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時節就要決勝負,丁原再一次把所有信任的將領召進大帳,清一色全是並州將領。
“老夫縱馬橫刀四十年,從沒受過如此羞辱!”大帳之中,丁原暴跳如雷,“虧了陸離的妙計,連函穀關城門都已經賺開了!眼看唾手可得,卻被一個呂布給擋了下來,這算什麽事!”
氣到極致處,丁原一拳砸在地圖桌上,整張桌子登時四分五裂。
四周沒人敢做聲,卻是一向沉默寡言的高順首先發問:“主公,我聽說呂布是你親手栽培的得力幹將,是我並州鐵騎中最強的武人;但他在數年前叛逃,從此再無音訊。敢問主公,這到底是為什麽?”
陸離心中暗自讚許高順的作為,既然呂布和丁原之間存在私怨,那就得知道前因後果,才好設計有針對性的辦法。
砸完了桌子,丁原體內的怒火仿佛也發泄幹淨。他徐徐歎了口氣,道:“你們想聽故事?那就講給你們聽。
呂布……我自幼從軍,看過無數武人。有天賦的、沒天賦的……但直到我老了,才發現這輩子見到的天賦最高的一個。
三十年前,我已經是一個百人將。有一次我率軍追擊胡人騎兵,天上卻突降大雪,風雪茫茫,將我們困在九原山中。到了夜晚,我們遭遇上九原山的狼群,頂著風雪饑渴,我們與狼群作戰,殺到最後,狼群敗逃,而我身邊也隻剩下十來個精銳親衛。
為了給兄弟們報仇,我們一路追襲,直抵狼巢,然而到了狼的巢穴、殺光所有母狼和狼崽以後,我們竟然搜出了一個嬰兒。那是個被九原狼群哺育的嬰兒,我抱起他的時候,他竟然咬了我手指。想必你們猜得到了,這嬰兒就是呂布。
我沒有兒子,這個上天賜予的嬰兒,就成了我的兒子。然而卻有個觀星的術士告訴我,說這個男孩是狼子野心,不可久養。
我狠心把他丟到冰河上,可三天後我耐不住良心煎熬,折返迴來。當時是嚴冬臘月,我對他活著已經不抱一點希望,然而等我到了冰河上,卻發現他沒有死。”
講到這裏,丁原深深地抽了一口氣,仿佛在想當時要是呂布死了就好。
對於陸離而言,充斥在腦海中的感覺卻是驚訝。整整三天,一個孩子躺在寒冬的冰河上,竟然沒有死掉,這是何等強悍的體質!
“從那時起,我就認定能在冰河上活下來的呂布是個奇才。三十年來,我一直教導他武藝、軍陣之事,想把他調教成並州第一的武人,他沒有辜負我的期望,甚至遠遠高出了我的期待。當他十歲時,我就看出他未來能成為的,不止是並州第一,而是天下第一。從他十五歲起,我就讓呂布隨我上陣殺敵,他在戰鬥中是如此熱烈奪目,完全成為了戰鬥的中心。他全身心沉浸在殺戮之中,而不論明槍暗箭,都無法傷他分毫。
所以你們也看到了,他根本不穿戴盔甲——因為用不著。見到他的頭陣,我就知道,我丁原培養出了一個舉世無雙的武將。我曾經那麽為呂布而驕傲,甚至把自己的絕學也傳給了他。我更許諾他,十年後,也就是在他二十五歲時,我就把麾下軍隊的指揮權交給他,自己退居幕後指點。”
丁原一邊訴說著,眼中幾乎是閃著光。陸離感覺得到,丁原對呂布真是有一種父親般的關愛。這個老將把自己一生心血都給了呂布。可正講到呂布如此耀眼的戰績時,這個“父親”卻長歎一聲。
“然而也就是在他二十五歲前的最後一場戰鬥中,我才發現這孩子內心的黑暗。
