以說:我孤獨, 故我在。在芸芸眾生中,在人雲亦雲中,你其實喪失了自己的存在。因此可以說,“我存在,故我孤獨”。人把他自己籌劃為孤獨。
人從根本上就是孤獨。人之所以孤獨,就在於他是人。孤獨是人存在的根本方式。孤獨的原因在於人事的一次性,不可重複性。當然, 在男歡女娛之中,孤獨感消失了。但這僅僅是暫時而已。瞬間之後, 更大的孤獨又襲人了。我們在聽詩歌朗誦和欣賞音樂時仍是孤獨的。孤獨——人類存在的唯一方式。孤獨——人類越前行,便越如此。這興許就是孤獨的原因。然而正因為孤獨,人類才偉大,才有如此的高科技。載人航天飛船上天, 發現在宇宙中,蔚藍色的地球故鄉在荒冷中漂泊著。人是多麽的孤獨。但孤獨不是人謀求的,人隻能自覺承受一份孤獨。同樣,人之所以是人, 乃在於他孤獨。當然, 在茫無涯涘的宇宙中, 生靈皆孤獨。英諺說:“當你笑的時候,大家和你一起笑,當你哭的時候,你一個人哭。”歡樂屬於大眾,痛苦屬於個人。歡樂是表麵,痛苦是實質。歡樂短暫,痛苦長久。你孤獨的時候多,群聚的時候少。即使你處在萬人簇擁之中,你其實仍孤獨。
哲學的孤獨乃是指存在論上的人的不可雷同性。人是他自己思想的主人,有其獨立的存在,不可替代、不可重複。孤獨與獨立女神是人類所向往的。孤獨指的是自我控製、自我約束。與孤獨對立的是依附性和聽天由命。孤獨也指人在倫理意義上的獨抒己見,不隨人俯仰。孤獨是一個人在他的自由意誌驅動下所做的一切。孤獨與自由聯係在一起。因此,孤獨屬於喜好思想自由的人。他在寧靜達觀中進入自由境界。哲學形而上學的孤獨指的是反省、超越和自主自身的意識。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直麵孤獨,冷然寂靜。孤獨的來臨和失去一樣,使人不察。隱匿者與緘默者是意誌薄弱者,而孤獨者卻不是遁世與消沉。你不能為自己找遁詞。卑鄙是卑鄙者的見證,孤獨是孤獨者的豐碑。孤獨者不是憤世嫉俗者,但他卻絕不趨炎附勢。不少哲人以孤獨者自居,這多麽缺乏集體精神!可是,唯有在這個孤獨和深思默想的時刻,這才是真正的自我。
我所說的孤獨並不僅是一種無可名狀的非理性的精神狀態。它當然得自存在論意義上的人的孤獨寂然。這裏存在論的孤獨與情感上的孤獨乃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大自然和人類都不能解除我們的孤獨。雲霓爛熳,樹葉颯颯,林濤怒吼,小溪呢喃,但不能紓緩我們心頭的孤單與淒涼。於是我們又迴到人間。哲學家揭示出“宗教是我們在孤獨伴隨下所做的一切。”芸芸眾生,繁華鬧市, 紅塵滾滾,財富茂盛,你不會體會到孤獨的況味。可那是人生嗎?作家們和哲學家們常在萬籟俱寂的夜晚才開始文思泉湧, 因為“密涅發的貓頭鷹在黃昏時起飛”。因為隻有在這時, 心底才無拘無束, 思潮才可以盡情洶湧奔流。這時你擺脫了一天繁忙的工作和應酬, 赤裸裸地麵對你自己。這時你麵對的是一個真實的你。你的心扉向自己暢開。牛頓獨自躺在樹下,思考了蘋果落地與萬有引力。愛迪生蝸居鬥室,發明了電燈。伽俐略做實驗時,必不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
孤獨不是謀略狡詐,不是反社會,不是不合人性,不是韜光養晦,不是胸有城府,不是以守為攻待價而沽——好象隱匿山林是為了“明主”封賞。孤獨不是看破紅塵,消極退隱。孤獨是剛烈自守、汙泥不染。孤獨不是孤家寡人,不是與世隔絕。孤獨是守正不阿,不徇私情。中國失怙的人自稱為“孤哀子”,失勢的官僚自稱為“孤臣孽子”。但真正的個體意識意義上的孤獨者並不期待仰仗祖上餘蔭。孤獨也不是孤膽英雄,不是草菅人命——孤獨者沉思人生的價值。被萬眾歡唿、鮮花簇擁的一批批模特精英而今安在?在夾道歡唿聲中,出以真心的人並不多。眾多“人數”有時虛幻。
