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朱元璋不想駕崩了
朱元璋假死,那朕就登基了 作者:非禮勿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報~”
“啟稟燕王殿下,今早長江之上突然出現百艘巨艦,我們今日恐怕無法渡江了。”
其實朱棣早就接到了朱元璋駕崩的消息,他也並沒有等到聖旨便出發了。
隻不過他比朱楨等人要聰明許多,隻帶了自己的六百親衛。
一人雙馬,千裏奔襲之下在昨夜終於是趕到了應天府對岸的江浦縣城。
原本是打算在江浦修整一夜,然後今日就渡江進入應天府。
可不曾想剛起床就聽到親衛急匆匆闖進房間稟報,瞬間整個人就愣在了原地。
百艘巨艦?
是誰?
誰有這麽強的實力,竟然能擁有如此之多的巨艦?
莫非是朱檀那小子不成?
不過他能偷偷瞞著所有人造出如此多的巨艦嗎?
朱棣許久都沒能反應過來,呆愣了許久才迴過神來朝著親衛道:“快,快去請少師過來。”
少師是朱棣對道衍和尚的尊稱。
親衛剛想轉身,就聽到門外傳來道衍的聲音:“不用了,貧僧已經到了。”
“少師,巨艦攔江的事情你知道了?”朱棣麵帶緊張從椅子上站了起來。
道衍和尚輕輕歎了一口氣,點頭道:“已經知曉了。”
朱棣趕緊問;“那少師覺得這是誰的手筆?”
在北平經營十餘年,朱棣早就覺得自己才是諸藩王之中實力最強者,驟然聽到竟然有人駕馭百艘巨艦而來,心中震驚可想而知。
隻是道衍皺著眉想了許久,也沒能給出具體的猜測。
他隻說;“貧僧也不敢確定那些巨艦是誰的,隻有兩個猜測,一有可能是齊王偷偷打造,二則有可能是陳友諒的殘餘勢力。”
當年陳友諒被滅後,他的不少殘餘勢力帶著人馬退到海上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情。
如此之多的巨艦若是沒有成熟的造船經驗是根本不可能造出來的。
朱棣聞言後也皺起了眉頭;“陳友諒的殘兵?本王覺得不太可能,他們就算是能造出巨艦,但又哪來那麽多士卒操控,海外蠻夷之地的夷民能有什麽戰鬥力?”
“王爺,此事說不好,不如咱們一同到碼頭一觀。”道衍心中其實也很好奇。
他向來將自己自比諸葛孔明,不出門可知天下事,可弄天下風雲。
可突然出現的百艘巨艦卻是讓他都猜不到,故而心中好奇其實比朱棣更重幾分。
朱棣隻是稍作猶豫便點頭道:“好!那咱們就去瞧瞧,到底是誰。”
說完轉身便朝著驛站外快步而去,迫不及待的樣子絲毫不帶掩飾。
……
不僅僅是朱棣得到了消息,其實不少藩王都已經快要靠近應天,他們也得到了派出去的探馬傳迴的消息。
其中以秦王朱樉和湘王朱柏收到消息的速度最早、最快。
朱樉是因為和朱棣一樣輕裝簡從,再加上從西安出發路程也相對沒有那麽遠,所以此時已經廬州府。
而朱柏則是因為封地就在荊州,路程本就不遠,所以拖家帶口也已經到了太平府。
太平府距離應天也就不到兩百裏的路程了。
得到消息的兩人也很是震驚,立馬騎上快馬帶著親衛就急匆匆趕往應天府。
其他例如晉王、蜀王、代王、肅王等藩王得到消息就比較晚了,但他們還是做出了同一個選擇,輕車簡從快馬加鞭直奔應天。
諸藩王中唯獨沒有得到消息的也就隻剩下遠在寧夏的慶王了,主要是因為他是得到聖旨後才出發返京,如今路程都還沒有走多遠呢。
應天城牆之上。
朱權帶著百官浩浩蕩蕩走上城頭,目光遠眺便能看到幾裏外的長江江麵。
隻見此時長江之上浩浩蕩蕩十餘裏,放眼望去全都是密密麻麻的船隊,聲勢之浩大也就當年的陳友諒能有一比了。
見此情形,即便是藍玉都忍不住心頭悸動,暗暗估算著對方可能的士兵數量。
至於文官,此時不少人見到這等場景都已經嚇到腿軟了,若不是身體靠在城牆之上或許都已經跌坐在了地上。
