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林清華為吳三桂命運操心的時候吳三桂卻正在開封周圍東躲西藏。自從他從民兵的伏擊圈中逃出來後就一直在開封以南轉悠因為附近的民兵武裝很多對過往的行人盤查很嚴凡是可疑的人全部抓起來送到西平寨。而吳三桂早已剃了頭腦袋後麵的那根辮子使他難以偽裝所以他不得不到處躲避追捕。這樣逃了幾天之後他隨身帶的幹糧已全部吃完眼看就要挨餓萬般無奈之下他隻得挺而走險趁著天黑到一個村子裏搶東西吃不料被村民所養的狗現行蹤暴露逃跑時所騎的戰馬也被火槍打傷沒走多遠戰馬便死了。
吳三桂隻好躲藏在一個樹林裏靠著馬肉熬了十天但沒多久民兵的搜索力度明顯加大了因為林清華已懸下重賞凡是找到吳三桂的屍體或是抓住吳三桂的人重賞白銀五百兩。
吳三桂被逼無奈隻好從藏身處逃走在跋涉了三天之後終於抵達開封附近。此時的吳三桂已餓了整整三天身上的所有東西也全部丟掉。由於他的腦袋後麵還拖著辮子行動十分不便他為了順利逃到北京隻好用隨身小刀將辮子割掉並把頭剃光想化裝成和尚。為了弄到僧袍他隻得在附近到處尋找終於找到了一座寺院。
這座寺院名為“普濟寺”本是開封城南的一座較大的寺院鼎盛時期寺中有僧人三百多人而現在由於多年的戰亂和饑荒寺中隻剩下了十五個老眼昏花的老和尚所以吳三桂就很容易的趁著夜黑溜了進去。
進寺以後吳三桂東找西找好不容易才在一個禪房裏偷了件破僧袍接著他又溜到廚房裏啃了兩個素麵饅頭喝了兩碗冷水然後在柴草堆裏扒開個窩睡了進去。睡到後半夜時吳三桂忽然被屋子外的腳步聲驚醒他條件反射般跳起來就跑。
寺院很大吳三桂跑了幾圈就跑迷糊了他怎麽也找不到進來時的那個狗洞了不知不覺他跑進了寺院的後院。這裏是和尚們的菜地種著不少蔬菜院子的西北角就是茅房茅房緊鄰著寺院的圍牆而緊靠著茅房有一棵老樹順著老樹就可以爬到茅房上再從茅房頂上爬到圍牆上。(..tw好看的小說)吳三桂看得真切所以他立即將僧袍的下擺係住跑到茅房下開始爬樹。雖然吳三桂年紀不小了但多年的軍旅生涯使他的身手仍很敏捷所以他很快就爬到了樹枝上。正當吳三桂站在樹枝上想繼續爬到茅房上時忽然“啪”的一聲他硬是將樹枝壓斷了。情急之下吳三桂拚命想抓住茅房頂上的稻草但那用繩子綁住的稻草房頂怎能經得住他的體重?隻聽“撲通”一聲吳三桂兩隻手中各抓著一束稻草跌進了茅房腳下的糞坑之中。這糞坑是僧人們用來堆肥的裏麵積滿了大糞和水而且坑很深足有一丈。吳三桂跌進去後立即喝了幾口糞水嗆得他眼冒金星他拚命想爬上去但坑壁四周都很光滑根本用不上力。掙紮了一陣後吳三桂筋疲力盡終於淹死在糞坑之中一代梟雄曆史上最大的漢奸就此殞命。
正當吳三桂在糞坑中掙紮的時候林清華也沒閑著他正在冥思苦想俯在桌子上認真畫著一幅草圖。開封會戰結束後林清華被鎮虜軍的巨大傷亡所震撼他感到自己曾引以為傲的全火器部隊已經不可能獨領風騷了雖然清軍仍是火繩槍為主但仍給鎮虜軍造成重大傷亡而他也親眼看到在黃得功的部隊中也出現了數支和左夢庚一樣的裝備著燧槍的全火器部隊而且據潛伏在武昌的細作報告左夢庚繼續從南京購買燧槍試圖也把自己的部隊變成像鎮虜軍一樣的全火器部隊。
在這些事情的刺激下林清華決定改進鎮虜軍的武器裝備用更好、更先進的武器武裝鎮虜軍。林清華打算研製一種後裝線膛槍用這種槍逐步替換前裝槍。
要想製造後裝線膛槍就離不開衝壓機和車床而這兩種機械必須要有動力來驅動在目前的生產條件下最好的動力恐怕就是水力了。
