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大孫子是為國著想,又沒去鬥雞走狗,欺壓良善,而且自己的大孫子沒準就能搞好呢!想到這裏,朱元璋說道:“你放手去做,隻要不耽誤學業就行!”
朱雄英眼眸一亮,滿臉認真,脆生生地保證道:“放心吧!皇爺爺,我一定好好學!”
朱元璋也站起身來,活動了一下身體!說道:“行了!你奶奶有好幾天都不見你了,你去尋你皇奶奶去吧!咱還有公文要處理呢!”
朱雄英達到了自己的目的,老朱也有事兒忙,也沒有多待,對朱元璋行禮之後,就去往了坤寧宮!
...
兩天後,二月二十,卯時!
朱雄英一大早就乘坐著馬車,來到了流金園。今天不同以往,跟老朱請了一天假期,所以可以早早的來到,目的在於觀看鐵匠們的打鐵技藝!
由於事先並未通知姚廣孝,流金園內此時隻有幾名吳王府的官吏值守。他們遠遠瞧見朱雄英的車架駛來,皆是神色一凜,連忙快步上前,整齊地跪地行禮。這幾個人朱雄英早已熟知。
分別是吳王府的引禮舍人、倉大使、庫大使之類的官職,都是九品官吏。其實也都是隻有這個頭銜,朱雄英的府庫一直是王老吉、加多寶、九安這些東宮時期的人在管理!
“都起來吧!”朱雄英讓他們都起來,隨後目光落在其中一人身上,開口問道:“宋儀,裏麵的工匠都打造到哪一步了!”朱雄英扶著王老吉,聽到流金園裏叮叮當當的敲擊聲!
宋儀是吳王府引禮舍人,他原本是應天府下麵的官吏,為人忠厚,為吏十年未出差錯,其上司頗為賞識,向吏部舉薦了他,此事被老朱知曉後,便將他安排到了吳王府任職。
此刻,宋儀聽到朱雄英點名詢問,趕忙上前一步,恭恭敬敬地引著朱雄英說道:“大多數工匠已經成型,有些快速的已經開始打磨,隻有一隊,現在還在煉鐵!”
“嗯?”朱雄英聽到後,不禁微微皺眉,心裏有些吃驚,到現在了,還在煉鐵,這隊還能趕得上嗎!
由於這240人分散在不同的隊伍裏,而原本隊伍的建製還保留著,並繼續參加比賽,所以有的隊人數多,有的隊人數少。工匠們進行比賽時,先需要隊伍合作,共同煉製一批鐵胚,隨後在各自進行打造。所以在團隊協作環節,人數多的隊伍速度就會快一些!
這並非是不公平,因為團隊協作也是他們需要注重的東西,團隊協作性好的隊伍,由於相互幫助,所以到達第二關的人數要多!
朱雄英原本以為這進度緩慢的隊伍,是因為團隊協作能力差,但是等進門的時候才發現,這隊人員一個不少,團隊協作能力極好!這就說明其中必有緣故!
“宋儀!”朱雄英坐在遠處,看著這些工匠,對著一旁的宋儀說道:“這隊人的隊長叫什麽名字?有多大年紀!”
“迴殿下!此人名為任思毅,年方二十二!”
“才二十二歲,就能被他們推舉成隊長了?”朱雄英疑惑道!
“殿下,此人原本是教匠,其家世代為匠,手藝精湛,為人正直,在工匠之中威望頗高!”宋儀給朱雄英介紹道,並遠遠的指著一位工匠道:“那魁梧漢子便是了!”
此時明朝的工匠分為教匠和軍匠,教匠負責進行技術指導,軍匠負責直接生產,一般而言,教匠的文化水平和技術能力都要更高一些。
朱雄英遠遠看去,隻見那人生的十分健壯魁梧,身高至少有180,胡須茂密,上身寬大粗壯,和‘任思毅’這文雅名字完全不搭!
“是個教匠,怪不得!”朱雄英看著遠處的任思毅在指揮隊員,將一個個黑色的泥胚挪動位置,泥胚共有六個,隊員們輪流將泥胚轉動,確保爐子中的餘溫能夠均勻地傳遞到每個泥胚之上。
看到這裏,朱雄英立刻就知道了這任思毅為什麽會慢了,於是他繼續問道:“他可曾要過什麽材料?”