“果然是百艘巨艦,而且看情形似乎比陳友諒當年的巨艦還要大上不少,估摸著最少也有三十萬士卒。”
朱文正眺望片刻後收迴目光,語氣毫無波動地說道。
不過區區三十萬大軍而已,還無法撼動他的心神。
當年他能靠著洪都兩萬兵馬守住洪都兩個多月,如今應天城高牆厚,而且還有二十萬大軍打垮甚至是全殲對方也並非什麽難事兒。
隻是他這句話落在其他人耳中,包括不少淮西勳貴都是不由得內心慌張了起來。
如今應天軍隊不過二十餘萬,若是對方真有三十萬軍隊的話,基本上就隻有采取防禦的策略。
但這三十萬軍隊可不是極限,若來人是某位藩王的話,很難保證不會有其他藩王也加入對方。
這樣一來此消彼長之下,對方的兵力隻會越來越多,最終徹底壓垮應天的守軍。
“陛下,向各地求援吧!”詹徽走到朱權身邊,躬身說道。
他倒還算鎮定,畢竟是從小就跟在父親身邊隨著朱元璋南征北戰,雖然不用上戰場殺敵但也見過不少大世麵。
詹徽的提議也得到了大多數文臣和武將的支持,以應天的軍隊防守肯定是沒問題的,若是各地駐守軍隊再返迴的話,就可以徹底保證應天安然無憂了。
到時候其他藩王見到朝廷大軍也肯定不會加入對方,此消彼長之下便可戰而勝之。
不得不說詹徽提出的想法是很好的,但百官卻沒從朱權臉上看到任何要讚同的意思。
……
與此同時。
朱元璋三人也悄然走上了城牆,隻不過他們距離朱權等人還有一段距離。
看著長江之上由巨艦組成的艦隊,瞬間便讓朱元璋身體一顫,仿佛陷入到了某種迴憶之中。
就連湯和、馮勝也是盯著艦隊忍不住輕聲呢喃著什麽。
過去許久之後,朱元璋才一巴掌拍在城牆垛口之上,半眯著眼睛道:
“如此艦隊,恐怕也隻有陳友諒的殘餘勢力能夠擁有了,果然當年就不應該放走他們,一群不知感恩的狗東西。”
“鼎臣,宗異!咱不能等了,必須告訴所有人咱還活著,就算被世人唾棄也無所謂,否則應天危矣。”
“走,同咱過去!不能讓逆子繼續玩鬧下去了。”
……
“啟稟燕王殿下,今早長江之上突然出現百艘巨艦,我們今日恐怕無法渡江了。”
其實朱棣早就接到了朱元璋駕崩的消息,他也並沒有等到聖旨便出發了。
隻不過他比朱楨等人要聰明許多,隻帶了自己的六百親衛。
一人雙馬,千裏奔襲之下在昨夜終於是趕到了應天府對岸的江浦縣城。
原本是打算在江浦修整一夜,然後今日就渡江進入應天府。
可不曾想剛起床就聽到親衛急匆匆闖進房間稟報,瞬間整個人就愣在了原地。
百艘巨艦?
是誰?
誰有這麽強的實力,竟然能擁有如此之多的巨艦?
莫非是朱檀那小子不成?
不過他能偷偷瞞著所有人造出如此多的巨艦嗎?
朱棣許久都沒能反應過來,呆愣了許久才迴過神來朝著親衛道:“快,快去請少師過來。”
少師是朱棣對道衍和尚的尊稱。
親衛剛想轉身,就聽到門外傳來道衍的聲音:“不用了,貧僧已經到了。”
“少師,巨艦攔江的事情你知道了?”朱棣麵帶緊張從椅子上站了起來。
道衍和尚輕輕歎了一口氣,點頭道:“已經知曉了。”
朱棣趕緊問;“那少師覺得這是誰的手筆?”
在北平經營十餘年,朱棣早就覺得自己才是諸藩王之中實力最強者,驟然聽到竟然有人駕馭百艘巨艦而來,心中震驚可想而知。
隻是道衍皺著眉想了許久,也沒能給出具體的猜測。
他隻說;“貧僧也不敢確定那些巨艦是誰的,隻有兩個猜測,一有可能是齊王偷偷打造,二則有可能是陳友諒的殘餘勢力。”
當年陳友諒被滅後,他的不少殘餘勢力帶著人馬退到海上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情。
如此之多的巨艦若是沒有成熟的造船經驗是根本不可能造出來的。
朱棣聞言後也皺起了眉頭;“陳友諒的殘兵?本王覺得不太可能,他們就算是能造出巨艦,但又哪來那麽多士卒操控,海外蠻夷之地的夷民能有什麽戰鬥力?”
