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這一番大膽言論脫口而出。滿桌子的大人,無論是朱元璋、馬皇後,還是朱標、常逸雲,皆如同被施了定身咒一般,當場愣住。
朱雄英心裏其實藏著自己的小算盤。他並不清楚呂氏此前犯下過錯卻未受處罰的緣由,隻隱隱覺得朱元璋和朱標必定另有安排。可當下,他秉持著 “呂氏的難受就是自己的快樂” 這般想法,心想若是讓朱標再多納幾個側妃,呂氏見了,臉色指定好看不了。
“我看你是又欠收拾,屁股又癢癢了吧!” 朱標又好氣又好笑,“噌” 地一下站起身來,雙手麻利地三兩下解開自己的腰帶,將其攥在手中,板起臉,一副要好好教訓朱雄英的模樣。
“哎!” 就在這時,朱元璋伸出手,一把攔住了朱標,而後轉過頭,對著馬皇後說道:“妹子,咱仔細琢磨琢磨,大孫這話還真有幾分道理!”
馬皇後亦是不住點頭,她滿心都是讚成。畢竟,哪個當娘的不盼著給兒子多尋幾個媳婦,為家裏開枝散葉呢。隻見她笑意盈盈地說道:“沒錯,標兒如今也年齡大了,和你當年那會兒可不一樣咯,是時候再添幾房妾室了!”
說罷,她看向常逸雲,問道:“老大家的,你覺得呢?”
常逸雲在聽到朱雄英的話後,腦海中瞬間靈光一閃,恍然大悟。她心裏明白,自家大兒子當時不是沒想出法子,而是顧慮著自己,沒敢在自己麵前提及,估摸是怕自己心裏犯嘀咕,怪罪於他。
實際上,朱雄英確實是有所顧慮,擔心自家老娘聽聞此事會心裏不得勁。隻是他低估了封建社會女子對這類事情的包容程度。在那個時代,除了極少數個性強硬、觀念獨特的女子外,絕大多數正妻對於丈夫納妾一事,不僅持支持態度,甚至有些還會主動為丈夫張羅,希望丈夫能多娶幾房。
所以,聽到馬皇後的問話後,常逸雲幾乎沒有絲毫猶豫,立馬應道:“那自然是再好不過的事兒了。如今東宮的姐妹們人數甚少,多挑選些太子喜歡的女子進來,往後大家平日裏也能有個伴兒,不至於太過冷清,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
馬皇後聽了,滿意地點點頭。她是打從心底裏喜歡常逸雲這個兒媳,常逸雲除了在政治鬥爭經驗方麵稍顯不足外,為人處世、品德性情等方麵幾乎全是優點。況且,經過這段時間的曆練,她這最大的短板也在慢慢補齊。
朱元璋大手用力一揮,語氣果斷地說道:“那就這麽定了!妹子,還有老大家的,這兩天你們多上上心,仔細瞧瞧京城裏哪家的姑娘合適,挑個良辰吉日,就把人抬進東宮來!”
馬皇後嗔怪地白了他一眼,說道:“哪有你想得這麽簡單,你當這是土匪搶親呢,想怎樣就怎樣!”
這老兩口皆是曆經風雨、心思通透之人,彼此之間無需過多言語交流,便已然洞悉朱雄英那點小心思。不過,他們從這件事上敏銳地察覺到了更深層次的契機。
或許可以巧妙利用給朱標納側妃這一契機,當作一個 “誘餌”,吸引呂氏背後那些隱藏在暗處的勢力早日露出馬腳。倘若計劃能夠順利實施,那可比他們按部就班、慢慢調查要高效得多。更何況,朱標現有的妻妾數量確實太少,適當擴充也在情理之中。
“那個,爹,娘,你們怎麽都還沒問問我的意見呢!” 朱標在一旁瞅準時機,突然插話道。
“給你娶小妾,你還敢有意見?一邊兒偷著樂去吧你!” 朱元璋沒好氣地說道,那語氣中帶著幾分嗔怪,又有幾分寵溺。
眾人聽聞,頓時哄堂大笑,為這頓飯局增添了別樣的熱鬧氛圍。
這一晚,常逸雲所居之處燈火輝煌,屋內歡聲笑語不斷,洋溢著一片溫馨歡樂的氣息。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呂氏所住之地則顯得格外冷清、寂靜。
呂氏坐在屋內,聽著不遠處傳來的朗朗笑聲,心中五味雜陳,臉上的表情愈發陰沉。就在剛剛,那邊傳來消息,說明日要讓朱允炆殿下一同前往大本堂讀書。
第二天,朱雄英一如既往地早早起床,那種感覺,就好似假期結束,即將要返校上學一般。今天跟在朱雄英身邊的並非王老吉,而是馬三寶和九安。往後,馬三寶和王老吉會輪流陪伴朱雄英,而九安則專職負責朱雄英的安全,必須時刻寸步不離。
在東宮的一處宮道前,呂氏帶著朱允炆一行人早已在此等候。朱雄英遠遠地就瞧見了他們,待到走近時,他故意加重了語氣,高聲稱唿道:“呂姨娘,您還特意親自送允炆來呀!”
