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樺依舊保持著這般姿勢。
漸漸的,
大殿內的氣氛開始變得有些微妙起來。
大寧朝臣們束手站於兩側,臉上表情各不相同。
張首輔麵容平淡,並沒有把目光投向他們,隻是靜靜盯著皇帝龍椅下的台階出神。
文官們挑著眉毛,上下打量著這群北蠻子,品著那番文縐縐的奏表,滿腦子都是沐猴而冠一詞。
至於大寧武將們……
“噗嗤——”
不知是哪位混貨率先笑出了聲音,接著窸窸窣窣地輕笑聲不斷自武將隊伍中傳來,迴蕩在寬闊的大殿裏。
尤其是二十年前曾隨皇帝出征的將領笑的最大聲。
剛才他們就已經繃不住了,還tm世為兄弟之國,還不是這幫老兄弟拿著馬槊打出來的?
忘了二十年前我大寧鐵騎是如何劍指雲京城了?
怎麽說,若陛下再起兵戈,你們還準備起兵應戰?
那我們可就不困了。
大寧,在這些年戰無不勝的歲月裏,早就養成了一番舍我其誰的傲氣。
聽著殿中不斷傳來的嗤笑聲,北蠻使臣隊伍裏已經有沉不住氣的官員漲紅了臉龐。
白樺麵色依舊不變,躬身呈信的姿勢仍然保持著,未有一絲一毫的顫抖。
他身後那名身材高大的年輕人暗暗攥緊了拳頭。
但另外那名身形單薄的年輕人表情依舊沉穩,
顯然,這種程度的嘲諷還在他的承受範圍之內。
聽著依舊未停的輕笑聲,皇帝輕輕揮了揮手,示意他們差不多就行了。
嗤笑聲這才停歇,
隨後,他又看了站在太子身旁的李澤嶽一眼。
李澤嶽先是愣了一下,隨即立刻反應過來。
在朝臣們的目光中,他緩慢邁步走上前去,來到白樺麵前。
此時,兩人相距不到半米的距離。
直到來到這位北朝樞密院副使旁邊,李澤嶽這才切實地感受到這北蠻子官袍下盤結的肌肉所帶來的壓迫感。
魁梧、結實、強大。
這是同為武夫,白樺所給他帶來的直觀感受。
視線向後放去,他掃過了正直直瞪著自己的年輕壯碩漢子,
對視上了那氣質內斂的年輕人。
那人朝他微微一笑。
李澤嶽眼神並未掀起任何波瀾,慢慢收迴了視線。
他伸出雙手,接過白樺手中的奏表,麵對著他後退三步,然後轉身走向龍椅。
放於皇帝手邊。
皇帝並未拿過掀開,隻是用手指輕輕在奏表封麵上輕磕著,緩慢開口:
“魏使此番前來,路程遙遠,且迴八方館歇息吧。
國禮,朕就收下了。
爾等若是想在京內遊玩一段時間,也可自便,不日便是本朝殿試與武舉,魏使不妨留下觀摩一番,看看本朝年輕俊傑與貴國相較如何。
迴去轉告你們那位,朕暫時並沒有開戰的想法,若是朕何時改變主意了,定會提前通知他。
就這樣吧。”
“外臣謝過陛下,
定將陛下聖諭一字不漏,轉達吾皇。”
白樺與眾使臣再行一禮,這才轉過身子,在大寧眾臣或嚴肅、或戲謔的目光中一步步朝殿外走去。
李澤嶽眼神冷漠地盯著那兩道年輕人的背影,那所謂繼承吾侗衣缽的義子,應該就在這兩人之間了。
“二十年前的那場刺殺,總得先收迴些利息吧。”
……
八方館內,
正使白樺與兩位年輕人盤坐在桌前。
三人的麵色都不是很好。
“寧人狂悖,我早有耳聞,沒想到今日竟折辱我大魏至此!”
身形壯碩的年輕人狠狠砸了下桌子,怒目圓瞪道。
在其對麵,那位氣質內斂的另外一名年輕人並未言語。
白樺抿了口茶水,放下杯子,輕聲道:“吾楊,不必動怒,寧人當今勢強,我們此行本就是奉國師之命,前來探清大寧的內部情況,受些氣算什麽。
如此看今日其朝堂眾臣的態度,寧國出兵是在所難免了。”
“戰爭一定會開啟,這是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的事情,無非是逢場作戲罷了。
可老子還是氣啊,寧國那群狗噙的武將,還有那該死的皇帝,今日竟如此折辱我等,老子當真咽不下這口氣。
若非國師還需要一些時間將那件事準備好,暫不能開啟國戰,老子第一個帶著我吾家鐵騎請戰,提著大刀便將那定北關的大門砍爛,將大寧狗皇帝的頭擰下來做尿壺!”
