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如此,但看那人的拳腳功夫,似乎禪宗的武功也不弱啊。”周睿說道。
“的確,佛門剛傳入時,有功法也有佛法;其功法以佛法為基,佛法越深,功力越深,這和源於天刀的修煉方式有異曲同工之妙;所以佛門來到這片土地不過一甲子,在武學上的影響力就和天刀一脈有分庭抗禮之勢,然後開始有了天刀一脈和禪宗一脈之分;世間流傳的許多拳腳功夫均是源自禪宗。”趙天龍細細說道。
“既然儒門和禪宗都興盛一時,為何如今卻如此沒落?”周睿疑惑道。
“你們該去抽簽了,迴去再細聊吧。”趙天龍說道,三人聞言前去參加抽簽。
太平曆七二一年八月三十日酉時,雲都,西大街趙宅。
“大厲以武建朝,以武治國。禪宗主張出世,即去寺廟梯度持戒,精研佛法;儒門則主張文治,論尊卑,守禮儀,且儒門的尊卑禮儀是有很多條款規定的,這與大厲朝的以武為尊核心不符,再加上天刀和天刀門為大厲建朝出力甚多,儒門和禪宗不僅未相助甚至阻止,因此大厲建朝以後天刀一脈興盛,禪宗和儒門均沒落。”趙天龍說道,一群年輕人又繼續比武台時的話題。
“聽趙兄的口氣,似乎對此感到惋惜啊。”周睿笑道。
“惋惜倒不必,儒門的禮儀尊卑有些我們仍在沿用;至於禪宗,據說已開始改革,允許招收俗家弟子,這將是一個非常具有意義的改革。”趙天龍說道。
“為何說是非常有意義的一個改革?”西門川問道。
“禪宗弟子,無論佛法如何精深,是怎樣出世的智者,若不將這種智慧運用於身邊具體的事務中,始終隻是一種浪費。俗家弟子不同,若能將佛法的智慧運用到身邊的俗事中去,佛法就將擁有實際意義和研習的必要。”趙天龍分析道。
“聽趙兄一席話,猶如醍醐灌頂,茅塞頓開。”周睿拍馬屁道。
“賢弟謬讚了。”趙天龍道。
“周大哥,是不是靜怡妹妹不在,沒人和你鬥嘴,無聊了,還是你有什麽企圖,怎麽最近老是拍二哥的馬屁?”趙清霜揶揄道。
“好了,不說這個了,抽簽的結果如何?我們來看看複賽第一輪的對陣情況。”趙天龍換了個話題道。
“小弟抽到了一號,第一輪對戰十六號的李用。”趙天啟憨笑著說道。
“李用身手雖然不錯,但對戰的時候可用兵器,李家的刀法不是我趙家的對手,三弟專心比賽便可,問題不大,”趙天龍又問趙清霜道,“清霜呢?”
“小妹抽到二號,對手是十五號的羅臻。”趙清霜說道。
“羅臻,就是和在下聯手那人,是個群戰高手,不知道對戰如何?”西門川接話道。
“曾經的羅家在野屬天刀門,在朝則是在獨孤氏麾下世代從軍。成長於天刀門覆滅之後的羅臻應長於外功實戰,估計內勁不足,清霜正好是他的克星。”趙天龍笑道,趙清霜聞言也笑而不語。
“周睿賢弟呢?為何一副愁苦模樣。”趙天龍問周睿道。
“周大哥啊,他抽中了八號,要對戰九號,二哥猜猜九號是誰?”趙清霜賣關子道。
“周睿賢弟這個表情,說明遇到的是不希望遇到的對手。齊軒轅已不太可能;南宮耀,要是南宮耀賢弟的表情應該是興奮;西門兄,知根知底,要是西門兄早就和他去一旁商量去了,比如即使輸也要輸的漂亮點之類;應該也不是女子,賢弟雖不願辣手摧花,可也並非在女子麵前手足無措之人;除掉這些,我們認識的,就隻剩一個鄭賢。”趙天龍分析道。
“知我者,趙天龍也。小弟對這位鄭賢弟印象還不錯,而且第一輪對戰負者和那些初賽淘汰者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周睿歎息道。
原來武道大會的規則,複賽的十六人兩兩對戰,這一輪隻看武功,不進行論道,儒門弟子想宣傳自己的學說,必須挺過這一輪進入八強,武道大會最終的結果也隻會公布前八名。周睿很矛盾,畢竟自己代表北刀盟,四大勢力之一,自己的兩位堂兄弟已經被淘汰,在這樣的情形下,周睿不想親手磨滅鄭賢的夢想,一時進退兩難。
西門川見此,勸解道:“周兄弟不必自責,等前八名排位結束以後,所有參賽選手都有一次挑戰前八名任意一人的機會,鄭賢弟並不是完全沒有機會。”
趙天龍也不想周睿難堪,遂向西門川問道:“西門兄呢,和誰對戰?”