“有的!”宋儀迴想道:“前日剛開始比賽之時,他曾要過黑鉛、瓷土等物!”
“黑鉛?那是什麽東西?還有嗎,拿來我看看!”朱雄英皺眉詢問道!
“殿下稍等!”隻見宋儀小跑著離去,不一會兒拿來了一個指甲蓋大小的黑色,帶光澤的物品,交給了朱雄英!
朱雄英一看,這不是石墨嗎!石墨是碳的同素異形體,化學性質穩定,不容易發生反應,而且耐高溫、耐腐蝕、韌性好,所以是冶金領域的好材料,原以為這個時代的人並不能區分這種材料,沒想到啊沒想到!
“這東西是誰給他找的,從哪裏找的!”朱雄英問道,這東西應該不好找吧!
“殿下,這是從文墨店裏買的!”宋儀迴答道!
“文墨店買的?文墨店為什麽會有這個東西?”朱雄英問道!
宋儀耐心的給朱雄英解釋道:“殿下您有所不知,此物十分潤滑、細膩,很多商人將其與鬆香等物摻雜在一起,製作成為墨條,以供書畫!”
“哦!”朱雄英恍然大悟,怪不得呢!他將目光看向了遠處的任思毅,看來此人已經發現了石墨抗高溫的特性,那些黑色泥胚看來就是石墨和黏土做成的模具了,這人想要用澆築法一次成型,不得不說,想法十分先進!
瓷土就是燒製瓷器所用到的一種耐火土,二者進行結合,可以製作出耐高溫的模具!
這個時期的大明並非不會澆築法,遠在商周時期,華夏人就掌握了‘失蠟法’等澆築法,現在大部分的銅銃就是用澆築法完成的,但是鐵銃不行。
鐵的流動性比較差,想達到澆築的流動性的話,就需要很高的溫度,現在溫度勉強可以達到,但是還需要可以承受這種高溫的容器!據朱雄英推斷,要想將鐵的流動性提升到可以澆築的級別,至少也得1500度,澆築青銅的模具是肯定不行的,用一次就會破碎!
而用石墨和瓷土所製成的磨具,如果運用得當,完全可以承受住這種高溫,就是不知道可以使用幾次!
朱雄英眼眸一亮,滿臉認真,脆生生地保證道:“放心吧!皇爺爺,我一定好好學!”
朱元璋也站起身來,活動了一下身體!說道:“行了!你奶奶有好幾天都不見你了,你去尋你皇奶奶去吧!咱還有公文要處理呢!”
朱雄英達到了自己的目的,老朱也有事兒忙,也沒有多待,對朱元璋行禮之後,就去往了坤寧宮!
...
兩天後,二月二十,卯時!
朱雄英一大早就乘坐著馬車,來到了流金園。今天不同以往,跟老朱請了一天假期,所以可以早早的來到,目的在於觀看鐵匠們的打鐵技藝!
由於事先並未通知姚廣孝,流金園內此時隻有幾名吳王府的官吏值守。他們遠遠瞧見朱雄英的車架駛來,皆是神色一凜,連忙快步上前,整齊地跪地行禮。這幾個人朱雄英早已熟知。
分別是吳王府的引禮舍人、倉大使、庫大使之類的官職,都是九品官吏。其實也都是隻有這個頭銜,朱雄英的府庫一直是王老吉、加多寶、九安這些東宮時期的人在管理!
“都起來吧!”朱雄英讓他們都起來,隨後目光落在其中一人身上,開口問道:“宋儀,裏麵的工匠都打造到哪一步了!”朱雄英扶著王老吉,聽到流金園裏叮叮當當的敲擊聲!
宋儀是吳王府引禮舍人,他原本是應天府下麵的官吏,為人忠厚,為吏十年未出差錯,其上司頗為賞識,向吏部舉薦了他,此事被老朱知曉後,便將他安排到了吳王府任職。
此刻,宋儀聽到朱雄英點名詢問,趕忙上前一步,恭恭敬敬地引著朱雄英說道:“大多數工匠已經成型,有些快速的已經開始打磨,隻有一隊,現在還在煉鐵!”
“嗯?”朱雄英聽到後,不禁微微皺眉,心裏有些吃驚,到現在了,還在煉鐵,這隊還能趕得上嗎!
