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戰帥帳。
營長級別的將領分列兩旁。
軍師李岩正在匯報戰果。
“此戰我軍共擊殺叛軍約一萬一千人。
俘虜叛軍一萬九千人左右。
另有大概六千名跑得快的叛軍逃迴了左夢庚的大營。
我軍的損失為297人。”
“謔,牛逼呀!”眾將紛紛看向田虎和辛思忠。
田虎殺人最多。
辛思忠抓俘虜最多。
二人在此戰中都算是露了大臉了。
田虎紅光滿麵,他這一戰打得太爽了。
辛思忠有點小憋屈。
他剛殺了兩千人對方便整建製投降了。
提到投降,沈戰很欣賞臨陣倒戈的徐勇。
“來人啊,讓降將徐勇來見本都督!”
徐勇進入中軍大帳後納頭便拜。
“罪將徐勇叩見大都督!”
沈戰上前一把扶起了徐勇。
“徐將軍有功無過。
正是因為你的棄暗投明才保住了無數士兵的性命。
以後跟著本帥吧。
本帥保你一生榮華富貴!”
“謝大都督不殺之恩,謝大都督提拔!”徐勇朝著沈戰連磕三個響頭。
“軟骨頭,牆頭草!”帳內眾將在心中各種腹誹。
尤其是沒打過癮的四營長辛思忠更是對徐勇鄙視得不行。
沈戰、李岩、宋獻策三人相視而笑。
軟骨頭沒什麽不好,識時務者為俊傑。
要是叛軍將領個個悍不畏死那才是個大麻煩。
徐勇跟辛思忠開戰的時候有一萬八千兵。
其中兩千兵讓辛思忠給打死了。
還有兩千兵趁亂逃迴了左夢庚大營。
徐勇則率領剩餘的一萬四千人整建製投降。
這給沈戰省卻太多的麻煩了。
另外,徐勇作為第一個向沈戰投降的叛軍將領。
他在沈戰這裏得到了尊重和優待。
這也給其他想投降的叛軍將領們一個暗示。
凡棄暗投明者皆有一條不錯的出路。
這顆種子一旦撒下去,在叛軍戰事不力的情況下人心可就不好控製了。
沈戰:“徐勇,本帥封你為從三品遊擊將軍。
你暫時在軍師李岩手下做事。
務必協助李軍師做好一萬九千名俘虜的管理工作。
這些俘虜本帥留著有大用!”
“末將領命,末將必輔佐軍師大人管理好俘虜!”徐勇興奮地說道。
剛來沈戰這裏就撈了個從三品遊擊將軍當。
這鐵飯碗不就有了嘛。
徐勇滿意得不能再滿意了。
處理完人的事情沈戰開始關心軍資財物的事情。
這一塊歸宋獻策負責。
宋獻策手裏捏著幾頁紙開始匯報後勤的變化。
“此戰我軍共消耗開花彈兩千枚。
遂發槍子彈七萬發。
由於徐勇將軍陣前起義。
使我軍節省了大量的炮彈和子彈。”
在宋獻策的解釋下眾將才真正明白了徐勇臨陣倒戈的意義所在。
龍騰軍的很多後勤物資都是從北京城起運的。
比如定裝紙殼子彈。
再比如摻入了白糖的顆粒黑火藥。
這些都是大明工部的特產,想在南方就地取材是不現實的。
所以,子彈也好炮彈也好,能省則省。
“戰場繳獲如何?”沈戰十分關心地問道。
大刀長矛那些玩意沈戰不感興趣。
他最在意的就是紅夷大炮和鳥銃。
龍騰軍是這個時代對火器應用理解最深刻的軍隊。
因此這裏的將領從上到下最重視的便是火器。
宋獻策單獨拿出一張紙,然後照著上麵的內容念了起來。
“此戰,我軍共繳獲紅夷大炮六十門。
鳥銃六千支,大刀長矛無數。
其中有二十門紅夷大炮損毀嚴重。
可以直接當廢鐵處理掉了。
另外四十門拉迴南京工部維修後可正常使用。
六千支鳥銃有一半損毀過重可直接報廢掉。
另外一半仍可正常使用!
再就是三營和四營總計繳獲了兩千多枚紅夷大炮的炮彈。
還有火藥七千多斤。
這也能為我軍減輕很大的後勤負擔。”
“好好好!”沈戰笑容滿麵地說道。
沈戰將宋獻策話中的水分全部過濾掉。
他總結自己最大的收獲便是:
四十門紅夷大炮
兩千枚現成的炮彈
七千斤火藥
三千支鳥銃
這些繳獲意味著什麽?
意味著沈戰可以隨時再組建一個重炮營外加一個野戰營。
至於說兵源,一萬九千俘虜那是啥。
這些事情都不急。
沈戰手裏的兵足夠用。
組建新軍的事情他有整體規劃。
建軍之前先要解決軍隊主將的問題。
否則將熊熊一窩就沒意思了。
就在沈戰惦記著優質武將的時候,送枕頭的來了。
“報大都督,江陰城典史閻應元、陳明遇求見。
江陰城訓導馮厚敦求見。
左都督帳下大將劉良佐求見!”