“在下十三號,對戰四號的何不凡。”西門川答道。
“何不凡,那個光著膀子的精壯青年?”周睿笑問道,似乎瞬間就來了興致,仍是正經不過三句話。
“嗬嗬,這組對戰確實有點意思,不過何不凡絕對不是西門兄的對手。”趙天龍道。
這時守門的小廝進來通報道:“二公子,門外有一位鄭賢鄭公子登門拜訪。”
“哦,快去請他進來,以後若鄭公子再來,我在的話就直接請他進來吧。”趙天龍吩咐道,說完也起身走出客廳去迎接鄭賢而去。
“周大哥,你的對手來了,你們要不要先在這裏切磋切磋。”趙清霜掩嘴笑道,一旁的周睿並沒有答話,隻是搖了搖頭,歎了口氣。
其餘三人也起身在前廳等候,之所以說三人,是因為趙天啟聽說鄭賢來訪,去廚房忙碌去了。隻見趙天龍和鄭賢交談緩緩而來,抬眼望見周睿,眼神複雜。
鄭賢上前揖手為禮道:“周兄,西門兄,清霜姑娘,小生有禮了。”
三人聞言也依次和鄭賢見禮,待禮畢,鄭賢問道:“周兄怎的也在此處?”
“約半月前,在下和趙兄在鳳鳴城一見如故,後又結識了西門兄,趙家兄妹,感覺也甚是投契,在下與趙兄自相識以來未曾分離。”周睿迴答道。
“原來如此。”鄭賢道。
“我們還是坐下聊。”趙天龍插嘴道,一行人分賓主坐下,趙天龍和趙清霜坐上主位,周睿坐左手邊第一個客位,西門川坐周睿旁邊,鄭賢坐右手邊第一個客位。這樣的座次相對符合儒門的禮儀尊卑,趙天龍這個安排也算是別有用心了。
坐下之後眾人並沒有直接聊到武道大會,而是作為年輕人天南地北的閑聊,鄭賢飽讀詩書,趙天龍見多識廣,其餘三人均是第一次遠遊,也有一些可以拿出來分享的東西,再者大家年齡相差都不大,性情愛好也相投,這次閑談也還算是其樂融融。
“如此說來,三公子將廚藝融入武藝,也算是另辟蹊徑。儒門祖訓:君子遠庖廚。小生今生是無緣體會了。”鄭賢說道,一行五人又說道趙天啟的另類事跡。
“鄭賢弟無需煩惱,所謂術法殊途,大道同歸,著書立說,教化萬民,我等武人就成就和對天下的貢獻而言,不及儒門分毫。”趙天龍說道,其實這也隻能私下裏說說,因為從某些方麵來說,是對大厲王朝的一種否定。
“趙兄過譽了。”鄭賢說道,說完欲言又止,似有什麽話有所顧忌說不出口,趙天龍也沒去鼓勵鄭賢,因為他大致猜到了鄭賢想說什麽。大厲以武建國,同樣以武治國,武者身份地位高出普通民眾,即使同為世家,習武和不習武都有很大差別,這樣造成的結果就是平民百姓地位低下,長此以往,始終是個隱患。
“可是鄭大哥,大厲朝廷對儒門雖沒有刻意打壓,若你真在武道大會宣傳儒門言論,大厲朝廷想必不會罷休。”趙清霜擔憂道。
“清霜姑娘所言不差,可儒門的宗旨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當今天下表麵雖太平,但普通民眾生於水深火熱之中。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長此以往,天下必亂。”鄭賢憂心道。
這是西門川起身揖手道:“和鄭賢弟的憂國憂民相比,在下生於世間卻不知為何而生,甚是汗顏。”西門川有感而發,其餘眾人也若有所思,鄭賢也起身還禮,不再言語。
“鄭賢弟所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我們有目共睹,不知是否婚配齊家?”周睿說道,雖然周睿說的一本正經,除鄭賢外的三人均知周睿又在開玩笑調節氣氛。
