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應邀鬧事,狗屁三個條件
三國渣男,開局撿屍華雄 作者:山風木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天早上起來,已是日上五六七八杆。忽聞有嘈雜之聲從院外傳來。
王通知道,這是司徒王允“應邀”鬧事來了。
輕輕推開壓在胸膛上沉睡著的貂蟬,讓她繼續睡,一聲不響地披衣起床,再細心地給貂蟬捂了捂被子,才悄悄的離開臥房。
洗漱用餐後,便命人將王允請入府中。
不多時,王允在親兵的引領下來到書房。
王通站在書房門口,笑得很燦爛:“司徒大人大駕光臨,寒舍蓬蓽生輝。”
“哼!”王允臉色鐵青,冷冷問道:“小子,你昨晚所為,究竟是何意?”
王通聳了聳肩,坦然道:“自然是貪圖貂蟬美色,信不信由你。”
“豎子!”
王允勃然大怒,“貪圖美色也就罷了,為何還要訛詐老夫?老夫何曾說過要將貂蟬許配給你?你強搶貂蟬,還讓老夫背上出爾反爾、背信棄義的汙名,真是惡毒至極!”
“我可沒冤枉你。”
王通冷笑一聲,“你心中所想,無非是先將貂蟬許給呂布,再將她送給董卓。這難道不是一女二嫁、背信棄義?”
“你……你怎麽知道?”
王允臉色驟變,語氣中帶著幾分驚慌。
王通隨手拿起一塊糕點。
掰下一角塞進嘴裏,漫不經心嚼著,一邊嚼,一邊說道:
“一個連環計而已,我王通熟讀兵法戰策,又豈能看不透你這點心思?恕我直言,你這計策連我都瞞不住,更別提那智計百出的李儒了。若董卓聽信李儒之言,你王司徒的下場又會如何?”
王允聞言,心中一震,臉色愈發蒼白。
王通繼續說道:“我昨晚搶走貂蟬,並非要壞你好事,而是救你一命,使你全家免遭滅門之禍。可你不僅不感激,還罵我為‘豎子’,真是令人寒心啊!”
王允被這番話唬得一愣一愣,半晌說不出話來。
事實上,王通並非完全在唬他。在原本的曆史上,李儒確實看破了王允的連環計,並多次勸董卓放棄貂蟬以換取呂布的忠誠。
然而,多次苦勸無果,最終卻被董卓臭罵一頓……‘汝之妻肯與呂布否?貂蟬之事,再勿多言,言則必斬’!從那以後,李儒便心灰意冷,不再為董卓出謀劃策。
王通自然是知道董卓不會在貂蟬這件事上聽李儒的勸告,但王允卻並不知道王通所想。因此,這番話說出來,才將王允給唬住了。
王允不得不靜下心來,重新審視眼前的局勢。
沉默片刻,王允終於放下姿態,低聲問王通道:“老夫看賢侄之意,莫非亦有誅董之心?”
“那是自然。”
王通點了點頭道:“董賊暴虐無度,倒行逆施,人人得而誅之,我又豈能與這種人為伍。
此前,王某刻意隱忍,借口“克父”而拒做董卓義子,又奪取上郡以為退路,這一切便都是在為誅董而做準備。若是誅殺董賊,我自當仁不讓!”
王允聞言,微微點頭,心中稍安。
但隨即又眉頭緊皺,對王通說道:“老夫欲誅董賊久矣,奈何找不到機會。
董卓此人戒心甚重,防範極嚴。但凡出行必有數千西涼“飛熊營”護衛,就算是進入皇宮,也有300精兵隨行。那300精兵,都是百戰死士,人人可以以一當十!
而且,董卓本身也勇武異常,年輕時其武力強極一時,就算現在體胖如豬,仍力氣甚大,非常人能敵。
因此,要想刺殺董卓非常困難!唯一有機會刺殺董卓的便是呂布。因為董卓每次進宮上朝,都會讓呂布持戟護衛在側。
老夫之前的想法,乃是用連環計離間董卓和呂布,再使呂布相助誅董。可現在看來,這一計是行不得了。
賢侄向來聰慧,既然能看出老夫的連環計,不知可有其它誅董良策?”
“其實很簡單。”
王通笑了笑道:“依舊是利用呂布來誅殺董賊,隻是不必送貂蟬給他而已。”
頓了一下,又接著說道:
“呂布雖是董卓義子,卻從未真正得到過董卓的信任。董卓從未讓呂布獨自領兵出征,而那些遺臭萬年的壞事,卻都交給呂布去做。
火燒雒陽,挖掘皇陵及天子的宗親陵墓,挖掘公卿陵墓、挖掘武帝陵墓並曝骨七天!
