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是大明的工匠不夠聰明?當然不是!這是由於鐵質的火銃,有著巨大的缺陷,這讓大明不得不用價格昂貴的銅!
其一就是由於冶鐵工藝的不完善,溫度達不到,這讓鐵的流動性上不去。這會導致在鐵裏的氣泡根本沒有辦法跑出去,所以就會在鐵器上形成一個個的沙眼。這是一個大問題,因為有沙眼的地方要比沒有的薄,火藥在發射的過程中,巨大的壓力容易在這個薄點上爆發,導致炸膛,而銅的熔點更低,導致流動性強,就沒有這種問題。這就是為什麽鐵的硬度要更高,而炸膛率卻更大的一個原因!
其二就是鐵十分容易氧化,生鏽問題會讓火銃變得維護成本很高,鏽跡也會影響其使用!
其三就是鐵的導熱性和抗壓能力不足,鐵的導熱性大約隻有銅的一成半,在使用時,膛內的高溫散不去,容易增加壓力,進而增加炸膛的危險!抗壓能力不足又是怎麽迴事兒呢,這是由於鐵雖然硬度高,但是延展性差,容易出現脆性斷裂,也就是炸膛!
所以不是大明不想用鐵做火銃,而是在各種比較中,銅銃比鐵銃的性價比更高。這是由於冶鐵工藝製約決定的,前段時間‘寶司’成立的時候,朱元璋獲得了提高冶煉溫度的方法,讓這種情況有所改善,沙眼的問題有所解決,但其他問題依然存在,所以在朱雄英問老朱要鐵匠的時候,老朱那是求之不得!
給的鐵匠全都是‘寶司’中,以前負責火銃製作的人。不用驚訝,由於火銃是銅的,所以製作銅錢的和製作銅銃的是一個單位!
老朱巴不得大孫趕緊研究出來完美的鐵銃,至於是大孫想的還是別人想的,那不重要!
話說迴來,朱雄英看著手中的火銃,心裏想著首要任務是提升材料的質量。就在朱雄英思索的時候,就看見姚廣孝從前殿一路小跑著過來,衝著朱雄英行了一禮道:“殿下,您要準備的東西,都已經準備好了,您看您還親自去一趟嗎!”
姚廣孝準備說準備的東西,實際上就是冶煉的材料、工具等!自從朱雄英從老朱哪裏要來了三百鐵匠還有一個京城中的院子之後,朱雄英將左右兩邊的房子都買下來了,並將其打通,形成了一個百畝左右的園區。
“也好!兩位兄長自便吧,我去忙些事情!”朱雄英說了一聲,徐允恭和李景隆不是不識趣的人,見朱雄英沒有要帶他們兩個,即使心中有些好奇,但是也沒有說要跟著!
於是朱雄英就坐上了吳王府的車架,往園區走去,現在已經是二月中旬了,原本賜予朱雄英的大象也收迴去了,朱雄英一路上也沒有擺著什麽依仗,隻是帶著加多寶、九安還有一些護衛,就這麽去往園區!
說起來,這還是朱雄英開府之後,第一次出來,他不時的掀開車簾子看看應天城的大街小巷,一路向西去,並沒有走太遠,按照朱雄英的估計,應該不到三公裏,就聽見外邊的姚廣孝說道:“殿下,到了!”
朱雄英撩開車簾子,在九安和加多寶的攙扶下走下馬車,抬頭看去,是一個大門,看這大門也算是個大戶人家,也不知以前是那個官員的府邸,不過現在成為了朱雄英的地盤了!
進門之後,原本應該放花園假山的地方全都推平了,甚至有一些木製房子也給拆除了,弄出了一大片空地,在那空地上,正佇立著十幾個高爐。
“殿下,目前按15個工匠一個高爐的配比,已經全部立好了,每個高爐相隔十米,互不幹擾,建造時已經將鼓風機建好了,嵌在爐身裏,鼓風繞爐身一圈兒後,成為熱風進入爐身!”姚廣孝在朱雄英旁邊,給朱雄英介紹,朱雄英則是耐心的聽著,目光投向了遠處那個像是倉庫的的地方,哪裏正傳出來叮當、叮當的敲擊聲音!
