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聞言,先是長出了一口氣,然而片刻後,突然問道:
“可信嗎?”
“這個——”
碩托一愣,顯然是沒料到多爾袞會有此一問,但他緊接著就篤定的說:
“這個長隨,奴才早認識,他帶來的人,也是冷僧機世領的牛錄裏出來的,沒有什麽異常的地方,奴才認為,是可信的。”
“立刻讓人聯絡何洛會,讓他入宮確認!
多爾袞顯然仍有疑慮,但他緊接著就做了萬全的安排。
“叫人把消息報給武英郡王,請他從彌陀寺和白塔鋪一帶移營到渾河鋪,移營後馬上搭建浮橋。”
“奴才領命!”
“另外叫人送消息大福晉,叫她以探望她皇後姑母的名義,馬上入宮去看看虛實。同時叫人聯係阿達禮,請他做好在城中隨時應變的準備!”
“奴才明白!”
聽完多爾袞的一應安排,碩托扭頭就要走,不過剛轉過身,就又轉了迴來。
“王爺,裏麵這位怎麽辦?”
碩托說這話的同時,眼神看向了金佛殿內。
“你覺得呢?”
“莊妃娘娘會站在王爺這邊嗎?”
“不好說。”
“那,宮裏情況既然需要確認,不如一不做二不休,王爺幹脆將莊妃娘娘帶到渾河鋪去。”
碩托是唯恐多爾袞不跟黃台吉撕破臉,所以給出的建議直接將多爾袞的後路堵死。
但多爾袞並不是一個衝動的人。
“你先去辦其他的,這個事,本王再想一想吧。”
“事情已經發動,此處不宜久留,王爺要盡快拿定主意。”
碩托說了這些話後,立刻告退,轉身去做其他那些安排去了。
站在當地的多爾袞,迴頭看向早已來到門後一旁偷聽的布木布泰,說道:
“你都聽見了?”
“聽見了!”
“你想怎麽辦?”
“王爺不如放臣妾迴去——”
布木布泰嘴上說著話,身子卻已經靠了上來,十分自然的挽起了多爾袞的右臂,然後盯著多爾袞的眼睛說道:
“王爺不是想確認宮中實情麽?我一迴去,自然一切真相大白。還有比這個更簡單的事情嗎?”
“但是無論真假,你都會有風險!”
顯然,多爾袞雖說利用了布木布泰,但是對她可能麵臨的嚴重後果,也並非完全不在意。
“是嗎?若消息是真的,皇上昏迷了,那誰來處置我?皇後娘娘是臣妾至親,不會真的處罰我。”
到了關鍵時刻,布木布泰一個女子,反倒比多爾袞看得透徹,也更能豁得出去。
多爾袞怔怔地看著她,聽她繼續分析道:
“若是圈套,那麽你方才一切布置,就已經暴露了你的虛實。真到那時,就按你今日承諾我的去做吧。”
“也好,那你就迴宮去。”
多爾袞倒也幹脆利索。
他知道布木布泰必有其他算計,但他看不出有哪一處是不利於他的,於是當即答應了她的要求。
很快,實勝寺就恢複了往日的平靜。
莊妃娘娘的車駕迴宮了。
睿親王多爾袞也帶著數百氣勢駭人的兩白旗精選噶布什賢超哈,迴渾河鋪營地主持大局去了。
崇禎十五年六月二十日夜裏,也即崇德七年六月二十日夜裏,剛入戌時,多爾袞安排的打探盛京皇宮虛實的各條線,都把一條條確切的消息送到了渾河鋪營地。
各路消息匯總到一起後,多爾袞、阿濟格及其麾下兩白旗的大臣、固山額真、梅勒章京們,從中敏銳地覺察到一個令他們更加驚喜的內情。
黃台吉這一次可能不僅僅隻是昏厥而已,其從暖炕上栽倒下來的事實,很可能會造成更加嚴重的後果。
如果黃台吉在午後時分就已經沒了唿吸,那麽他的心跳又能維持多久呢?
最重要的是,已經昏迷在床,沒了唿吸的黃台吉,已不能發號施令,這樣的黃台吉還有什麽可怕的呢?
