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蕩平四海,拓地億萬裏,成就日不落帝國,你可知什麽是日不落帝國?就是太陽永遠掛在大明的國土上!這個你要不理解我再給你解釋!”
“其二,增人口三萬萬,遍布世界,使得天下萬族,皆以大明為尊,皆以當大明人為榮!”
“…”
姚廣孝直接就聽傻了,這是人能幹成的事兒嗎,你怕不是在癡人說夢,他上前止住朱雄英的話語,說道:“殿下,莫不是在與我說笑?”
朱雄英看他的反應,頓時明白了過來,姚廣孝覺得自己在說大話,於是他說道:“這是我的終極目標和長遠目標,現在還有近期目標呢!”
也是,姚廣孝他再牛逼,他也是個明朝人,是明朝人就有曆史局限性,根本不明白這樣做的好處是什麽,這樣做的意義是什麽!而且不覺得這種宏偉大願能實現!
以現在大明的糧食產量,還養活三億人呢,有這麽多地嗎!
還是說點他能聽得懂的,他覺得實際一點的東西!
於是他拉著姚廣孝坐下,將自己昨晚上準備好的東西通通都鋪在桌子上,給姚廣孝細細的講解他對大明改革的意見,並且說明每一步的長遠規劃!
“士紳一體納稅?抑製土地兼並,改革貨幣?火耗歸公,科舉改革?火器換代?科研院、銀行?”
姚廣孝一口氣聽完了朱雄英的介紹後,就像看怪物一樣看著朱雄英,這還是個人嗎?這是要打造萬世之基?這才是萬世之基啊!
吳王所說的,涉及政治體製、經濟、外貿、農業、科技等多個方麵,如果這些事情都成功了的話,確實很有希望可以打破,額,剛剛那個詞是什麽?‘曆史周期律’,對,而且這於國於民都是大大的好事兒。
不過此時的他,對於其中很多事情了解的很不明白,還需要問問清楚,比如,按照朱雄英設想的經濟體製,需要大量的白銀,可大明有這麽多白銀嗎?而且,這些農器火器如果要大規模製作,要花費多少人力成本?
朱雄英不厭其煩的解答姚廣孝的問題,至於白銀什麽的,我造槍造炮的為了什麽,這個還用犯愁嗎,離得最近的隔壁東瀛,有石見銀礦,在十六世紀的時候,這個銀礦的產量占據全球四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儲量十分巨大,這不是上天賜予大明的銀山嗎!
當朱雄英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姚廣孝之後,姚廣孝有些正視朱雄英先前說的話了,敢情擴地億萬裏不是吹牛,你是真想這麽幹呢!
長久以來,應該說是程朱理學之後,中國的儒生就跟失去了進取之心了一樣,隻知道仁義道德、三綱五常,今天朱雄英說的這些,可沒有一件是儒生們同意的。姚廣孝也是熟讀儒家經典,但是他覺得朱雄英的想法好,可以幹!
至於朱雄英說的科技上進步,這是姚廣孝最喜歡的,他平常熱衷於‘奇技淫巧’,對實用技術的接受度很高,曆史上,他曾參與北京城的水利設計,對技術方麵也有一定研究!
時間悄然流逝,轉眼已經到了正午十分,王老吉在外麵輕輕敲門,說道:“殿下,已經正午了!”
“知道了!”
王老吉這是提醒自己,已經到了下課的時間了,朱元璋隻給他安排了一上午的課,時間到了就要去找老朱了!
“怎麽樣,道衍大師,可願意為我效力!”朱雄英笑吟吟的對著姚廣孝說道!
姚廣孝今天接受的東西有些太多了,他本來應該是來講學的那一個,沒想到卻當學生當了一上午,聽了朱雄英的這些話,他心裏已經對這個孩童的誌向有所了解,也越來越欽佩,他願意為有這種誌向的人效力,更何況,他在其中發現了自己可以大顯身手的機會,可以實現人生價值的機會!
吳王殿下說的不錯,他確實很懂我,也確實在他這裏可以一展所學,燕王,確實不如皇長孫!
於是他整理好衣衫,對著朱雄英鄭重下拜,說道:“姚廣孝願意為殿下效力,助殿下建立不世之功!”
