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長竹縣
魂穿小燕子之不止愛情 作者:晚風吹行舟遠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好了好了,我知你石知縣也是為民著想的好官,我答應你便是。”
爾康實在是笑得不行,這石知硯是個明白人,也通透,說話做事都讓人心裏舒服。
“你也別叫我福大人了,我們年齡相仿,性情我也喜歡,咱們就不論官職,交個朋友吧。在下福爾康。”
聽爾康這麽說,石知硯也是喜出望外。官場裏講究的就是一個汲汲營營。自己農民出身,沒人願意和自己來往,因為一個常石知縣不值得人來結交,自己在官場上舉步維艱。
如今這是貴人天降,讓他接觸到了京城較為核心圈的人。就算隻是掛個名字,那也是一個進步。
石知硯雙手握拳對著爾康深深拜下。
“在下石知硯。”
爾康及時的扶住石知硯。
“怎麽還這麽多禮。”
兩人相視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知硯,我想著,你們這裏豆腐出名,那其餘的豆腐製品肯定也不錯,先建一個大的豆腐製品工坊吧。我們的鋪子負責售賣。”
“福大人...”
“嗯?”
“爾康,豆腐製品利潤太薄,恐怕是撐不起一個縣的運轉啊。”
“一口吃不成一個胖子,既然要做肯定得是地方特色才行,至於我說做豆製品,那是因為既然這是你們這裏的特產,那原料和工藝肯定是在的,有基礎會比較好做。
若是開其餘的工坊,那原材料從哪裏來?製作工藝也不是那麽容易能學會的,這要長久計劃,可是這常石縣的改變卻是迫在眉睫的。因此我們先做個豆腐製品工坊,其餘的工坊則是需要計算原料成本後徐徐圖之。”
聽了爾康一席話,石知硯才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還是你想的周到,我是被這常石縣窮怕了。生怕錯過了機會,唉。”
“我懂,隻是步子一下不能邁的太大,這是一縣人的生計。你可知此地還有什麽產物嗎?”
“此地高粱不錯。”
“高粱不錯,那為何不釀酒?”
“此地徒有高粱,卻無好的水源,說來也是遺憾啊。”
“原來如此,那就先開豆製品工坊吧,後麵的我們再商議。”
“好,我是太著急了,一早就過來,如今也是用膳的時辰了,我家裏備下薄宴,可能請你去家裏吃頓便飯?”
“何苦要這樣麻煩,你都到了我這住處,就先在這裏吃了再走,明日我再去你那兒,你可不許推脫。”
爾康不給石知硯拒絕的機會,直接就吩咐下屬擺飯。兩人邊吃邊聊,頗有些相見恨晚的味道。
用完膳後石知硯心滿意足的迴衙門,爾康就將早就寫好的書信送迴京城。
紫薇就收了爾康的書信,多的都沒看到,主要看到的就是兩個字,要錢!
“小燕子,你看看,人家爾泰出門掙錢,爾康出門倒是要貼錢進去。這一開口就是五萬兩,真是不知柴米油鹽貴。”
晴兒聽到紫薇的吐槽也是有些吃驚,伸手接過紫薇拿的信。
“這是什麽道理,居然要用五萬兩。隻是爾康一向是有分寸的人,應當是急用。”
正在說話的晴兒看紫薇手上筆沒停,伸出腦袋一看,某人嘴上吐槽著,手下已經在批條子了。
“好啊,紫薇,你竟然也學會小燕子那一套,那我們打趣。我看你這手下恨不得給他批十五萬兩。”
“哎呀,好晴兒,你也說了爾康是有分寸的人,雖然錢難掙,卻不能隻進不出不是?”
“是是是,咱們明珠格格說了算,爾康也不是亂來的人,讓我看看怎麽個事兒。”
小燕子早就聽到了兩人的話,隻是手上的事兒沒完,一直到此時才落筆。
她站起來轉著圈來到晴兒身邊,拿過晴兒手裏的信紙。“常石縣,石知硯,爾康發現了有趣的人哦。我們賺錢本來就是為了改善百姓的生活。有爾康在那邊,萬事是不用擔心的。”
“謔,這讓撥款的信件是一茬接一茬的啊。班傑明也來信了。”
“哦,快讓我看看,哈哈,不愧是班傑明。這一路精彩啊。這想法也不錯。
嗯?這長竹縣,這些人簡直放肆!”
