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聽了朱元璋的話,心中暗自思忖,這個時代對於士紳納稅一事,朝廷有著相當寬泛的包容態度。畢竟皇帝想要借助士族的力量來維係統治,便不得不賦予他們一定的特權。


    這其中的利害關係錯綜複雜,牽涉到教育資源的壟斷、國家經濟的走向、地方勢力的割據等諸多層麵。


    想到此處,朱雄英恭敬地看向朱元璋,開口說道:“皇爺爺,孫兒近日埋頭苦讀史書,心中生了幾個疑惑,想向皇爺爺請教。”


    朱元璋見朱雄英沒有迴應自己先前的問題,反倒要向自己討教,心中湧起一陣滿足感。能為疼愛的大孫子答疑解惑,他自是滿心歡喜,笑著說道:“大孫如此好學!有什麽問題,你但說無妨。咱雖自幼沒讀多少書,可如今的學問,也不見得就差了。”


    朱雄英微微沉吟片刻,問道:“皇爺爺,自秦王嬴政一統六國以來,可有國祚超過三百年的王朝?”


    朱元璋略一思索,說道:“那便隻有老劉家建立的大漢朝了,前後曆經四百年之久。”


    “皇爺爺,孫兒知道王莽曾篡奪漢室江山,後來劉秀中興漢室,實則西漢、東漢各自算來也就二百來年罷了。” 朱雄英輕輕搖了搖頭,似對這個答案並不滿意,出言反駁道。


    朱元璋又沉思了一會兒,緩緩說道:“如此說來,自秦朝至今,確實沒有國祚超過三百年的王朝了。”


    “皇爺爺一心想要為我大明奠定萬世基業,還請皇爺爺為孫兒解惑,為何王朝的國祚大多超不過三百年呢?” 朱雄英追問道。


    “這……” 朱元璋一時語塞,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著實沒想到,大孫竟會問出如此深刻的問題。他沒有貿然作答,而是沉吟良久,才緩緩開口:“依咱看來,每個王朝覆滅的緣由各不相同。你且聽咱細細說來。”


    “前元時期,蒙古人推行四等人政策,而且行省製度使得地方權力過大,這才導致前元時期軍閥割據混戰,我漢族百姓苦不堪言,最終揭竿而起,推翻了暴元統治。所以,咱對異族采取懷柔之策,同時廢除行省製,設立三司,恢複漢人衣冠禮儀。”


    “前宋時期,亡於財政和軍事方麵的問題。因此,咱大力清查土地,限製土地占有數量,鼓勵移民墾荒,並且推行軍屯之法。咱大明的武力,豈是那前朝宋朝能比的。”


    “至於唐朝,亡於藩鎮割據、宦官專權,而且丞相權力過大。所以,咱果斷廢除丞相一職,同時對宦官權力進行嚴格限製。”


    “咱已將該做的都做了,我大明必定千秋萬代,江山永固!” 朱元璋說這番話時,臉上滿是得意之色,仿佛對自己推行的一係列政策極為滿意,堅信大明王朝定能綿延不絕。


    然而,他卻不知,自己一手建立的大明王朝,非但未能打破三百年的王朝魔咒,日後還會被北方的蠻夷侵占中原大地。更有後來列強入侵,肆意欺辱華夏。就連往日瞧不上眼的東瀛小國,也敢在華夏大地上大肆屠殺,致使三千五百萬同胞慘遭荼毒。


    倘若此刻將這些數字告知朱元璋,他定會驚愕不已,繼而暴跳如雷,怒火衝天。畢竟,在當下的大明,全國人口還不到六千萬。


    而知曉這些曆史的朱雄英,暗自下定決心,定要竭盡全力阻止這一切的發生。於是,他繼續問道:“皇爺爺,您當年為何會起兵反抗元朝統治呢?”


    “還能有什麽原因?” 朱元璋苦笑著,那笑容中滿是對往昔悲慘歲月的迴憶。憶起童年的苦難,這位鐵血殺伐的洪武大帝眼眶不禁微微泛紅,緩緩說道:“當年咱的父母兄弟皆被活活餓死,若當時能有一碗糙米飯下肚,咱又何苦將腦袋別在褲腰帶上去造反!”


    朱雄英等的就是這句話,他想引導朱元璋往土地兼並的方向思考,於是接著問道:“皇爺爺,難道僅僅是因為蒙古人不把漢人當人,您才吃不上飯嗎?那咱家的土地都去了何處,為何種地的百姓反而吃不飽飯?”


    朱元璋聞言一愣,心中暗自思量:是啊,蒙古人推行四等人政策,與自己當年吃不飽飯又有什麽直接關聯呢?自己老老實實種地便是,可自家的土地呢?地裏種出的糧食又去了哪裏?


    “自然是因為那些當官的橫征暴斂,把咱地裏的糧食都搜刮去了!” 朱元璋咬牙切齒地說道,一想起那段不堪迴首的歲月,他便恨不得立刻拔刀相向。


    “皇爺爺,王朝末年往往天災頻繁,官員又橫征暴斂。那些交不起稅的農夫又會如何生存呢?” 朱雄英繼續問道。


    “唉,若是真趕上了天災,朝廷卻依舊催逼賦稅。交了稅,全家都得挨餓,無奈之下,隻能把土地賣了,往後給別人種地謀生。” 朱元璋歎息著說道。


    “這便是了!” 朱雄英神情鄭重地說道,“皇爺爺,這便是王朝滅亡的原因之一,土地兼並!”


    朱雄英清了清嗓子,鄭重其事,並且在朱元璋身邊來迴踱步,說道:“孫兒發現,每到王朝末年,這人口是越來越多,土地也是越來越多,怎麽國家的稅收越來越少呢?”


    “皇爺爺剛才說,本來有地的農民,因為生計原因,不得已賣出了自己的地,但是如果他賣地的對象,是本來不用納稅的人家呢?比如說皇親國戚、舉人進士等士大夫階層、還有在職官員。”


    “而且,如果一家人有人當了官,那其他人完全可以把自己的土地,掛在這個當官的、可以免稅的人名下,以此來逃避稅務!”


    “所以王朝末期,由於土地兼並,大量的土地被免稅階級占有,而且他們有可能還會藏匿土地人口,所以朝廷收稅就收不上來,隻能加重賦稅,加重賦稅又會讓農民更活不下去,又要賣地,這就形成了惡性循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朱雄英來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風卷碧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風卷碧雲並收藏大明:我朱雄英來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