“這邊是鐵礦倉庫,正有工人將其打成小塊,去除雜質,以提高冶煉效率!”
“這邊是焦炭倉庫,這裏離高爐最遠,我已經派人日夜看守,方圓十步禁止明火!”
朱雄英看了半天,越看越滿意,除了姚廣孝說的這些,朱雄英還看到在園區邊緣建立了很多小房子,應該是供這些匠戶居住的,另外還有很多以前的建築還在拆除中,磚瓦石塊用來建造小房子和高爐,而木頭則是當做燃料!
以前的觀賞池塘大部分被保存了下來,作為防火和冶煉使用!
“先生短短幾日,就將其改造的如此完美,就是蕭何在世,也不能比先生做的更好了!”朱雄英讚歎道。
“殿下,這都是我應該做的,一切為了大明!”姚廣孝並沒有謙虛,在他看來,把自己比作蕭何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先生,此處是否還沒有名字,依先生看,此處應該起一個什麽名字為好!”朱雄英問道!
“殿下,此處一旦做出成績,必然成為官營,依在下看,還是起一個正式的名字為好,不如叫做冶金廠?”姚廣孝試探性的問道!
朱雄英搖了搖頭,說道:“既然以後要進行官營,名字不能太普通了,宋朝蘇東坡有句詩,‘投泥潑水愈光明,爍玉流金見精悍’,依我看,這句就十分貼合此處,不如叫做流金園吧!”
“流金園?”姚廣孝默念一聲,隨即說道:“就依殿下,我過幾日就將牌匾掛起來!”一個名字而已,姚廣孝自然不是那抬杠的人,殿下願意叫他什麽就叫什麽就是了!
“殿下,如今匠人有三百位,是不是要將其進行有組織的管理!”姚廣孝問道!
“確實如此,我正好也要看看這些工匠的技藝,這樣吧,將所有的匠人召集起來,每十五人一隊,站在高爐之前,列隊之後,我要講話!”朱雄英說道,此時接近午時,今日還太陽高照,三百名匠人就站在陽光下,朱雄英也不例外!
其一就是由於冶鐵工藝的不完善,溫度達不到,這讓鐵的流動性上不去。這會導致在鐵裏的氣泡根本沒有辦法跑出去,所以就會在鐵器上形成一個個的沙眼。這是一個大問題,因為有沙眼的地方要比沒有的薄,火藥在發射的過程中,巨大的壓力容易在這個薄點上爆發,導致炸膛,而銅的熔點更低,導致流動性強,就沒有這種問題。這就是為什麽鐵的硬度要更高,而炸膛率卻更大的一個原因!
其二就是鐵十分容易氧化,生鏽問題會讓火銃變得維護成本很高,鏽跡也會影響其使用!
其三就是鐵的導熱性和抗壓能力不足,鐵的導熱性大約隻有銅的一成半,在使用時,膛內的高溫散不去,容易增加壓力,進而增加炸膛的危險!抗壓能力不足又是怎麽迴事兒呢,這是由於鐵雖然硬度高,但是延展性差,容易出現脆性斷裂,也就是炸膛!
所以不是大明不想用鐵做火銃,而是在各種比較中,銅銃比鐵銃的性價比更高。這是由於冶鐵工藝製約決定的,前段時間‘寶司’成立的時候,朱元璋獲得了提高冶煉溫度的方法,讓這種情況有所改善,沙眼的問題有所解決,但其他問題依然存在,所以在朱雄英問老朱要鐵匠的時候,老朱那是求之不得!
給的鐵匠全都是‘寶司’中,以前負責火銃製作的人。不用驚訝,由於火銃是銅的,所以製作銅錢的和製作銅銃的是一個單位!
老朱巴不得大孫趕緊研究出來完美的鐵銃,至於是大孫想的還是別人想的,那不重要!
話說迴來,朱雄英看著手中的火銃,心裏想著首要任務是提升材料的質量。就在朱雄英思索的時候,就看見姚廣孝從前殿一路小跑著過來,衝著朱雄英行了一禮道:“殿下,您要準備的東西,都已經準備好了,您看您還親自去一趟嗎!”