尤其是眼下的盛京城,即便仍有兩黃旗和正藍旗的大批人馬駐紮,但它實際上已經處於一個群龍無首的混亂局麵。
不動手則已,若要動手,最佳時機就是現在。
就這樣,在阿濟格、碩托、阿達禮、何洛會、冷僧機、紮哈納、蘇克薩哈等等人物的一力建言之下,多爾袞率領兩白旗滿蒙巴牙喇、阿禮哈超哈、部分烏真超哈共計兩萬多人,在二十一清晨,通過了搭建好的浮橋,快速向盛京城進軍。
二十一日上午辰時左右,多爾袞、阿濟格率兩白旗大軍進抵由正紅旗駐防盛京牛錄看管的大東門外觀望。
此時,消息已經傳開。
盛京城內人心浮動,多爾袞、阿濟格的大軍一到,明裏暗裏前來通款聯絡的城內八旗官員絡繹不絕。
甚至人人以為對黃台吉忠心耿耿的內國史院大學士剛林,都派了心腹長隨送來了投效的書信。
此外,同樣了解到了內情的內秘書院學士覺羅伊圖,內弘文院學士祁充格,以及消息靈通一些的六部承政、參政等滿漢文官,聽說多爾袞率軍到了大東門,也不去上朝當值了,徑直來到了大東門內。
與正紅旗留守盛京牛錄的實際當家人阿達禮一起,於巳時左右從內打開了大東門,迎接睿親王多爾袞入城。
多爾袞入城後,率軍直奔盛京皇宮,將皇宮團團包圍,但在大清門外,遇到了內大臣瓜爾佳圖賴以及兩黃旗大臣拜尹圖、揚善、索尼、塔詹、錫翰、鄂拜等人的阻攔。
雙方對峙了一個多時辰,至午時左右,多爾袞終於爭得皇後哲哲的同意,兵不血刃地進了大清門,在一幫親信和內大臣以及內三院大學士陪同下,穿過鳳凰樓下的內院大門,一路進了清寧宮。
這個時候,黃台吉已經從清寧宮的西外間,被轉移到了東首間暖閣他往日下榻的炕上。
東首間暖閣內,地方小,進不去幾個人,同時又是皇後居所,也不便讓外人大量進入。
於是又經過了一番爭執,最後隻有多爾袞在內國史院大學士剛林、皇後哲哲陪同下,進入清寧宮東首間的暖閣內。
一群大清國的重臣們,在外間,先是聽見了多爾袞在暖閣裏的說話聲,聽不清楚,不知道是對著昏迷的黃台吉自言自語,還是在跟誰對話。
約莫經過了一盞茶的時間,東首間的暖閣內,突然傳出了內國史院大學士剛林、皇後哲哲以及多爾袞的嚎啕大哭之聲。
身在西外間等候的一眾大臣,聞聽哭聲,人人臉色驟變,也顧不上什麽禮記了,紛紛闖入到了東首間的暖閣之中。
一個不大的地方,一下子擠進來十幾個人,頓時顯得擁擠不堪。
也是在這個時候,多爾袞收了哭聲,從地上站起來,轉身麵對眾大臣,滿臉通紅,半是抽泣,半是緊張的說道:
“皇上賓天了!有遺詔!”
“不可能!”
多爾袞的話音剛落,就有好幾個大臣幾乎異口同聲地反駁了他的話。
多爾袞聞聲一個個看過去,方才出聲反駁他的幾個人,赫然正是圖賴、鮑承先、希福。
多爾袞知道,他們幾個人,再加上剛林,恰是昨日在宮中親眼目睹黃台吉昏厥栽倒的大臣,知道他們不好糊弄。
但是電光火石之間,多爾袞直接選擇了鮑承先這個漢人臣子,冷冷質問道:
“什麽不可能?鮑承先你來答話!”
原本鮑承先脫口而出不可能後,已經意識到這個場合,都是滿蒙權貴,自己一個漢臣,已經失去了最大靠山,實在不該發言。
所以,他已經有意識的往後縮了,但是沒想到還是被一眼看見。
當下,隻能硬著頭皮,吞吞吐吐地答道:
“遺,遺詔,皇上昨日就已,就已——”
“就已什麽?!”
對於剛才乍聞有遺詔時脫口而出的三個字,鮑承先真是悔恨不已。
尤其是現在多爾袞問他的這個問題,比第一個問題更加致命。
他知道,此時此刻說錯一句話,就將萬劫不複,不隻是他必然人頭落地,就連他整個家族都可能被滅族。
他原本想說,皇上昨日就已昏迷,不可能立下遺詔。
但是說話間,他已然瞥見,昨日還是親密同僚的內國史院大學士剛某人手中,已經明晃晃的拿著一份往常謄寫聖旨的卷軸。
此時此刻,自己怎能否認遺詔?
“奴才記得,皇上昨日就已——,就已對剛大學士密授遺詔!”
