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縷斜陽沉入西山,廬州城又迎來了一個尋常的夜晚。
地處鬧市中心的凝香院,今晚卻來了兩位不同尋常的人物。
平日裏不知多少富家公子哥一擲千金想包下凝香院的至尊閣,視財如命的老鴇子理都不理。可今晚,她親自將兩位錦衣公子迎了進去,並且將凝香院裏長得最為妖嬈動人,技藝最妙的紅官人都招了過去作陪。
這一舉動在凝香院裏引起了不小的騷動。
本來就僧多肉少,你這老鴇子竟然把最好的姑娘們都送去了至尊閣,難道叫我們在那些個歪瓜裂棗身上尋樂子,存心拿爺不當迴事是吧。
凝香院裏的富商闊少們氣得差點罵街。
倒非廬州的這些公子少爺們氣量小,也非凝香院名不符實,沒幾個拿得出手的娘子,實則是凝香院在內的淮西各大青樓教坊送去江寧城參加百花盛會的青官人、紅官人至今還未迴來。
江寧府是會做生意的,趁著花魁大會聚攏起的人氣還未完全消退,為了再賺一筆慕名而來的遊客的錢,留下了各地青樓藝館送來的娘子,這才造成了各地青樓藝館如今捉襟見肘的狀況。
像凝香院這般在廬州城數一數二的大藝館,能入得了少爺公子法眼的小娘子掰著手指頭也能數的過來,可想而知其他青樓妓院裏的娘子都是些什麽貨色。
“楊小侯爺也忒不地道了,明明是個喜歡走旱道的主,怎生跟我們來搶姑娘了?”
“放著侯爺府裏養著的白嫩小生不玩,來凝香院找姑娘尋開心,我看楊小侯爺定是受了什麽刺激。”
“……”
素愛男風的楊小侯爺和醉心儒家學說的書呆子韓家大公子出現在凝香院,無疑成了焦點。
“咱們平日裏沒少照顧她的生意,楊小侯爺和韓家大公子一來,便將我等一腳踹開,這老鴇子還真不是個東西。”
凝香院的俏娘子被搶了去,客人們自然是氣不過,但也不至於尋楊小侯爺和韓家大公子的晦氣,隻得將氣撒在了老鴇子的身上。
不過議論楊小侯爺和韓家大公子閑話的倒也不少。
韓家大公子蹉跎二十七載,早就過了娶妻的年紀,身邊連一個暖床伺候的娘子都沒有,如今又跟楊小侯爺廝混到一起,難免不讓人懷疑“韓家大公子八成是走了楊小侯爺的旱道。”
至尊閣裏,塗脂抹粉的楊小侯爺操著一口陰柔的嗓音,問韓家大公子:“元朗兄,聽說韓家大娘前幾日派人去尋江寧鹽商的晦氣,還鬧出幾條人命,可是有這迴事?”
被一群花枝招展的姑娘們擁簇著,韓元朗倒是一副淡然的樣子,大有柳下惠坐懷不亂的風度,抬頭看著眼前這位風評不佳的楊小侯爺,淡淡地問:“楊小侯爺,將在下約到凝香院,便是為了此事?”
“元朗兄何必明知故問,你難道不知凝香院是什麽地方。說真的,男女之間那點事,可是爽妙得緊。”
楊小侯爺使了個眼色,凝香院的姑娘們會意,熱情地撲向韓元朗,使出渾身解數。
韓元朗心裏恪守著儒家禮法,想要將身邊的小妖精推開,又怕失了君子風度,可他畢竟是個正常的熱血男子,哪裏能招架得住姑娘們的萬種風情,一時間無所適從,臉漲得通紅。
他一邊苦苦抵擋著姑娘們朱唇送來的酒水果子,一邊向韓小侯爺投去羞怒的眼神,嘴上不饒道:“楊小侯爺,也懂得男女之間的魚水滋味?”
問一個隻愛男風的人懂不懂男女之間那些滋味,這不明擺著在嘲諷楊小侯爺的取向問題嘛。
“元朗兄這般風趣妙人,哪有半點像書呆子了,廬州城裏那些亂嚼舌根的真是害人不淺。日後若讓我撞見,準要撕爛那些人的嘴。”
楊小侯爺吃了口酒,嘴角噙著笑。倒是苦了他身旁坐著的小娘子,大腿平白無故被狠狠擰了一下,卻不敢叫出聲來。
“不過話說迴來,自古以來享有盛名的文人雅士,哪個不曾流傳出才子佳人的美談。寫文章做學問,最缺的便是體察人間百態。不進去,又怎知滋味好壞?”