名為吾楊的壯碩漢子胸膛起伏了兩下,握著茶杯的手青筋畢露。
原來,他便是北蠻征南大都督、天下武評第六的吾侗之子。
白樺長長歎了口氣,他身為大魏樞密院副使,一名曾參與過二十年前那場大戰的武夫,何嚐不想報當年之仇?
“師叔,你的意思呢?”
吾楊突然開口看向那位一直未曾言語的內斂年輕人。
“老師還需要時間,開戰能晚則晚。”
那人沉默一陣,慢慢開口道:
“臨行前,老師曾吩咐我,在條件允許的話,我們也可以想些辦法,讓大寧內部亂起來,為他多爭取一些時間。”
“讓大寧內部亂起來……”
吾楊皺著眉頭,看向那人,問道:“師叔可已有定計?”
那人沉吟片刻,緩緩搖頭:“如今還隻是一個想法,並不成熟,還需再多看看。”
吾楊一聽,立馬打起了精神,快聲道:“你直接說吧師叔,快急死我了。”
“唉。”
那年輕人長歎口氣,緩緩道:“當今皇帝有兩子成年,一為太子,二為蜀王。
蜀王早年不顯,隻知飲酒作樂,青樓賦詩。直至今年,本朝一位在相國寺埋藏多年的釘子對蜀王悍而出手,卻被其一拳捶殺,這才暴露出其隱藏多年的修為。
大寧皇帝似乎也因此對其改觀,將大寧刑部十三衙門交與了此人,似乎想要著重培養。
人,一旦有了權力,便會不可抑製地渴求更多,同為天家嫡子,為何日後必須是你繼承皇位?
想來蜀王會不可避免地對太子出現這種想法。
太子自然也不會願意看到蜀王慢慢坐大,威脅到他的皇位。
我們不妨從這方麵下手。”
“師叔,方才你也說了,他們同為嫡子,乃一母同胞的兄弟,他們會不會有感情,不會生出這方麵的想法啊。”
吾楊試探著說道。
漸漸的,
大殿內的氣氛開始變得有些微妙起來。
大寧朝臣們束手站於兩側,臉上表情各不相同。
張首輔麵容平淡,並沒有把目光投向他們,隻是靜靜盯著皇帝龍椅下的台階出神。
文官們挑著眉毛,上下打量著這群北蠻子,品著那番文縐縐的奏表,滿腦子都是沐猴而冠一詞。
至於大寧武將們……
“噗嗤——”
不知是哪位混貨率先笑出了聲音,接著窸窸窣窣地輕笑聲不斷自武將隊伍中傳來,迴蕩在寬闊的大殿裏。
尤其是二十年前曾隨皇帝出征的將領笑的最大聲。
剛才他們就已經繃不住了,還tm世為兄弟之國,還不是這幫老兄弟拿著馬槊打出來的?
忘了二十年前我大寧鐵騎是如何劍指雲京城了?
怎麽說,若陛下再起兵戈,你們還準備起兵應戰?
