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戴思恭帶著藥箱向前,說道:“陛下,臣請旨為太子妃娘娘把脈。”


    戴思恭頭發略微發白,因為醫術高超,常為宮中皇子妃嬪消除病痛,而且是太醫院院使,公認的醫學權威,因此多受朱元璋的信任。


    朱元璋見他開口,點頭。


    “準!”


    戴思恭起身,但並未立刻進屋,有宮女上前拿布條蒙住他的雙眼,又等了半刻鍾時間,才有宮女引他至床前。


    戴思恭深吸一口氣,努力定了定神,行禮,道:“臣戴思恭為娘娘把脈!”


    無人應答,隻有產婆的指揮聲與太子妃的痛苦叫聲。


    他說完這句話,就感覺有人抓住了他的手,放在了一個布片上,戴思恭隨即開始把脈。


    戴思恭在腦海中迅速梳理著所見所聞,結合自己多年的行醫經驗,開始分析太子妃的病情。


    思索片刻後,他收迴手,又有人領他出去。


    解開布條後,就看見朱元璋陰沉的臉,嚇得他連忙跪下。


    朱標問到:“戴太醫,如何!”


    戴思恭答道:“太子妃這是產前氣血大虧,加之胎位略有不正,才致使氣息不穩。當務之急,需先以藥力穩住氣血,再行助產之法。” 說罷,他迅速從藥箱中取出紙筆,奮筆疾書,開出了一劑藥方。


    “此藥為達生散,人參、黃芪、白術可補氣健脾,當歸、川芎養血活血,陳皮、紫蘇葉理氣寬中,白芍藥緩急止痛,大腹皮利水消腫,甘草調和諸藥。”


    “太子妃服了此藥,當有驚無險!”


    眾人鬆了口氣,朱元璋臉色好看了些,說:“由你親自煎藥!”


    “是!”


    戴思恭領旨煎藥,剛下完藥,卻見不遠處有一小太監也正在煎藥,剛濾出藥湯。他為人謹慎,於是出聲道:“小公公,你在煎的什麽藥!”


    呂氏早於所有人到達此處,正在安排宮女太監做各項事務,在朱元璋、馬皇後、朱標的麵前表現自己。聞聽戴思恭此言,心裏咯噔一下。


    裝作不經意的看向朱元璋和馬皇後,發現二老沒有注意她後,迅速與滿臉狼狽的王太醫對了個眼神。


    那小太監說,“這是剛剛王太醫開的方子!”


    王太醫上前說道:“此乃脫花煎!”


    戴思恭聞言道:“脫花煎主要用於難產,太子妃目前雖然痛苦,但她並不是頭胎,隻是胎位略有不正,不適合用此藥!依我看還是達生散穩妥些!”


    王太醫隻是東宮屬小太醫,而戴思恭卻是太醫院院使,是王太醫的頂頭上司的上司,他哪敢反駁隻能稱是。


    呂氏暗暗注意,心底暗道一聲可惜。


    在等待藥煎好的過程中,戴思恭隔著一段距離,仔細詢問產婆太子妃之前的情況,包括飲食、作息以及胎動等細節。根據產婆的描述,他又通過產婆,指導調整了太子妃的臥姿,以助於胎兒順利娩出。


    終於,藥煎好了。太子妃常逸雲喝下了藥。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眾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日漸西斜,不知不覺已經兩個時辰過去,終於傳來了一聲嘹亮的啼哭。


    眾人盡皆大喜。


    ......


    朱英是一位著名的科學家,父母雙亡,卻聰明伶俐,從小就富有神童的稱號,並在十六歲的時候,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清北大學。


    博士畢業後,他進入了一家頗具聲望的研究所工作。在這裏,他的才華得到了更廣闊的施展空間,憑借著深厚的學術功底和卓越的科研能力,他迅速在科研領域嶄露頭角,成為了研究所的核心骨幹力量。


    那原本應該是一個普通的工作日,朱英如往常一樣,與同事們一同進行著實驗檢修工作。實驗室場所中,各種精密的儀器閃爍著光芒,數據在屏幕上不斷跳動,每個人都全神貫注,沉浸在緊張而有序的工作氛圍中。


    突然,實驗失敗了!!