呂氏臉上依舊掛著那副看似溫和的笑容,可心裏卻對朱雄英恨得咬牙切齒,嘴上說道:“是啊,允炆年紀尚小,我就怕有居心不良的歹人惦記著他!”
朱允炆瞧見朱雄英後,全然聽不懂母親和大哥之間話裏暗藏的玄機,隻是滿心歡喜地快步上前,脆生生地叫道:“大哥!”
“嗯!允炆真乖!” 朱雄英伸手摸了摸朱允炆的腦袋,而後抬起頭,目光直視呂氏,說道:“呂姨娘您大可放心,這歹人自有惡人來收拾。況且,如今有我這個當大哥的在,必定不會讓允炆出任何差池!”
這話看似在寬慰呂氏,實則話裏有話,暗暗警告呂氏:你最好是收起那些小心思,隻要我在,你兒子就別想有出頭之日,勸你老老實實、本本分分的。
“有雄英在,我自然是放心的!允炆,和你大哥在一起的時候,遇事可要聽你大哥的話,知道嗎?” 呂氏仿若完全沒聽出朱雄英話中的深意,隻是一味地溫柔囑咐朱允炆。
朱允炆乖巧地點點頭,應道:“知道了,娘!”
“那我們這就出發吧,你第一天上課,可千萬不能遲到了!” 朱雄英說著,便拉起朱允炆的手,帶著他快步離去。
呂氏站在原地,望著他們遠去的方向,眼神中透著複雜的神色,心裏頭也不知道在盤算著什麽,隻是暗暗祈禱朱允炆此去不要吃苦頭。
朱雄英心裏其實藏著自己的小算盤。他並不清楚呂氏此前犯下過錯卻未受處罰的緣由,隻隱隱覺得朱元璋和朱標必定另有安排。可當下,他秉持著 “呂氏的難受就是自己的快樂” 這般想法,心想若是讓朱標再多納幾個側妃,呂氏見了,臉色指定好看不了。
“我看你是又欠收拾,屁股又癢癢了吧!” 朱標又好氣又好笑,“噌” 地一下站起身來,雙手麻利地三兩下解開自己的腰帶,將其攥在手中,板起臉,一副要好好教訓朱雄英的模樣。
“哎!” 就在這時,朱元璋伸出手,一把攔住了朱標,而後轉過頭,對著馬皇後說道:“妹子,咱仔細琢磨琢磨,大孫這話還真有幾分道理!”
馬皇後亦是不住點頭,她滿心都是讚成。畢竟,哪個當娘的不盼著給兒子多尋幾個媳婦,為家裏開枝散葉呢。隻見她笑意盈盈地說道:“沒錯,標兒如今也年齡大了,和你當年那會兒可不一樣咯,是時候再添幾房妾室了!”
說罷,她看向常逸雲,問道:“老大家的,你覺得呢?”
常逸雲在聽到朱雄英的話後,腦海中瞬間靈光一閃,恍然大悟。她心裏明白,自家大兒子當時不是沒想出法子,而是顧慮著自己,沒敢在自己麵前提及,估摸是怕自己心裏犯嘀咕,怪罪於他。
實際上,朱雄英確實是有所顧慮,擔心自家老娘聽聞此事會心裏不得勁。隻是他低估了封建社會女子對這類事情的包容程度。在那個時代,除了極少數個性強硬、觀念獨特的女子外,絕大多數正妻對於丈夫納妾一事,不僅持支持態度,甚至有些還會主動為丈夫張羅,希望丈夫能多娶幾房。
所以,聽到馬皇後的問話後,常逸雲幾乎沒有絲毫猶豫,立馬應道:“那自然是再好不過的事兒了。如今東宮的姐妹們人數甚少,多挑選些太子喜歡的女子進來,往後大家平日裏也能有個伴兒,不至於太過冷清,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
馬皇後聽了,滿意地點點頭。她是打從心底裏喜歡常逸雲這個兒媳,常逸雲除了在政治鬥爭經驗方麵稍顯不足外,為人處世、品德性情等方麵幾乎全是優點。況且,經過這段時間的曆練,她這最大的短板也在慢慢補齊。
朱元璋大手用力一揮,語氣果斷地說道:“那就這麽定了!妹子,還有老大家的,這兩天你們多上上心,仔細瞧瞧京城裏哪家的姑娘合適,挑個良辰吉日,就把人抬進東宮來!”