這些事情沒有讓董旻、董璜、董越、牛輔等董卓親信去做,卻全都一股腦交給呂布。
這是要讓呂布自絕於天下,受天子、宗親及世家所仇恨,被天下人唾罵並遺臭萬年。
如此行事,呂布心中又豈能沒有抱怨。而呂布之所以沒有反抗董卓,隻因為他已經得罪了天子、得罪了世家、得罪了天下人,一旦反董,他便沒有退路。”
“賢侄的意思是……”
“隻要司徒大人親自去見呂布一趟,承諾誅董之後,便將他之前幹的那些遺臭萬年的事,全都推給董卓。並承諾向天子舉薦他,給他高官厚祿。
呂布本就對董卓有仇恨之心,隻要有了天子和王司徒你的支持,他便會覺得有了靠山,必會同意相助誅董。”
王允聞言,沉思良久。
越想越覺得王通說得有道理。遂咬了咬牙道:“既然如此,老夫當親往呂布府上說之!”
……
數日後,王通強搶貂蟬之事漸漸平息。
為了給外界一種“雙方和解”的假象,王通三天之後,再次光臨王允府上,送去了一些禮物,算是給王允賠禮。
這也是給王允麵子。
畢竟此前王通大鬧司徒府的事情,可是鬧得滿城皆知,適當地給允麵子,大家的臉上也都好看一些。
貂蟬也不再是王允的義女,原本就隻是一個歌姬,隻因想用連環計,王允才認貂蟬為義女。
而現在王通以伯父稱唿王允,如果王允再認貂蟬為義女,那就等於是將女兒嫁給了侄兒,在“倫理”方麵會被人詬病。
當然,送禮隻是借口。
真正的目的是在一起商討誅董大計。
……
再次見麵時,王允便拉著王通的手,很是感慨道:“賢侄果然猜得沒錯,那呂布果然對董賊極其仇恨。經過老夫一番勸說,已經同意相助誅董。
不過,呂布也提出了三個條件,正要與賢侄商量。”
王通看了王允一眼。
感覺這事恐怕沒那麽簡單。
便開口問道:“呂布提的是哪三個條件?”
王允沉吟了一下,接著說道:“其一,天子需詔告天下,赦免他受董卓指使盜掘皇陵之罪。”
“這沒問題。”王通點頭道,“他當時隻是奉命行事,罪責在董卓。”
王允又道:“其二,誅董之後,他要掌握軍權。”
“這也可行。”王通笑道,“我在長安僅有五千兵力,又資曆較淺,而呂布資曆深厚,又擁兵兩萬。誅董後,唯有他才能穩定局勢。”
王允遲疑片刻,低聲道:“其三,他希望賢侄能將貂蟬讓給他……”
“絕無可能!”
王通勃然大怒,拍案而起,“誅賊乃公事,妻妾乃私事,豈可混為一談!貂蟬已是我的女人,他若敢覬覦,先問問我手中的刀答不答應!”
……
王通知道,這是司徒王允“應邀”鬧事來了。
輕輕推開壓在胸膛上沉睡著的貂蟬,讓她繼續睡,一聲不響地披衣起床,再細心地給貂蟬捂了捂被子,才悄悄的離開臥房。
洗漱用餐後,便命人將王允請入府中。
不多時,王允在親兵的引領下來到書房。
王通站在書房門口,笑得很燦爛:“司徒大人大駕光臨,寒舍蓬蓽生輝。”
“哼!”王允臉色鐵青,冷冷問道:“小子,你昨晚所為,究竟是何意?”
王通聳了聳肩,坦然道:“自然是貪圖貂蟬美色,信不信由你。”
“豎子!”
王允勃然大怒,“貪圖美色也就罷了,為何還要訛詐老夫?老夫何曾說過要將貂蟬許配給你?你強搶貂蟬,還讓老夫背上出爾反爾、背信棄義的汙名,真是惡毒至極!”
“我可沒冤枉你。”
王通冷笑一聲,“你心中所想,無非是先將貂蟬許給呂布,再將她送給董卓。這難道不是一女二嫁、背信棄義?”
“你……你怎麽知道?”
王允臉色驟變,語氣中帶著幾分驚慌。
王通隨手拿起一塊糕點。
掰下一角塞進嘴裏,漫不經心嚼著,一邊嚼,一邊說道:
“一個連環計而已,我王通熟讀兵法戰策,又豈能看不透你這點心思?恕我直言,你這計策連我都瞞不住,更別提那智計百出的李儒了。若董卓聽信李儒之言,你王司徒的下場又會如何?”
王允聞言,心中一震,臉色愈發蒼白。
王通繼續說道:“我昨晚搶走貂蟬,並非要壞你好事,而是救你一命,使你全家免遭滅門之禍。可你不僅不感激,還罵我為‘豎子’,真是令人寒心啊!”
王允被這番話唬得一愣一愣,半晌說不出話來。
事實上,王通並非完全在唬他。在原本的曆史上,李儒確實看破了王允的連環計,並多次勸董卓放棄貂蟬以換取呂布的忠誠。
然而,多次苦勸無果,最終卻被董卓臭罵一頓……‘汝之妻肯與呂布否?貂蟬之事,再勿多言,言則必斬’!從那以後,李儒便心灰意冷,不再為董卓出謀劃策。
王通自然是知道董卓不會在貂蟬這件事上聽李儒的勸告,但王允卻並不知道王通所想。因此,這番話說出來,才將王允給唬住了。
王允不得不靜下心來,重新審視眼前的局勢。
沉默片刻,王允終於放下姿態,低聲問王通道:“老夫看賢侄之意,莫非亦有誅董之心?”