林清華在上學的時候就對機械很感興趣所以設計簡單的衝壓機和車床並不太困難。他設計的衝壓機結構很簡單就是一個衝台加一個衝錘在衝台的四個角上各有一根定位槽均長一丈它將用來限製衝錘的運動路線。衝錘是一個五百斤重的鐵塊頂上有一個鐵環上麵拴一根鐵鏈鐵鏈穿過一組滑輪組連接在由水車帶動的一個絞車上。當水車轉動時帶動絞車旋轉絞車拉動鐵鏈進而將衝錘緩緩提起當衝錘到達定位槽的頂端時絞車在工人的控製下與水車脫離這時鐵鏈就鬆了而衝錘則在重力的作用下快下落擊打衝台。
衝壓機主要是用來加工槍管的膛線的這種加工膛線的方法是林清華根據抗戰時期根據地兵工廠的土方法改進的。這種方法較簡單先製造一個棗核形的硬度極高的鋼模在鋼模的四周欲先刻上幾根凸起來的斜線然後將此鋼模放入槍管毛坯在其上插一根很硬的鋼條直徑小於槍管接著便將其放在衝壓機上進行衝壓直到將鋼模從槍管的另一頭打出來這樣一根線膛槍管就算是初步做好了。
除了用來加工膛線以外衝壓機還能用來加工金屬彈殼。不過至於到底能不能用這種粗糙的衝壓機造出彈殼來林清華心裏也沒有底畢竟沒有實驗過他讓工匠們先製作了一台人力衝壓機在這台機器上進行實驗。實驗的結果是令人鼓舞的雖然沒有衝出完整的彈殼但衝出了許多比較規整的銅盅這些銅盅長度約為三分之一寸而且厚薄均勻。林清華決定改進這種彈殼比照獵槍子彈製造一種前部為紙筒後部為銅盅的混合型子彈。
車床的製造就比較困難了雖然林清華努力迴憶並畫了詳細的圖紙但工匠們還是琢磨了十幾天最後終於做出一台簡陋的車床由於沒有適合的刀具所以這種車床的效率很低而且廢品率也比較高但林清華還是很滿意的畢竟這個時代的技術隻能做到這樣了。
槍和子彈的問題解決了剩下的就是火藥了。現在各國所用的都是黑色火藥這種火藥的威力較小而且點燃後的煙霧很大更為嚴重的問題是它燃燒後的殘留物較多若是用在前裝槍上問題不大但若是用在後裝槍上就不行了每射幾子彈後槍管中就會留下許多汙垢若不及時清理的話很容易生炸膛事故危及射手安全。
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製造無煙火藥。無煙火藥通稱硝化棉是用棉花或其它植物纖維放入硝酸中進行硝化而成的這種硝化棉俗稱強棉燃燒度快並不適用於線膛槍線膛槍所用的火藥為弱棉是在強棉中加入鈍化劑後製成的它的燃燒度比較慢能保證火藥燃燒完全子彈的射程也就遠了。
要想製無煙火藥就必須先製硝酸而硝酸的製造又離不開硫酸所以林清華讓工匠們動手製造了幾個陶罐反應器用接觸法製造硫酸接著用製出的硫酸與硝石反應從而得到硝酸。
有了硝酸製造無煙火藥就不是難事了而且子彈上的底火所用的雷酸汞也可以製造了更為重要的是以硝酸和甘油為原料的硝酸甘油也能製造出來再用吸附力強的多孔物質將其吸收那麽爆炸力強、安全性高的軍用高爆炸藥就能裝備軍隊了。
為了保持自己在這種先進武器上的壟斷性林清華決定用一種特殊的方式來生產硝酸、硫酸和雷酸汞。他準備修建一個大型的全封閉式的工廠工廠的四周被三丈高、一丈寬的圍牆圍起來然後他準備向朝廷上道奏章以修建防禦工事為借口向朝廷索要數百名被判了斬監候和絞監候的死囚把這些死囚關進這座工廠讓他們來生產雷酸汞等物。為了保證生產質量這些人將被分成三十個組每一批生產出的東西都要嚴格驗收若是質量不合格那麽整個組的人都要受到懲罰。這些人除了不能出工廠以外其它的待遇都很好每人一間單獨的小屋每天有酒有肉而且若是其本人提出申請那麽可以允許他的家屬前來與其一起生活不過進來以後就再也不能出去了。
