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寬闊且氣派非凡的宮道之上,陽光傾灑而下,為地麵鋪上一層金輝。兩個身影,一大一小走在前方。


    小的那身影,正是朱允炆,因為今日是他第一天上學,雙眼滿是好奇,滴溜溜地打量著周遭的一切,渾身都散發著孩童特有的純真勁兒。他們身後,各自跟著忠誠的仆人,安靜地隨行。


    “大哥,你說夫子會不會嫌我學東西慢呀?我還有好多字都不認識呢!” 朱允炆仰著腦袋,眼中帶著一絲擔憂,看向身旁的朱雄英。


    朱雄英溫和地笑了笑,安慰道:“不會的允炆,夫子最有耐心了,定會仔細給你解釋每個字的。”


    朱允炆又抓緊了朱雄英的衣袖,帶著幾分期待問道:“大哥,我能不能跟你坐同一張桌子呀?”


    朱雄英輕輕拍了拍他抓著衣袖的手,平日裏與朱允炆相處不多,此刻才覺得這個弟弟如此多話,話語間滿是不自信,好似極度缺乏安全感,一心渴望得到他人認可。


    “可以啊!不過咱倆上課可不能打鬧,不然夫子該生氣了。”


    “哦!” 朱允炆乖巧地點點頭。


    朱雄英抬眼望去,目光落在那座曾讓自己落水的木橋處,不禁一怔。隻見原本的木橋已消失得無影無蹤,就連那幽深的池塘也被填平,取而代之的是大片移栽而來的花草樹木,還有精巧的假山錯落其間,堆砌成別致的景觀。


    短短幾日,這裏已全然沒了往昔的模樣。


    “大哥,這裏有啥特別的嗎?” 朱允炆見朱雄英盯著那處看了許久,不禁問道。


    “沒什麽特別的!我們走吧!” 朱雄英隨口應道。


    看來朱允炆並未被呂氏灌輸太多雜事,也是,這時候的朱允炆年紀尚小,知曉太多並無益處。朱雄英心中暗自思忖,不知朱允炆往後是否還會如今日這般,將自己這個大哥放在心間。


    兄弟倆一路來到大本堂。堂內,其他王爺見到朱雄英,皆是一臉客氣,可客氣之中又隱隱透著些許距離感。顯然,朱桂之事後,眾人都變得小心翼翼,謹慎萬分。


    夫子一如往常,有條不紊地開始上課。


    課後,朱雄英按慣例要前往老朱處共進午餐。如今身旁多了朱允炆,便開口詢問:“允炆,大哥現在要去找皇爺爺,你要不要一起?”


    朱允炆腦袋搖得像撥浪鼓,忙道:“我不敢!”


    “這有啥不敢的,你不跟著我,打算去哪兒?”


    “我迴我娘身邊吧!” 朱允炆小聲說道。


    “也好!” 朱雄英瞧了瞧朱允炆身旁的太監,那太監看著精明幹練,想來不會出什麽差錯,便囑咐道:“那你去吧!下午咱們還一起上課!”


    “大哥再見!”


    “再見!”


    與朱允炆分別後,朱雄英如往日一般,朝著謹身殿走去。然而今日的謹身殿,與平常大不相同。


    殿內熱鬧非凡,遠遠便能聽見激烈的爭論聲,似乎有人正言辭激烈噴老朱。這般刺激的場麵,怎能錯過?


    朱雄英心中一動,躡手躡腳地走進大殿,尋了個隱蔽的角落坐下,仰起頭來,豎起耳朵,好奇究竟是誰如此大膽。


    隻見殿內氣氛凝重得仿若能擰出水來。正上方,朱元璋身著明黃袞龍袍,穩穩端坐在那威嚴無比的龍椅之上。他神色間滿是不耐,眉心蹙起,眼眸中隱隱有怒火翻湧,仿佛下一秒便會如火山般爆發。


    階前,幾位僧侶靜靜佇立。他們個個麵容祥和,寶相莊嚴,周身散發著一種超凡脫俗的氣質,觀其模樣,仿若真有洞察世事的高深道行。


    正中間,一位身著緋袍的官員身姿筆挺地立於階下,言辭懇切,字字泣血,句句如刀。朱雄英隱於暗處,目光敏銳,清楚地瞧見朱元璋的雙手不自覺地死死抓住龍椅扶手,指節因用力過度而微微泛白。


    “陛下,何以舍聖學而取異端?這些僧侶,平日不事生產,亦不繳納稅賦,每日隻知在朝堂內外搬弄是非,妄圖蒙蔽陛下聖聽。臣已接連上書二十七道,陛下為何對臣之諫言視若無睹?” 發聲之人,年約五十出頭,中等身材,渾身透著一股剛正不阿的正氣。他雙目炯炯有神,眉宇之間有股倔強的勁頭


    “李仕魯,你可還知道何為君臣之禮嗎?” 朱元璋猛地一聲大喝,聲若洪鍾,整個大殿都為之震顫,隨手將手中的奏章狠狠擲下台階,奏章在空中劃過一道弧線,隨後 “啪” 的一聲重重落在地上,“天下信佛信道之人眾多,為保天下太平、百姓安穩,咱才特意設立僧錄、道錄二司,用以掌管天下僧道之事。你速速退下,莫要在此無理取鬧,胡攪蠻纏!”


    朱雄英聽聞此言,心中頓時了然,原來此人便是李仕魯。這人他知道,李仕魯是推崇程朱理學的臣子,一心主張以儒家思想治理國家。其多次上書,言辭激烈地反對朱元璋尊崇佛教的政策,在他看來,佛教整日宣揚 “空寂”“輪迴” 之類的言論,實在是有損綱常倫理,於國家社稷而言,百害而無一利。


    朱雄英心中暗自思忖,曆史記載中,李仕魯正是因為屢屢上書進諫此事,最終被朱元璋盛怒之下摔下台階,當場腦漿迸裂,落得個 “肝腦塗地” 的悲慘下場。難不成,就是在今天?


    “陛下,正因我朝剛剛初創,這才更需聖人之學來教化天下人心,使百姓皆能知禮儀、明忠義。可如今陛下卻一味崇信這些小人之學,每日沉浸於談論‘輪迴空幻’之說,如此又怎能引領天下、教化萬民?” 李仕魯仿若不知危險將至,依舊神色堅定,言辭愈發激昂。


    “想那前朝之時,僧侶和尚肆意妄為,百姓深受其害。他們廣占良田萬頃,卻從不思忠君愛國之道,每日隻知愚弄百姓,貪婪地索取錢糧。此等行徑,難道還不算異端嗎?”


    “住口!” 朱元璋怒不可遏,在他眼中,李仕魯這般屢屢衝撞聖意的行為,簡直是膽大包天,全然沒將自己這個皇帝放在眼裏。


    “陛下莫非要做那昏庸無道之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朱雄英來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風卷碧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風卷碧雲並收藏大明:我朱雄英來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