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這了望塔,怎麽越看越像是要上場打仗?”


    季鶴明覺得他們多半是要造反。


    顏寧怕驚嚇到老人家,她也拿不準外公的心思。


    顏寧沒告訴他們要造反,隻是說:“外公您別誤會,咱們這邊的了望塔是因為當初三皇子找人刺殺我們,這才建了個了望塔。”


    “至於造一艘大船……外公,您有所不知,我也是剛聽說這邊有倭寇,我便想著造艘船,抵擋倭寇。”


    季鶴明有些狐疑。


    不過他最後還是信了,畢竟造反隻靠這百來個人,肯定是不行的。


    人家海城駐紮的軍隊就有2000人,輕輕鬆鬆就能碾壓他們。


    不是季鶴明不支持造反,隻是造反的代價他承受不起,也不希望女兒遭罪。


    *


    沒兩天,他們傷口都開始結痂了,也得虧金瘡藥比較多,早早的就準備了很多,反正放好久都能用。


    顏寧不要錢似的給他們用金瘡藥,錢若芳道:“其他人都還好,之後吃一些好東西也就夠了,你三舅舅得多喝點藥,我來寫個方子吧,做成藥膳會比較好。”


    季雲章的情況確實不好,得吃藥膳。


    早上季雲章醒了片刻,隨後又昏昏沉沉的睡了過去,看起來在慢慢好轉。


    顏寧同情的看了三舅舅一眼,真倒黴,藥膳苦得很,不過為了身體還是得逼著三舅舅吃好吃的。


    顏寧問:“這藥吃多久?”


    錢若芳想了想,“吃到調理好為止。”


    那就是要吃很多天了。


    顏寧問:“能做味道好一點的藥膳嗎?”


    錢若芳搖頭,“我也想,但沒辦法啊,他能醒來能吃藥膳就不錯了,剛來的時候,季雲章的傷勢可以說是九死一生,如今外表恢複了,內裏虧空,得多補補。”


    顏寧見三舅舅已經恢複,暫時放下心來。


    顏寧溜達著走迴家,聞到了一股子特別濃鬱的食材香味。


    是撈汁海鮮還有燒雞!


    外頭還有新做的十個八仙桌,都是這兩天趕製的,就是怕他們沒地方吃飯。


    吃了三天的稀粥,再加上一路被流放,季家的幾十人都眼巴巴的盯著,還有小孩子口水直接就流下來了。


    李大廚最擅長處理海鮮,菜品端上來的時候,一片“哇”聲。


    他們已經很久沒有吃過肉了。


    而且,裏麵還有牛肉!


    番茄牛腩、牛肉湯、孜然牛肉、牛肉滑蛋……


    總之這頭牛一點也沒浪費,十張桌子上都放了不少牛肉。


    季鶴明看著這些牛肉有些擔憂:“這,隨意吃牛肉會蹲大獄的。”


    顏寧笑眯眯地說:“我知道不能隨意吃牛肉,但牛不小心死了,我們也不能浪費吧。”


    季鶴明:……


    失策,他忘了在京城時顏寧想吃牛肉,隔一段時間就有一頭牛莫名其妙死亡。


    有摔死的,有撐死的,還有撞牆死的……


    顏寧笑眯眯的夾了一塊番茄牛腩。


    這味道真不錯。


    季鶴明欲言又止,最後沒有說什麽,開始埋頭吃牛肉。


    顏寧知道外公講三綱五常,哪怕是被流放了,他對皇帝和律法還是有幾分敬畏之心,違法的事情他是一樣都不做。


    顏寧想,以後要造反,得在這段時間內慢慢的改變他的想法。


    許久才吃到這麽一餐美味,季家所有人哪怕是再著急,用餐的時候也很斯文。


    一頓飯後,他們該幹嘛幹嘛了。


    這時季鶴明這會兒才看見陳元。


    他倆在朝堂上不怎麽對付,每次都吵得皇帝腦仁疼。


    卻沒想到,他們晚年被流放到一個地方。


    季鶴明笑著說:“你也在這啊?”


    兩人朝堂上鬥得你死我活,如今都被流放了,兩人態度都發生了些轉變。


    陳元也眉開眼笑:“是啊,多虧了你女婿。”


    季鶴明看著裏頭黑色的板子,還有一排排的木桌子,他忍不住問:“你這是……來了嶺南都不忘教人讀書啊!”


    陳元笑著說:“可不是嗎,閑著也是閑著,還不如教他們讀書,而且這裏的娃娃倒是有幾個好苗子。”


    兩人說著說著,便坐下準備下棋,殺得有來有迴的。


    兩人棋藝都不錯,下了這麽久,還是沒有分出勝負。


    季鶴明拿著棋盤,笑著說:“你這兒學生多不多,我也想教教他們。”


    陳元道:“好啊,倒是省了我不少事。”


    兩人的年齡大了,做事不太利索,這個情況下私塾裏有這麽多學生,有些吃不消,正好季鶴明來了,陳元也能休息休息。


    也就兩三天的功夫,附近的村落已經傳遍了:又來了個大人物去私塾教書。


    村裏人還有些好奇,這大人物到底是誰?


    經常去顏寧那邊的二狗子說:“那是小姐的外公,是宰相。”


    好家夥,一個太傅,一個宰相,竟然來村裏教他們娃娃念書!


    有的人不舍得花銀子,交了束修還要買筆墨紙硯。可聽說兩個大人物以前教書,這些人就猶豫了。


    索性讓家裏出兩三個人去幫著蓋房子,孩子的束修和筆墨紙硯就能賺到了。


    而且孩子讀了書,往後就算考不起功名,也能去鎮上當賬房先生。


    大部分人從一開始的猶豫摳搜,到現在堅定的要讓孩子念書。


    還有少部分人家,見別家都去,就他們家不去,總覺得又便宜沒撿到。


    也就短短幾天功夫,來報名的孩子教室已經坐不下了。


    倆老頭有點應付不過來,季鶴明把大兒子也抓過來教書。


    *


    一連好幾天,顏寧去了碼頭那邊,看船匠們幹活,兩人將木頭搬運過來,很快就有木匠將他們做成想要的形狀。


    十幾天趕工,顏寧能看見大致的框架,這船不算太大,正好能停在碼頭上。


    這時,有兩個船匠看見顏寧了。


    兩人對視一眼,最後鼓起勇氣去找顏寧。


    船匠有些不好意思地問:“你們以後還需要做船嗎?”


    顏寧想了想,“應該會吧,怎麽了?”


    船匠有些不好意思的說:“聽說這邊有很厲害的教書先生,我想讓孩子們都來這邊學習。”


    “也不一定是做船,其他的木工我們也會。”


    原來是這樣。


    顏寧說:“會做其他木工啊,咱們這還有許多東西沒做呢。”


    她想要的拔步床現在都沒開始做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抄家流放後,小公主在嶺南造反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止於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止於嵐並收藏抄家流放後,小公主在嶺南造反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