朱雄英連忙上前扶起了他,說道:“我不喜歡這些繁文縟節,你我單獨相處時,不必講究禮儀,你我君臣,既是師生,也是好友!”
你我君臣,既是師生,也是好友!
姚廣孝聽到這句話,就知道自己跟對人了,確實,對於渴望建功立業實現人生價值的人來說,君主看重你就是你最大的政治資本!
“既如此,桌子上這些紙張,你拿去研究吧,切記不能外傳,而且你記下來之後就將其銷毀!”朱雄英指了指桌子上的東西,那是他長久以來寫出的對未來的規劃,上麵有政策,有技術!
姚廣孝上前收起來那些紙張,將其卷起來,係好繩子,但是他並沒有自己拿著,而是交給了朱雄英,鄭重其事的說道:“殿下,這些東西過於重要,還請收好,放我這裏怕是不妥!況且這上邊的東西我已經熟記於心,可隨時複寫出來!”
朱雄英笑著接過來紙張說道:“你也太過小心了一點,也罷,你說得對,既然你已經記下來了,那我就拿走了,五天後,我們還是在這裏見麵,到時候你我暢談一天!”
“如此甚好!”姚廣孝笑道。
朱雄英擺擺手,轉身離去:“走了!”
姚廣孝看著朱雄英轉身離去的背影,猶豫再三,還是問出了心中的疑問,喊道:“殿下!”
朱雄英停下腳步,笑著說道:“還有何事?”
姚廣孝緊走兩步來到朱雄英麵前,悄聲說道:“殿下小小年紀是怎麽知道這麽多事情的?”
他心裏實在是疑惑,朱雄英表現的太博學了,就算是從娘胎裏開始學,也不能學這麽多吧!
朱雄英了然,說道:“我就知道你早晚會問,也罷,我就告訴你吧!”
姚廣孝一聽,馬上豎起耳朵來,就聽見朱雄英說:“我自幼便可在夢中於先祖學習,先祖在仙界自然無所不知,我每日聆聽自然博學!”
朱雄英將小時候的說辭拿了上來,因為他擔心這附近有可能還有老朱的人,會將今天的談話透露給老朱,所以就沒有編別的話!
至於姚廣孝能不能信?那不重要!
“其二,增人口三萬萬,遍布世界,使得天下萬族,皆以大明為尊,皆以當大明人為榮!”
“…”
姚廣孝直接就聽傻了,這是人能幹成的事兒嗎,你怕不是在癡人說夢,他上前止住朱雄英的話語,說道:“殿下,莫不是在與我說笑?”
朱雄英看他的反應,頓時明白了過來,姚廣孝覺得自己在說大話,於是他說道:“這是我的終極目標和長遠目標,現在還有近期目標呢!”
也是,姚廣孝他再牛逼,他也是個明朝人,是明朝人就有曆史局限性,根本不明白這樣做的好處是什麽,這樣做的意義是什麽!而且不覺得這種宏偉大願能實現!
以現在大明的糧食產量,還養活三億人呢,有這麽多地嗎!
還是說點他能聽得懂的,他覺得實際一點的東西!
於是他拉著姚廣孝坐下,將自己昨晚上準備好的東西通通都鋪在桌子上,給姚廣孝細細的講解他對大明改革的意見,並且說明每一步的長遠規劃!
“士紳一體納稅?抑製土地兼並,改革貨幣?火耗歸公,科舉改革?火器換代?科研院、銀行?”
姚廣孝一口氣聽完了朱雄英的介紹後,就像看怪物一樣看著朱雄英,這還是個人嗎?這是要打造萬世之基?這才是萬世之基啊!
吳王所說的,涉及政治體製、經濟、外貿、農業、科技等多個方麵,如果這些事情都成功了的話,確實很有希望可以打破,額,剛剛那個詞是什麽?‘曆史周期律’,對,而且這於國於民都是大大的好事兒。
不過此時的他,對於其中很多事情了解的很不明白,還需要問問清楚,比如,按照朱雄英設想的經濟體製,需要大量的白銀,可大明有這麽多白銀嗎?而且,這些農器火器如果要大規模製作,要花費多少人力成本?