呂布殺敵,從不留活口。敗在他手下的,沒有所謂的傷殘,全都是死人。一開始,我以為是他武藝太高,但凡交手必定會擊殺對方,他的大多數敵人身上確實隻有一道致命傷。就這樣,我自豪了十年。
那天,我看到他與一個胡將交手,他射穿了那人的心髒,原本也是幹脆利落的一擊致命。然而那胡將心髒生得奇怪,長在胸腔右邊而不是左邊。呂布原本的這致命一擊,就隻重創了胡將而沒有殺死他。
這就罷了,我準備把胡將帶走審訊,或許能套出一些有用的消息。可我發現呂布根本沒有聽我的命令俘虜他,而是走上去斬斷了胡將的頭顱。”
聽到這兒,陸離明白了。並州軍最是講究軍紀,對於紀律看得比生命還重,這在張遼高順等人身上體現得十分明顯。呂布不服從長官命令,這是對軍紀最嚴重的挑戰,因此,丁原才要對呂布重新考量。
然而對於這個故事,陸離心中卻有另外的想法。丁原看到的是軍紀,陸離看到的則是生命。明明是可以饒過對方性命的事,呂布非要下殺手,呂布如此嗜血好殺,實在是令陸離感到一陣膽寒。
丁原默默地喝了杯水,坐在狐皮鋪墊的椅子上:“不懂得服從的士兵,再強大也不能做將軍。我沒有把原本許諾的領軍之位給他,所以他離開了。現在,你們都聽完了這些故事,下去吧,為我想想辦法,也讓我安靜安靜。”
陸離和高順、張遼等人徐徐退出帥帳,並州諸將站在一起,誰都沒開口,良久,才有一個人說話。
“你們知道為什麽主公會跟隨董卓嗎?”
陸離立刻豎起耳朵聽,這一直是他心頭之惑:身為並州牧,丁原明明與涼州牧董卓平級,為什麽要聽從董卓調遣呢?
張遼略略皺眉:“不是說為了勤王嗎?主公是聽董太師說,十常侍將在京城作亂,所以才帶著我們進京勤王,肅清十常侍。”
什麽胡話?陸離心中暗笑,正是董卓和十常侍勾結,十常侍作亂於內,董卓以此為借口入京,就算能栓得住丁原一時。但洛陽之亂既已平定,董卓肯定還握有別的什麽東西,才能把丁原和並州軍團捆在自己的戰車上。
“勤王固然是一部分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因為董太師說,他有呂布行蹤的線索。為了這個,丁原將軍就率領著並州近半的軍力來加入董太師。”那個將領道。
眾人都沉思起來,看來這是更合理的緣由,怪不得丁原在看到呂布站在敵方陣營時突然變色。u看書 ww.ukashu
而陸離則在思考一些更長遠的事:現在呂布已經在這兒了,董卓所謂的幫丁原尋找呂布,事情也就已經做到了盡頭。呂布的事解決完以後,難不成丁原還會為董卓效力?
陸離心中猜想,董卓肯定仍有後手。可這後手究竟是什麽呢?
“董太師這個玩笑也開得太大了吧,所謂的有呂布的線索,竟然是呂布在西涼軍中?”一個並州將領問道。
“董太師曾經整合了韓遂的勢力,所以知道此事。隻是沒想到韓遂竟然叛變了……”大家議論紛紛,各自迴營找自己的參謀盤算。陸離也打算去找賈詡,卻發現高順、張遼仍然立在原地。
“文遠,主公可真是看得起你。”高順略顯失落地看著張遼。
張遼不明所以:“這話怎麽說?”
“主公不是說,為了防止自己的絕學沒人繼承,所以把空指箭傳給了你嗎?我們這麽多將領,他偏偏挑中你學空指箭,當時我們就都很嫉妒你了。”
張遼露齒而笑:“怎麽現在又翻舊賬!你們不是都嫉妒過了嗎?”