班傑明自從出了京城,就沒有不想小燕子的,那私信也是一封一封的寫。如今這公事上寫得還不多。
不過這公事顯然不是什麽好事,前頭寫撥款,後頭寫的就慘不忍睹了。小燕子看完氣得將信紙直接拍在桌子上,發出沉悶的響聲。
“出了什麽事,怎麽這樣生氣?”
紫薇和晴兒見小燕子如此動怒,都湊過來拿起信紙看了起來。
原來,班傑明早早就到了長竹縣。這次陪同他出門的是學院裏拔尖的學生,名叫貢熙。
當然,貢熙也不是她本來的名字。她本來叫來娣。進了清風學院以後因為課業出眾,得到紀曉嵐的特別關注,紀曉嵐給她改了這個名字。
貢熙,本來是十分珍貴的茶,用來此人就是視若珍寶,溫暖如熙的意思。如今她沉著睿智,踐行她當初在課堂上說的,堅持正確的道路,即使前麵有千萬人阻攔也絕不後退半分的言論。也是在維護這個名字,視自己為珍寶。為自己開辟一條與眾不同的路。
“班大人,這長竹縣好生奇怪。”
“我也有所感覺,隻是也不知道奇怪在哪裏。”
“大人你看,這裏的百姓穿著都很富貴,整個街道非常熱鬧,小吃攤販也有許多。按理說是非常繁華的縣城。
可你看這兒,我們從進城開始,大概每四百米就能看見一個乞丐。隻有老人和小孩,且都是殘疾的。
這對於一個富饒的縣城來說是不太可能的。縣城富饒,那定然會撥出款項去安置這些人,可是並沒有。
而且,為何乞丐沒有中年人和女人。難道小孩不會長大,老人是突然變老的嗎?
而沒有女子,這一點也是最可怕的。不知有沒有女子在暗處遭受折磨。”
爾康實在是笑得不行,這石知硯是個明白人,也通透,說話做事都讓人心裏舒服。
“你也別叫我福大人了,我們年齡相仿,性情我也喜歡,咱們就不論官職,交個朋友吧。在下福爾康。”
聽爾康這麽說,石知硯也是喜出望外。官場裏講究的就是一個汲汲營營。自己農民出身,沒人願意和自己來往,因為一個常石知縣不值得人來結交,自己在官場上舉步維艱。
如今這是貴人天降,讓他接觸到了京城較為核心圈的人。就算隻是掛個名字,那也是一個進步。
石知硯雙手握拳對著爾康深深拜下。
“在下石知硯。”
爾康及時的扶住石知硯。
“怎麽還這麽多禮。”
兩人相視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知硯,我想著,你們這裏豆腐出名,那其餘的豆腐製品肯定也不錯,先建一個大的豆腐製品工坊吧。我們的鋪子負責售賣。”
“福大人...”
“嗯?”
“爾康,豆腐製品利潤太薄,恐怕是撐不起一個縣的運轉啊。”
“一口吃不成一個胖子,既然要做肯定得是地方特色才行,至於我說做豆製品,那是因為既然這是你們這裏的特產,那原料和工藝肯定是在的,有基礎會比較好做。
若是開其餘的工坊,那原材料從哪裏來?製作工藝也不是那麽容易能學會的,這要長久計劃,可是這常石縣的改變卻是迫在眉睫的。因此我們先做個豆腐製品工坊,其餘的工坊則是需要計算原料成本後徐徐圖之。”
聽了爾康一席話,石知硯才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還是你想的周到,我是被這常石縣窮怕了。生怕錯過了機會,唉。”
“我懂,隻是步子一下不能邁的太大,這是一縣人的生計。你可知此地還有什麽產物嗎?”
“此地高粱不錯。”
“高粱不錯,那為何不釀酒?”
