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網時船是橫著的。


    先下網筒,讓它順流飄出。


    然後是網口,網口的上麵和側麵是縫製的幾塊帆布,帆布的兩頭都綁有直徑8厘米的鋼管,可以讓水流來撐開網口。


    網口上麵的兩側各有一個特製的耐壓黃色塑料浮球,跟網口頂部的帆布拴在一起。


    也是為了有效的將網口浮在水麵上。


    浮球上還綁有閃燈,主要是為了方便晚上觀察網口的開張情況。


    網口的底部則是兩根用水泥灌注的直徑二十五厘米,重達二百多斤的圓柱型鋼管。


    這樣上浮下沉,就會徹底打開網口。


    最後是那口大錨。


    大錨的尾部連接的是幾米鐵鎖鏈。


    鎖鏈的另一頭才是四根網口繩和四根帆布繩,這樣接法是為了避免大錨在海底隨流旋轉時磨損到網繩。


    大錨的最前麵有個半圓形的鐵圈,是為了拴提錨繩的。


    這根繩子很粗,直徑差不多接近十厘米。


    直到起網迴家的時候才用到它。


    這根繩子要強行提起紮入海底淤泥裏的錨,要能經得起近五六噸的衝擊力。


    第一張網下去後,王叔讓他們在這根提錨繩的尾端拴了一個大浮漂,外加一根站鷹。


    我看了下這裏的水深顯示35米。


    王叔看了一下網口處的黃色浮球,說網口開合很好,基本上接近了60米,這網下的應該沒有毛病。


    隨後開著船在附近緩慢航行,船上的探魚器此時是開著的。


    我探出身子看著水麵,並沒有看到太多的海蜇,十幾二十個,偶爾的掠過。


    看著個頭也並不太大,直徑也就四五十厘米,顏色各異。


    大多是些偏黃半透明的,有些偏紫偏紅但色淺,還有些看起來偏藍。


    屏幕上顯示著魚船所過之處船底下的形態。我看到顯示屏上出現密密麻麻的小點,連綿不斷。


    “這是什麽東西?”


    “難道是海蜇?”


    我禁不住問道。


    王叔點了點頭,這些應該就是海蜇,魚不是這個形狀。


    這裏居然有這麽多的海蜇在順流遊動?


    我不禁疑惑起來,看來海蜇也並不是隻在海麵上,大多數都在中層或下層遊動。


    從探魚器的屏幕上來看,我們船所在的地方從上到下都被海蜇占據了。


    這到底有多少隻?


    根本就數不清。


    這讓我很是期待。


    王叔看了一眼導航,船緩緩停下後立即下了第二張網。


    由於有了下第一張網的經驗,這次動作更加的流暢。


    李明亮經驗豐富,有條不紊地指揮著眾人。


    特別是他帶來的那幾個人,手腳麻利,動作迅速。


    果然都是些好手!


    難怪李明亮會誇他們。


    網很快下到了海裏,王叔在觀察了網口的兩個浮漂後,點點頭說道:“不錯,沒問題,一切正常。”


    他朝著甲板上的李明亮喊道:


    “把提錨繩掛在船上就行了,我們也不用單獨去下拋錨了。”


    “注意值班的時候多觀察浮漂上的閃燈,兩個浮漂要是靠的太近就不是好事,要趕緊提起大錨來拖拽。”


    我問他兩個浮漂靠在一起是怎麽迴事?


    王叔說兩個浮漂靠在一起分不開,一般發生在小潮的時候。


    這時海底的流速不夠快,就會導致網筒不跟隨網口旋轉。


    或者水不夠深,網筒一直拖底,旋轉不過來都會出現這種情況。


    這時就隻能借助於拖拽讓網口的浮漂重新分開,打開網口。


    李明亮迴了一聲:“知道了。”


    隨即就去了船尾。


    可是不多會他就來到了駕駛室。


    我看他一臉愁眉苦臉的樣子,不由好笑的問他這是怎麽了。


    李明亮朝船尾的方向指了指說道:“船尾正好對著網口,這延繩怕是沒法放了。”


    我從窗口探出身子迴頭瞅了一眼,果然如他所說。


    便開口對他說道:


    “現在是大白天又不是晚上,你又不下延繩。”


    “等晚上忙活完了,咱的船往旁邊挪一下拋錨不就得了。”


    “真夠笨的!”


    李明亮聞聽眼神一亮,立時笑容滿麵的說:“海生,還是你聰明,比我強那麽一丟丟。”


    “你也別高興地太早,我的第六感告訴我這裏離岸太近,沒什麽大魚的。”


    我看著他,笑著說。


    李明亮明顯不信我說的話。


    他手指著導航說:


    “這裏雖然離岸近,但是水深也35米了,下麵怎麽可能沒有大魚呢?”


    “鰻魚、鴉片魚、安康魚我估計肯定能有。”


    我說那你就今晚試試看吧。


    這時對講機裏傳來了劉叔的聲音。


    “老王,我剛才用探魚器探到下麵海蜇真不少!”


    王叔接過話筒迴道:“嗯!”


    “我也看過了,量是有,就是不知個頭怎麽樣。”


    劉叔說:“有量就行了,還要求那麽多幹嘛。”


    “現在這季節正是海蜇大量繁殖的時候,隻是水溫高的話海蜇水分太大,出皮率不高。”


    這時我聽到一個陌生的聲音傳來。


    “老王,老劉,你們倆都下完網了?”


    我猜測這肯定是大鵬家的船長了。


    以前聽他提起過,船長是膠州人,姓宋。


    他的船到達這裏時,我們就已經下完第一張網。


    這就是船速上的優勢。


    而且我們的船為了省油,還沒有滿速跑。


    王叔在對講機裏說:“老宋,我們都已經下完兩張網了。”


    “你呢?”


    老宋在對講機裏說他的船小,就帶了一張網,剛剛下到海裏去。


    “你們船挺先進,還帶有探魚器啊。”


    “下麵海蜇很多?”


    他問道。


    王叔說剛才看了一下確實是不少,等中午流水變小過去看看就知道。


    他說的看看其實就是起貨,我們這裏也叫吊包。


    在網筒處拴有一個帶閃光燈的浮漂。


    浮漂下有一根粗繩連著網筒。


    要去吊包的話,就得拉起這根繩子。


    現在才8點鍾,船上這麽多人也是夠熱鬧的。


    這艘船上原本就帶著一個十七寸的黑白電視機。


    這麽多人在駕駛室裏看電視居然一點不擠。


    大家夥嘻嘻哈哈的真的挺熱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趕海:賺錢娶美女,人生贏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步花海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步花海中並收藏趕海:賺錢娶美女,人生贏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