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鬱東也暗暗抿嘴:說來說去,還是機床加工精度不夠的問題。他們好像一直在一個地方兜圈子。


    而且程時也沒有辦法幫忙代加工。


    因為程時的機床都是小型機床,周新生剛才說的這些都是中型機床才能做的。


    他問周新生:“有沒有辦法把c6140的精度提高,往自動化方向發展呢?”


    其實他同時也是在問程時這個問題。


    因為買全新中型數控機床幾乎不可能。


    一來是“巴統協議”限製了。


    二來,經濟條件也不允許。機械廠就是因為經濟效益不好,發不出工資才要轉製。


    他現在深刻感受到了,程時毅然決然地要下崗的原因。


    機械廠就是個扶不上牆的爛泥。


    不對,應該說機械廠就是個爛泥潭。


    扔什麽下去都會被纏住,沉底。


    現在,除了程時,也沒有人有能力拉機械廠一把了。


    周新生說:“我打聽了一下,被封鎖之前,軍工,航空器生產那邊倒是進口了幾台,但是國內的中型機床數控改造尚處於起步階段。”


    這句話說得很委婉,其實就是大家都想幹,但是沒有一個人幹成了。


    蔣鬱東看程時沒反應,隻能直接問他了:“你說呢。”


    程時說:“傳統中型車床c6140通過加裝數控係統升級為經濟型數控機床是可行的。”


    加上數控係統後,就成了後來的cjk6140。


    蔣鬱東和周新生聽得精神一震,坐直了,豎起耳朵。


    因為他們都知道程時有個缺點,每句話都目的。可是他也有個優點,那就是隻要說出來了,肯定能做到。


    從他說要自製小型數控機床,到最後做出來這一點就能看出來。


    程時:“我可以幫忙,但是機械廠必須從上到下都要出力。”


    他反複強調這句話,可是他們似乎沒有聽進去,其實就是大鍋飯吃太舒服,總想依賴別人。


    周新生:“當然。要我們怎麽配合。”


    程時搖頭:“不是配合。你從根上就搞錯了。是你們主導,我隻給建議。”


    還好今天問了一下,不然這些人還在等著“配合”。


    蔣鬱東:“你把生產科科長和主要技術人員叫來聽。我們等著。要他們帶筆帶本子,過來記。今天程時同誌建議你們迴去做的,都給我好好做,我要按時間表檢查的。”


    周新生忙起身打電話去了。


    等待的時候,剛好幾位農業相關的幹部進來匯報自上次暴雨後農業生產恢複情況。


    程時上次說的硬質聚氯乙烯水管,塑料廠已經做出來,各廠配合把止迴閥也做出來了。現在山區的果樹在改種優良品種,澆灌係統也弄好了。


    冬天雨水少,這個係統就已經排上用場了。


    果農們都交口稱讚,省掉了不少人力,分攤下來電費也沒幾個錢。


    這樣一來,人均管理種植果園的麵積可以比之前多一倍以上。


    程時在旁邊那個本子寫寫畫畫,不知道是在記錄農業這邊的情況,還是別的。


    蔣鬱東對這個結果還算滿意的,勉勵了他們幾句,隻說接下來就是要選好種,提高成活率。


    等這些人走了,機械廠的技術人員也到了。


    蔣鬱東等大家坐定,對程時抬了抬下巴:“你開始講吧。”


    程時說:“這一次機械廠的技術改造升級我建議分兩個方向同時進行。首先把已有的c6140中型機床精度調高並升級為數控機床。第二,研發小型農機。”


    “今天我先講機床改造的事。我盡量說慢點,你們有什麽不懂的隨時舉手問。”


    下麵的技術人員眼裏都閃過一絲不屑:嗬嗬,我們不懂?!!


    你以前在機械廠裏連技術人員都不算,隻是個普通工人。


    你親爸,也就是你師傅的師傅看到我們都要恭恭敬敬地叫我們一聲“x工”。


    別人不知道你,我們還不知道你嗎?


    你不就是在1車間的時候把那個德意誌的數控機床吃透了,就“一招鮮,吃遍天”。


    尾巴翹上天,整天瞎提意見折騰我們。


    我們今天就要讓廠長和蔣領導知道你隻不過是個繡花枕頭。


    程時沒理他們,直接開始講:“先說c6140中型機床改造問題。你們首先要做的機械修複。這些機床用了那麽多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傷。磨刀不誤砍柴工,我們要先把刀磨鋒利。”


    技術科長出聲:“程時同誌,我有疑問。”


    程時停下,望向他。


    科長:“這個機械修複,具體要怎麽修複。”


    c6140中型機床是3車間的設備。


    程時壓根沒機會碰。


    而且中型機床的技術特性跟小型機床有很大區別。


    如果程時套用他手裏那幾個機床的來分析c6140就會漏洞百出。


    蔣鬱東和周新生都看出來這些人是在給程時下馬威,臉上卻都不動聲色。


    程時要是連這幾個技術人員都搞不定,就白白擔了那麽大名聲。


    說起來,除了上次鍋爐檢查的時候,程時跟科長有過短暫的交流,這還是機械廠的技術人員和程時的第一次直接技術較量。


    程時不緊不慢迴答:“好,我爭取講的細致一些,讓你們都聽明白。”


    他這句話一語雙關,技術人員們心說:特麽的,你這小子,真不是個善類。


    程時說:“比如導軌修複,現在技術和經濟條件在這擺著,沒法換新導軌,那就用最原始最經典最省錢的工藝-手工刮研和導軌磨削。這個導軌磨削可以利用廠裏有的m7130磨床就行。隻要沉得下心做,是可以大幅度提高機床的精度的。”


    科長:“嗬嗬,這個,我覺得不太可能。機械領域有個金科玉律,那就是‘母機造不出更精密的孩子’。其實這句話,也可以說是個詛咒和死循環。因為沒有精密機床就造不出精密軸承,沒有精密軸承就造不出精密機床。八級鉗工的手工刮研平麵度也才0.01mm/m,遠遠達不到it7級直徑或長度範圍內對平麵度小於等於0.01mm/2m的要求。所以,我們要怎麽用精度遠遠不夠的m7130磨床改造同樣精度不夠的c6140?!!”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迴九零下崗潮,我帶著全廠發家致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屹並收藏重迴九零下崗潮,我帶著全廠發家致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