孤獨不等於沉默和消沉,而是指有著強烈的活躍的內心活動,有著真正的思想火花。盧梭在遲暮的餘輝中展開思維的羽翼,這羽翼在靜謐的湖麵上劃出陣陣漣漪。他從野花雜草的根莖中吮吸蜜漿玉露,這是在巴黎上流社會難以得到的。他感謝那些排擠他的人為他提供的天涯孤旅。這位“自然之子”和“真理之子”在孤獨中走完了人生的旅程。他留下了《一個孤獨散步者的遐想》。哲學家可以說是集孤獨、散步和遐想於一身的人。不僅孤獨,而且散步(在曆史中散步),更富於遐想。他若不遐想,不靜思,這孤獨便於他無益。他若不散步,這孤獨便形同枯槁。腳不能思維,腿也沒有語言,但孤獨的散步卻可以成為思維的操練。靈魂在散步中與神通,與冥合。盧梭摹狀自己的晚景是:命運多舛,花木凋零,煢煢孑立,形影相吊。盧梭在孤獨中寫了《懺悔錄》。人在孤獨中才能學會懺悔。一個不知懺悔的民族是頂沒有出息的民族。人若不懺悔,就會無所顧忌。人若無所顧忌,便也不能學會懺悔。
宗教信仰這樣一種極隱秘、極私己的事,曾經被變成“為帝王師”。但據《新約》聖經記載:“散了眾人以後,他(耶穌)就獨自上山去禱告,到了晚上,隻有他一人在那裏”(太 14:23)。看來,耶穌基督是非常孤獨的。一部聖經提到孤獨的地方還有好多處。“雅各獨自與神摔交(跤)”(創32:23-30)。“約瑟獨自哭泣”(創 43:30-31)。“以利亞獨自氣餒”(王上19:3-14)。“耶利米獨自靜坐”(耶15:17)。“基督獨自在客西馬尼園忍受苦楚”(太26:36-45)。“保羅獨自在監內”(提後4:16)。看來,孤獨必定與哭泣、氣餒、失意、苦難有關。後來的基督教會同皇帝國王站在一起,可以借王權的庇蔭出巨著開大會,信仰成了護國保種的工具,與個人的心靈無關。在聖經中,上帝對每一個人單獨說話,傾聽他們內心的怨恨。聖經沒有上帝召見百萬大眾的場麵,因為在稠人廣座中,上帝隻能聽到讚頌之辭。人對上帝亦如是:人隻能單獨麵見上帝諦聽或傾訴——諦聽上帝的奧秘。
古往今來,哲學的鴻篇巨製和宗教靈修都是在孤獨憂憤和囚禁中完成的。最著名的例子有波依修斯(480-524),他被囚禁獄中並於524年被處死。他在獄中寫了“哲學的慰藉”。孤獨如屈原的他,憂憤交加,寫了比“天問”還不朽的著作(喬叟把它譯成英文。歐洲不少教堂至今猶鐫刻著這部著作的名句)。哲學猶如一貴婦,目光誘人。這貴婦幾乎沒有特定的年齡——哲學具有永恆魅力。她的風衣上繡著兩個希臘字母,即“實踐哲學”與“理論哲學”
——從實踐到理論是逐階而上。波依修斯感到孤獨可能會給他一些慰藉。在歐洲史上哲學家獨身者居多——他不懂齊家治國平天下。哲學家不結婚比結婚更好。當然獨身並非目的。獨身的旨趣在於靈魂的獨立與思想的奔放。
<a href="http://m.loubiqu.net" id="wzsy">loubiqu.net</a>
朋霍費爾(1906-1945)認為,追隨基督的一小群人是同世界其餘人分離開來的。門徒的數量很少,並且總是少數。耶穌也不寄希望於多數,“找著的人很少”。做門徒的道路是狹窄的。通向永生的是窄門,通向死亡的是寬門。做基督徒不是中科舉,不是趕廟會,不是金榜題名,洞房花燭。耶穌認為,基督徒應當為了他而“成為個人”,拋開一切。“看哪,我們已經撇下一切跟從你了!”所有的人都應當“單獨做門徒”,成為單個的人,並為此受迫害。“單獨做門徒”就不是敲鑼打鼓戴大紅花。亞伯拉罕離開父家後成為單獨的個人,成了孤獨而寂寞的人。基督教的“決裂”,乃是與家庭族群決裂。任何團體,隻要妨礙人們單獨地站在基督麵前,就要受到厭惡。朋霍費爾主張“斷絕同世俗的關係”,以個人身份成為門徒。要做門徒,就必須先成為個人。人害怕孤獨,想躲進大眾中。然而,正是基督的意誌使他(門徒)孤立。他應當單獨仰望神。
