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妯娌
年代,二狗有個物品欄 作者:觀棋柯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鐺鐺……”
厚重的鐵塊被敲擊作響,聲音通過喇叭傳遍全村,埋頭苦幹的人們終於露出笑容。
這是一天勞作終於結束的聲音,各自開始收拾工具準備迴家。
陳大根家也開始準備晚飯了。
尹彩雲提著袋子進老屋,兩邊沒有打通,所以得從院門進出。
“娘,這是山哥帶來的饅頭和兩個菜,請國營飯店的師傅特意做的。”她來到廚房說道。
“花這錢幹嘛?”李秀菊的眉頭能夾死個人,沒好氣道,“彩雲你也要管管。”
“難得他高興,何況都買來了,也讓爹娘嚐嚐國營飯店的味道。”尹彩雲笑道。
“你就慣著他吧!”李秀菊搖頭,又問,“袋子裏還有什麽?”
“有兩隻野雞,說是晚上一起燉了。”尹彩雲迴道,“我想著也是該吃頓好的,畢竟秋收累人。”
“算他有良心。”李秀菊點頭,“那就一起燉了吧!你去老三家的問問要不要一起吃飯,二妮在那邊。”
“好的。”尹彩雲把兩種野雞撂下,卷起麻袋就出門。
老二家的一出門,李秀菊就開始收拾野雞。
實際上,一家子也確實有好長時間沒吃肉了。
陳大根家雖然不缺工分,但肉的確很難得,主要是沒地方買,還要肉票。
再一個就是兒子們接連成家,還起了兩座房屋,家底都耗去一大半。
日常生活難免節省些,平日裏花錢也是緊著來,在吃食上就沒那麽多要求。
大家也都知道情況,所以下地很賣力氣,當家的和老大做木工也是從早到晚沒休息。
正是因為這樣,李秀菊才沒想著把兩隻野雞留下來。
機會難得,是該吃頓好的補補身體,可不能累壞了,好歹也是老二的一番心意。
老三家房屋是新起的,所以看起來很規整。
同樣沒有和老屋打通,需要從院門進出。
尹彩雲進屋的時候,正好看到閨女坐在門口吃小餅幹,老三家的在一旁看書。
“孩子們醒了嗎?”尹彩雲走近,抱著二妮問道。
“沒呢,”劉影對這個二嫂很有好感,主要是性格不錯,放下書道,“睡了好一會。”
“不能讓他們繼續睡,晚上還不得使勁折騰你?”尹彩雲一臉不讚同。
“左右辛苦一點,不礙事。”劉影笑了笑,又問,“二哥迴來了?”
“嗯,”尹彩雲露出笑容,“他在山裏用陷阱弄了兩頭野豬送去縣城了,換來不少東西。從國營飯店買了饅頭和兩份菜,晚上還有野雞吃,娘讓我來問問,你晚上去不去老屋一起吃飯?”
“我就不去了,”劉影搖頭拒絕,“你們秋收辛苦,是該好好吃一頓。”
“那我給你端點菜過來,有豆腐和茄子呢,國營飯店的手藝可比娘做的要好。”尹彩雲低聲說道。
“行吧,謝謝二嫂。”劉影點頭,沒有在推辭。
她是不喜歡去老屋吃飯的,畢竟是新媳婦,丈夫又不在,很難融入進去。
但分家單過,也不是沒有了來往。
劉影也會買一些東西送給老屋,算作是給的孝敬,年節禮物總是不會少。
陳大根和李秀菊也對兩雙胞胎孫子很稀罕,隻是陳大根從不主動過來,李秀菊就來的勤快。
大姑子從公社裏弄到的一點好東西,李秀菊也會拿過來。
隻不過李秀菊總看不慣劉影大手大腳的花錢,偶爾念叨也讓劉影感到煩悶。
尹彩雲來的最勤,一個是二妮喜歡過來,二來她也是喜歡兩雙胞胎小子,三來也可以一起說說話。
大嫂柳翠娥沒讀幾年書,又大幾歲,還要下地幹活,來的次數最少。
劉影也和她談不來,倒是和尹彩雲有共同語言,兩人更加親近。
“二哥是有本事的,以後你們家就好起來了,”劉影笑道,她知道尹彩雲這段時間很焦慮。
和村裏人不一樣,劉影並不覺得不下地工作的陳二狗有多麽的罪惡不赦。
她來樟樹村做知青,不也是不喜歡下地才選擇陳啟剛嗎?
隻要不遊手好閑,疼老婆孩子,劉影就覺得這男人不差。
也正是這樣,兩妯娌相處的很不錯。
“也是正好遇上了,如果有的選擇,我才不願意他去山上,那多危險啊!”尹彩雲搖頭。
“他是個成年人,有自己的想法,能不知道危險?”劉影說道,“咱們做女人的就是要支持,就像我們家那位,他在外當兵就沒有危險了?想那麽多沒有用,還不如好好支持,時刻提醒。”
“也是。”尹彩雲點頭,她其實也是這麽個想法。
成婚的時候,彩禮都帶過來了,她手裏其實有不少錢。
婆婆也沒讓她上交,分家又早,所以她手裏有些家底,並不對生活感到絕望。
哪怕陳啟山偷懶摸魚,她也不擔心未來生活,隻希望山哥快樂,不要頹廢。
這樣的想法,在農村很難找到共鳴,農村媳婦根本不可能有這樣的想法。
飯都吃不上,衣服都沒得穿,自己男人要是不賣命幹活,還要不要生活了?