“那是自然。”
王通點了點頭道:“董賊暴虐無度,倒行逆施,人人得而誅之,我又豈能與這種人為伍。
此前,王某刻意隱忍,借口“克父”而拒做董卓義子,又奪取上郡以為退路,這一切便都是在為誅董而做準備。若是誅殺董賊,我自當仁不讓!”
王允聞言,微微點頭,心中稍安。
但隨即又眉頭緊皺,對王通說道:“老夫欲誅董賊久矣,奈何找不到機會。
董卓此人戒心甚重,防範極嚴。但凡出行必有數千西涼“飛熊營”護衛,就算是進入皇宮,也有300精兵隨行。那300精兵,都是百戰死士,人人可以以一當十!
而且,董卓本身也勇武異常,年輕時其武力強極一時,就算現在體胖如豬,仍力氣甚大,非常人能敵。
因此,要想刺殺董卓非常困難!唯一有機會刺殺董卓的便是呂布。因為董卓每次進宮上朝,都會讓呂布持戟護衛在側。
老夫之前的想法,乃是用連環計離間董卓和呂布,再使呂布相助誅董。可現在看來,這一計是行不得了。
賢侄向來聰慧,既然能看出老夫的連環計,不知可有其它誅董良策?”
“其實很簡單。”
王通笑了笑道:“依舊是利用呂布來誅殺董賊,隻是不必送貂蟬給他而已。”
頓了一下,又接著說道:
“呂布雖是董卓義子,卻從未真正得到過董卓的信任。董卓從未讓呂布獨自領兵出征,而那些遺臭萬年的壞事,卻都交給呂布去做。
火燒雒陽,挖掘皇陵及天子的宗親陵墓,挖掘公卿陵墓、挖掘武帝陵墓並曝骨七天!
這些事情沒有讓董旻、董璜、董越、牛輔等董卓親信去做,卻全都一股腦交給呂布。
這是要讓呂布自絕於天下,受天子、宗親及世家所仇恨,被天下人唾罵並遺臭萬年。
如此行事,呂布心中又豈能沒有抱怨。而呂布之所以沒有反抗董卓,隻因為他已經得罪了天子、得罪了世家、得罪了天下人,一旦反董,他便沒有退路。”
“賢侄的意思是……”
“隻要司徒大人親自去見呂布一趟,承諾誅董之後,便將他之前幹的那些遺臭萬年的事,全都推給董卓。並承諾向天子舉薦他,給他高官厚祿。
呂布本就對董卓有仇恨之心,隻要有了天子和王司徒你的支持,他便會覺得有了靠山,必會同意相助誅董。”
王允聞言,沉思良久。
越想越覺得王通說得有道理。遂咬了咬牙道:“既然如此,老夫當親往呂布府上說之!”
……
數日後,王通強搶貂蟬之事漸漸平息。
為了給外界一種“雙方和解”的假象,王通三天之後,再次光臨王允府上,送去了一些禮物,算是給王允賠禮。
這也是給王允麵子。
畢竟此前王通大鬧司徒府的事情,可是鬧得滿城皆知,適當地給允麵子,大家的臉上也都好看一些。
貂蟬也不再是王允的義女,原本就隻是一個歌姬,隻因想用連環計,王允才認貂蟬為義女。
而現在王通以伯父稱唿王允,如果王允再認貂蟬為義女,那就等於是將女兒嫁給了侄兒,在“倫理”方麵會被人詬病。
當然,送禮隻是借口。
真正的目的是在一起商討誅董大計。
……
再次見麵時,王允便拉著王通的手,很是感慨道:“賢侄果然猜得沒錯,那呂布果然對董賊極其仇恨。經過老夫一番勸說,已經同意相助誅董。
不過,呂布也提出了三個條件,正要與賢侄商量。”
王通看了王允一眼。
感覺這事恐怕沒那麽簡單。
便開口問道:“呂布提的是哪三個條件?”
王允沉吟了一下,接著說道:“其一,天子需詔告天下,赦免他受董卓指使盜掘皇陵之罪。”
“這沒問題。”王通點頭道,“他當時隻是奉命行事,罪責在董卓。”
王允又道:“其二,誅董之後,他要掌握軍權。”
“這也可行。”王通笑道,“我在長安僅有五千兵力,又資曆較淺,而呂布資曆深厚,又擁兵兩萬。誅董後,唯有他才能穩定局勢。”
王允遲疑片刻,低聲道:“其三,他希望賢侄能將貂蟬讓給他……”
“絕無可能!”
王通勃然大怒,拍案而起,“誅賊乃公事,妻妾乃私事,豈可混為一談!貂蟬已是我的女人,他若敢覬覦,先問問我手中的刀答不答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