高順幽幽地歎了口氣:“可我們現在才知道,在主公心目中,你張遼堪比呂布啊。”
“老夫縱馬橫刀四十年,從沒受過如此羞辱!”大帳之中,丁原暴跳如雷,“虧了陸離的妙計,連函穀關城門都已經賺開了!眼看唾手可得,卻被一個呂布給擋了下來,這算什麽事!”
氣到極致處,丁原一拳砸在地圖桌上,整張桌子登時四分五裂。
四周沒人敢做聲,卻是一向沉默寡言的高順首先發問:“主公,我聽說呂布是你親手栽培的得力幹將,是我並州鐵騎中最強的武人;但他在數年前叛逃,從此再無音訊。敢問主公,這到底是為什麽?”
陸離心中暗自讚許高順的作為,既然呂布和丁原之間存在私怨,那就得知道前因後果,才好設計有針對性的辦法。
砸完了桌子,丁原體內的怒火仿佛也發泄幹淨。他徐徐歎了口氣,道:“你們想聽故事?那就講給你們聽。
呂布……我自幼從軍,看過無數武人。有天賦的、沒天賦的……但直到我老了,才發現這輩子見到的天賦最高的一個。
三十年前,我已經是一個百人將。有一次我率軍追擊胡人騎兵,天上卻突降大雪,風雪茫茫,將我們困在九原山中。到了夜晚,我們遭遇上九原山的狼群,頂著風雪饑渴,我們與狼群作戰,殺到最後,狼群敗逃,而我身邊也隻剩下十來個精銳親衛。
為了給兄弟們報仇,我們一路追襲,直抵狼巢,然而到了狼的巢穴、殺光所有母狼和狼崽以後,我們竟然搜出了一個嬰兒。那是個被九原狼群哺育的嬰兒,我抱起他的時候,他竟然咬了我手指。想必你們猜得到了,這嬰兒就是呂布。
我沒有兒子,這個上天賜予的嬰兒,就成了我的兒子。然而卻有個觀星的術士告訴我,說這個男孩是狼子野心,不可久養。
我狠心把他丟到冰河上,可三天後我耐不住良心煎熬,折返迴來。當時是嚴冬臘月,我對他活著已經不抱一點希望,然而等我到了冰河上,卻發現他沒有死。”
講到這裏,丁原深深地抽了一口氣,仿佛在想當時要是呂布死了就好。
對於陸離而言,充斥在腦海中的感覺卻是驚訝。整整三天,一個孩子躺在寒冬的冰河上,竟然沒有死掉,這是何等強悍的體質!
“從那時起,我就認定能在冰河上活下來的呂布是個奇才。三十年來,我一直教導他武藝、軍陣之事,想把他調教成並州第一的武人,他沒有辜負我的期望,甚至遠遠高出了我的期待。當他十歲時,我就看出他未來能成為的,不止是並州第一,而是天下第一。從他十五歲起,我就讓呂布隨我上陣殺敵,他在戰鬥中是如此熱烈奪目,完全成為了戰鬥的中心。他全身心沉浸在殺戮之中,而不論明槍暗箭,都無法傷他分毫。
所以你們也看到了,他根本不穿戴盔甲——因為用不著。見到他的頭陣,我就知道,我丁原培養出了一個舉世無雙的武將。我曾經那麽為呂布而驕傲,甚至把自己的絕學也傳給了他。我更許諾他,十年後,也就是在他二十五歲時,我就把麾下軍隊的指揮權交給他,自己退居幕後指點。”
丁原一邊訴說著,眼中幾乎是閃著光。陸離感覺得到,丁原對呂布真是有一種父親般的關愛。這個老將把自己一生心血都給了呂布。可正講到呂布如此耀眼的戰績時,這個“父親”卻長歎一聲。
“然而也就是在他二十五歲前的最後一場戰鬥中,我才發現這孩子內心的黑暗。
呂布殺敵,從不留活口。敗在他手下的,沒有所謂的傷殘,全都是死人。一開始,我以為是他武藝太高,但凡交手必定會擊殺對方,他的大多數敵人身上確實隻有一道致命傷。就這樣,我自豪了十年。