“王爺,此事說不好,不如咱們一同到碼頭一觀。”道衍心中其實也很好奇。
他向來將自己自比諸葛孔明,不出門可知天下事,可弄天下風雲。
可突然出現的百艘巨艦卻是讓他都猜不到,故而心中好奇其實比朱棣更重幾分。
朱棣隻是稍作猶豫便點頭道:“好!那咱們就去瞧瞧,到底是誰。”
說完轉身便朝著驛站外快步而去,迫不及待的樣子絲毫不帶掩飾。
……
不僅僅是朱棣得到了消息,其實不少藩王都已經快要靠近應天,他們也得到了派出去的探馬傳迴的消息。
其中以秦王朱樉和湘王朱柏收到消息的速度最早、最快。
朱樉是因為和朱棣一樣輕裝簡從,再加上從西安出發路程也相對沒有那麽遠,所以此時已經廬州府。
而朱柏則是因為封地就在荊州,路程本就不遠,所以拖家帶口也已經到了太平府。
太平府距離應天也就不到兩百裏的路程了。
得到消息的兩人也很是震驚,立馬騎上快馬帶著親衛就急匆匆趕往應天府。
其他例如晉王、蜀王、代王、肅王等藩王得到消息就比較晚了,但他們還是做出了同一個選擇,輕車簡從快馬加鞭直奔應天。
諸藩王中唯獨沒有得到消息的也就隻剩下遠在寧夏的慶王了,主要是因為他是得到聖旨後才出發返京,如今路程都還沒有走多遠呢。
應天城牆之上。
朱權帶著百官浩浩蕩蕩走上城頭,目光遠眺便能看到幾裏外的長江江麵。
隻見此時長江之上浩浩蕩蕩十餘裏,放眼望去全都是密密麻麻的船隊,聲勢之浩大也就當年的陳友諒能有一比了。
見此情形,即便是藍玉都忍不住心頭悸動,暗暗估算著對方可能的士兵數量。
至於文官,此時不少人見到這等場景都已經嚇到腿軟了,若不是身體靠在城牆之上或許都已經跌坐在了地上。
“果然是百艘巨艦,而且看情形似乎比陳友諒當年的巨艦還要大上不少,估摸著最少也有三十萬士卒。”
朱文正眺望片刻後收迴目光,語氣毫無波動地說道。
不過區區三十萬大軍而已,還無法撼動他的心神。
當年他能靠著洪都兩萬兵馬守住洪都兩個多月,如今應天城高牆厚,而且還有二十萬大軍打垮甚至是全殲對方也並非什麽難事兒。
隻是他這句話落在其他人耳中,包括不少淮西勳貴都是不由得內心慌張了起來。
如今應天軍隊不過二十餘萬,若是對方真有三十萬軍隊的話,基本上就隻有采取防禦的策略。
但這三十萬軍隊可不是極限,若來人是某位藩王的話,很難保證不會有其他藩王也加入對方。
這樣一來此消彼長之下,對方的兵力隻會越來越多,最終徹底壓垮應天的守軍。
“陛下,向各地求援吧!”詹徽走到朱權身邊,躬身說道。
他倒還算鎮定,畢竟是從小就跟在父親身邊隨著朱元璋南征北戰,雖然不用上戰場殺敵但也見過不少大世麵。
詹徽的提議也得到了大多數文臣和武將的支持,以應天的軍隊防守肯定是沒問題的,若是各地駐守軍隊再返迴的話,就可以徹底保證應天安然無憂了。
到時候其他藩王見到朝廷大軍也肯定不會加入對方,此消彼長之下便可戰而勝之。
不得不說詹徽提出的想法是很好的,但百官卻沒從朱權臉上看到任何要讚同的意思。
……
與此同時。
朱元璋三人也悄然走上了城牆,隻不過他們距離朱權等人還有一段距離。
看著長江之上由巨艦組成的艦隊,瞬間便讓朱元璋身體一顫,仿佛陷入到了某種迴憶之中。
就連湯和、馮勝也是盯著艦隊忍不住輕聲呢喃著什麽。
過去許久之後,朱元璋才一巴掌拍在城牆垛口之上,半眯著眼睛道:
“如此艦隊,恐怕也隻有陳友諒的殘餘勢力能夠擁有了,果然當年就不應該放走他們,一群不知感恩的狗東西。”
“鼎臣,宗異!咱不能等了,必須告訴所有人咱還活著,就算被世人唾棄也無所謂,否則應天危矣。”
“走,同咱過去!不能讓逆子繼續玩鬧下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