就算不缺糧食,也要為以後孩子們結婚考慮,得時刻不停的下地掙工分。
不僅是村裏媳婦,就是知青裏也沒人會共鳴。
唯有大城市來的劉影,反而能理解尹彩雲,也非常讚同她的想法。
吃不了的苦,就不要硬吃,苦難從來都不是偉大的,也隻是苦難而已。
“兩孩子快滿周歲了吧?”尹彩雲問道,“有什麽想法?孩子爸能迴來嗎?”
“迴來是別想了,”劉影搖頭,“我和娘聊了聊,周歲禮還是要的,到時候讓兩小子抓周就行。”
意思是自家人聚一聚就行了,不要請客吃飯。
這年頭請客吃飯也不容易,偌大的生產隊,都是陳家人,請誰都行,不請人才得罪人。
最好的辦法就是關起門自家聚一聚。
“我聽公公的意思,想帶著兩小子去祖宅去辦一場,”尹彩雲壓低聲音,“爺爺奶奶年級大了,都想承歡膝下,關鍵整個生產隊裏,就你這一對雙胞胎,可稀罕的緊。”
整個生樟樹村,就沒有雙胞胎,劉影生下一對胞胎兒子,不去下地都沒人嚼舌根。
還有很多媳婦婆子過來瞧稀奇,甚至有新媳婦想生雙胞胎的還偷摸送禮過來問技巧呢。
如果不是李秀菊攔著,劉影坐月子都不安穩。
不至於說轟動公社,最起碼在樟樹村以及周邊村子,陳啟剛的雙胞胎的確是唯一。
至於說祖宅,其實也是土房屋。
建國前由陳大根三兄弟一起幫忙擴建的,在原本的三合院基礎上,加了一個後院。
後院也有東西廂房,相當於兩個三合院組成一起,後院有專門供奉牌位的房間。
劉影結婚那天,跟著陳啟剛悄摸去房間裏拜了一次,感覺陰冷又滲人。
聽到尹彩雲的話,她心情就不怎麽好了。
厚重的鐵塊被敲擊作響,聲音通過喇叭傳遍全村,埋頭苦幹的人們終於露出笑容。
這是一天勞作終於結束的聲音,各自開始收拾工具準備迴家。
陳大根家也開始準備晚飯了。
尹彩雲提著袋子進老屋,兩邊沒有打通,所以得從院門進出。
“娘,這是山哥帶來的饅頭和兩個菜,請國營飯店的師傅特意做的。”她來到廚房說道。
“花這錢幹嘛?”李秀菊的眉頭能夾死個人,沒好氣道,“彩雲你也要管管。”
“難得他高興,何況都買來了,也讓爹娘嚐嚐國營飯店的味道。”尹彩雲笑道。
“你就慣著他吧!”李秀菊搖頭,又問,“袋子裏還有什麽?”
“有兩隻野雞,說是晚上一起燉了。”尹彩雲迴道,“我想著也是該吃頓好的,畢竟秋收累人。”
“算他有良心。”李秀菊點頭,“那就一起燉了吧!你去老三家的問問要不要一起吃飯,二妮在那邊。”
“好的。”尹彩雲把兩種野雞撂下,卷起麻袋就出門。
老二家的一出門,李秀菊就開始收拾野雞。
實際上,一家子也確實有好長時間沒吃肉了。
陳大根家雖然不缺工分,但肉的確很難得,主要是沒地方買,還要肉票。
再一個就是兒子們接連成家,還起了兩座房屋,家底都耗去一大半。
日常生活難免節省些,平日裏花錢也是緊著來,在吃食上就沒那麽多要求。
大家也都知道情況,所以下地很賣力氣,當家的和老大做木工也是從早到晚沒休息。
正是因為這樣,李秀菊才沒想著把兩隻野雞留下來。
機會難得,是該吃頓好的補補身體,可不能累壞了,好歹也是老二的一番心意。
老三家房屋是新起的,所以看起來很規整。
同樣沒有和老屋打通,需要從院門進出。
尹彩雲進屋的時候,正好看到閨女坐在門口吃小餅幹,老三家的在一旁看書。
“孩子們醒了嗎?”尹彩雲走近,抱著二妮問道。
“沒呢,”劉影對這個二嫂很有好感,主要是性格不錯,放下書道,“睡了好一會。”
“不能讓他們繼續睡,晚上還不得使勁折騰你?”尹彩雲一臉不讚同。
“左右辛苦一點,不礙事。”劉影笑了笑,又問,“二哥迴來了?”