楊小侯爺意味深長地看了李元朗一眼,又朝著娘子們暴露的酥團擠了擠眼色,繼續道:
“何況在女人身上折騰的那點工夫,也耽誤不了你治學策論。元朗兄,何必視之如洪水猛獸,拒之千裏呢。韓伯父,韓大娘那邊,總也要有個交代不是。”
楊小侯爺苦口婆心的“勸”著韓家二房獨苗韓元朗,心裏卻頗為不快,暗罵道:竟敢取笑本侯爺,若非實在難以下嘴,本侯爺便下一帖春藥,讓你小子也走一迴旱道。
“楊小侯爺,我算是聽出來了,你今日是來替我家大娘來當說客來了。”
韓元朗有些不耐,這些年勸他娶妻生子,綿延子嗣的話聽得耳朵都起繭子了。道理怎會不懂,他至今不肯娶妻,不就是因為心有所屬嚒。
可這話從楊小侯爺的嘴裏說出來,實在是讓人反胃。
“元朗兄,這話說的倒是見外了。韓楊兩家是世交,你的事,我豈能不關心。”
韓元朗知道楊小侯爺將他約出來的目的,絕非是閑出鳥來了替大娘操心他的終身大事,他也無心跟一個俗人談論那些兒女情長的真道理,便想盡快了打發了楊小侯爺,早點離開凝香院這個壞人道行之地。
“小侯爺,韓家的情況你也清楚,大娘的事,我向來是不過問的。你要問江寧鹽商的事,不如直接去找大娘。”
韓元朗被小娘子廝磨渾身有些燥熱,他拉了拉衣襟,隨後一合紙扇,似是想起了什麽,說道:“小侯爺與那位金陵第一才俊石翰林應有多年沒見了吧,聽說他此次可是率了百騎來廬州,算算日子,明日便該到了,小侯爺可要替在下引薦一下。”
“翰林哥……”
楊小侯爺早接到下人稟報石讓護送武德司的指揮僉事來廬州的消息,否則也不會主動來探韓元朗的底。不過,聽韓元朗說起石翰林,小侯爺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往事,頓時心猿意馬。
多年不見,不知翰林哥哥還會不會像之前那般無情拒絕我。
楊小侯爺收起了心思,摸索著精修的美甲,淡淡地說:“元朗兄,你們文人相爭,將我牽涉進來,便沒意思了。武德司替官家辦事,韓家大娘在這個節骨眼上鬧出人命……哎呀,我可真是看不懂咯,你們韓家當真是不知江寧水深,還是賢妃娘娘傳下什麽話來,你們不怕開罪武德司?”
“小侯爺,這事你可問錯人了。”
……
韓元朗口風嚴實,即便被凝香院的娘子們迷得五迷三道,酒水不知灌了多少,楊小侯爺依舊沒套出什麽有價值的信息。
見時候也不早了,楊小侯爺便萌生了去意。
瞧著拍在一個小娘子胸脯上醉得不省人事的韓元朗,楊小侯爺不屑地啐了一口:“假模假式,嘴上不要,身體倒是實誠。”
忽然,他心生一條算計。
韓元朗極為愛護名聲,與那些半截身子入土的老儒一樣酸腐,最是不願沾這些出賣色相的娘子,楊小侯爺偏要讓凝香院的小娘子們伺候虛偽的書呆子韓元朗一夜。
他掏出一袋金葉子,扔到桌上,對姑娘們吩咐道:“今兒個你們算是走了大運了,咱們這位韓大公子可還是個雛,好生溫柔的伺候著,明兒個都給他封哥紅包,不許小氣了。”
“嘻嘻,小侯爺有吩咐,奴家定然和姐妹們將韓公子伺候好。”
姑娘們見桌上那一袋金葉子,眼睛都看直了,十幾個娘子竟是聯手將韓元朗抬進了裏屋的足可容納二十人的大床上,隨後便聽到一陣鶯聲燕語的嬉笑聲,商討著分工。
楊小侯爺很是滿意地離開了凝香院,瞧著天也快亮了,便吩咐隨從將馬車軀向城門口候著。
隨從問:“小侯爺,不迴府上歇息了?今兒東院又進了兩個精壯勇猛,模樣還頗為俊俏的小生。”
楊小侯爺瞪了隨從一眼,不過也未訓斥,隻淡淡地說了一句““先調教調教吧,改日再說”,便進了馬車。