鮑承先絕對不敢說黃台吉昨日就已駕崩了,如果他敢說,死的隻會更慘。
於是,憋了半天,竟憋出一句,皇上昨日就已有了遺詔,並且點名了遺詔在剛大學士手裏。
跪在暖閣內,緊挨著暖炕的剛林,麵上毫無波瀾,但心裏直罵。
鮑承先這個老東西,把一口大黑鍋直接甩到了他的頭上。
接下來要是他一個應對不好,就是一個遺臭萬年的下場。
好在他已經向多爾袞交上了投名狀。
現在他手裏拿著的,正是剛才多爾袞與哲哲皇後商議勾兌好的“崇德皇帝遺詔”。
若非有此東西在手,就憑鮑承先剛才那句話,他剛大學士就要倒大黴了。
因為自從鮑承先來了一招禍水東引,將遺詔的事情推到他身上之後,湧入暖閣內的兩黃旗大臣們,有一個算一個,都是虎視眈眈地他看著他。
“剛大學士,鮑大學士所說的話,可是真的?”
一起進到東首間暖閣裏的內弘文院大學士、德高望重的老臣希福,先是看了看憤懣欲言的內大臣瓜爾佳圖賴,突然搶先一步,如此問道。
“自然是真的。昨日皇上召內大臣和內三院大學士入宮,原本就有發布遺詔的打算,隻是皇上沉屙複發,來不及當眾公布而已。”
眾人聽了這話,都看向希福。
因為希福也是昨日入宮的內三院大學士之一,而且是最年長最德高望重的一位。
“你手上所持,可是皇上遺詔?”
“正是。方才睿親王入見皇上,已將遺詔讀給皇上,皇上曰可,已用製誥之寶。皇後娘娘與睿親王,皆可為證。”
剛大學士手舉所謂遺詔,大大方方同時也義正辭嚴的說道。
伴隨他的話音,整個暖閣內的人,所有的目光,齊刷刷地看向了黃台吉的中宮大福晉皇後哲哲。
皇後哲哲則不說話,隻是麵無表情地看著多爾袞。
這時,多爾袞也看著皇後哲哲說道:
“皇上囑我看顧福臨,我已答應皇上,此心天地可鑒,絕不食言!”
聽了多爾袞的這番話後,皇後哲哲方才對眾人說道:
“剛大學士所言,本宮可為證。”
“可信嗎?”
“這個——”
碩托一愣,顯然是沒料到多爾袞會有此一問,但他緊接著就篤定的說:
“這個長隨,奴才早認識,他帶來的人,也是冷僧機世領的牛錄裏出來的,沒有什麽異常的地方,奴才認為,是可信的。”
“立刻讓人聯絡何洛會,讓他入宮確認!
多爾袞顯然仍有疑慮,但他緊接著就做了萬全的安排。
“叫人把消息報給武英郡王,請他從彌陀寺和白塔鋪一帶移營到渾河鋪,移營後馬上搭建浮橋。”
“奴才領命!”
“另外叫人送消息大福晉,叫她以探望她皇後姑母的名義,馬上入宮去看看虛實。同時叫人聯係阿達禮,請他做好在城中隨時應變的準備!”
“奴才明白!”
聽完多爾袞的一應安排,碩托扭頭就要走,不過剛轉過身,就又轉了迴來。
“王爺,裏麵這位怎麽辦?”
碩托說這話的同時,眼神看向了金佛殿內。
“你覺得呢?”
“莊妃娘娘會站在王爺這邊嗎?”
“不好說。”
“那,宮裏情況既然需要確認,不如一不做二不休,王爺幹脆將莊妃娘娘帶到渾河鋪去。”
碩托是唯恐多爾袞不跟黃台吉撕破臉,所以給出的建議直接將多爾袞的後路堵死。
但多爾袞並不是一個衝動的人。
“你先去辦其他的,這個事,本王再想一想吧。”
“事情已經發動,此處不宜久留,王爺要盡快拿定主意。”
碩托說了這些話後,立刻告退,轉身去做其他那些安排去了。
站在當地的多爾袞,迴頭看向早已來到門後一旁偷聽的布木布泰,說道:
“你都聽見了?”
“聽見了!”
“你想怎麽辦?”
“王爺不如放臣妾迴去——”
布木布泰嘴上說著話,身子卻已經靠了上來,十分自然的挽起了多爾袞的右臂,然後盯著多爾袞的眼睛說道:
“王爺不是想確認宮中實情麽?我一迴去,自然一切真相大白。還有比這個更簡單的事情嗎?”
“但是無論真假,你都會有風險!”