真正的哲人注定永遠是孤獨的。孤獨哲學大師、憂鬱的丹麥人克爾愷郭爾(1813-55)認為孤獨是把人引向同上帝交往的途徑。人在孤獨中成長、成熟。嬰兒是在夜深人靜的睡眠中長身體的(又一說:馬無夜草不肥,似乎馬是在夜間的靜謐中長身體的)。據說,上帝也居住在孤獨中。希臘民主是多數人統治,這是以票數多寡決策。在古希臘,多數人有權管理城邦。公民通過抽簽參與國家管理和司法審判。然而克爾愷郭爾卻認為,群眾和多數人是烏合之眾,隻有個體才是真正的決斷者。蘇格拉底被判死刑,說明他是“數目的犧牲品”,“投票的犧牲品”。克氏的話發人深省。“少數服從多數”,然而希特勒當時也代表多數!“文革”中也是多數人壓迫少數人。多數與少數都是整體的一部分。少數人壓迫多數人,與多數人壓迫少數人一樣,都是霸權,都是暴虐的政治。蘇格拉底即使麵對審判,也不看重多數。他留給後人的教訓是:遠離多數,迴歸個人。
上帝讓人彼此疏遠,以便讓人單獨體驗靈魂之旅。上帝造了亞當又造夏娃,以免他孤單,但這並沒有使人的境況好一些——世界隻不過又添了另一個孤獨的人兒。有的人認為,哪裏有群眾,哪裏就有真理。可是克爾愷郭爾卻認為,“哪裏有群眾,哪裏就有慮妄”。中國人相信法不責眾,喜歡躲在大眾中。但也有這樣的情形:“三個和尚沒水喝”。這是不誠、不勤。沒有孤獨,虛妄便會泛濫。個體在私下擁有真理,一旦進入人群,就會顯示出“非真理性”。非真理性是指不誠、做作、虛偽。大概假話始於群體。因而“成為基督徒”比“是基督徒”更為困難。基督徒不再是現成生來的“基督徒”,基督徒本質上不是由語言來宣布,而是由行動來宣布。默默行動的基督徒是少數,而吵吵嚷嚷的基督徒卻是多數。依附於帝國權勢,借官府庇護的基督教會是假教會。耶穌通過行動的宣誓把人召來。相反,語言的宣誓使人感到乏味。
孤獨的意義和重要性在於:孤獨保護了我們,使我們麵對市井喧囂仍能傾聽天籟之聲。沒有孤獨,便沒有欣賞。人隻有保持孤獨,才能真正地做人。甚至“靈魂深處爆發革命”也要在孤獨中進行。孤芳自賞也許能使我們有所作為。我也想,一切偉大的科學發明大概都是在寧靜孤寂中醞釀出來的。甘於寂寞才有新思想。
孤獨並不要求否認人際的交往。恰恰因為孤獨,我們才需要交往。恰恰又因為交往,我們才越孤獨。我們越交往,就越發現自己難以進入他人隱蔽的內心世界。另一方麵,隻有在孤獨自守中,我們才能進入他人的世界。哲學上的孤獨因而就具有積極涵義。它不是頹喪、萎靡,不是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不是良人遠行,獨守空房,“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它是積極的創造力。現代人的孤獨不是淒風苦雨,獨對青燈,懷念遠人的酸楚,也不應當是依依惜別,獨上旅途,握手擁抱時的悲涼。都市人口擁擠,彼此來往卻很少,隻有身體相互磨擦生熱,相互間極冰冷。
在社會組織中,個性被抹煞,然而具有獨立地位的個體戶卻比集體更有創造性。個體不完滿,整體也就有虧缺。一旦成為個體,人就能發揮其潛能。一個人把自己全副精力投入一件事,這會比集體力量的總和還要大。個體全力以赴,乃是獻身,而集體力量的總和隻是量的增加(甚至減少)。這不是一個算術問題。個體包含了精神,群眾則遠離精神,成了利益的共同體。一方麵是精神和個人,另一方麵是利益和人群。兩方麵是截然對立的。一切偉大的創造隻有在遠離市場和榮譽時才能發生。買來的版麵和書號,印製的不是著作,而是文字。新價值的發明者總離市場和榮譽很遠。獎狀和巧取的榮名一錢不值。因此,如何實現孤獨便是一個問題。蘇格拉底告誡“認識你自己”,這喚起了個體倫理意識。這也許是實現孤獨的不二法門。自知之明是進入孤獨的唯一途徑。