朱雄英不厭其煩的解答姚廣孝的問題,至於白銀什麽的,我造槍造炮的為了什麽,這個還用犯愁嗎,離得最近的隔壁東瀛,有石見銀礦,在十六世紀的時候,這個銀礦的產量占據全球四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儲量十分巨大,這不是上天賜予大明的銀山嗎!
當朱雄英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姚廣孝之後,姚廣孝有些正視朱雄英先前說的話了,敢情擴地億萬裏不是吹牛,你是真想這麽幹呢!
長久以來,應該說是程朱理學之後,中國的儒生就跟失去了進取之心了一樣,隻知道仁義道德、三綱五常,今天朱雄英說的這些,可沒有一件是儒生們同意的。姚廣孝也是熟讀儒家經典,但是他覺得朱雄英的想法好,可以幹!
至於朱雄英說的科技上進步,這是姚廣孝最喜歡的,他平常熱衷於‘奇技淫巧’,對實用技術的接受度很高,曆史上,他曾參與北京城的水利設計,對技術方麵也有一定研究!
時間悄然流逝,轉眼已經到了正午十分,王老吉在外麵輕輕敲門,說道:“殿下,已經正午了!”
“知道了!”
王老吉這是提醒自己,已經到了下課的時間了,朱元璋隻給他安排了一上午的課,時間到了就要去找老朱了!
“怎麽樣,道衍大師,可願意為我效力!”朱雄英笑吟吟的對著姚廣孝說道!
姚廣孝今天接受的東西有些太多了,他本來應該是來講學的那一個,沒想到卻當學生當了一上午,聽了朱雄英的這些話,他心裏已經對這個孩童的誌向有所了解,也越來越欽佩,他願意為有這種誌向的人效力,更何況,他在其中發現了自己可以大顯身手的機會,可以實現人生價值的機會!
吳王殿下說的不錯,他確實很懂我,也確實在他這裏可以一展所學,燕王,確實不如皇長孫!
於是他整理好衣衫,對著朱雄英鄭重下拜,說道:“姚廣孝願意為殿下效力,助殿下建立不世之功!”
朱雄英連忙上前扶起了他,說道:“我不喜歡這些繁文縟節,你我單獨相處時,不必講究禮儀,你我君臣,既是師生,也是好友!”
你我君臣,既是師生,也是好友!
姚廣孝聽到這句話,就知道自己跟對人了,確實,對於渴望建功立業實現人生價值的人來說,君主看重你就是你最大的政治資本!
“既如此,桌子上這些紙張,你拿去研究吧,切記不能外傳,而且你記下來之後就將其銷毀!”朱雄英指了指桌子上的東西,那是他長久以來寫出的對未來的規劃,上麵有政策,有技術!
姚廣孝上前收起來那些紙張,將其卷起來,係好繩子,但是他並沒有自己拿著,而是交給了朱雄英,鄭重其事的說道:“殿下,這些東西過於重要,還請收好,放我這裏怕是不妥!況且這上邊的東西我已經熟記於心,可隨時複寫出來!”
朱雄英笑著接過來紙張說道:“你也太過小心了一點,也罷,你說得對,既然你已經記下來了,那我就拿走了,五天後,我們還是在這裏見麵,到時候你我暢談一天!”
“如此甚好!”姚廣孝笑道。
朱雄英擺擺手,轉身離去:“走了!”
姚廣孝看著朱雄英轉身離去的背影,猶豫再三,還是問出了心中的疑問,喊道:“殿下!”
朱雄英停下腳步,笑著說道:“還有何事?”
姚廣孝緊走兩步來到朱雄英麵前,悄聲說道:“殿下小小年紀是怎麽知道這麽多事情的?”
他心裏實在是疑惑,朱雄英表現的太博學了,就算是從娘胎裏開始學,也不能學這麽多吧!
朱雄英了然,說道:“我就知道你早晚會問,也罷,我就告訴你吧!”
姚廣孝一聽,馬上豎起耳朵來,就聽見朱雄英說:“我自幼便可在夢中於先祖學習,先祖在仙界自然無所不知,我每日聆聽自然博學!”
朱雄英將小時候的說辭拿了上來,因為他擔心這附近有可能還有老朱的人,會將今天的談話透露給老朱,所以就沒有編別的話!
至於姚廣孝能不能信?那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