由於這240人分散在不同的隊伍裏,而原本隊伍的建製還保留著,並繼續參加比賽,所以有的隊人數多,有的隊人數少。工匠們進行比賽時,先需要隊伍合作,共同煉製一批鐵胚,隨後在各自進行打造。所以在團隊協作環節,人數多的隊伍速度就會快一些!
這並非是不公平,因為團隊協作也是他們需要注重的東西,團隊協作性好的隊伍,由於相互幫助,所以到達第二關的人數要多!
朱雄英原本以為這進度緩慢的隊伍,是因為團隊協作能力差,但是等進門的時候才發現,這隊人員一個不少,團隊協作能力極好!這就說明其中必有緣故!
“宋儀!”朱雄英坐在遠處,看著這些工匠,對著一旁的宋儀說道:“這隊人的隊長叫什麽名字?有多大年紀!”
“迴殿下!此人名為任思毅,年方二十二!”
“才二十二歲,就能被他們推舉成隊長了?”朱雄英疑惑道!
“殿下,此人原本是教匠,其家世代為匠,手藝精湛,為人正直,在工匠之中威望頗高!”宋儀給朱雄英介紹道,並遠遠的指著一位工匠道:“那魁梧漢子便是了!”
此時明朝的工匠分為教匠和軍匠,教匠負責進行技術指導,軍匠負責直接生產,一般而言,教匠的文化水平和技術能力都要更高一些。
朱雄英遠遠看去,隻見那人生的十分健壯魁梧,身高至少有180,胡須茂密,上身寬大粗壯,和‘任思毅’這文雅名字完全不搭!
“是個教匠,怪不得!”朱雄英看著遠處的任思毅在指揮隊員,將一個個黑色的泥胚挪動位置,泥胚共有六個,隊員們輪流將泥胚轉動,確保爐子中的餘溫能夠均勻地傳遞到每個泥胚之上。
看到這裏,朱雄英立刻就知道了這任思毅為什麽會慢了,於是他繼續問道:“他可曾要過什麽材料?”
“有的!”宋儀迴想道:“前日剛開始比賽之時,他曾要過黑鉛、瓷土等物!”
“黑鉛?那是什麽東西?還有嗎,拿來我看看!”朱雄英皺眉詢問道!
“殿下稍等!”隻見宋儀小跑著離去,不一會兒拿來了一個指甲蓋大小的黑色,帶光澤的物品,交給了朱雄英!
朱雄英一看,這不是石墨嗎!石墨是碳的同素異形體,化學性質穩定,不容易發生反應,而且耐高溫、耐腐蝕、韌性好,所以是冶金領域的好材料,原以為這個時代的人並不能區分這種材料,沒想到啊沒想到!
“這東西是誰給他找的,從哪裏找的!”朱雄英問道,這東西應該不好找吧!
“殿下,這是從文墨店裏買的!”宋儀迴答道!
“文墨店買的?文墨店為什麽會有這個東西?”朱雄英問道!
宋儀耐心的給朱雄英解釋道:“殿下您有所不知,此物十分潤滑、細膩,很多商人將其與鬆香等物摻雜在一起,製作成為墨條,以供書畫!”
“哦!”朱雄英恍然大悟,怪不得呢!他將目光看向了遠處的任思毅,看來此人已經發現了石墨抗高溫的特性,那些黑色泥胚看來就是石墨和黏土做成的模具了,這人想要用澆築法一次成型,不得不說,想法十分先進!
瓷土就是燒製瓷器所用到的一種耐火土,二者進行結合,可以製作出耐高溫的模具!
這個時期的大明並非不會澆築法,遠在商周時期,華夏人就掌握了‘失蠟法’等澆築法,現在大部分的銅銃就是用澆築法完成的,但是鐵銃不行。
鐵的流動性比較差,想達到澆築的流動性的話,就需要很高的溫度,現在溫度勉強可以達到,但是還需要可以承受這種高溫的容器!據朱雄英推斷,要想將鐵的流動性提升到可以澆築的級別,至少也得1500度,澆築青銅的模具是肯定不行的,用一次就會破碎!
而用石墨和瓷土所製成的磨具,如果運用得當,完全可以承受住這種高溫,就是不知道可以使用幾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