為了保衛這座工廠和看住這些死囚林清華決定把他的衛隊擴充到一個旅稱為“近衛旅”由其負責工廠的安全。這支部隊將長期守衛工廠並將不定時的進入工廠進行檢查以防其中的死囚造反。
這些隻是林清華的初步構想要想將其實現還需要時間。先要做的就是選一處山溪較多而交通便利的地方把生產線膛槍的工廠建起來經過派人勘察林清華決定在豫鄂交界的桐柏山中建造槍廠在鎮虜軍三千人掃蕩了那裏的土匪後槍廠就動工興建了與其同時動工興建的是位於桐柏山腳下的火藥廠。
在這些工廠興建的同時林清華將鎮虜軍重新進行了整編將原來的白旺的人馬和其他的一些軍隊並入鎮虜軍並從民兵中又招募了一些人從而將鎮虜軍擴充到了十五個師。隨後林清華對這支部隊進行了強化訓練特別是各級軍官由於很多軍官是從士兵提拔上來的所以素質不高必須通過軍校對其進行嚴格的培訓。
經過兩個月的努力軍隊的士氣又恢複了而且槍廠和火藥廠也已基本完工可以進行生產了。正當林清華躊躇滿誌的要把鎮虜軍變成一支真正的現代化軍隊的時候一個從西安傳來的消息又讓林清華感到不安了。
原來自從中原大會戰結束以後山西、河南、山東已全部重新歸明朝所有而滿清所能控製的地區僅局限於直隸、陝西、蒙古由於阿濟格所率領的陝西清軍精銳盡失陝西的兵力空虛加上多爾袞準備調集兵力固守直隸一帶所以他下令駐紮陝西的清軍大部繞道蒙古撤到直隸而留在陝西的清軍不過隻有近一萬人的漢軍部隊。正因為這樣占領著四川的張獻忠準備派兵從川北進入陝西占領關中地區。
另外一個讓林清華感到意外的消息是在陝西南部的終南山一帶活動著一支忠明武裝他們約有三萬人領是明朝副都統孫守法他們先是抵抗李自成的大順軍後來又與清軍作戰現在孫守法趁清軍兵力空虛之機派副將賀珍與另一名忠明武裝領武大定合兵三萬人攻打西安。由於消息閉塞所以無論是朝廷還是林清華以前都沒有注意到這支武裝。
現在讓林清華為難的是到底是應該先休整一段時間呢還是先帶兵前往陝西將清軍徹底趕出陝西並阻止張獻忠對陝西的進攻呢?林清華左右為難始終拿不定主意。
吳三桂隻好躲藏在一個樹林裏靠著馬肉熬了十天但沒多久民兵的搜索力度明顯加大了因為林清華已懸下重賞凡是找到吳三桂的屍體或是抓住吳三桂的人重賞白銀五百兩。
吳三桂被逼無奈隻好從藏身處逃走在跋涉了三天之後終於抵達開封附近。此時的吳三桂已餓了整整三天身上的所有東西也全部丟掉。由於他的腦袋後麵還拖著辮子行動十分不便他為了順利逃到北京隻好用隨身小刀將辮子割掉並把頭剃光想化裝成和尚。為了弄到僧袍他隻得在附近到處尋找終於找到了一座寺院。
這座寺院名為“普濟寺”本是開封城南的一座較大的寺院鼎盛時期寺中有僧人三百多人而現在由於多年的戰亂和饑荒寺中隻剩下了十五個老眼昏花的老和尚所以吳三桂就很容易的趁著夜黑溜了進去。
進寺以後吳三桂東找西找好不容易才在一個禪房裏偷了件破僧袍接著他又溜到廚房裏啃了兩個素麵饅頭喝了兩碗冷水然後在柴草堆裏扒開個窩睡了進去。睡到後半夜時吳三桂忽然被屋子外的腳步聲驚醒他條件反射般跳起來就跑。
