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禎輕嘆一聲,示意趙翰秋起身,接著對他道:「陝甘寧三地百姓淪為流寇者眾,若朝廷賑災糧跟得上,他們又何至於此?朝廷的過失,同朕的過失又有何區別?」
趙翰秋聞言垂眸,陛下所言不差,百姓並不知換個皇帝對國家有什麽影響。在他們眼裏,朝廷與皇帝是一體的。更不知如今國庫空虛,麵對如今這諸般困境,皇帝要調派賑災款項有多少掣肘。
他身為兵部尚書,常能得知前線消息,流寇痛罵皇帝之事,多如牛毛。在他們眼裏,朝廷給些錢,給些口糧的事,如何就這般艱難?如今他們所受一切困苦,皆乃皇帝不體民心,不憐百姓之故。
謝禎接著對趙翰秋道:「趙尚書,朕知你疑慮。你擔心若不以雷霆手段懲治流寇,給他們壯大的機會,日後必成大患。你給朕一些時間,且先叫朕試試,若能找到法子渡過此番國庫空虛的掣肘,便是兩全其美。若實在不成,再依你所言,以雷霆手段除之。」
趙翰秋看著眼前的謝禎,竟從這位少年皇帝的眼裏,看到萬分的真摯。
為官十數載,他從未想過有朝一日,會遇到這樣一位如史書中記載的賢君般的皇帝,勵精圖治,殫精竭慮,謙遜開懷,有主見亦能納諫……
這一刻趙翰秋忽地無比地相信,眼前這位皇帝,或許真的會叫大昭,這個傳承三百年的國家,再複中興之象。
趙翰秋行禮應下,謝禎又問了一些關於陝甘寧流寇的事,這才叫他迴去。
趙翰秋走後不久,戶部官員便送來了戶部的歲報、季報以及月報。
謝禎坐在書桌前,開始仔細翻開這三年來的戶部的財報。
天色逐漸昏暗,養心殿裏,恩祿不知何時已給他點上燭火。桌角的托盤裏,還放著早已涼掉的飯菜。而謝禎的眼睛,始終未離開過眼前的歲報。
養心殿中安靜得可怕,隻有紙張翻動的聲音。
隨侍在旁的恩祿,看著謝禎幹得已有些起皮的唇,奉上茶水,小聲提醒道:「陛下,喝口茶吧。」
從迴來到現在,陛下便沒有閑過。身上還穿著去蔣府習武時穿的曳撒,晚膳沒用傳,連燈油都添了兩迴,在勵精圖治,也得顧著自己的身子。
謝禎聽到耳旁有人說話,眼不離桌,隻嘆道:「朕竟不知,戶部還欠九邊軍餉,難怪今日趙翰秋說,陝甘寧的叛軍當中,還有不少邊軍的逃兵,原是這般緣故。還有很多錯、爛帳……」
恩祿聽著,看了看自己手中托盤裏的茶水。顯然,他們陛下聽到旁邊有人說話,便順口搭話,根本沒有聽他在說什麽,耳裏聽了,心裏沒聽。
謝禎又道:「恩祿,替朕研墨。」
恩祿聞言,忙放下手裏的托盤,上前幫謝禎研墨。
謝禎看著這些財報,眉心便絲毫未曾舒展過。他知道在九千歲遺禍的影響下,六部都爛,但未承想,戶部竟是爛到這等地步,已是瀕臨破產。
除此之外,如今國庫空虛至此,他必須先行節省。宮中不必要的開支,全部裁撤。
比如從前,皇帝的衣襪須得日日換新,從今日起,穿破再換,漿洗使用便是。還有皇帝製衣,用的是雲錦,從現在開始,除祭祀大典所用袞服冠冕外,其餘常服,皆用尋常布料便好。
從今往後,宮中停辦所有宴飲,包括太妃們的生辰宴……
謝禎從宮中開始,裁撤了一係列奢靡且不必要的開銷。宮中還好說,可朝中百官,那些無能而添居其位者,他短時間,怕是無法全部裁撤,畢竟選拔新人才也需要時間。