個體性連接著責任意識。在群體中,人類喪失責任感。群眾專政鬥“黑幫”和由此而來的武鬥(“武裝鬥爭”的簡稱),使人在群體中失去自己的責任意識,也缺乏懺悔與罪感。人們隨波逐流,把自己委托給群體,就容易導致暴政。人群就是暴政。多數傾向於反對獨立思考。個體意識意味著與多數分離。因此,成為和迴歸個體是孤獨的條件。
哲學意蘊上的孤獨並非僅僅指幽居獨處、落落寡合、舉目無親、形影相吊的孤寂。一個人身處鬧市,觥籌交錯,門庭若市,送往迎來,未必不孤獨。成群結隊,人多勢眾,占山為王,人莫予毒,並不能掩飾孤獨。人從根本上是孤獨的。他獨往獨來,不能結伴而行。而且哲學意義上的孤獨是有其積極涵義的。天才隻有在萬籟俱寂的夜晚,他才能文思如湧,思接千載,視通萬裏。
人若獨立思考,獨辟蹊徑,必然為占優勢的思想所不容。然而獨立的思想總是使人達到真正的孤獨。要孤獨就要不屈服於傳統和權勢。品嚐古今各種哲理,欣賞自我,可以使人體悟到孤獨的三昧。讀書與思考可以使我們進入孤獨狀態,忘乎所以。揣摩古今哲學大師的論著,可以與古今人物的心靈對話。人不會不學而孤獨。不學則群,不學則黨。我們應當學會積極的孤獨,避免消極的孤獨,以賞心悅目、陶然自得的心情達到孤獨。孤獨乃通過挫折與不幸達到的一種精神境遇。永遠的誌得意滿者離孤獨很遠。然而孤獨的到來乃不速之客,令人猝不及防。孤獨猶如醍醐灌頂,使人在“棒喝”中得著智慧。美國人莫爾茲說:“悲哀帶來孤獨”,這有些哀鴻的悲壯。弗洛姆描繪人的慘景是:“天堂永遠地失去了”,大概是指我們的始祖離開了樂園,個人孤苦伶仃地麵對這個世界。這是描繪人生悲慘處境。然而,我認為孤獨意識完全不是悲觀主義哲學。人這個孤獨者追求自我。人被幸運地稱為“這個孤獨者!”人一旦拋棄孤獨,市場的喧鬧便開始迫近,而市場是優伶與惡棍喧囂之處。生活在“陽光”下的高爾基慨歎:最大的羞愧是不能捍衛自己的所愛並為之生存。一個人越肯思維,就越孤獨。一個人越孤獨,便越有思想。我們之所以孤獨,並非因為我們是“超人”,而乃我們是凡人。朋友,如巴斯卡爾說的,跌入荒謬之深淵,躍入孤獨中去!我們因大人物的喧囂而頭腦昏沉,可獨立與自主卻會伴隨我們終生。
人是群體的生物,卻無往而不在孤獨之中。大雁失群,在長空中哀鳴,令多情善感的人兒潸然淚下。“汽笛一聲長鳴,從此天涯孤旅”,訴說的是離愁別緒。“獨立寒秋”,是說誌當存高遠。古今騷人墨客都是孤獨者。“哀吾生之無樂兮,幽獨處乎山中;吾不能變心而從俗兮,固將愁苦而終窮”。“人生隻有一個朋友,而且隻有少數天才人物才有——這就是孤獨。”
“萬裏悲歌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中國文人多歎命途不濟,其實包含著希冀被明主發現錄用。中國的隱士往往不是真心向往孤獨。他們在官場失勢後便隱退,以求一逞。因此,孤獨可能有兩種:消極的孤獨乃失意失位失官失戀失寵時企求交往,以克服孤獨。積極的孤獨是意識到並且踐行的孤獨,乃達觀人生,不求祿位,人格獨立,高標己見,不肯趨同。同消極被動的無所作為的孤獨不同,積極的有創造力的主動的孤獨可以振奮人心。我們應當在第二種意義上實現孤獨。