“小生十六歲入學西川城天華書院,六年來不曾踏出書院半步。此次離開書院一來會會武道大會的青年才俊,二來家中有意為我說一門親事,畢竟已二十有二,目前尚未婚配。”鄭賢說道。
“鄭賢弟此言差矣,先不說我與西門兄,便是年齡最長的趙兄,都尚未婚配,賢弟何須著急。不過話又說迴來,在下看賢弟跟清霜姑娘倒是很般配。”周睿笑道,聞言趙清霜也很罕見的羞紅了臉。
“周大哥怎能如此開小妹玩笑。”趙清霜又白了周睿一眼。
“清霜姑娘英姿颯爽,巾幗不讓須眉,確是良配。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大事還是全憑父母做主。”鄭賢說道,此言一出,遭遇了一個冷場。
西門川聞言心裏又是一陣黯然,自己追隨師傅十年,師傅始終不曾告知自己的身世,自己的父母是否健在,家中可還有兄弟姐妹一概不知。
同樣心中酸楚的還有周睿,原來在獨孤家和南宮家聯姻的背景下,北刀盟也有意和東州林家接觸商討聯姻的可能性,可自己的大哥,未來的北刀盟盟主已經婚配,且正妻是盟內另一大世家之女,沒有休妻再娶的可能;要有誠意,北刀盟的人選非自己莫屬,為了身份對等,對方的人選也沒有多餘的選擇,隻能是刀聖林勁的愛女林惜夕。周睿所苦,一來自己雖揚言迷倒萬千少女,但心裏一直希望與對方兩情相悅,即使成婚也不想被束縛;二來天下皆知,林惜夕自幼體弱多病,唯恐不壽。麵對這樣一樁聯姻,樂觀開朗如周睿也感覺到陣陣沮喪。
趙天龍更甚,親生父母已故,還有姐弟不知流落何方。此時還算正常的是被開玩笑的趙清霜。她依次看去,趙天龍的事他知道,西門川和周睿卻是為何?
鄭賢此時意識到自己的話可能無意間傷到了在座的幾位,uu看書 .uukansh 但此時也不知說什麽好。還是趙清霜靈機一動,說道:“周大哥,你和鄭賢鄭大哥在複賽第一輪就要相遇,反正大家相識一場,你二人可要先商量好怎樣不要在舞台上出醜?”
“要的要的,鄭賢弟和周某都是謙謙君子,風流倜儻,大庭廣眾之下出醜始終有損形象。”周睿聞言又換上了平時樂觀開朗的麵目,西門川和趙天龍也意識到如此對待鄭賢不太禮貌,也收拾心情努力將這一頁翻過去。
“依在下愚見,兩位賢弟就在我這趙府閉門切磋吧,結果就僅限在座各位知曉,兩位意下如何?”趙天龍提議道,他看似是在為二人考慮,其實更多是偏向鄭賢,以趙天龍的眼力,鄭賢絕不是周睿的對手,與其夢想在大庭廣眾之下被擊碎,在此有個結果或許是個更好的選擇。
周睿似乎也有此意,鄭賢卻有些猶豫。一來不知周睿深淺,二來身負儒門複興大任,三來讀書人最不喜徇私舞弊。如此三條,和恢複淡定的周睿形成鮮明的對比。周睿如此模樣,似乎自信能戰勝鄭賢。
鄭賢猶豫良久,終於打定主意,儒門的複興絕非一朝一夕之事,遂說道:“如此也好,小生與周兄甚是投契,也不願傷了和氣,我二人就點到為止。”
說完一行人陸續走出前廳,周鄭二人行至前院,周睿手持折扇,鄭賢手持鐵扇在場中對峙。觀戰的三人一言不發,對二人的交手也滿含期待。三人中,當屬趙天龍與周睿相識最久,見他出手的次數也最多,但從未見過周睿拿出真本事。
“的確,佛門剛傳入時,有功法也有佛法;其功法以佛法為基,佛法越深,功力越深,這和源於天刀的修煉方式有異曲同工之妙;所以佛門來到這片土地不過一甲子,在武學上的影響力就和天刀一脈有分庭抗禮之勢,然後開始有了天刀一脈和禪宗一脈之分;世間流傳的許多拳腳功夫均是源自禪宗。”趙天龍細細說道。
“既然儒門和禪宗都興盛一時,為何如今卻如此沒落?”周睿疑惑道。