姚廣孝準備說準備的東西,實際上就是冶煉的材料、工具等!自從朱雄英從老朱哪裏要來了三百鐵匠還有一個京城中的院子之後,朱雄英將左右兩邊的房子都買下來了,並將其打通,形成了一個百畝左右的園區。
“也好!兩位兄長自便吧,我去忙些事情!”朱雄英說了一聲,徐允恭和李景隆不是不識趣的人,見朱雄英沒有要帶他們兩個,即使心中有些好奇,但是也沒有說要跟著!
於是朱雄英就坐上了吳王府的車架,往園區走去,現在已經是二月中旬了,原本賜予朱雄英的大象也收迴去了,朱雄英一路上也沒有擺著什麽依仗,隻是帶著加多寶、九安還有一些護衛,就這麽去往園區!
說起來,這還是朱雄英開府之後,第一次出來,他不時的掀開車簾子看看應天城的大街小巷,一路向西去,並沒有走太遠,按照朱雄英的估計,應該不到三公裏,就聽見外邊的姚廣孝說道:“殿下,到了!”
朱雄英撩開車簾子,在九安和加多寶的攙扶下走下馬車,抬頭看去,是一個大門,看這大門也算是個大戶人家,也不知以前是那個官員的府邸,不過現在成為了朱雄英的地盤了!
進門之後,原本應該放花園假山的地方全都推平了,甚至有一些木製房子也給拆除了,弄出了一大片空地,在那空地上,正佇立著十幾個高爐。
“殿下,目前按15個工匠一個高爐的配比,已經全部立好了,每個高爐相隔十米,互不幹擾,建造時已經將鼓風機建好了,嵌在爐身裏,鼓風繞爐身一圈兒後,成為熱風進入爐身!”姚廣孝在朱雄英旁邊,給朱雄英介紹,朱雄英則是耐心的聽著,目光投向了遠處那個像是倉庫的的地方,哪裏正傳出來叮當、叮當的敲擊聲音!
“這邊是鐵礦倉庫,正有工人將其打成小塊,去除雜質,以提高冶煉效率!”
“這邊是焦炭倉庫,這裏離高爐最遠,我已經派人日夜看守,方圓十步禁止明火!”
朱雄英看了半天,越看越滿意,除了姚廣孝說的這些,朱雄英還看到在園區邊緣建立了很多小房子,應該是供這些匠戶居住的,另外還有很多以前的建築還在拆除中,磚瓦石塊用來建造小房子和高爐,而木頭則是當做燃料!
以前的觀賞池塘大部分被保存了下來,作為防火和冶煉使用!
“先生短短幾日,就將其改造的如此完美,就是蕭何在世,也不能比先生做的更好了!”朱雄英讚歎道。
“殿下,這都是我應該做的,一切為了大明!”姚廣孝並沒有謙虛,在他看來,把自己比作蕭何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先生,此處是否還沒有名字,依先生看,此處應該起一個什麽名字為好!”朱雄英問道!
“殿下,此處一旦做出成績,必然成為官營,依在下看,還是起一個正式的名字為好,不如叫做冶金廠?”姚廣孝試探性的問道!
朱雄英搖了搖頭,說道:“既然以後要進行官營,名字不能太普通了,宋朝蘇東坡有句詩,‘投泥潑水愈光明,爍玉流金見精悍’,依我看,這句就十分貼合此處,不如叫做流金園吧!”
“流金園?”姚廣孝默念一聲,隨即說道:“就依殿下,我過幾日就將牌匾掛起來!”一個名字而已,姚廣孝自然不是那抬杠的人,殿下願意叫他什麽就叫什麽就是了!
“殿下,如今匠人有三百位,是不是要將其進行有組織的管理!”姚廣孝問道!
“確實如此,我正好也要看看這些工匠的技藝,這樣吧,將所有的匠人召集起來,每十五人一隊,站在高爐之前,列隊之後,我要講話!”朱雄英說道,此時接近午時,今日還太陽高照,三百名匠人就站在陽光下,朱雄英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