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禎和顏悅色地道,「有何不妥?」


    雖然韓縣丞質疑她的決定,但她並不生氣。


    縣令、縣尉、主簿都跑了,韓縣丞卻留了下來,盡職盡責地維護著縣衙的運轉。


    如果不是他勉強撐著,漢壽會秩序崩盤,比現在更亂。


    到那時,死於民亂的人,估計會比死於疫症的更多。


    單憑這一點,他就是漢壽的大功臣。


    她也不可能因小事而責備他。


    韓縣丞抬手擦汗。


    你說要開倉放糧,你還問我有何不妥?!


    這事兒哪裏妥當?


    分明處處都不妥!


    嚅囁道,「私自開糧倉,乃是大罪!」


    這是刻在大漢所有官吏骨子裏的禁令。


    張禎一笑,「韓縣丞,你仔細看看,我是誰?」


    韓縣丞微怔,「你,你是靖國長公主殿下......」


    治疫是有可能喪命的苦差事,應該沒人冒充罷?


    說到這兒忽然反應過來,是了,她是奉旨治疫的長公主,陛下還許她便宜行事,確實有權開倉放糧。


    他一個小縣丞,在這兒胡咧咧什麽啊?


    懊惱得想給自己一個大嘴巴,趕緊認錯道歉,「下官魯鈍,冒犯了長公主殿下,請殿下治罪!」


    張禎示意侍衛扶他起來,「韓縣丞忠於職守,何罪之有?」


    頓了頓又道,「待此間事了,我定然表你為漢壽縣令!」


    韓縣丞更惶恐了,「多謝殿下賞識!下官才疏學淺,見識粗鄙,隻怕擔不起一縣之職。」


    張禎也未多說,隻道,「去開糧倉罷。」


    在她看來,知道敬畏又能踏實做事的官員,比膽大妄為、誇誇其談那些好多了。


    韓縣丞:「諾!」


    拱手辭別,倒退著離開。


    漢壽城雖然還算富庶,但家中存了幾個月糧食的都是富戶,普通百姓家裏,最多有幾日存糧。


    像嚴二郎家那樣的,屬於小富。


    在鄉下有良田,在城裏有店鋪,雖然大多變賣了,也還有些家底,能買到高價糧。


    家境不如嚴家的那些,已經快要斷炊。


    因此放糧勢在必行。


    但這次放糧,跟韓縣丞想像中的不一樣,並非打開糧倉讓百姓來取,而是根據之前統計的每戶人數,送糧上門。


    並搭配一些藥材,讓各家自己熬著喝。


    這樣一來,她從京城帶來的人手就不夠用了,加上縣衙裏的衙役也不夠,因此才會廣召誌願者。


    還不是所有人都要,隻要年輕力壯的,也都讓他們穿防護衣,早晚喝張仲景開出的預防湯藥。


    每天煮上幾大鍋,苦得很。


    令張禎都想起了前世被中藥支配的恐懼。


    但隻要能預防疫症,再苦她都願意喝,其他人也是如此。


    私下稱之為保命藥。


    「為何如此麻煩?」


    韓縣丞不解。


    把染疫者弄到城外沈家別院,他大力贊同。


    怎麽連沒染疫的人都不許出來走動呢?


    周羽迴憶著張禎的話,解釋道,「因為,城裏的地麵、空中都還有疫氣,康健的人在外亂竄,也會染疫。而且......」


    韓縣丞專心聽著,見她忽然止住,追問道,「而且什麽?」


    周羽:「閑極生亂,非常時刻,不能讓有力氣亂的人閑著,得讓他們有事可做,這樣才亂不起來。」


    這裏麵是個什麽邏輯,她還沒想通。


    但女君說是如此,那必然就是如此。


    她沒想通,是她自己的問題。


    韓縣丞大感佩服,「殿下真是高瞻遠矚!」


    周羽:「......你能明白?」


    韓縣丞疑惑,「你不是已經解釋了麽?」


    這位周女郎好生奇怪。


    周羽張了張口,不想再跟他說話,轉身去忙自己的。


    莫非蠢的隻有她一個人?


    不,花妮肯定也不懂,隻是裝得很懂。


    都是一個地方來的,誰還不知道誰!


    ——


    放糧一日,晚上張禎在燈下看帳簿。


    簡單心算了一下,哪怕逼城中大戶獻糧,也最多能支撐十日。


    可在她的計劃中,至少要隔離半個月。


    韓縣丞倒很樂觀,「殿下莫憂,讓大家省著點吃,總能熬過去!」


    他經曆過苦日子,深知其中的訣竅。


    一碗米,如果做成幹飯,隻夠一個人吃一日。


    但如果煮成粥,能喝兩日。


    多加點水,能喝三日。


    或者隔一日喝一點,就能拖出五、六日。


    庶民如野草,縱然枯萎了,隻要落點陽光雨露,便能重新活過來。


    所以別說糧倉裏還有那麽多糧食,再少一些,也能吊住全城百姓的命。


    當然了,前提是大家平均分配,沒有人多拿多占。


    好在長公主殿下處事公允,又帶來了這麽多精兵,料想也沒人敢試他們的刀鋒。


    張禎:......


    既被韓縣丞的理論所震驚,又覺得他有此理論很正常,很實在。


    可她既然來了,就不想讓大家這麽苦。


    令人去七仙山關隘傳話,讓留守那兒的精兵首領顧田,派人去找劉表要糧。


    之前索要的藥材,也不知道有沒有送來。


    張禎還傳信顧田,如果劉表不給藥材不給糧,那也不必糾纏,直接去找周邊的諸侯求援。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匡扶漢室,她是認真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品紅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品紅樓並收藏匡扶漢室,她是認真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