“此地徒有高粱,卻無好的水源,說來也是遺憾啊。”
“原來如此,那就先開豆製品工坊吧,後麵的我們再商議。”
“好,我是太著急了,一早就過來,如今也是用膳的時辰了,我家裏備下薄宴,可能請你去家裏吃頓便飯?”
“何苦要這樣麻煩,你都到了我這住處,就先在這裏吃了再走,明日我再去你那兒,你可不許推脫。”
爾康不給石知硯拒絕的機會,直接就吩咐下屬擺飯。兩人邊吃邊聊,頗有些相見恨晚的味道。
用完膳後石知硯心滿意足的迴衙門,爾康就將早就寫好的書信送迴京城。
紫薇就收了爾康的書信,多的都沒看到,主要看到的就是兩個字,要錢!
“小燕子,你看看,人家爾泰出門掙錢,爾康出門倒是要貼錢進去。這一開口就是五萬兩,真是不知柴米油鹽貴。”
晴兒聽到紫薇的吐槽也是有些吃驚,伸手接過紫薇拿的信。
“這是什麽道理,居然要用五萬兩。隻是爾康一向是有分寸的人,應當是急用。”
正在說話的晴兒看紫薇手上筆沒停,伸出腦袋一看,某人嘴上吐槽著,手下已經在批條子了。
“好啊,紫薇,你竟然也學會小燕子那一套,那我們打趣。我看你這手下恨不得給他批十五萬兩。”
“哎呀,好晴兒,你也說了爾康是有分寸的人,雖然錢難掙,卻不能隻進不出不是?”
“是是是,咱們明珠格格說了算,爾康也不是亂來的人,讓我看看怎麽個事兒。”
小燕子早就聽到了兩人的話,隻是手上的事兒沒完,一直到此時才落筆。
她站起來轉著圈來到晴兒身邊,拿過晴兒手裏的信紙。“常石縣,石知硯,爾康發現了有趣的人哦。我們賺錢本來就是為了改善百姓的生活。有爾康在那邊,萬事是不用擔心的。”
“謔,這讓撥款的信件是一茬接一茬的啊。班傑明也來信了。”
“哦,快讓我看看,哈哈,不愧是班傑明。這一路精彩啊。這想法也不錯。
嗯?這長竹縣,這些人簡直放肆!”
班傑明自從出了京城,就沒有不想小燕子的,那私信也是一封一封的寫。如今這公事上寫得還不多。
不過這公事顯然不是什麽好事,前頭寫撥款,後頭寫的就慘不忍睹了。小燕子看完氣得將信紙直接拍在桌子上,發出沉悶的響聲。
“出了什麽事,怎麽這樣生氣?”
紫薇和晴兒見小燕子如此動怒,都湊過來拿起信紙看了起來。
原來,班傑明早早就到了長竹縣。這次陪同他出門的是學院裏拔尖的學生,名叫貢熙。
當然,貢熙也不是她本來的名字。她本來叫來娣。進了清風學院以後因為課業出眾,得到紀曉嵐的特別關注,紀曉嵐給她改了這個名字。
貢熙,本來是十分珍貴的茶,用來此人就是視若珍寶,溫暖如熙的意思。如今她沉著睿智,踐行她當初在課堂上說的,堅持正確的道路,即使前麵有千萬人阻攔也絕不後退半分的言論。也是在維護這個名字,視自己為珍寶。為自己開辟一條與眾不同的路。
“班大人,這長竹縣好生奇怪。”
“我也有所感覺,隻是也不知道奇怪在哪裏。”
“大人你看,這裏的百姓穿著都很富貴,整個街道非常熱鬧,小吃攤販也有許多。按理說是非常繁華的縣城。
可你看這兒,我們從進城開始,大概每四百米就能看見一個乞丐。隻有老人和小孩,且都是殘疾的。
這對於一個富饒的縣城來說是不太可能的。縣城富饒,那定然會撥出款項去安置這些人,可是並沒有。
而且,為何乞丐沒有中年人和女人。難道小孩不會長大,老人是突然變老的嗎?
而沒有女子,這一點也是最可怕的。不知有沒有女子在暗處遭受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