“你們該去抽簽了,迴去再細聊吧。”趙天龍說道,三人聞言前去參加抽簽。
太平曆七二一年八月三十日酉時,雲都,西大街趙宅。
“大厲以武建朝,以武治國。禪宗主張出世,即去寺廟梯度持戒,精研佛法;儒門則主張文治,論尊卑,守禮儀,且儒門的尊卑禮儀是有很多條款規定的,這與大厲朝的以武為尊核心不符,再加上天刀和天刀門為大厲建朝出力甚多,儒門和禪宗不僅未相助甚至阻止,因此大厲建朝以後天刀一脈興盛,禪宗和儒門均沒落。”趙天龍說道,一群年輕人又繼續比武台時的話題。
“聽趙兄的口氣,似乎對此感到惋惜啊。”周睿笑道。
“惋惜倒不必,儒門的禮儀尊卑有些我們仍在沿用;至於禪宗,據說已開始改革,允許招收俗家弟子,這將是一個非常具有意義的改革。”趙天龍說道。
“為何說是非常有意義的一個改革?”西門川問道。
“禪宗弟子,無論佛法如何精深,是怎樣出世的智者,若不將這種智慧運用於身邊具體的事務中,始終隻是一種浪費。俗家弟子不同,若能將佛法的智慧運用到身邊的俗事中去,佛法就將擁有實際意義和研習的必要。”趙天龍分析道。
“聽趙兄一席話,猶如醍醐灌頂,茅塞頓開。”周睿拍馬屁道。
“賢弟謬讚了。”趙天龍道。
“周大哥,是不是靜怡妹妹不在,沒人和你鬥嘴,無聊了,還是你有什麽企圖,怎麽最近老是拍二哥的馬屁?”趙清霜揶揄道。
“好了,不說這個了,抽簽的結果如何?我們來看看複賽第一輪的對陣情況。”趙天龍換了個話題道。
“小弟抽到了一號,第一輪對戰十六號的李用。”趙天啟憨笑著說道。
“李用身手雖然不錯,但對戰的時候可用兵器,李家的刀法不是我趙家的對手,三弟專心比賽便可,問題不大,”趙天龍又問趙清霜道,“清霜呢?”
“小妹抽到二號,對手是十五號的羅臻。”趙清霜說道。
“羅臻,就是和在下聯手那人,是個群戰高手,不知道對戰如何?”西門川接話道。
“曾經的羅家在野屬天刀門,在朝則是在獨孤氏麾下世代從軍。成長於天刀門覆滅之後的羅臻應長於外功實戰,估計內勁不足,清霜正好是他的克星。”趙天龍笑道,趙清霜聞言也笑而不語。
“周睿賢弟呢?為何一副愁苦模樣。”趙天龍問周睿道。
“周大哥啊,他抽中了八號,要對戰九號,二哥猜猜九號是誰?”趙清霜賣關子道。
“周睿賢弟這個表情,說明遇到的是不希望遇到的對手。齊軒轅已不太可能;南宮耀,要是南宮耀賢弟的表情應該是興奮;西門兄,知根知底,要是西門兄早就和他去一旁商量去了,比如即使輸也要輸的漂亮點之類;應該也不是女子,賢弟雖不願辣手摧花,可也並非在女子麵前手足無措之人;除掉這些,我們認識的,就隻剩一個鄭賢。”趙天龍分析道。
“知我者,趙天龍也。小弟對這位鄭賢弟印象還不錯,而且第一輪對戰負者和那些初賽淘汰者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周睿歎息道。
原來武道大會的規則,複賽的十六人兩兩對戰,這一輪隻看武功,不進行論道,儒門弟子想宣傳自己的學說,必須挺過這一輪進入八強,武道大會最終的結果也隻會公布前八名。周睿很矛盾,畢竟自己代表北刀盟,四大勢力之一,自己的兩位堂兄弟已經被淘汰,在這樣的情形下,周睿不想親手磨滅鄭賢的夢想,一時進退兩難。
西門川見此,勸解道:“周兄弟不必自責,等前八名排位結束以後,所有參賽選手都有一次挑戰前八名任意一人的機會,鄭賢弟並不是完全沒有機會。”
趙天龍也不想周睿難堪,遂向西門川問道:“西門兄呢,和誰對戰?”