在哲學上, 孤獨並非消極地無所依傍,而是指人的徹底自由——沒有什麽決定論。這加大了個人肩上的責任。薩特對此有專門論述。上帝、價值觀和客觀環境都不能為你的選擇辯護。你自己得為你自己的行為負責。“一切都是可能的”, 這加大了人的孤獨。但你肩上的責任也大了。人是完全自由的, 你隨時隨地都要自己選擇。“你是自由的——你自己選擇吧!”這是薩特對如何實現孤獨的忠告。唯一能幫助你的是你自己。這使你學會孤獨。
獨居不是孤獨, 但獨居是孤獨的條件之一。孤獨不應產生在深山老林,而應產生在市井繁華之地。有人為了體驗孤獨, 便走到大街上,這很好。他力求在芸芸眾生中標新立異。孤獨別有韻致,別有魅力。
孤獨與孤獨感不一樣。孤獨是人的實然狀況, 孤獨感是人的應然狀態———人意識到自己應該孤獨,並為此而欣慰。沒有孤獨感的孤獨是缺乏鑒賞力的“鑒賞”。當然,孤獨與孤獨感不可分,從孤獨到孤獨感是從自發到自覺,從自在到自為。在商海中, 許多人掩蓋了自己的孤獨狀況, 缺乏孤獨感。這是我們時代的病態, 是做人的異化。
孤獨並非要求人們自閉,不是拒絕社交, 而是指保持獨立人格, 不從俗隨流。在某種意義可以說:我孤獨, 故我在。在芸芸眾生中,在人雲亦雲中,你其實喪失了自己的存在。因此可以說,“我存在,故我孤獨”。人把他自己籌劃為孤獨。
人從根本上就是孤獨。人之所以孤獨,就在於他是人。孤獨是人存在的根本方式。孤獨的原因在於人事的一次性,不可重複性。當然, 在男歡女娛之中,孤獨感消失了。但這僅僅是暫時而已。瞬間之後, 更大的孤獨又襲人了。我們在聽詩歌朗誦和欣賞音樂時仍是孤獨的。孤獨——人類存在的唯一方式。孤獨——人類越前行,便越如此。這興許就是孤獨的原因。然而正因為孤獨,人類才偉大,才有如此的高科技。載人航天飛船上天, 發現在宇宙中,蔚藍色的地球故鄉在荒冷中漂泊著。人是多麽的孤獨。但孤獨不是人謀求的,人隻能自覺承受一份孤獨。同樣,人之所以是人, 乃在於他孤獨。當然, 在茫無涯涘的宇宙中, 生靈皆孤獨。英諺說:“當你笑的時候,大家和你一起笑,當你哭的時候,你一個人哭。”歡樂屬於大眾,痛苦屬於個人。歡樂是表麵,痛苦是實質。歡樂短暫,痛苦長久。你孤獨的時候多,群聚的時候少。即使你處在萬人簇擁之中,你其實仍孤獨。
哲學的孤獨乃是指存在論上的人的不可雷同性。人是他自己思想的主人,有其獨立的存在,不可替代、不可重複。孤獨與獨立女神是人類所向往的。孤獨指的是自我控製、自我約束。與孤獨對立的是依附性和聽天由命。孤獨也指人在倫理意義上的獨抒己見,不隨人俯仰。孤獨是一個人在他的自由意誌驅動下所做的一切。孤獨與自由聯係在一起。因此,孤獨屬於喜好思想自由的人。他在寧靜達觀中進入自由境界。哲學形而上學的孤獨指的是反省、超越和自主自身的意識。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直麵孤獨,冷然寂靜。孤獨的來臨和失去一樣,使人不察。隱匿者與緘默者是意誌薄弱者,而孤獨者卻不是遁世與消沉。你不能為自己找遁詞。卑鄙是卑鄙者的見證,孤獨是孤獨者的豐碑。孤獨者不是憤世嫉俗者,但他卻絕不趨炎附勢。不少哲人以孤獨者自居,這多麽缺乏集體精神!可是,唯有在這個孤獨和深思默想的時刻,這才是真正的自我。