還有龐大且無用的宗親。大昭開國至今三百餘年,皇室宗親的數量,已發展至難以想像的規模,他們大多好吃懶做,拿空餉而無用於朝廷與百姓。且宗親不好以強硬手段得罪,他須得緩緩圖之。
謝禎看了複又翻了幾遍歲報,發現如今大昭境內的官驛極多,且很多無用,官驛倒是可以盡快改革裁撤,能省下一大筆開支。
盤算一圈下來,節儉宮中用度,以及裁撤官驛,這兩件事可以抓緊實施。但擇賢官,以及對付宗親一事,則需要徐徐圖之。
除此之外,從現在起,他必須詳細了知戶部財政狀況。歲報倒是年年有,可月報和季報,隻有少數幾個銀庫才有。
謝禎琢磨片刻,提筆寫下聖令:自明日起,戶部餉冊,當十日一報。戶部所轄邊鎮餉司,當一月一報。
聖令自養心殿送出時,已至醜時,恩祿服侍謝禎休息。謝禎隻睡了不到兩個時辰,卯時未至,便已起身去上早朝。
早朝之上,謝禎命眾官員共議節省之策,又將已經定下的宮中節省之策,以及裁撤官驛的事提上議程。
宮中節省之策百官並無異議,但是裁撤官驛一事,百官提出不同意見,隻得擱置再議。
而蔣星重,這日早起練武後,又去房中讀兵書。快到晌午時,她便又去廚房親自給父兄做午飯。
現在她得著重留意著朝中的變故,所以自練武那日起,每日便派瑞霖去打聽當天早朝上的事。
這日晌午,和父兄一道吃過午飯後不久,蔣星重剛迴自己院中,瑞霖便迴到了府中。
蔣星重見他迴來,放下手中兵書,看向他,道:「說吧,今日打聽到些什麽?」
瑞霖行禮迴話道:「姑娘,今日沒什麽特別的事。不過還就是國庫空虛,陛下要裁減宮中用度,還有說是要裁撤全國多數官驛,其他……就沒什麽了。」<="<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趙翰秋聞言垂眸,陛下所言不差,百姓並不知換個皇帝對國家有什麽影響。在他們眼裏,朝廷與皇帝是一體的。更不知如今國庫空虛,麵對如今這諸般困境,皇帝要調派賑災款項有多少掣肘。
他身為兵部尚書,常能得知前線消息,流寇痛罵皇帝之事,多如牛毛。在他們眼裏,朝廷給些錢,給些口糧的事,如何就這般艱難?如今他們所受一切困苦,皆乃皇帝不體民心,不憐百姓之故。
謝禎接著對趙翰秋道:「趙尚書,朕知你疑慮。你擔心若不以雷霆手段懲治流寇,給他們壯大的機會,日後必成大患。你給朕一些時間,且先叫朕試試,若能找到法子渡過此番國庫空虛的掣肘,便是兩全其美。若實在不成,再依你所言,以雷霆手段除之。」
趙翰秋看著眼前的謝禎,竟從這位少年皇帝的眼裏,看到萬分的真摯。
為官十數載,他從未想過有朝一日,會遇到這樣一位如史書中記載的賢君般的皇帝,勵精圖治,殫精竭慮,謙遜開懷,有主見亦能納諫……
這一刻趙翰秋忽地無比地相信,眼前這位皇帝,或許真的會叫大昭,這個傳承三百年的國家,再複中興之象。
趙翰秋行禮應下,謝禎又問了一些關於陝甘寧流寇的事,這才叫他迴去。
趙翰秋走後不久,戶部官員便送來了戶部的歲報、季報以及月報。
謝禎坐在書桌前,開始仔細翻開這三年來的戶部的財報。
天色逐漸昏暗,養心殿裏,恩祿不知何時已給他點上燭火。桌角的托盤裏,還放著早已涼掉的飯菜。而謝禎的眼睛,始終未離開過眼前的歲報。
