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仕魯心意已決,鐵了心要讓朱元璋徹底遠離那些僧侶,內心的憤懣與決絕促使他一不做二不休。隻見他雙手猛地高高舉起朝笏,臉上滿是豁出去的決然之色,隨後用盡全身力氣,將朝笏重重地朝著地麵砸去。發出一陣尖銳刺耳的聲響,這聲響在空曠的大殿內不斷迴蕩。


    “既然如此,臣懇請陛下恩準,容臣告老還鄉!” 李仕魯扯著嗓子在殿內久久縈繞。


    我靠,這人膽子也太大了,竟敢把老朱賜予的朝笏扔在地上。還敢說老朱是昏君!這是想幹什麽?難道不想在陽間為官了?


    朱雄英躲在角落裏,心中暗自驚歎。他瞧著眼前這一幕,心裏清楚,李仕魯此番舉動,怕是徹底觸怒了朱元璋,這人恐怕兇多吉少。


    果不其然,朱元璋見李仕魯這般放肆的行徑,積壓在心底的怒火瞬間如火山般爆發。以朱元璋的火爆性子,能耐著性子與李仕魯爭論這麽久,已然是極為難得。可沒想到,李仕魯不但不收斂,反而變本加厲,一而再再而三地挑戰他的底線。


    “大膽,李仕魯!你不就是想在青史留名嗎?好,咱今兒就成全你!左右,將他給我丟出殿外!” 朱元璋怒目圓睜,脖頸處青筋暴起,聲若雷霆。


    殿外的台階層層疊疊,數量眾多。像李仕魯這般年過半百的人,要是被從上麵扔下去,滾落石階,多半性命不保。從這點可以看出,他此刻已然起了殺心。


    朱元璋話音剛落,隻見兩名如狼似虎的侍衛立刻從兩側疾步而出,一左一右迅速架起李仕魯的胳膊,拖拽著他便往殿外走去。李仕魯此時心如死灰,眼神空洞,麵如死灰,已然放棄了掙紮,任由侍衛擺布,雙腳在地麵上拖出兩道淺淺的痕跡。


    “皇爺爺,且慢!”


    朱雄英猛地大喝一聲,聲音清脆響亮。其實朱元璋早就察覺到朱雄英躲在一旁,隻是一直忙於應對李仕魯,無暇顧及他。


    此刻聽到朱雄英出聲,朱元璋微微抬了一下手,那兩名正拖拽著李仕魯的侍衛見狀,立刻鬆開了手,李仕魯身形一晃,差點摔倒在地。


    “大孫,你這是要為他求情?” 朱元璋看向自己的大孫子,朱雄英的眉眼之間,與朱標極為相似,舉手投足間似乎也繼承了朱標那仁厚善良的性子。朱元璋心想,若是大孫開口求情,倒也不是不能網開一麵。


    “皇爺爺,孫兒確實要替他求情。” 朱雄英快步上前,“撲通” 一聲跪倒在地,恭恭敬敬地給朱元璋行了個大禮,隨後抬起頭,目光堅定地繼續說道,“皇爺爺,此乃愚鈍之臣,雖說方才言語多有不敬,但他對我朝忠心可鑒。如今我朝曆經波折,正處於用人之際,還望皇爺爺寬宏大量,饒恕他這一迴。”


    “大孫兒啊,不是爺爺不同意。可今兒個要是放了他,明日他必定還會在咱耳邊聒噪個不停。這些個儒生,為了在青史留名,可真是連死都不怕啊!” 朱元璋微微歎了口氣,耐著性子向朱雄英解釋道,神色間既有對李仕魯的惱怒,又有對朱雄英的疼愛。


    “皇爺爺,此人所言並非全無道理,隻是有些地方過於偏激。孫兒懇請皇爺爺,讓孫兒與他說上幾句話。” 朱雄英神色頗為自信。


    朱元璋聽聞,不禁來了興致。他心裏好奇,這大孫子究竟想玩什麽花樣。在他眼中,朱雄英腦袋瓜機靈,平日裏常有一些新奇的想法。


    不過,畢竟年紀尚小,要與李仕魯這般飽讀詩書的大臣辯論,恐怕多半會落於下風。但轉念一想,讓他借此機會鍛煉鍛煉,倒也不失為一件好事,於是點頭說道:“既如此,那就隨你去吧!”


    “謝皇爺爺!” 朱雄英滿臉欣喜,迅速站起身來。他走到李仕魯剛剛丟棄朝笏的地方,俯身撿起那掉落的朝笏,然後大步走到李仕魯麵前,神色莊重地問道:“敢問李大人,儒家理學所為何事?”


    李仕魯此刻心中依舊憤憤不平,麵色微紅,語氣生硬地迴道:“自然是輔佐君主,以實現天下太平,讓百姓安居樂業。”


    “那天下怎樣才能太平,百姓如何才能安居樂業?” 朱雄英緊接著追問道,目光緊緊盯著李仕魯的眼睛,仿佛要將他看穿。


    “自然是立綱常以正人倫、興教化以明人禽,使得君臣相知、上下有序,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世間萬事皆遵循章法,如此這般,天下自然太平,百姓也能安居樂業。” 李仕魯微微仰起頭,一臉傲然。


    “哼,這不過是儒生的空話罷了。我要你說最根本的原因!” 朱雄英毫不客氣,語氣中帶著強硬。


    “這可是聖人之學,怎能說是空話呢!” 李仕魯一聽這話,頓時急了,臉漲得通紅,心中暗自嘀咕,怎麽老朱家的人都不尊崇儒學呢?


    “李大人,前元末年,天災人禍不斷,百姓食不果腹,甚至出現人相食的慘狀,那時您為何不去提綱常人倫呢?那時的綱常人倫又在何處?人與禽獸又有何分別?” 朱雄英目光如炬,言辭犀利,如同一把把利刃,直直刺向李仕魯。


    “這…… 這豈能一概而論?” 李仕魯被問得一時語塞,結結巴巴地想要反駁,卻又一時想不出合適的話語。


    “為何不能一概而論?前元末年,百姓為何紛紛揭竿而起?還不是因為腹中饑餓,難以活命。依我看,在百姓生死存亡之際,綱常倫理遠沒有地裏長出的糧食來得實在!” 朱雄英雙手抱胸,擲地有聲。


    “殿下,這與今日之事又有何關聯!” 李仕魯隻覺得眼前這少年簡直是在胡攪蠻纏,覺得朱雄英說的這些與當下討論的和尚道士之事毫無關係。


    “怎麽會沒有關係?李大人方才說和尚們不繳納稅賦,也不從事生產,對吧?” 朱雄英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自信的笑容。


    “沒錯!” 李仕魯斬釘截鐵地迴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朱雄英來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風卷碧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風卷碧雲並收藏大明:我朱雄英來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