我所說的孤獨並不僅是一種無可名狀的非理性的精神狀態。它當然得自存在論意義上的人的孤獨寂然。這裏存在論的孤獨與情感上的孤獨乃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大自然和人類都不能解除我們的孤獨。雲霓爛熳,樹葉颯颯,林濤怒吼,小溪呢喃,但不能紓緩我們心頭的孤單與淒涼。於是我們又迴到人間。哲學家揭示出“宗教是我們在孤獨伴隨下所做的一切。”芸芸眾生,繁華鬧市, 紅塵滾滾,財富茂盛,你不會體會到孤獨的況味。可那是人生嗎?作家們和哲學家們常在萬籟俱寂的夜晚才開始文思泉湧, 因為“密涅發的貓頭鷹在黃昏時起飛”。因為隻有在這時, 心底才無拘無束, 思潮才可以盡情洶湧奔流。這時你擺脫了一天繁忙的工作和應酬, 赤裸裸地麵對你自己。這時你麵對的是一個真實的你。你的心扉向自己暢開。牛頓獨自躺在樹下,思考了蘋果落地與萬有引力。愛迪生蝸居鬥室,發明了電燈。伽俐略做實驗時,必不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
孤獨不是謀略狡詐,不是反社會,不是不合人性,不是韜光養晦,不是胸有城府,不是以守為攻待價而沽——好象隱匿山林是為了“明主”封賞。孤獨不是看破紅塵,消極退隱。孤獨是剛烈自守、汙泥不染。孤獨不是孤家寡人,不是與世隔絕。孤獨是守正不阿,不徇私情。中國失怙的人自稱為“孤哀子”,失勢的官僚自稱為“孤臣孽子”。但真正的個體意識意義上的孤獨者並不期待仰仗祖上餘蔭。孤獨也不是孤膽英雄,不是草菅人命——孤獨者沉思人生的價值。被萬眾歡唿、鮮花簇擁的一批批模特精英而今安在?在夾道歡唿聲中,出以真心的人並不多。眾多“人數”有時虛幻。
孤獨不等於沉默和消沉,而是指有著強烈的活躍的內心活動,有著真正的思想火花。盧梭在遲暮的餘輝中展開思維的羽翼,這羽翼在靜謐的湖麵上劃出陣陣漣漪。他從野花雜草的根莖中吮吸蜜漿玉露,這是在巴黎上流社會難以得到的。他感謝那些排擠他的人為他提供的天涯孤旅。這位“自然之子”和“真理之子”在孤獨中走完了人生的旅程。他留下了《一個孤獨散步者的遐想》。哲學家可以說是集孤獨、散步和遐想於一身的人。不僅孤獨,而且散步(在曆史中散步),更富於遐想。他若不遐想,不靜思,這孤獨便於他無益。他若不散步,這孤獨便形同枯槁。腳不能思維,腿也沒有語言,但孤獨的散步卻可以成為思維的操練。靈魂在散步中與神通,與冥合。盧梭摹狀自己的晚景是:命運多舛,花木凋零,煢煢孑立,形影相吊。盧梭在孤獨中寫了《懺悔錄》。人在孤獨中才能學會懺悔。一個不知懺悔的民族是頂沒有出息的民族。人若不懺悔,就會無所顧忌。人若無所顧忌,便也不能學會懺悔。
宗教信仰這樣一種極隱秘、極私己的事,曾經被變成“為帝王師”。但據《新約》聖經記載:“散了眾人以後,他(耶穌)就獨自上山去禱告,到了晚上,隻有他一人在那裏”(太 14:23)。看來,耶穌基督是非常孤獨的。一部聖經提到孤獨的地方還有好多處。“雅各獨自與神摔交(跤)”(創32:23-30)。“約瑟獨自哭泣”(創 43:30-31)。“以利亞獨自氣餒”(王上19:3-14)。“耶利米獨自靜坐”(耶15:17)。“基督獨自在客西馬尼園忍受苦楚”(太26:36-45)。“保羅獨自在監內”(提後4:16)。看來,孤獨必定與哭泣、氣餒、失意、苦難有關。後來的基督教會同皇帝國王站在一起,可以借王權的庇蔭出巨著開大會,信仰成了護國保種的工具,與個人的心靈無關。在聖經中,上帝對每一個人單獨說話,傾聽他們內心的怨恨。聖經沒有上帝召見百萬大眾的場麵,因為在稠人廣座中,上帝隻能聽到讚頌之辭。人對上帝亦如是:人隻能單獨麵見上帝諦聽或傾訴——諦聽上帝的奧秘。
古往今來,哲學的鴻篇巨製和宗教靈修都是在孤獨憂憤和囚禁中完成的。最著名的例子有波依修斯(480-524),他被囚禁獄中並於524年被處死。他在獄中寫了“哲學的慰藉”。孤獨如屈原的他,憂憤交加,寫了比“天問”還不朽的著作(喬叟把它譯成英文。歐洲不少教堂至今猶鐫刻著這部著作的名句)。哲學猶如一貴婦,目光誘人。這貴婦幾乎沒有特定的年齡——哲學具有永恆魅力。她的風衣上繡著兩個希臘字母,即“實踐哲學”與“理論哲學”