那天,我看到他與一個胡將交手,他射穿了那人的心髒,原本也是幹脆利落的一擊致命。然而那胡將心髒生得奇怪,長在胸腔右邊而不是左邊。呂布原本的這致命一擊,就隻重創了胡將而沒有殺死他。
這就罷了,我準備把胡將帶走審訊,或許能套出一些有用的消息。可我發現呂布根本沒有聽我的命令俘虜他,而是走上去斬斷了胡將的頭顱。”
聽到這兒,陸離明白了。並州軍最是講究軍紀,對於紀律看得比生命還重,這在張遼高順等人身上體現得十分明顯。呂布不服從長官命令,這是對軍紀最嚴重的挑戰,因此,丁原才要對呂布重新考量。
然而對於這個故事,陸離心中卻有另外的想法。丁原看到的是軍紀,陸離看到的則是生命。明明是可以饒過對方性命的事,呂布非要下殺手,呂布如此嗜血好殺,實在是令陸離感到一陣膽寒。
丁原默默地喝了杯水,坐在狐皮鋪墊的椅子上:“不懂得服從的士兵,再強大也不能做將軍。我沒有把原本許諾的領軍之位給他,所以他離開了。現在,你們都聽完了這些故事,下去吧,為我想想辦法,也讓我安靜安靜。”
陸離和高順、張遼等人徐徐退出帥帳,並州諸將站在一起,誰都沒開口,良久,才有一個人說話。
“你們知道為什麽主公會跟隨董卓嗎?”
陸離立刻豎起耳朵聽,這一直是他心頭之惑:身為並州牧,丁原明明與涼州牧董卓平級,為什麽要聽從董卓調遣呢?
張遼略略皺眉:“不是說為了勤王嗎?主公是聽董太師說,十常侍將在京城作亂,所以才帶著我們進京勤王,肅清十常侍。”
什麽胡話?陸離心中暗笑,正是董卓和十常侍勾結,十常侍作亂於內,董卓以此為借口入京,就算能栓得住丁原一時。但洛陽之亂既已平定,董卓肯定還握有別的什麽東西,才能把丁原和並州軍團捆在自己的戰車上。
“勤王固然是一部分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因為董太師說,他有呂布行蹤的線索。為了這個,丁原將軍就率領著並州近半的軍力來加入董太師。”那個將領道。
眾人都沉思起來,看來這是更合理的緣由,怪不得丁原在看到呂布站在敵方陣營時突然變色。u看書 ww.ukashu
而陸離則在思考一些更長遠的事:現在呂布已經在這兒了,董卓所謂的幫丁原尋找呂布,事情也就已經做到了盡頭。呂布的事解決完以後,難不成丁原還會為董卓效力?
陸離心中猜想,董卓肯定仍有後手。可這後手究竟是什麽呢?
“董太師這個玩笑也開得太大了吧,所謂的有呂布的線索,竟然是呂布在西涼軍中?”一個並州將領問道。
“董太師曾經整合了韓遂的勢力,所以知道此事。隻是沒想到韓遂竟然叛變了……”大家議論紛紛,各自迴營找自己的參謀盤算。陸離也打算去找賈詡,卻發現高順、張遼仍然立在原地。
“文遠,主公可真是看得起你。”高順略顯失落地看著張遼。
張遼不明所以:“這話怎麽說?”
“主公不是說,為了防止自己的絕學沒人繼承,所以把空指箭傳給了你嗎?我們這麽多將領,他偏偏挑中你學空指箭,當時我們就都很嫉妒你了。”
張遼露齒而笑:“怎麽現在又翻舊賬!你們不是都嫉妒過了嗎?”
高順幽幽地歎了口氣:“可我們現在才知道,在主公心目中,你張遼堪比呂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