顯然,多爾袞雖說利用了布木布泰,但是對她可能麵臨的嚴重後果,也並非完全不在意。
“是嗎?若消息是真的,皇上昏迷了,那誰來處置我?皇後娘娘是臣妾至親,不會真的處罰我。”
到了關鍵時刻,布木布泰一個女子,反倒比多爾袞看得透徹,也更能豁得出去。
多爾袞怔怔地看著她,聽她繼續分析道:
“若是圈套,那麽你方才一切布置,就已經暴露了你的虛實。真到那時,就按你今日承諾我的去做吧。”
“也好,那你就迴宮去。”
多爾袞倒也幹脆利索。
他知道布木布泰必有其他算計,但他看不出有哪一處是不利於他的,於是當即答應了她的要求。
很快,實勝寺就恢複了往日的平靜。
莊妃娘娘的車駕迴宮了。
睿親王多爾袞也帶著數百氣勢駭人的兩白旗精選噶布什賢超哈,迴渾河鋪營地主持大局去了。
崇禎十五年六月二十日夜裏,也即崇德七年六月二十日夜裏,剛入戌時,多爾袞安排的打探盛京皇宮虛實的各條線,都把一條條確切的消息送到了渾河鋪營地。
各路消息匯總到一起後,多爾袞、阿濟格及其麾下兩白旗的大臣、固山額真、梅勒章京們,從中敏銳地覺察到一個令他們更加驚喜的內情。
黃台吉這一次可能不僅僅隻是昏厥而已,其從暖炕上栽倒下來的事實,很可能會造成更加嚴重的後果。
如果黃台吉在午後時分就已經沒了唿吸,那麽他的心跳又能維持多久呢?
最重要的是,已經昏迷在床,沒了唿吸的黃台吉,已不能發號施令,這樣的黃台吉還有什麽可怕的呢?
尤其是眼下的盛京城,即便仍有兩黃旗和正藍旗的大批人馬駐紮,但它實際上已經處於一個群龍無首的混亂局麵。
不動手則已,若要動手,最佳時機就是現在。
就這樣,在阿濟格、碩托、阿達禮、何洛會、冷僧機、紮哈納、蘇克薩哈等等人物的一力建言之下,多爾袞率領兩白旗滿蒙巴牙喇、阿禮哈超哈、部分烏真超哈共計兩萬多人,在二十一清晨,通過了搭建好的浮橋,快速向盛京城進軍。
二十一日上午辰時左右,多爾袞、阿濟格率兩白旗大軍進抵由正紅旗駐防盛京牛錄看管的大東門外觀望。
此時,消息已經傳開。
盛京城內人心浮動,多爾袞、阿濟格的大軍一到,明裏暗裏前來通款聯絡的城內八旗官員絡繹不絕。
甚至人人以為對黃台吉忠心耿耿的內國史院大學士剛林,都派了心腹長隨送來了投效的書信。
此外,同樣了解到了內情的內秘書院學士覺羅伊圖,內弘文院學士祁充格,以及消息靈通一些的六部承政、參政等滿漢文官,聽說多爾袞率軍到了大東門,也不去上朝當值了,徑直來到了大東門內。
與正紅旗留守盛京牛錄的實際當家人阿達禮一起,於巳時左右從內打開了大東門,迎接睿親王多爾袞入城。
多爾袞入城後,率軍直奔盛京皇宮,將皇宮團團包圍,但在大清門外,遇到了內大臣瓜爾佳圖賴以及兩黃旗大臣拜尹圖、揚善、索尼、塔詹、錫翰、鄂拜等人的阻攔。
雙方對峙了一個多時辰,至午時左右,多爾袞終於爭得皇後哲哲的同意,兵不血刃地進了大清門,在一幫親信和內大臣以及內三院大學士陪同下,穿過鳳凰樓下的內院大門,一路進了清寧宮。
這個時候,黃台吉已經從清寧宮的西外間,被轉移到了東首間暖閣他往日下榻的炕上。
東首間暖閣內,地方小,進不去幾個人,同時又是皇後居所,也不便讓外人大量進入。
於是又經過了一番爭執,最後隻有多爾袞在內國史院大學士剛林、皇後哲哲陪同下,進入清寧宮東首間的暖閣內。
一群大清國的重臣們,在外間,先是聽見了多爾袞在暖閣裏的說話聲,聽不清楚,不知道是對著昏迷的黃台吉自言自語,還是在跟誰對話。
約莫經過了一盞茶的時間,東首間的暖閣內,突然傳出了內國史院大學士剛林、皇後哲哲以及多爾袞的嚎啕大哭之聲。
身在西外間等候的一眾大臣,聞聽哭聲,人人臉色驟變,也顧不上什麽禮記了,紛紛闖入到了東首間的暖閣之中。
一個不大的地方,一下子擠進來十幾個人,頓時顯得擁擠不堪。
也是在這個時候,多爾袞收了哭聲,從地上站起來,轉身麵對眾大臣,滿臉通紅,半是抽泣,半是緊張的說道:
“皇上賓天了!有遺詔!”