——從實踐到理論是逐階而上。波依修斯感到孤獨可能會給他一些慰藉。在歐洲史上哲學家獨身者居多——他不懂齊家治國平天下。哲學家不結婚比結婚更好。當然獨身並非目的。獨身的旨趣在於靈魂的獨立與思想的奔放。
<a href="http://m.loubiqu.net" id="wzsy">loubiqu.net</a>
朋霍費爾(1906-1945)認為,追隨基督的一小群人是同世界其餘人分離開來的。門徒的數量很少,並且總是少數。耶穌也不寄希望於多數,“找著的人很少”。做門徒的道路是狹窄的。通向永生的是窄門,通向死亡的是寬門。做基督徒不是中科舉,不是趕廟會,不是金榜題名,洞房花燭。耶穌認為,基督徒應當為了他而“成為個人”,拋開一切。“看哪,我們已經撇下一切跟從你了!”所有的人都應當“單獨做門徒”,成為單個的人,並為此受迫害。“單獨做門徒”就不是敲鑼打鼓戴大紅花。亞伯拉罕離開父家後成為單獨的個人,成了孤獨而寂寞的人。基督教的“決裂”,乃是與家庭族群決裂。任何團體,隻要妨礙人們單獨地站在基督麵前,就要受到厭惡。朋霍費爾主張“斷絕同世俗的關係”,以個人身份成為門徒。要做門徒,就必須先成為個人。人害怕孤獨,想躲進大眾中。然而,正是基督的意誌使他(門徒)孤立。他應當單獨仰望神。
真正的哲人注定永遠是孤獨的。孤獨哲學大師、憂鬱的丹麥人克爾愷郭爾(1813-55)認為孤獨是把人引向同上帝交往的途徑。人在孤獨中成長、成熟。嬰兒是在夜深人靜的睡眠中長身體的(又一說:馬無夜草不肥,似乎馬是在夜間的靜謐中長身體的)。據說,上帝也居住在孤獨中。希臘民主是多數人統治,這是以票數多寡決策。在古希臘,多數人有權管理城邦。公民通過抽簽參與國家管理和司法審判。然而克爾愷郭爾卻認為,群眾和多數人是烏合之眾,隻有個體才是真正的決斷者。蘇格拉底被判死刑,說明他是“數目的犧牲品”,“投票的犧牲品”。克氏的話發人深省。“少數服從多數”,然而希特勒當時也代表多數!“文革”中也是多數人壓迫少數人。多數與少數都是整體的一部分。少數人壓迫多數人,與多數人壓迫少數人一樣,都是霸權,都是暴虐的政治。蘇格拉底即使麵對審判,也不看重多數。他留給後人的教訓是:遠離多數,迴歸個人。
上帝讓人彼此疏遠,以便讓人單獨體驗靈魂之旅。上帝造了亞當又造夏娃,以免他孤單,但這並沒有使人的境況好一些——世界隻不過又添了另一個孤獨的人兒。有的人認為,哪裏有群眾,哪裏就有真理。可是克爾愷郭爾卻認為,“哪裏有群眾,哪裏就有慮妄”。中國人相信法不責眾,喜歡躲在大眾中。但也有這樣的情形:“三個和尚沒水喝”。這是不誠、不勤。沒有孤獨,虛妄便會泛濫。個體在私下擁有真理,一旦進入人群,就會顯示出“非真理性”。非真理性是指不誠、做作、虛偽。大概假話始於群體。因而“成為基督徒”比“是基督徒”更為困難。基督徒不再是現成生來的“基督徒”,基督徒本質上不是由語言來宣布,而是由行動來宣布。默默行動的基督徒是少數,而吵吵嚷嚷的基督徒卻是多數。依附於帝國權勢,借官府庇護的基督教會是假教會。耶穌通過行動的宣誓把人召來。相反,語言的宣誓使人感到乏味。
孤獨的意義和重要性在於:孤獨保護了我們,使我們麵對市井喧囂仍能傾聽天籟之聲。沒有孤獨,便沒有欣賞。人隻有保持孤獨,才能真正地做人。甚至“靈魂深處爆發革命”也要在孤獨中進行。孤芳自賞也許能使我們有所作為。我也想,一切偉大的科學發明大概都是在寧靜孤寂中醞釀出來的。甘於寂寞才有新思想。
