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個充滿了緊張和不確定性的夜晚,甄嬛在宮女的協助下,終於平安地產下了女兒。宮中的氣氛由緊張轉為喜悅,但這份喜悅並未持續太久。皇上站在甄嬛的床前,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寬容,也帶著一絲決絕:“隻要莞嬪可以放下過去,他可以不介意甄家的罪臣的身份繼續給甄嬛一個妃位!”他的話語中透露出一種交易的味道,仿佛在給甄嬛一個選擇的機會。


    然而,甄嬛的眼神中透露出堅定和不屈,她的聲音雖微弱卻清晰:“臣妾做不到。”她的拒絕如同一把利劍,直刺皇上的自尊。於是皇上一氣之下,讓甄嬛去佛堂,以此作為對她不服從的懲罰。


    甄嬛沒有絲毫猶豫,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釋然:“臣妾怎敢讓公主有這樣一個母親,公主的名字就叫綰綰,‘長發綰君心’,臣妾做不到的事讓公主來吧!”她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悲哀,卻也有一種深深的期望,她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擁有一個不同於自己的人生。


    “臣妾殘生也會青燈古佛之畔,為她日夜祈禱!”甄嬛的話語中透露出一種深深的母愛,她願意為了孩子的未來,放棄自己在宮中的一切。“臣妾出宮後想讓端妃娘娘撫養公主。”她的目光轉向皇上,眼中帶著一絲請求,希望皇上能夠同意她的這個最後的請求。


    皇上沉默了片刻,最終他還是給了公主一個封號——朧月。他當時看了一眼外麵的月色朦朧,仿佛在尋找著什麽,然後他的聲音在寂靜的宮殿中響起:“就給公主的封號定為朧月。”這個封號不僅代表了公主的出生之夜,也象征著皇上對這段關係的最終定位。


    生下朧月三日後,甄嬛便離宮了。她的身影在宮門處漸漸遠去,留下的隻有那個柔弱卻堅強的背影。宮門外的世界對於甄嬛來說,既是未知也是希望,她將帶著對孩子的思念和對未來的憧憬,開始新的生活。而宮中,關於甄嬛的傳說卻永遠不會消失,她的故事將會被宮中的人們低聲傳唱,成為一段永恆的傳說。


    在宮廷的深處,蘇培盛如同一隻老練的獵豹,他的目光銳利而深邃,似乎能洞察人心。他默默地注視著甄嬛,看著她在這場宮廷的棋局中,如何為了自己女兒的未來,步步為營,精心布局。甄嬛的每一個決定,每一個動作,都逃不過他的眼睛。


    甄嬛為了確保自己的愛女能夠得到雍正皇帝長久的寵愛,可謂是煞費苦心。她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決定給女兒取下一個特別的名字——“綰綰”,這個名字不僅取自純元皇後小字“菀菀”的諧音,更是蘊含了深深的寓意。她希望這個名字能夠成為女兒得到皇帝寵愛的紐帶,同時也是對女兒未來的一種祝福。


    不僅如此,甄嬛還巧妙地運用了“長發綰君心”這句描繪夫妻恩愛之情的詩句,以此將朧月與自己分割開來。她通過這個名字,傳達了自己對女兒的期望,希望女兒能夠擁有一個不同於自己的命運,能夠得到皇帝的寵愛和關注。


    盡管蘇培盛對甄嬛並無太多好感,但看到她作為一名母親所展現出的那種深沉無私的慈愛之心,心中不禁為之動容。他看到了甄嬛眼中的堅定和決絕,也看到了她對女兒未來的美好憧憬。


    此外,不得不說這其中還有一段不為人知的過往。原來,之前一直是華妃和安陵容在暗地裏搗鬼、耍手段,通過一係列的操作,最終成功地讓敬妃獲得了養育溫宜公主的機會。這樣一來,形勢就變得相當明朗了——此時此刻,有資格且能夠收養朧月公主的人,也就隻剩下端妃一個人了。


    說起這端妃啊,那可真是個讓人敬重的人物!她一向以穩重著稱,行事作風成熟老練,從不輕易衝動行事;而且她心地善良、慈祥仁愛,對待他人總是充滿關懷與體貼。正是因為這些優秀的品質,使得端妃在眾人眼中成為了一個非常可靠的存在。所以呢,在甄嬛的心裏,端妃自然而然地就是為朧月尋覓到的最理想的養母人選啦。


    再看看沈眉莊這邊吧,雖說她也是甄嬛的好姐妹,但無奈此刻的她身份地位較低,僅僅隻是一介貴人而已。以她目前的狀況來看,確實還沒有足夠的能力來承擔起撫養孩子的重任。因此,經過反複思量、權衡利弊之後,甄嬛覺得把朧月托付給端妃才是最為明智的選擇。


    當一切都安排妥當之後,甄嬛終於可以稍稍放下心來。然而,盡管如此,即將前往甘露寺修行的她,內心深處依然滿滿都是對寶貝女兒朧月的無盡牽掛,以及對自己未知前途的擔憂與迷茫……


    蘇培盛看著甄嬛離去的背影,他的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他知道,甄嬛的這一步棋,不僅僅是為了女兒的未來!而甄嬛走了安陵容才可以後來者居上。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心中暗自思忖,這個宮廷中的每一個決定,每一段情感,都是如此的複雜和微妙。而他,蘇培盛,將繼續在這個宮廷的棋盤上,觀察、謀劃、行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當蘇培盛重生救了葉瀾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舞季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舞季葉並收藏當蘇培盛重生救了葉瀾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