小生再精壯,也比上翰林哥哥。
地處鬧市中心的凝香院,今晚卻來了兩位不同尋常的人物。
平日裏不知多少富家公子哥一擲千金想包下凝香院的至尊閣,視財如命的老鴇子理都不理。可今晚,她親自將兩位錦衣公子迎了進去,並且將凝香院裏長得最為妖嬈動人,技藝最妙的紅官人都招了過去作陪。
這一舉動在凝香院裏引起了不小的騷動。
本來就僧多肉少,你這老鴇子竟然把最好的姑娘們都送去了至尊閣,難道叫我們在那些個歪瓜裂棗身上尋樂子,存心拿爺不當迴事是吧。
凝香院裏的富商闊少們氣得差點罵街。
倒非廬州的這些公子少爺們氣量小,也非凝香院名不符實,沒幾個拿得出手的娘子,實則是凝香院在內的淮西各大青樓教坊送去江寧城參加百花盛會的青官人、紅官人至今還未迴來。
江寧府是會做生意的,趁著花魁大會聚攏起的人氣還未完全消退,為了再賺一筆慕名而來的遊客的錢,留下了各地青樓藝館送來的娘子,這才造成了各地青樓藝館如今捉襟見肘的狀況。
像凝香院這般在廬州城數一數二的大藝館,能入得了少爺公子法眼的小娘子掰著手指頭也能數的過來,可想而知其他青樓妓院裏的娘子都是些什麽貨色。
“楊小侯爺也忒不地道了,明明是個喜歡走旱道的主,怎生跟我們來搶姑娘了?”
“放著侯爺府裏養著的白嫩小生不玩,來凝香院找姑娘尋開心,我看楊小侯爺定是受了什麽刺激。”
“……”
素愛男風的楊小侯爺和醉心儒家學說的書呆子韓家大公子出現在凝香院,無疑成了焦點。
“咱們平日裏沒少照顧她的生意,楊小侯爺和韓家大公子一來,便將我等一腳踹開,這老鴇子還真不是個東西。”
凝香院的俏娘子被搶了去,客人們自然是氣不過,但也不至於尋楊小侯爺和韓家大公子的晦氣,隻得將氣撒在了老鴇子的身上。
不過議論楊小侯爺和韓家大公子閑話的倒也不少。
韓家大公子蹉跎二十七載,早就過了娶妻的年紀,身邊連一個暖床伺候的娘子都沒有,如今又跟楊小侯爺廝混到一起,難免不讓人懷疑“韓家大公子八成是走了楊小侯爺的旱道。”
至尊閣裏,塗脂抹粉的楊小侯爺操著一口陰柔的嗓音,問韓家大公子:“元朗兄,聽說韓家大娘前幾日派人去尋江寧鹽商的晦氣,還鬧出幾條人命,可是有這迴事?”
被一群花枝招展的姑娘們擁簇著,韓元朗倒是一副淡然的樣子,大有柳下惠坐懷不亂的風度,抬頭看著眼前這位風評不佳的楊小侯爺,淡淡地問:“楊小侯爺,將在下約到凝香院,便是為了此事?”
“元朗兄何必明知故問,你難道不知凝香院是什麽地方。說真的,男女之間那點事,可是爽妙得緊。”
楊小侯爺使了個眼色,凝香院的姑娘們會意,熱情地撲向韓元朗,使出渾身解數。
韓元朗心裏恪守著儒家禮法,想要將身邊的小妖精推開,又怕失了君子風度,可他畢竟是個正常的熱血男子,哪裏能招架得住姑娘們的萬種風情,一時間無所適從,臉漲得通紅。
他一邊苦苦抵擋著姑娘們朱唇送來的酒水果子,一邊向韓小侯爺投去羞怒的眼神,嘴上不饒道:“楊小侯爺,也懂得男女之間的魚水滋味?”
問一個隻愛男風的人懂不懂男女之間那些滋味,這不明擺著在嘲諷楊小侯爺的取向問題嘛。
“元朗兄這般風趣妙人,哪有半點像書呆子了,廬州城裏那些亂嚼舌根的真是害人不淺。日後若讓我撞見,準要撕爛那些人的嘴。”
楊小侯爺吃了口酒,嘴角噙著笑。倒是苦了他身旁坐著的小娘子,大腿平白無故被狠狠擰了一下,卻不敢叫出聲來。
“不過話說迴來,自古以來享有盛名的文人雅士,哪個不曾流傳出才子佳人的美談。寫文章做學問,最缺的便是體察人間百態。不進去,又怎知滋味好壞?”