馬皇後嗔怪地白了他一眼,說道:“哪有你想得這麽簡單,你當這是土匪搶親呢,想怎樣就怎樣!”
這老兩口皆是曆經風雨、心思通透之人,彼此之間無需過多言語交流,便已然洞悉朱雄英那點小心思。不過,他們從這件事上敏銳地察覺到了更深層次的契機。
或許可以巧妙利用給朱標納側妃這一契機,當作一個 “誘餌”,吸引呂氏背後那些隱藏在暗處的勢力早日露出馬腳。倘若計劃能夠順利實施,那可比他們按部就班、慢慢調查要高效得多。更何況,朱標現有的妻妾數量確實太少,適當擴充也在情理之中。
“那個,爹,娘,你們怎麽都還沒問問我的意見呢!” 朱標在一旁瞅準時機,突然插話道。
“給你娶小妾,你還敢有意見?一邊兒偷著樂去吧你!” 朱元璋沒好氣地說道,那語氣中帶著幾分嗔怪,又有幾分寵溺。
眾人聽聞,頓時哄堂大笑,為這頓飯局增添了別樣的熱鬧氛圍。
這一晚,常逸雲所居之處燈火輝煌,屋內歡聲笑語不斷,洋溢著一片溫馨歡樂的氣息。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呂氏所住之地則顯得格外冷清、寂靜。
呂氏坐在屋內,聽著不遠處傳來的朗朗笑聲,心中五味雜陳,臉上的表情愈發陰沉。就在剛剛,那邊傳來消息,說明日要讓朱允炆殿下一同前往大本堂讀書。
第二天,朱雄英一如既往地早早起床,那種感覺,就好似假期結束,即將要返校上學一般。今天跟在朱雄英身邊的並非王老吉,而是馬三寶和九安。往後,馬三寶和王老吉會輪流陪伴朱雄英,而九安則專職負責朱雄英的安全,必須時刻寸步不離。
在東宮的一處宮道前,呂氏帶著朱允炆一行人早已在此等候。朱雄英遠遠地就瞧見了他們,待到走近時,他故意加重了語氣,高聲稱唿道:“呂姨娘,您還特意親自送允炆來呀!”
呂氏臉上依舊掛著那副看似溫和的笑容,可心裏卻對朱雄英恨得咬牙切齒,嘴上說道:“是啊,允炆年紀尚小,我就怕有居心不良的歹人惦記著他!”
朱允炆瞧見朱雄英後,全然聽不懂母親和大哥之間話裏暗藏的玄機,隻是滿心歡喜地快步上前,脆生生地叫道:“大哥!”
“嗯!允炆真乖!” 朱雄英伸手摸了摸朱允炆的腦袋,而後抬起頭,目光直視呂氏,說道:“呂姨娘您大可放心,這歹人自有惡人來收拾。況且,如今有我這個當大哥的在,必定不會讓允炆出任何差池!”
這話看似在寬慰呂氏,實則話裏有話,暗暗警告呂氏:你最好是收起那些小心思,隻要我在,你兒子就別想有出頭之日,勸你老老實實、本本分分的。
“有雄英在,我自然是放心的!允炆,和你大哥在一起的時候,遇事可要聽你大哥的話,知道嗎?” 呂氏仿若完全沒聽出朱雄英話中的深意,隻是一味地溫柔囑咐朱允炆。
朱允炆乖巧地點點頭,應道:“知道了,娘!”
“那我們這就出發吧,你第一天上課,可千萬不能遲到了!” 朱雄英說著,便拉起朱允炆的手,帶著他快步離去。
呂氏站在原地,望著他們遠去的方向,眼神中透著複雜的神色,心裏頭也不知道在盤算著什麽,隻是暗暗祈禱朱允炆此去不要吃苦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