    其他,實驗人員連反應的時間都沒有。


    先是高能射線無情地穿透了他的身體,僅僅過去一秒鍾,身體各處的機能已經喪失。緊接著就是數萬度的高溫,將他的身體化為了灰燼。


    隻在那個時空留下了幾縷淡淡的青煙,和風一吹就消失不見的灰燼。


    ......


    “嗯?”


    “我沒死,這是哪裏?”


    “這個老頭又是誰?”


    朱英再次睜開眼睛的時候,映入眼簾的是一張笑眯眯的老臉,他努力的分辨周圍的環境,卻發現自己對身體的掌控力很弱。


    我怎麽成了一個嬰兒了?


    難不成真的有轉世投胎這一說,朱英原本是個堅定的唯物主義者,但是此時也不得不對自己的學識產生懷疑。


    朱元璋抱著自己的好大孫,看著懷裏的大孫子看看這裏,看看那裏的,老懷大慰,稀罕的不行。


    “去去去,你朱重八也會抱孩子,快給我吧!”馬皇後擔心他手上沒有輕重,一把將孩子搶過去,放到常逸雲的身邊。自己則是蹲在床頭,逗弄著小嬰兒,說道:“老大家的,這次你可是給老朱家立大功了!”


    誰?


    朱英心頭十分震驚,剛剛抱我那個老頭是誰?重八?


    是洪武大帝朱元璋?


    難道我不僅僅是轉世投胎了,還成為了朱元璋的孫子?


    “母後!這是兒媳分內的事兒,不敢言功!”


    常逸雲滿臉寵愛的看著自己的孩子,略顯蒼白的臉上,還有止不住的虛汗。他看著旁邊的朱標,說道:“殿下,這孩子還沒起名字呢!”


    朱標一直守在她身邊,滿眼含笑,說道:“這取名字孤可搶不了先,有人比咱倆急呢!”


    “好,你小子!”朱元璋原本就被馬皇後嫌棄了一番,這會兒聽到朱標的打趣,一時間掛不住臉麵,上前給了朱標一個大脖溜。說道:“名字咱早就想好了,就叫朱雄英!”


    朱雄英。


    朱英一瞬間就在腦海中檢索到了朱雄英的信息。沒有別的原因,這是作為一個明史愛好者心中的一個意難平。


    對於每天晚上必讀明史的朱英來說,朱雄英他可太了解了。


    朱雄英是大明懿文太子朱標的長子,生於洪武七年十月,卒於洪武十五年五月。


    他父親是中華曆史上地位最穩固的太子,如果朱雄英不早夭的話,他妥妥的就是大明的第三代帝王。


    而且就是因為其早夭,打亂了傳承格局,影響了後麵一大群功勳武將的命運,也為靖難之役埋下了伏筆。


    很多人推測,如果在朱元璋晚年時,朱雄英還活著,洪武大帝或許並不會舉起屠刀,而朱棣可能也並不會選擇發動靖難。


    大明可能後麵也就沒有叫門天子,整個後世的曆史可能都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每每想起這段曆史,朱英總是歎息,可惜曆史沒有如果。


    但是現在,自己竟然穿越了!


    竟然成為了朱雄英,或許大明的命運會在自己的手中改變。


    想到這裏,朱英,不,朱雄英笑了!


    “哎哎,你看這孩子,睡著了還笑了!”


    滿堂盡皆都是歡喜,對於皇室來說,大明後繼有人,傳承有序。對於下人來說,隻要主子高興,他們就不用擔心人頭落地。對於太醫們來說,自己九族的命終於是保住了。


    僅有一人,麵上隨著大家一起祝賀皇明傳承有序,大明千秋萬代。實際上心底裏恨透了。


    呂氏晚間迴到自己的寢宮,臉上陰沉如雨,低聲道:“不是說都安排好了嗎!”


    有一宮女在下階匍匐在地,聽到聲音後,膝行上前,說道:“本來藥已經煎好!隻是戴太醫阻攔.....”


    呂氏揮揮衣袖,她自己也知道這種事不能強求,強求容易掉腦袋,隻能再找機會了。


    “把藥處理好!另外近期不要與王太醫聯係!”


    “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朱雄英來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風卷碧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風卷碧雲並收藏大明:我朱雄英來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