養心殿中安靜得可怕,隻有紙張翻動的聲音。
隨侍在旁的恩祿,看著謝禎幹得已有些起皮的唇,奉上茶水,小聲提醒道:「陛下,喝口茶吧。」
從迴來到現在,陛下便沒有閑過。身上還穿著去蔣府習武時穿的曳撒,晚膳沒用傳,連燈油都添了兩迴,在勵精圖治,也得顧著自己的身子。
謝禎聽到耳旁有人說話,眼不離桌,隻嘆道:「朕竟不知,戶部還欠九邊軍餉,難怪今日趙翰秋說,陝甘寧的叛軍當中,還有不少邊軍的逃兵,原是這般緣故。還有很多錯、爛帳……」
恩祿聽著,看了看自己手中托盤裏的茶水。顯然,他們陛下聽到旁邊有人說話,便順口搭話,根本沒有聽他在說什麽,耳裏聽了,心裏沒聽。
謝禎又道:「恩祿,替朕研墨。」
恩祿聞言,忙放下手裏的托盤,上前幫謝禎研墨。
謝禎看著這些財報,眉心便絲毫未曾舒展過。他知道在九千歲遺禍的影響下,六部都爛,但未承想,戶部竟是爛到這等地步,已是瀕臨破產。
除此之外,如今國庫空虛至此,他必須先行節省。宮中不必要的開支,全部裁撤。
比如從前,皇帝的衣襪須得日日換新,從今日起,穿破再換,漿洗使用便是。還有皇帝製衣,用的是雲錦,從現在開始,除祭祀大典所用袞服冠冕外,其餘常服,皆用尋常布料便好。
從今往後,宮中停辦所有宴飲,包括太妃們的生辰宴……
謝禎從宮中開始,裁撤了一係列奢靡且不必要的開銷。宮中還好說,可朝中百官,那些無能而添居其位者,他短時間,怕是無法全部裁撤,畢竟選拔新人才也需要時間。
還有龐大且無用的宗親。大昭開國至今三百餘年,皇室宗親的數量,已發展至難以想像的規模,他們大多好吃懶做,拿空餉而無用於朝廷與百姓。且宗親不好以強硬手段得罪,他須得緩緩圖之。
謝禎看了複又翻了幾遍歲報,發現如今大昭境內的官驛極多,且很多無用,官驛倒是可以盡快改革裁撤,能省下一大筆開支。
盤算一圈下來,節儉宮中用度,以及裁撤官驛,這兩件事可以抓緊實施。但擇賢官,以及對付宗親一事,則需要徐徐圖之。
除此之外,從現在起,他必須詳細了知戶部財政狀況。歲報倒是年年有,可月報和季報,隻有少數幾個銀庫才有。
謝禎琢磨片刻,提筆寫下聖令:自明日起,戶部餉冊,當十日一報。戶部所轄邊鎮餉司,當一月一報。
聖令自養心殿送出時,已至醜時,恩祿服侍謝禎休息。謝禎隻睡了不到兩個時辰,卯時未至,便已起身去上早朝。
早朝之上,謝禎命眾官員共議節省之策,又將已經定下的宮中節省之策,以及裁撤官驛的事提上議程。
宮中節省之策百官並無異議,但是裁撤官驛一事,百官提出不同意見,隻得擱置再議。
而蔣星重,這日早起練武後,又去房中讀兵書。快到晌午時,她便又去廚房親自給父兄做午飯。
現在她得著重留意著朝中的變故,所以自練武那日起,每日便派瑞霖去打聽當天早朝上的事。
這日晌午,和父兄一道吃過午飯後不久,蔣星重剛迴自己院中,瑞霖便迴到了府中。
蔣星重見他迴來,放下手中兵書,看向他,道:「說吧,今日打聽到些什麽?」
瑞霖行禮迴話道:「姑娘,今日沒什麽特別的事。不過還就是國庫空虛,陛下要裁減宮中用度,還有說是要裁撤全國多數官驛,其他……就沒什麽了。」<="<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