“嗬嗬!”沈戰笑了。
說曹操曹操就到。
這江陰抗清三公不就齊全了嘛。
他們正是沈戰一直惦記的人才。
至於說劉良佐。
嗬嗬,一見風使舵、殘暴無比之小人爾。
沈戰:“將閻應元、陳明遇、馮厚敦請入帥帳。
那個劉良佐先讓他去偏帳休息。
本帥稍後再見他!”
“喏!”
很快,閻應元、陳明遇、馮厚敦被禮貌地請進了沈戰的帥帳。
“小人拜見大都督!”閻應元三人齊齊向沈戰施大禮。
閻應元之前是江陰典史。
這是一個連九品都不到的未入流小吏。
典史是什麽概念呢?
相當於江陰這個小縣城的警察局長兼監獄獄長。
閻應元受到朝廷提拔卻沒機會赴任,這南方的造反便開始了。
陳明遇是閻應元的接替者。
他才是此刻江陰縣城的正牌典史。
馮厚敦的職務是訓導,這是個教育口的職務。
具體工作是協助教諭完成全縣的教育事務。
說白了這也是個九品都不到的未入流小吏。
三人皆能力出色但身份卑微。
這便給沈戰將他們收入麾下創造了絕好的機會。
知遇之恩最是難得。
沈戰現在就是要做這三人的伯樂。
沈戰最先看中的是組織能力超強的閻應元。
“閻應元,本都督素聞你智勇雙全。
之前在抗擊倭寇的戰鬥中你表現出色。
此番阻擊叛軍你又勇當大任,力保江陰城不失。
此番本都督到來,江陰城之危機已解。
本都督欲招你入龍騰軍任正三品參將。
不知你可願意?”
“啊!!!”
閻應元、陳明遇、馮厚敦三人全都傻眼了。
他們三個連九品都不到的小螞蟻過來拜碼頭。
一是代江陰縣城的父老鄉親感激一下沈戰的救命之恩。
二是為了在大都督沈戰麵前混個臉熟。
至於說在沈戰這裏混個一官半職的三人也偷偷想過,但沒抱太大希望。
結果你猜怎麽著?
人家大都督沈戰慧眼識金,直接提拔閻應元做了正三品的參將。
天上掉下來這個餡餅未免也太大了點。
閻應元:我家祖墳冒彩虹煙了吧!
營長級別的將領分列兩旁。
軍師李岩正在匯報戰果。
“此戰我軍共擊殺叛軍約一萬一千人。
俘虜叛軍一萬九千人左右。
另有大概六千名跑得快的叛軍逃迴了左夢庚的大營。
我軍的損失為297人。”
“謔,牛逼呀!”眾將紛紛看向田虎和辛思忠。
田虎殺人最多。
辛思忠抓俘虜最多。
二人在此戰中都算是露了大臉了。
田虎紅光滿麵,他這一戰打得太爽了。
辛思忠有點小憋屈。
他剛殺了兩千人對方便整建製投降了。
提到投降,沈戰很欣賞臨陣倒戈的徐勇。
“來人啊,讓降將徐勇來見本都督!”
徐勇進入中軍大帳後納頭便拜。
“罪將徐勇叩見大都督!”
沈戰上前一把扶起了徐勇。
“徐將軍有功無過。
正是因為你的棄暗投明才保住了無數士兵的性命。
以後跟著本帥吧。
本帥保你一生榮華富貴!”
“謝大都督不殺之恩,謝大都督提拔!”徐勇朝著沈戰連磕三個響頭。
“軟骨頭,牆頭草!”帳內眾將在心中各種腹誹。
尤其是沒打過癮的四營長辛思忠更是對徐勇鄙視得不行。
沈戰、李岩、宋獻策三人相視而笑。
軟骨頭沒什麽不好,識時務者為俊傑。
要是叛軍將領個個悍不畏死那才是個大麻煩。
徐勇跟辛思忠開戰的時候有一萬八千兵。
其中兩千兵讓辛思忠給打死了。
還有兩千兵趁亂逃迴了左夢庚大營。
徐勇則率領剩餘的一萬四千人整建製投降。
這給沈戰省卻太多的麻煩了。
另外,徐勇作為第一個向沈戰投降的叛軍將領。
他在沈戰這裏得到了尊重和優待。
這也給其他想投降的叛軍將領們一個暗示。
凡棄暗投明者皆有一條不錯的出路。
這顆種子一旦撒下去,在叛軍戰事不力的情況下人心可就不好控製了。
沈戰:“徐勇,本帥封你為從三品遊擊將軍。
你暫時在軍師李岩手下做事。
務必協助李軍師做好一萬九千名俘虜的管理工作。
這些俘虜本帥留著有大用!”
