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且就像是吳沉所說的那樣,句讀的出現會減少歧義,但是和朱雄英當時所擔心的一樣,老朱也看出了句讀會產生的後果,並且老朱看的更加深遠!


    “愛卿啊!你剛剛說這是吳王所用的,這是怎麽迴事兒!”老朱問了一句!


    “迴陛下,事情是這樣的...”吳沉就將早晨在吳王府教學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說了一遍,老朱聽完之後,有所思索,對著吳沉說:


    “吳沉啊,你迴去休息吧,至於你呈上來的東西,容咱想想!”


    “是陛下!”


    等吳沉從大殿之中退出去的時候,朱元璋就看向一旁的太監,說道:“事情的經過是他說的那樣?東西是吳王教給他的?”


    那太監站的仿佛跟一塊幹木頭似的,直到朱元璋詢問他才動了動迴話:“迴陛下,吳大人所說準確無誤!”


    “嗯!”朱元璋點了點頭,大孫從書上看的也罷,自己想的也罷,隻是不能是有人教唆自己的大孫,他將吃完的碗遞給一旁的雲奇,擦擦嘴說道:“去叫太子來!”


    “是,陛下!”


    朱標此時正在東宮一家人吃飯,吃的東西雖說不是什麽山珍海味,但也比老朱吃的好多了,剛吃飽了的時候,就接到了老朱的旨意。


    “這麽晚了,父皇叫殿下過去,必然有要事,殿下快去吧!阿桃,去給殿下拿大衣!”常逸雲正給一旁的小兒子喂食物,對著朱標說!


    “嗯嗯!我去看看!”朱標從阿桃的手中接過大衣,也沒用人伺候,就出門去了!


    一直來到謹身殿,看著老朱正對著一本沒名字的書看的津津有味,上去說道:“爹,你看什麽呢!”


    “哎!標兒,你來!”朱元璋對著朱標招手,自己站起來,活動了一下自己僵硬的身體。一把將朱標按在了自己的龍椅上,說道:“你看看這本書!”


    朱標絲毫沒感覺到坐龍椅有什麽不對的地方,就拿起句讀書籍開始看了起來,而老朱則是在一旁活動身體!


    句讀書籍的內容並不多,而且語言大多簡潔直白,朱標隻用了一刻鍾就看完了,看完之後朱標也站起身來,請老朱坐了迴去,他則是在一側給老朱捶背!


    “怎麽樣,標兒,看出什麽來了嗎!”老朱問道!


    “爹,你不會是想將這個和科舉成式一起頒布吧!”朱標問道。此時的大明,還沒有形成完整的科舉製度。沒錯,開國十七年了,科舉製度還沒有完善起來。其實早在洪武三年時,有過科舉,當時,朱元璋曾試圖構建一個‘所有文臣皆由科舉而進’的理想體係。


    可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這一批的科舉選拔的人缺乏實務能力,尋章摘句無所不通,農戶稅務卻百無一能。於是朱元璋對科舉十分失望,轉而去采用察舉製。察舉製好是好,但是他有一種‘恩主—門生’的依附關係,我舉薦了你,你就是我這邊兒的人了,你和我共進退,有事兒我罩著你,但我有事兒找你辦,你得給我辦!


    胡惟庸辦這事兒就辦的挺狠,朝野上下,遍植朋黨。甚至截留奏章,幹預朝政。老朱能容的下他才怪呢,所以察舉製的弊端讓老朱又想起了科舉的好!


    在十五年又進行了科舉,錄取進士近五百人!


    今年老朱還會進行一次科舉,從此將科舉規範起來。確立‘三年大比製度’子、午、卯、酉年鄉試,辰、戌、醜、未年會試,解決了明初科舉時間混亂的問題。而且要規定考試內容等,朱元璋就想將這個東西加入到科舉成式裏麵。


    “爹,這事兒急不得!”朱標手裏拿著句讀書籍,對著老朱勸道!


    “怎麽,標兒,你怕那些文臣、世家反對?沒事兒,咱有的是辦法讓他們同意!”朱元璋自信的說道!


    但朱標卻搖了搖頭,對著朱元璋說道:“爹,兒不是怕,這東西可以發布,但是不能跟科舉成式一起發布!”


    “哦?為何!”朱元璋問道。


    “爹,你想啊,你將其跟科舉成式一起發布,這東西考生就會用對吧!”朱標問。


    朱元璋點了點頭。


    “可是現在我們可以預見的是,世家、儒家會反對句讀,我們短時間無法形成一個句讀標準,又怎麽給考生評分呢!爹,這東西是可以降低讀書的門檻,但是現在我們沒有統一句讀的經典,也沒有解決頒發此物帶來的矛盾,和科舉成式一起發放,將對此次科舉產生不良影響!”


    “嗯!”朱元璋點了點頭,說道:“標兒你說的對!確實如此,你覺得這東西要怎麽推行?”


    “不如我們先規定應天城中的官員,在上奏公文、奏折當中使用句讀,意圖加快行政效率!慢慢的再將其影響到地方、民間!科舉那邊暫時不做要求!”朱標說道,他的意思是循序漸進,逐漸挑戰士大夫們的底線,先以加快行政效率,減少歧義為理由,先將其官方句讀的調調確定下來再說。


    “嗯!”朱元璋點頭,算是認同了朱標的想法。他馬上讓人將此物抄錄幾百份,待到明天早朝的時候,他要公布!並將這本書命名為《洪武句讀》!


    但是父子兩個人都低估了儒家、文臣、世家反對的決心。因為,這是同千年的文化定式作鬥爭,這不同於以往是有利益既得者反對,所有習慣於,認同於,思想保守的讀書人,或多或少都會反對。這是傳統文化所帶來的慣性阻力,上千年的書寫習慣,在沒有思想變革的情況下,阻力是可想而知的!


    第二天再朝堂之上,朱元璋讓人將抄錄好的《洪武句讀》發給滿朝文武,滿朝文武在翻看了幾頁之後,武將勳貴到是沒什麽反應,感覺這東西跟擦屁股紙差不多,但是文臣看到之後,基本上都是大吃一驚。


    特別是他們在看到這本書後麵,有用標點符號的一篇文章的時候,都有一種中華文字之美被破壞了的感覺!


    一時間文臣之中都在小聲嘟囔,議論紛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朱雄英來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風卷碧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風卷碧雲並收藏大明:我朱雄英來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