那我們可就不困了。
大寧,在這些年戰無不勝的歲月裏,早就養成了一番舍我其誰的傲氣。
聽著殿中不斷傳來的嗤笑聲,北蠻使臣隊伍裏已經有沉不住氣的官員漲紅了臉龐。
白樺麵色依舊不變,躬身呈信的姿勢仍然保持著,未有一絲一毫的顫抖。
他身後那名身材高大的年輕人暗暗攥緊了拳頭。
但另外那名身形單薄的年輕人表情依舊沉穩,
顯然,這種程度的嘲諷還在他的承受範圍之內。
聽著依舊未停的輕笑聲,皇帝輕輕揮了揮手,示意他們差不多就行了。
嗤笑聲這才停歇,
隨後,他又看了站在太子身旁的李澤嶽一眼。
李澤嶽先是愣了一下,隨即立刻反應過來。
在朝臣們的目光中,他緩慢邁步走上前去,來到白樺麵前。
此時,兩人相距不到半米的距離。
直到來到這位北朝樞密院副使旁邊,李澤嶽這才切實地感受到這北蠻子官袍下盤結的肌肉所帶來的壓迫感。
魁梧、結實、強大。
這是同為武夫,白樺所給他帶來的直觀感受。
視線向後放去,他掃過了正直直瞪著自己的年輕壯碩漢子,
對視上了那氣質內斂的年輕人。
那人朝他微微一笑。
李澤嶽眼神並未掀起任何波瀾,慢慢收迴了視線。
他伸出雙手,接過白樺手中的奏表,麵對著他後退三步,然後轉身走向龍椅。
放於皇帝手邊。
皇帝並未拿過掀開,隻是用手指輕輕在奏表封麵上輕磕著,緩慢開口:
“魏使此番前來,路程遙遠,且迴八方館歇息吧。
國禮,朕就收下了。
爾等若是想在京內遊玩一段時間,也可自便,不日便是本朝殿試與武舉,魏使不妨留下觀摩一番,看看本朝年輕俊傑與貴國相較如何。
迴去轉告你們那位,朕暫時並沒有開戰的想法,若是朕何時改變主意了,定會提前通知他。
就這樣吧。”
“外臣謝過陛下,
定將陛下聖諭一字不漏,轉達吾皇。”
白樺與眾使臣再行一禮,這才轉過身子,在大寧眾臣或嚴肅、或戲謔的目光中一步步朝殿外走去。
李澤嶽眼神冷漠地盯著那兩道年輕人的背影,那所謂繼承吾侗衣缽的義子,應該就在這兩人之間了。
“二十年前的那場刺殺,總得先收迴些利息吧。”
……
八方館內,
正使白樺與兩位年輕人盤坐在桌前。
三人的麵色都不是很好。
“寧人狂悖,我早有耳聞,沒想到今日竟折辱我大魏至此!”
身形壯碩的年輕人狠狠砸了下桌子,怒目圓瞪道。
在其對麵,那位氣質內斂的另外一名年輕人並未言語。
白樺抿了口茶水,放下杯子,輕聲道:“吾楊,不必動怒,寧人當今勢強,我們此行本就是奉國師之命,前來探清大寧的內部情況,受些氣算什麽。
如此看今日其朝堂眾臣的態度,寧國出兵是在所難免了。”
“戰爭一定會開啟,這是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的事情,無非是逢場作戲罷了。
可老子還是氣啊,寧國那群狗噙的武將,還有那該死的皇帝,今日竟如此折辱我等,老子當真咽不下這口氣。
若非國師還需要一些時間將那件事準備好,暫不能開啟國戰,老子第一個帶著我吾家鐵騎請戰,提著大刀便將那定北關的大門砍爛,將大寧狗皇帝的頭擰下來做尿壺!”
名為吾楊的壯碩漢子胸膛起伏了兩下,握著茶杯的手青筋畢露。
原來,他便是北蠻征南大都督、天下武評第六的吾侗之子。
白樺長長歎了口氣,他身為大魏樞密院副使,一名曾參與過二十年前那場大戰的武夫,何嚐不想報當年之仇?
“師叔,你的意思呢?”
吾楊突然開口看向那位一直未曾言語的內斂年輕人。
“老師還需要時間,開戰能晚則晚。”
那人沉默一陣,慢慢開口道:
“臨行前,老師曾吩咐我,在條件允許的話,我們也可以想些辦法,讓大寧內部亂起來,為他多爭取一些時間。”
“讓大寧內部亂起來……”
吾楊皺著眉頭,看向那人,問道:“師叔可已有定計?”
那人沉吟片刻,緩緩搖頭:“如今還隻是一個想法,並不成熟,還需再多看看。”
吾楊一聽,立馬打起了精神,快聲道:“你直接說吧師叔,快急死我了。”
“唉。”
那年輕人長歎口氣,緩緩道:“當今皇帝有兩子成年,一為太子,二為蜀王。
蜀王早年不顯,隻知飲酒作樂,青樓賦詩。直至今年,本朝一位在相國寺埋藏多年的釘子對蜀王悍而出手,卻被其一拳捶殺,這才暴露出其隱藏多年的修為。
大寧皇帝似乎也因此對其改觀,將大寧刑部十三衙門交與了此人,似乎想要著重培養。
人,一旦有了權力,便會不可抑製地渴求更多,同為天家嫡子,為何日後必須是你繼承皇位?
想來蜀王會不可避免地對太子出現這種想法。
太子自然也不會願意看到蜀王慢慢坐大,威脅到他的皇位。
我們不妨從這方麵下手。”
“師叔,方才你也說了,他們同為嫡子,乃一母同胞的兄弟,他們會不會有感情,不會生出這方麵的想法啊。”
吾楊試探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