“嗯,”尹彩雲露出笑容,“他在山裏用陷阱弄了兩頭野豬送去縣城了,換來不少東西。從國營飯店買了饅頭和兩份菜,晚上還有野雞吃,娘讓我來問問,你晚上去不去老屋一起吃飯?”
“我就不去了,”劉影搖頭拒絕,“你們秋收辛苦,是該好好吃一頓。”
“那我給你端點菜過來,有豆腐和茄子呢,國營飯店的手藝可比娘做的要好。”尹彩雲低聲說道。
“行吧,謝謝二嫂。”劉影點頭,沒有在推辭。
她是不喜歡去老屋吃飯的,畢竟是新媳婦,丈夫又不在,很難融入進去。
但分家單過,也不是沒有了來往。
劉影也會買一些東西送給老屋,算作是給的孝敬,年節禮物總是不會少。
陳大根和李秀菊也對兩雙胞胎孫子很稀罕,隻是陳大根從不主動過來,李秀菊就來的勤快。
大姑子從公社裏弄到的一點好東西,李秀菊也會拿過來。
隻不過李秀菊總看不慣劉影大手大腳的花錢,偶爾念叨也讓劉影感到煩悶。
尹彩雲來的最勤,一個是二妮喜歡過來,二來她也是喜歡兩雙胞胎小子,三來也可以一起說說話。
大嫂柳翠娥沒讀幾年書,又大幾歲,還要下地幹活,來的次數最少。
劉影也和她談不來,倒是和尹彩雲有共同語言,兩人更加親近。
“二哥是有本事的,以後你們家就好起來了,”劉影笑道,她知道尹彩雲這段時間很焦慮。
和村裏人不一樣,劉影並不覺得不下地工作的陳二狗有多麽的罪惡不赦。
她來樟樹村做知青,不也是不喜歡下地才選擇陳啟剛嗎?
隻要不遊手好閑,疼老婆孩子,劉影就覺得這男人不差。
也正是這樣,兩妯娌相處的很不錯。
“也是正好遇上了,如果有的選擇,我才不願意他去山上,那多危險啊!”尹彩雲搖頭。
“他是個成年人,有自己的想法,能不知道危險?”劉影說道,“咱們做女人的就是要支持,就像我們家那位,他在外當兵就沒有危險了?想那麽多沒有用,還不如好好支持,時刻提醒。”
“也是。”尹彩雲點頭,她其實也是這麽個想法。
成婚的時候,彩禮都帶過來了,她手裏其實有不少錢。
婆婆也沒讓她上交,分家又早,所以她手裏有些家底,並不對生活感到絕望。
哪怕陳啟山偷懶摸魚,她也不擔心未來生活,隻希望山哥快樂,不要頹廢。
這樣的想法,在農村很難找到共鳴,農村媳婦根本不可能有這樣的想法。
飯都吃不上,衣服都沒得穿,自己男人要是不賣命幹活,還要不要生活了?
就算不缺糧食,也要為以後孩子們結婚考慮,得時刻不停的下地掙工分。
不僅是村裏媳婦,就是知青裏也沒人會共鳴。
唯有大城市來的劉影,反而能理解尹彩雲,也非常讚同她的想法。
吃不了的苦,就不要硬吃,苦難從來都不是偉大的,也隻是苦難而已。
“兩孩子快滿周歲了吧?”尹彩雲問道,“有什麽想法?孩子爸能迴來嗎?”
“迴來是別想了,”劉影搖頭,“我和娘聊了聊,周歲禮還是要的,到時候讓兩小子抓周就行。”
意思是自家人聚一聚就行了,不要請客吃飯。
這年頭請客吃飯也不容易,偌大的生產隊,都是陳家人,請誰都行,不請人才得罪人。
最好的辦法就是關起門自家聚一聚。
“我聽公公的意思,想帶著兩小子去祖宅去辦一場,”尹彩雲壓低聲音,“爺爺奶奶年級大了,都想承歡膝下,關鍵整個生產隊裏,就你這一對雙胞胎,可稀罕的緊。”
整個生樟樹村,就沒有雙胞胎,劉影生下一對胞胎兒子,不去下地都沒人嚼舌根。
還有很多媳婦婆子過來瞧稀奇,甚至有新媳婦想生雙胞胎的還偷摸送禮過來問技巧呢。
如果不是李秀菊攔著,劉影坐月子都不安穩。
不至於說轟動公社,最起碼在樟樹村以及周邊村子,陳啟剛的雙胞胎的確是唯一。
至於說祖宅,其實也是土房屋。
建國前由陳大根三兄弟一起幫忙擴建的,在原本的三合院基礎上,加了一個後院。
後院也有東西廂房,相當於兩個三合院組成一起,後院有專門供奉牌位的房間。
劉影結婚那天,跟著陳啟剛悄摸去房間裏拜了一次,感覺陰冷又滲人。
聽到尹彩雲的話,她心情就不怎麽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