“在下十三號,對戰四號的何不凡。”西門川答道。
“何不凡,那個光著膀子的精壯青年?”周睿笑問道,似乎瞬間就來了興致,仍是正經不過三句話。
“嗬嗬,這組對戰確實有點意思,不過何不凡絕對不是西門兄的對手。”趙天龍道。
這時守門的小廝進來通報道:“二公子,門外有一位鄭賢鄭公子登門拜訪。”
“哦,快去請他進來,以後若鄭公子再來,我在的話就直接請他進來吧。”趙天龍吩咐道,說完也起身走出客廳去迎接鄭賢而去。
“周大哥,你的對手來了,你們要不要先在這裏切磋切磋。”趙清霜掩嘴笑道,一旁的周睿並沒有答話,隻是搖了搖頭,歎了口氣。
其餘三人也起身在前廳等候,之所以說三人,是因為趙天啟聽說鄭賢來訪,去廚房忙碌去了。隻見趙天龍和鄭賢交談緩緩而來,抬眼望見周睿,眼神複雜。
鄭賢上前揖手為禮道:“周兄,西門兄,清霜姑娘,小生有禮了。”
三人聞言也依次和鄭賢見禮,待禮畢,鄭賢問道:“周兄怎的也在此處?”
“約半月前,在下和趙兄在鳳鳴城一見如故,後又結識了西門兄,趙家兄妹,感覺也甚是投契,在下與趙兄自相識以來未曾分離。”周睿迴答道。
“原來如此。”鄭賢道。
“我們還是坐下聊。”趙天龍插嘴道,一行人分賓主坐下,趙天龍和趙清霜坐上主位,周睿坐左手邊第一個客位,西門川坐周睿旁邊,鄭賢坐右手邊第一個客位。這樣的座次相對符合儒門的禮儀尊卑,趙天龍這個安排也算是別有用心了。
坐下之後眾人並沒有直接聊到武道大會,而是作為年輕人天南地北的閑聊,鄭賢飽讀詩書,趙天龍見多識廣,其餘三人均是第一次遠遊,也有一些可以拿出來分享的東西,再者大家年齡相差都不大,性情愛好也相投,這次閑談也還算是其樂融融。
“如此說來,三公子將廚藝融入武藝,也算是另辟蹊徑。儒門祖訓:君子遠庖廚。小生今生是無緣體會了。”鄭賢說道,一行五人又說道趙天啟的另類事跡。
“鄭賢弟無需煩惱,所謂術法殊途,大道同歸,著書立說,教化萬民,我等武人就成就和對天下的貢獻而言,不及儒門分毫。”趙天龍說道,其實這也隻能私下裏說說,因為從某些方麵來說,是對大厲王朝的一種否定。
“趙兄過譽了。”鄭賢說道,說完欲言又止,似有什麽話有所顧忌說不出口,趙天龍也沒去鼓勵鄭賢,因為他大致猜到了鄭賢想說什麽。大厲以武建國,同樣以武治國,武者身份地位高出普通民眾,即使同為世家,習武和不習武都有很大差別,這樣造成的結果就是平民百姓地位低下,長此以往,始終是個隱患。
“可是鄭大哥,大厲朝廷對儒門雖沒有刻意打壓,若你真在武道大會宣傳儒門言論,大厲朝廷想必不會罷休。”趙清霜擔憂道。
“清霜姑娘所言不差,可儒門的宗旨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當今天下表麵雖太平,但普通民眾生於水深火熱之中。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長此以往,天下必亂。”鄭賢憂心道。
這是西門川起身揖手道:“和鄭賢弟的憂國憂民相比,在下生於世間卻不知為何而生,甚是汗顏。”西門川有感而發,其餘眾人也若有所思,鄭賢也起身還禮,不再言語。
“鄭賢弟所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我們有目共睹,不知是否婚配齊家?”周睿說道,雖然周睿說的一本正經,除鄭賢外的三人均知周睿又在開玩笑調節氣氛。