“末將領命,末將必輔佐軍師大人管理好俘虜!”徐勇興奮地說道。
剛來沈戰這裏就撈了個從三品遊擊將軍當。
這鐵飯碗不就有了嘛。
徐勇滿意得不能再滿意了。
處理完人的事情沈戰開始關心軍資財物的事情。
這一塊歸宋獻策負責。
宋獻策手裏捏著幾頁紙開始匯報後勤的變化。
“此戰我軍共消耗開花彈兩千枚。
遂發槍子彈七萬發。
由於徐勇將軍陣前起義。
使我軍節省了大量的炮彈和子彈。”
在宋獻策的解釋下眾將才真正明白了徐勇臨陣倒戈的意義所在。
龍騰軍的很多後勤物資都是從北京城起運的。
比如定裝紙殼子彈。
再比如摻入了白糖的顆粒黑火藥。
這些都是大明工部的特產,想在南方就地取材是不現實的。
所以,子彈也好炮彈也好,能省則省。
“戰場繳獲如何?”沈戰十分關心地問道。
大刀長矛那些玩意沈戰不感興趣。
他最在意的就是紅夷大炮和鳥銃。
龍騰軍是這個時代對火器應用理解最深刻的軍隊。
因此這裏的將領從上到下最重視的便是火器。
宋獻策單獨拿出一張紙,然後照著上麵的內容念了起來。
“此戰,我軍共繳獲紅夷大炮六十門。
鳥銃六千支,大刀長矛無數。
其中有二十門紅夷大炮損毀嚴重。
可以直接當廢鐵處理掉了。
另外四十門拉迴南京工部維修後可正常使用。
六千支鳥銃有一半損毀過重可直接報廢掉。
另外一半仍可正常使用!
再就是三營和四營總計繳獲了兩千多枚紅夷大炮的炮彈。
還有火藥七千多斤。
這也能為我軍減輕很大的後勤負擔。”
“好好好!”沈戰笑容滿麵地說道。
沈戰將宋獻策話中的水分全部過濾掉。
他總結自己最大的收獲便是:
四十門紅夷大炮
兩千枚現成的炮彈
七千斤火藥
三千支鳥銃
這些繳獲意味著什麽?
意味著沈戰可以隨時再組建一個重炮營外加一個野戰營。
至於說兵源,一萬九千俘虜那是啥。
這些事情都不急。
沈戰手裏的兵足夠用。
組建新軍的事情他有整體規劃。
建軍之前先要解決軍隊主將的問題。
否則將熊熊一窩就沒意思了。
就在沈戰惦記著優質武將的時候,送枕頭的來了。
“報大都督,江陰城典史閻應元、陳明遇求見。
江陰城訓導馮厚敦求見。
左都督帳下大將劉良佐求見!”
“嗬嗬!”沈戰笑了。
說曹操曹操就到。
這江陰抗清三公不就齊全了嘛。
他們正是沈戰一直惦記的人才。
至於說劉良佐。
嗬嗬,一見風使舵、殘暴無比之小人爾。
沈戰:“將閻應元、陳明遇、馮厚敦請入帥帳。
那個劉良佐先讓他去偏帳休息。
本帥稍後再見他!”
“喏!”
很快,閻應元、陳明遇、馮厚敦被禮貌地請進了沈戰的帥帳。
“小人拜見大都督!”閻應元三人齊齊向沈戰施大禮。
閻應元之前是江陰典史。
這是一個連九品都不到的未入流小吏。
典史是什麽概念呢?
相當於江陰這個小縣城的警察局長兼監獄獄長。
閻應元受到朝廷提拔卻沒機會赴任,這南方的造反便開始了。
陳明遇是閻應元的接替者。
他才是此刻江陰縣城的正牌典史。
馮厚敦的職務是訓導,這是個教育口的職務。
具體工作是協助教諭完成全縣的教育事務。
說白了這也是個九品都不到的未入流小吏。
三人皆能力出色但身份卑微。
這便給沈戰將他們收入麾下創造了絕好的機會。
知遇之恩最是難得。
沈戰現在就是要做這三人的伯樂。
沈戰最先看中的是組織能力超強的閻應元。
“閻應元,本都督素聞你智勇雙全。
之前在抗擊倭寇的戰鬥中你表現出色。
此番阻擊叛軍你又勇當大任,力保江陰城不失。
此番本都督到來,江陰城之危機已解。
本都督欲招你入龍騰軍任正三品參將。
不知你可願意?”
“啊!!!”
閻應元、陳明遇、馮厚敦三人全都傻眼了。
他們三個連九品都不到的小螞蟻過來拜碼頭。
一是代江陰縣城的父老鄉親感激一下沈戰的救命之恩。
二是為了在大都督沈戰麵前混個臉熟。
至於說在沈戰這裏混個一官半職的三人也偷偷想過,但沒抱太大希望。
結果你猜怎麽著?
人家大都督沈戰慧眼識金,直接提拔閻應元做了正三品的參將。
天上掉下來這個餡餅未免也太大了點。
閻應元:我家祖墳冒彩虹煙了吧!