孤獨並不要求否認人際的交往。恰恰因為孤獨,我們才需要交往。恰恰又因為交往,我們才越孤獨。我們越交往,就越發現自己難以進入他人隱蔽的內心世界。另一方麵,隻有在孤獨自守中,我們才能進入他人的世界。哲學上的孤獨因而就具有積極涵義。它不是頹喪、萎靡,不是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不是良人遠行,獨守空房,“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它是積極的創造力。現代人的孤獨不是淒風苦雨,獨對青燈,懷念遠人的酸楚,也不應當是依依惜別,獨上旅途,握手擁抱時的悲涼。都市人口擁擠,彼此來往卻很少,隻有身體相互磨擦生熱,相互間極冰冷。
在社會組織中,個性被抹煞,然而具有獨立地位的個體戶卻比集體更有創造性。個體不完滿,整體也就有虧缺。一旦成為個體,人就能發揮其潛能。一個人把自己全副精力投入一件事,這會比集體力量的總和還要大。個體全力以赴,乃是獻身,而集體力量的總和隻是量的增加(甚至減少)。這不是一個算術問題。個體包含了精神,群眾則遠離精神,成了利益的共同體。一方麵是精神和個人,另一方麵是利益和人群。兩方麵是截然對立的。一切偉大的創造隻有在遠離市場和榮譽時才能發生。買來的版麵和書號,印製的不是著作,而是文字。新價值的發明者總離市場和榮譽很遠。獎狀和巧取的榮名一錢不值。因此,如何實現孤獨便是一個問題。蘇格拉底告誡“認識你自己”,這喚起了個體倫理意識。這也許是實現孤獨的不二法門。自知之明是進入孤獨的唯一途徑。
個體性連接著責任意識。在群體中,人類喪失責任感。群眾專政鬥“黑幫”和由此而來的武鬥(“武裝鬥爭”的簡稱),使人在群體中失去自己的責任意識,也缺乏懺悔與罪感。人們隨波逐流,把自己委托給群體,就容易導致暴政。人群就是暴政。多數傾向於反對獨立思考。個體意識意味著與多數分離。因此,成為和迴歸個體是孤獨的條件。
哲學意蘊上的孤獨並非僅僅指幽居獨處、落落寡合、舉目無親、形影相吊的孤寂。一個人身處鬧市,觥籌交錯,門庭若市,送往迎來,未必不孤獨。成群結隊,人多勢眾,占山為王,人莫予毒,並不能掩飾孤獨。人從根本上是孤獨的。他獨往獨來,不能結伴而行。而且哲學意義上的孤獨是有其積極涵義的。天才隻有在萬籟俱寂的夜晚,他才能文思如湧,思接千載,視通萬裏。
人若獨立思考,獨辟蹊徑,必然為占優勢的思想所不容。然而獨立的思想總是使人達到真正的孤獨。要孤獨就要不屈服於傳統和權勢。品嚐古今各種哲理,欣賞自我,可以使人體悟到孤獨的三昧。讀書與思考可以使我們進入孤獨狀態,忘乎所以。揣摩古今哲學大師的論著,可以與古今人物的心靈對話。人不會不學而孤獨。不學則群,不學則黨。我們應當學會積極的孤獨,避免消極的孤獨,以賞心悅目、陶然自得的心情達到孤獨。孤獨乃通過挫折與不幸達到的一種精神境遇。永遠的誌得意滿者離孤獨很遠。然而孤獨的到來乃不速之客,令人猝不及防。孤獨猶如醍醐灌頂,使人在“棒喝”中得著智慧。美國人莫爾茲說:“悲哀帶來孤獨”,這有些哀鴻的悲壯。弗洛姆描繪人的慘景是:“天堂永遠地失去了”,大概是指我們的始祖離開了樂園,個人孤苦伶仃地麵對這個世界。這是描繪人生悲慘處境。然而,我認為孤獨意識完全不是悲觀主義哲學。人這個孤獨者追求自我。人被幸運地稱為“這個孤獨者!”人一旦拋棄孤獨,市場的喧鬧便開始迫近,而市場是優伶與惡棍喧囂之處。生活在“陽光”下的高爾基慨歎:最大的羞愧是不能捍衛自己的所愛並為之生存。一個人越肯思維,就越孤獨。一個人越孤獨,便越有思想。我們之所以孤獨,並非因為我們是“超人”,而乃我們是凡人。朋友,如巴斯卡爾說的,跌入荒謬之深淵,躍入孤獨中去!我們因大人物的喧囂而頭腦昏沉,可獨立與自主卻會伴隨我們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