寺院很大吳三桂跑了幾圈就跑迷糊了他怎麽也找不到進來時的那個狗洞了不知不覺他跑進了寺院的後院。這裏是和尚們的菜地種著不少蔬菜院子的西北角就是茅房茅房緊鄰著寺院的圍牆而緊靠著茅房有一棵老樹順著老樹就可以爬到茅房上再從茅房頂上爬到圍牆上。(..tw好看的小說)吳三桂看得真切所以他立即將僧袍的下擺係住跑到茅房下開始爬樹。雖然吳三桂年紀不小了但多年的軍旅生涯使他的身手仍很敏捷所以他很快就爬到了樹枝上。正當吳三桂站在樹枝上想繼續爬到茅房上時忽然“啪”的一聲他硬是將樹枝壓斷了。情急之下吳三桂拚命想抓住茅房頂上的稻草但那用繩子綁住的稻草房頂怎能經得住他的體重?隻聽“撲通”一聲吳三桂兩隻手中各抓著一束稻草跌進了茅房腳下的糞坑之中。這糞坑是僧人們用來堆肥的裏麵積滿了大糞和水而且坑很深足有一丈。吳三桂跌進去後立即喝了幾口糞水嗆得他眼冒金星他拚命想爬上去但坑壁四周都很光滑根本用不上力。掙紮了一陣後吳三桂筋疲力盡終於淹死在糞坑之中一代梟雄曆史上最大的漢奸就此殞命。
正當吳三桂在糞坑中掙紮的時候林清華也沒閑著他正在冥思苦想俯在桌子上認真畫著一幅草圖。開封會戰結束後林清華被鎮虜軍的巨大傷亡所震撼他感到自己曾引以為傲的全火器部隊已經不可能獨領風騷了雖然清軍仍是火繩槍為主但仍給鎮虜軍造成重大傷亡而他也親眼看到在黃得功的部隊中也出現了數支和左夢庚一樣的裝備著燧槍的全火器部隊而且據潛伏在武昌的細作報告左夢庚繼續從南京購買燧槍試圖也把自己的部隊變成像鎮虜軍一樣的全火器部隊。
在這些事情的刺激下林清華決定改進鎮虜軍的武器裝備用更好、更先進的武器武裝鎮虜軍。林清華打算研製一種後裝線膛槍用這種槍逐步替換前裝槍。
要想製造後裝線膛槍就離不開衝壓機和車床而這兩種機械必須要有動力來驅動在目前的生產條件下最好的動力恐怕就是水力了。
林清華在上學的時候就對機械很感興趣所以設計簡單的衝壓機和車床並不太困難。他設計的衝壓機結構很簡單就是一個衝台加一個衝錘在衝台的四個角上各有一根定位槽均長一丈它將用來限製衝錘的運動路線。衝錘是一個五百斤重的鐵塊頂上有一個鐵環上麵拴一根鐵鏈鐵鏈穿過一組滑輪組連接在由水車帶動的一個絞車上。當水車轉動時帶動絞車旋轉絞車拉動鐵鏈進而將衝錘緩緩提起當衝錘到達定位槽的頂端時絞車在工人的控製下與水車脫離這時鐵鏈就鬆了而衝錘則在重力的作用下快下落擊打衝台。
衝壓機主要是用來加工槍管的膛線的這種加工膛線的方法是林清華根據抗戰時期根據地兵工廠的土方法改進的。這種方法較簡單先製造一個棗核形的硬度極高的鋼模在鋼模的四周欲先刻上幾根凸起來的斜線然後將此鋼模放入槍管毛坯在其上插一根很硬的鋼條直徑小於槍管接著便將其放在衝壓機上進行衝壓直到將鋼模從槍管的另一頭打出來這樣一根線膛槍管就算是初步做好了。
除了用來加工膛線以外衝壓機還能用來加工金屬彈殼。不過至於到底能不能用這種粗糙的衝壓機造出彈殼來林清華心裏也沒有底畢竟沒有實驗過他讓工匠們先製作了一台人力衝壓機在這台機器上進行實驗。實驗的結果是令人鼓舞的雖然沒有衝出完整的彈殼但衝出了許多比較規整的銅盅這些銅盅長度約為三分之一寸而且厚薄均勻。林清華決定改進這種彈殼比照獵槍子彈製造一種前部為紙筒後部為銅盅的混合型子彈。
車床的製造就比較困難了雖然林清華努力迴憶並畫了詳細的圖紙但工匠們還是琢磨了十幾天最後終於做出一台簡陋的車床由於沒有適合的刀具所以這種車床的效率很低而且廢品率也比較高但林清華還是很滿意的畢竟這個時代的技術隻能做到這樣了。
槍和子彈的問題解決了剩下的就是火藥了。現在各國所用的都是黑色火藥這種火藥的威力較小而且點燃後的煙霧很大更為嚴重的問題是它燃燒後的殘留物較多若是用在前裝槍上問題不大但若是用在後裝槍上就不行了每射幾子彈後槍管中就會留下許多汙垢若不及時清理的話很容易生炸膛事故危及射手安全。