楊小侯爺意味深長地看了李元朗一眼,又朝著娘子們暴露的酥團擠了擠眼色,繼續道:
“何況在女人身上折騰的那點工夫,也耽誤不了你治學策論。元朗兄,何必視之如洪水猛獸,拒之千裏呢。韓伯父,韓大娘那邊,總也要有個交代不是。”
楊小侯爺苦口婆心的“勸”著韓家二房獨苗韓元朗,心裏卻頗為不快,暗罵道:竟敢取笑本侯爺,若非實在難以下嘴,本侯爺便下一帖春藥,讓你小子也走一迴旱道。
“楊小侯爺,我算是聽出來了,你今日是來替我家大娘來當說客來了。”
韓元朗有些不耐,這些年勸他娶妻生子,綿延子嗣的話聽得耳朵都起繭子了。道理怎會不懂,他至今不肯娶妻,不就是因為心有所屬嚒。
可這話從楊小侯爺的嘴裏說出來,實在是讓人反胃。
“元朗兄,這話說的倒是見外了。韓楊兩家是世交,你的事,我豈能不關心。”
韓元朗知道楊小侯爺將他約出來的目的,絕非是閑出鳥來了替大娘操心他的終身大事,他也無心跟一個俗人談論那些兒女情長的真道理,便想盡快了打發了楊小侯爺,早點離開凝香院這個壞人道行之地。
“小侯爺,韓家的情況你也清楚,大娘的事,我向來是不過問的。你要問江寧鹽商的事,不如直接去找大娘。”
韓元朗被小娘子廝磨渾身有些燥熱,他拉了拉衣襟,隨後一合紙扇,似是想起了什麽,說道:“小侯爺與那位金陵第一才俊石翰林應有多年沒見了吧,聽說他此次可是率了百騎來廬州,算算日子,明日便該到了,小侯爺可要替在下引薦一下。”
“翰林哥……”
楊小侯爺早接到下人稟報石讓護送武德司的指揮僉事來廬州的消息,否則也不會主動來探韓元朗的底。不過,聽韓元朗說起石翰林,小侯爺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往事,頓時心猿意馬。
多年不見,不知翰林哥哥還會不會像之前那般無情拒絕我。
楊小侯爺收起了心思,摸索著精修的美甲,淡淡地說:“元朗兄,你們文人相爭,將我牽涉進來,便沒意思了。武德司替官家辦事,韓家大娘在這個節骨眼上鬧出人命……哎呀,我可真是看不懂咯,你們韓家當真是不知江寧水深,還是賢妃娘娘傳下什麽話來,你們不怕開罪武德司?”
“小侯爺,這事你可問錯人了。”
……
韓元朗口風嚴實,即便被凝香院的娘子們迷得五迷三道,酒水不知灌了多少,楊小侯爺依舊沒套出什麽有價值的信息。
見時候也不早了,楊小侯爺便萌生了去意。
瞧著拍在一個小娘子胸脯上醉得不省人事的韓元朗,楊小侯爺不屑地啐了一口:“假模假式,嘴上不要,身體倒是實誠。”
忽然,他心生一條算計。
韓元朗極為愛護名聲,與那些半截身子入土的老儒一樣酸腐,最是不願沾這些出賣色相的娘子,楊小侯爺偏要讓凝香院的小娘子們伺候虛偽的書呆子韓元朗一夜。
他掏出一袋金葉子,扔到桌上,對姑娘們吩咐道:“今兒個你們算是走了大運了,咱們這位韓大公子可還是個雛,好生溫柔的伺候著,明兒個都給他封哥紅包,不許小氣了。”
“嘻嘻,小侯爺有吩咐,奴家定然和姐妹們將韓公子伺候好。”
姑娘們見桌上那一袋金葉子,眼睛都看直了,十幾個娘子竟是聯手將韓元朗抬進了裏屋的足可容納二十人的大床上,隨後便聽到一陣鶯聲燕語的嬉笑聲,商討著分工。
楊小侯爺很是滿意地離開了凝香院,瞧著天也快亮了,便吩咐隨從將馬車軀向城門口候著。
隨從問:“小侯爺,不迴府上歇息了?今兒東院又進了兩個精壯勇猛,模樣還頗為俊俏的小生。”
楊小侯爺瞪了隨從一眼,不過也未訓斥,隻淡淡地說了一句““先調教調教吧,改日再說”,便進了馬車。
小生再精壯,也比上翰林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