“小生十六歲入學西川城天華書院,六年來不曾踏出書院半步。此次離開書院一來會會武道大會的青年才俊,二來家中有意為我說一門親事,畢竟已二十有二,目前尚未婚配。”鄭賢說道。
“鄭賢弟此言差矣,先不說我與西門兄,便是年齡最長的趙兄,都尚未婚配,賢弟何須著急。不過話又說迴來,在下看賢弟跟清霜姑娘倒是很般配。”周睿笑道,聞言趙清霜也很罕見的羞紅了臉。
“周大哥怎能如此開小妹玩笑。”趙清霜又白了周睿一眼。
“清霜姑娘英姿颯爽,巾幗不讓須眉,確是良配。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大事還是全憑父母做主。”鄭賢說道,此言一出,遭遇了一個冷場。
西門川聞言心裏又是一陣黯然,自己追隨師傅十年,師傅始終不曾告知自己的身世,自己的父母是否健在,家中可還有兄弟姐妹一概不知。
同樣心中酸楚的還有周睿,原來在獨孤家和南宮家聯姻的背景下,北刀盟也有意和東州林家接觸商討聯姻的可能性,可自己的大哥,未來的北刀盟盟主已經婚配,且正妻是盟內另一大世家之女,沒有休妻再娶的可能;要有誠意,北刀盟的人選非自己莫屬,為了身份對等,對方的人選也沒有多餘的選擇,隻能是刀聖林勁的愛女林惜夕。周睿所苦,一來自己雖揚言迷倒萬千少女,但心裏一直希望與對方兩情相悅,即使成婚也不想被束縛;二來天下皆知,林惜夕自幼體弱多病,唯恐不壽。麵對這樣一樁聯姻,樂觀開朗如周睿也感覺到陣陣沮喪。
趙天龍更甚,親生父母已故,還有姐弟不知流落何方。此時還算正常的是被開玩笑的趙清霜。她依次看去,趙天龍的事他知道,西門川和周睿卻是為何?
鄭賢此時意識到自己的話可能無意間傷到了在座的幾位,uu看書 .uukansh 但此時也不知說什麽好。還是趙清霜靈機一動,說道:“周大哥,你和鄭賢鄭大哥在複賽第一輪就要相遇,反正大家相識一場,你二人可要先商量好怎樣不要在舞台上出醜?”
“要的要的,鄭賢弟和周某都是謙謙君子,風流倜儻,大庭廣眾之下出醜始終有損形象。”周睿聞言又換上了平時樂觀開朗的麵目,西門川和趙天龍也意識到如此對待鄭賢不太禮貌,也收拾心情努力將這一頁翻過去。
“依在下愚見,兩位賢弟就在我這趙府閉門切磋吧,結果就僅限在座各位知曉,兩位意下如何?”趙天龍提議道,他看似是在為二人考慮,其實更多是偏向鄭賢,以趙天龍的眼力,鄭賢絕不是周睿的對手,與其夢想在大庭廣眾之下被擊碎,在此有個結果或許是個更好的選擇。
周睿似乎也有此意,鄭賢卻有些猶豫。一來不知周睿深淺,二來身負儒門複興大任,三來讀書人最不喜徇私舞弊。如此三條,和恢複淡定的周睿形成鮮明的對比。周睿如此模樣,似乎自信能戰勝鄭賢。
鄭賢猶豫良久,終於打定主意,儒門的複興絕非一朝一夕之事,遂說道:“如此也好,小生與周兄甚是投契,也不願傷了和氣,我二人就點到為止。”
說完一行人陸續走出前廳,周鄭二人行至前院,周睿手持折扇,鄭賢手持鐵扇在場中對峙。觀戰的三人一言不發,對二人的交手也滿含期待。三人中,當屬趙天龍與周睿相識最久,見他出手的次數也最多,但從未見過周睿拿出真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