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製造無煙火藥。無煙火藥通稱硝化棉是用棉花或其它植物纖維放入硝酸中進行硝化而成的這種硝化棉俗稱強棉燃燒度快並不適用於線膛槍線膛槍所用的火藥為弱棉是在強棉中加入鈍化劑後製成的它的燃燒度比較慢能保證火藥燃燒完全子彈的射程也就遠了。
要想製無煙火藥就必須先製硝酸而硝酸的製造又離不開硫酸所以林清華讓工匠們動手製造了幾個陶罐反應器用接觸法製造硫酸接著用製出的硫酸與硝石反應從而得到硝酸。
有了硝酸製造無煙火藥就不是難事了而且子彈上的底火所用的雷酸汞也可以製造了更為重要的是以硝酸和甘油為原料的硝酸甘油也能製造出來再用吸附力強的多孔物質將其吸收那麽爆炸力強、安全性高的軍用高爆炸藥就能裝備軍隊了。
為了保持自己在這種先進武器上的壟斷性林清華決定用一種特殊的方式來生產硝酸、硫酸和雷酸汞。他準備修建一個大型的全封閉式的工廠工廠的四周被三丈高、一丈寬的圍牆圍起來然後他準備向朝廷上道奏章以修建防禦工事為借口向朝廷索要數百名被判了斬監候和絞監候的死囚把這些死囚關進這座工廠讓他們來生產雷酸汞等物。為了保證生產質量這些人將被分成三十個組每一批生產出的東西都要嚴格驗收若是質量不合格那麽整個組的人都要受到懲罰。這些人除了不能出工廠以外其它的待遇都很好每人一間單獨的小屋每天有酒有肉而且若是其本人提出申請那麽可以允許他的家屬前來與其一起生活不過進來以後就再也不能出去了。
為了保衛這座工廠和看住這些死囚林清華決定把他的衛隊擴充到一個旅稱為“近衛旅”由其負責工廠的安全。這支部隊將長期守衛工廠並將不定時的進入工廠進行檢查以防其中的死囚造反。
這些隻是林清華的初步構想要想將其實現還需要時間。先要做的就是選一處山溪較多而交通便利的地方把生產線膛槍的工廠建起來經過派人勘察林清華決定在豫鄂交界的桐柏山中建造槍廠在鎮虜軍三千人掃蕩了那裏的土匪後槍廠就動工興建了與其同時動工興建的是位於桐柏山腳下的火藥廠。
在這些工廠興建的同時林清華將鎮虜軍重新進行了整編將原來的白旺的人馬和其他的一些軍隊並入鎮虜軍並從民兵中又招募了一些人從而將鎮虜軍擴充到了十五個師。隨後林清華對這支部隊進行了強化訓練特別是各級軍官由於很多軍官是從士兵提拔上來的所以素質不高必須通過軍校對其進行嚴格的培訓。
經過兩個月的努力軍隊的士氣又恢複了而且槍廠和火藥廠也已基本完工可以進行生產了。正當林清華躊躇滿誌的要把鎮虜軍變成一支真正的現代化軍隊的時候一個從西安傳來的消息又讓林清華感到不安了。
原來自從中原大會戰結束以後山西、河南、山東已全部重新歸明朝所有而滿清所能控製的地區僅局限於直隸、陝西、蒙古由於阿濟格所率領的陝西清軍精銳盡失陝西的兵力空虛加上多爾袞準備調集兵力固守直隸一帶所以他下令駐紮陝西的清軍大部繞道蒙古撤到直隸而留在陝西的清軍不過隻有近一萬人的漢軍部隊。正因為這樣占領著四川的張獻忠準備派兵從川北進入陝西占領關中地區。
另外一個讓林清華感到意外的消息是在陝西南部的終南山一帶活動著一支忠明武裝他們約有三萬人領是明朝副都統孫守法他們先是抵抗李自成的大順軍後來又與清軍作戰現在孫守法趁清軍兵力空虛之機派副將賀珍與另一名忠明武裝領武大定合兵三萬人攻打西安。由於消息閉塞所以無論是朝廷還是林清華以前都沒有注意到這支武裝。
現在讓林清華為難的是到底是應該先休整一段時間呢還是先帶兵前往陝西將清軍徹底趕出陝西並阻止張獻忠對陝西的進攻呢?林清華左右為難始終拿不定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