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2章 存在感


    瓦薩堅持集中兵力,還有一個不便明言的因素,就是要考慮到國外友人的觀感。


    遊擊隊最大的好處是機動靈活,然而最大的弊端也是太過分散,缺乏存在感。


    為什麽要強調部隊的“存在感”?


    因為外國友人看不到或者看不起穿著老百姓衣裳的遊擊隊員,人家能從新聞報道上看到的隻有軍容齊整的大兵團,千軍萬馬的大戰役!


    如果瓦薩把大陸軍分散成潛伏在各地的遊擊隊,盡管戰士們還在抗擊敵人,可是在國外友邦看來,你的軍隊就等於解散了,不複存在了,那我為什麽還要出錢出槍支援你們鬧革命?天知道這些軍援最後會落在誰手中?


    自古以來,還沒有哪個政權是靠遊擊戰成功打下一片穩固的地盤,更別提獨立建國了。


    是人都有路徑依賴,都會從過往成功的範例中尋找經驗,喬治·瓦薩也不例外。


    相比不靠譜的遊擊戰,他更樂於學習遠東人鬧獨立的成功先例,學習遠東開國君主魯道夫·寇拉斯治軍作戰的經驗,人家可是自己拉起一支隊伍,采用堂堂正正的正麵作戰擊潰帝國大軍,漂漂亮亮地打下了一片江山。


    瓦薩不乏自知之明,他很清楚自己無論治軍還是指揮才能都比不了早在遠東建國前就被各國軍事家尊為“當世名將”的魯道夫一世,但他不得不硬起頭皮扮演“新大陸的魯道夫”,因為殖民地的廣大同胞和外國友人對他懷有這樣的期待。


    他不能、也不敢辜負大家的期待。


    大陸軍南北兩地的矛盾,在士兵階層體現的更為尖銳。


    跟隨瓦薩一同來到北方的還有亞爾夫海姆的三千名子弟兵,其中包括來自波瓦坦村的一千名阿薩族戰士。


    這些來自南方的官兵大多軍裝鮮亮,裝備精良,顯示出亞爾夫海姆的富裕和優越。


    相形之下,約頓海姆的民兵簡直就是一群沿街行乞的流浪漢,看到南方佬耀武揚威的氣派,難免氣不過。於是,北方民兵就去找亞爾夫海姆民兵的麻煩,拉幫結派打架鬥毆是家常便飯。


    為了克服地域偏見,瓦薩建議打破以地區為單位的編製,把所有的戰士混起來重新整編。


    可他這話剛出口,就遭到將軍們的一致反對。


    也不能怪將軍們小心眼,這是當時的政治結構決定的。


    大陸軍聽上去應該是“國家的軍隊”,應該由大陸會議統一籌劃。


    然而很遺憾,大陸會議沒錢——不但沒錢,還沒有征稅權。


    這樣一個軟弱無力的“中央政府”,靠什麽養活大陸軍呢?


    隻能靠各殖民地的支持,也就是各地供養自己的軍團,大家湊在一起打仗。


    約頓海姆軍團由約頓海姆議會撥款發軍餉,米德加德軍團由米德加德政府發軍餉,亞爾夫海姆軍團由亞爾夫海姆政府發餉……各地的供給標準不一樣,有的多,有的少,在這種情況下打破地域編製是不可能的。


    比這更麻煩的還在後頭。


    瓦薩從進紫衫穀的那一天起就開始對士兵進行非常嚴格和係統的軍事訓練。


    練到最後卻發現,那些剛剛學會打仗的士兵接下來要做的事就是卷鋪蓋迴家,因為他們的合同就要到期了。


    當初包圍新阿瓦隆的時候,誰也沒想到戰事會拖這麽長時間,征兵時都是簽的三五個月的短期合同。


    這麽短的時間,基本上什麽都做不成,費勁搞什麽軍事訓練,不是白忙活嗎?


    瓦薩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向大陸會議提出要建立一支永久性的常備軍,卻出乎意料的遭到了拒絕。


    在多數議員眼中,“常備軍”就意味著暴政,一位要求建立常備軍的總司令,難免令這些文人政客懷疑是一位野心勃勃的軍閥,試圖推行軍事獨裁,當然要趁早斷了瓦薩的念想。


    約頓海姆的民兵還有一個奇葩的傳統,就是各級軍官都是民主選舉出來的,而不是上級任命的。


    這一點特別讓瓦薩無法忍受。


    戰爭是你死我活的博弈,下級必須嚴格服從上級的命令,哪能搞什麽民主選舉,這不是在拿生命開玩笑麽!


    於是他下了一道命令,規定從今往後,所有軍官的提拔都由上級決定,不能由下級選舉。


    這道命令使習慣了民主氣氛的約頓海姆官兵很不滿,好在大家也都理解戰爭時期事急從權的道理,多少要給新上任的總司令一點麵子,這道命令好歹算是執行下去了。


    就在這樣的磕磕絆絆中,喬治·瓦薩在大陸軍的駐地度過了最初的一個月。


    ……


    1626年7月初,來自斐真本土的第三支步兵師抵達新大陸,使新阿瓦隆城裏的駐軍總數增至四萬,在兵力上第一次超越了他們的對手“大陸軍”。


    大陸軍駐紮的伊達利爾鎮位於紫杉穀深處,是一處易守難攻的戰略要點,即便補充了援兵,溫斯洛普伯爵也沒有把握強攻紫杉穀。


    在這種樹木叢生的環境裏作戰,斐真正規軍的“線列戰術”大為受限,還得不到海軍艦炮的支援,而民兵和獵人出身的大陸軍戰士則在深穀叢林中如魚得水,從不講究什麽紳士風度,甚至以背後打人冷槍為榮。


    倘若強迫不習慣在山地林區作戰的斐真正規軍強攻紫杉穀,且不說未必打的下來,就算能攻下來,遭受的損失肯定比穀倉山之戰大得多,這是溫斯洛普伯爵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為了擺脫被動局麵,溫斯洛普伯爵與麾下的四位將軍——亨利·克林頓、約翰尼·柏戈因、查爾斯·康華利和威廉·豪——製定了一份新的作戰計劃。


    按照這份作戰計劃,溫斯洛普總督和克林頓將軍將率領兩個步兵師於新阿瓦隆港登船,在海軍司令威廉·豪將軍的艦隊護送下,軍團沿海岸線南下,進入阿薩灣,攻占米德嘉德城。


    與此同時,托馬斯·康華利將軍和柏戈因將軍率領兩萬部隊留守新阿瓦隆,牽製喬治·瓦薩的大陸軍主力部隊,使之無法傾盡全力南下救援米德嘉德。


    ……


    ·史料:“民主”的大陸軍(《美國獨立戰爭簡史》【英】斯蒂芬·康威)


    華盛頓將軍,一位在七年戰爭中贏得尊敬的殖民地軍官--他當時對不聽指揮的士兵進行嚴厲的懲罰——對於現在由他指揮的這支新英格蘭軍隊也格外憂心忡忡。


    他認為組成“大陸軍”的民兵們實踐的民主選舉製度,完全和軍紀無法相容。尤其是馬薩諸塞軍隊的軍官們,他認為他們“完全和普通士兵處在同一水平上……不可能指望這樣一批軍官來執行作戰命令”,因為他們是被選舉出來的,他們希望繼續得到選舉他的那些士兵的青睞。


    華盛頓不想以這樣一支不可靠的力量來進行任何有風險的作戰嚐試,他甚至還擔心,這樣一批新英格蘭人可能根本無法抵擋住英軍發起的新進攻。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法師喬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程劍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程劍心並收藏法師喬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