“不可能!”
多爾袞的話音剛落,就有好幾個大臣幾乎異口同聲地反駁了他的話。
多爾袞聞聲一個個看過去,方才出聲反駁他的幾個人,赫然正是圖賴、鮑承先、希福。
多爾袞知道,他們幾個人,再加上剛林,恰是昨日在宮中親眼目睹黃台吉昏厥栽倒的大臣,知道他們不好糊弄。
但是電光火石之間,多爾袞直接選擇了鮑承先這個漢人臣子,冷冷質問道:
“什麽不可能?鮑承先你來答話!”
原本鮑承先脫口而出不可能後,已經意識到這個場合,都是滿蒙權貴,自己一個漢臣,已經失去了最大靠山,實在不該發言。
所以,他已經有意識的往後縮了,但是沒想到還是被一眼看見。
當下,隻能硬著頭皮,吞吞吐吐地答道:
“遺,遺詔,皇上昨日就已,就已——”
“就已什麽?!”
對於剛才乍聞有遺詔時脫口而出的三個字,鮑承先真是悔恨不已。
尤其是現在多爾袞問他的這個問題,比第一個問題更加致命。
他知道,此時此刻說錯一句話,就將萬劫不複,不隻是他必然人頭落地,就連他整個家族都可能被滅族。
他原本想說,皇上昨日就已昏迷,不可能立下遺詔。
但是說話間,他已然瞥見,昨日還是親密同僚的內國史院大學士剛某人手中,已經明晃晃的拿著一份往常謄寫聖旨的卷軸。
此時此刻,自己怎能否認遺詔?
“奴才記得,皇上昨日就已——,就已對剛大學士密授遺詔!”
鮑承先絕對不敢說黃台吉昨日就已駕崩了,如果他敢說,死的隻會更慘。
於是,憋了半天,竟憋出一句,皇上昨日就已有了遺詔,並且點名了遺詔在剛大學士手裏。
跪在暖閣內,緊挨著暖炕的剛林,麵上毫無波瀾,但心裏直罵。
鮑承先這個老東西,把一口大黑鍋直接甩到了他的頭上。
接下來要是他一個應對不好,就是一個遺臭萬年的下場。
好在他已經向多爾袞交上了投名狀。
現在他手裏拿著的,正是剛才多爾袞與哲哲皇後商議勾兌好的“崇德皇帝遺詔”。
若非有此東西在手,就憑鮑承先剛才那句話,他剛大學士就要倒大黴了。
因為自從鮑承先來了一招禍水東引,將遺詔的事情推到他身上之後,湧入暖閣內的兩黃旗大臣們,有一個算一個,都是虎視眈眈地他看著他。
“剛大學士,鮑大學士所說的話,可是真的?”
一起進到東首間暖閣裏的內弘文院大學士、德高望重的老臣希福,先是看了看憤懣欲言的內大臣瓜爾佳圖賴,突然搶先一步,如此問道。
“自然是真的。昨日皇上召內大臣和內三院大學士入宮,原本就有發布遺詔的打算,隻是皇上沉屙複發,來不及當眾公布而已。”
眾人聽了這話,都看向希福。
因為希福也是昨日入宮的內三院大學士之一,而且是最年長最德高望重的一位。
“你手上所持,可是皇上遺詔?”
“正是。方才睿親王入見皇上,已將遺詔讀給皇上,皇上曰可,已用製誥之寶。皇後娘娘與睿親王,皆可為證。”
剛大學士手舉所謂遺詔,大大方方同時也義正辭嚴的說道。
伴隨他的話音,整個暖閣內的人,所有的目光,齊刷刷地看向了黃台吉的中宮大福晉皇後哲哲。
皇後哲哲則不說話,隻是麵無表情地看著多爾袞。
這時,多爾袞也看著皇後哲哲說道:
“皇上囑我看顧福臨,我已答應皇上,此心天地可鑒,絕不食言!”
聽了多爾袞的這番話後,皇後哲哲方才對眾人說道:
“剛大學士所言,本宮可為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